|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7 L r$ q2 H: A
( S3 ^- U- |; n' T6 D0 d- n
面试面试,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考试,筛选出不一样的人。如果拿着大家都一样的思路,怎么能够做到脱颖而出?我通常的建议就是投其所好,巧妙包装。今天就从认知的角度,来聊一聊面试,帮助大家怎样做到一样的试题,不一样的思路。面试官都是人,人的本性都是相通的,都有七情六欲,所以你要学会利用人的一些固有局限,比如认知不协调。
^$ T4 r( A3 a4 E/ s4 T8 ]1 k1 f% [! G5 P9 v. s( O
一、什么是认知不协调。古人云要知行合一,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知就是认知,行就是行为。一般认为,没有好的行为,是因为认知还没有到位,所以要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认知水平。但我今天要强调的是:1 C7 E k X) \ G/ [4 N8 U# G3 N9 W2 A
A:有知,不一定有行。8 A; n+ b# N8 D) i- S: h, _
B:不一定靠改变认知,才能改变行为,改变行为反过来其实也能改变认知。1 [5 u/ v# j$ O# y+ Y& \
1 H0 I9 r. X, D2 l1、有知不一定有行。
1 Z) |( H5 k# a6 ^名儒大家的名字我不点了,各种牛逼人物各种禽兽行为屡见不鲜,有卖国求荣有吃喝嫖赌,所以认知水平上去了,不一定有对应的德行。当然,极端的例子不能概括日常,但日常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难道不是更普遍么?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自以为是、嫉妒、羡慕、恨,都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所以牛逼人物干的事有的时候大跌眼镜,并不是品行有问题,而是认知不协调。
3 z) d6 k6 P2 ]7 V3 K" b4 N+ M, ?! }' y
以往的管理学中研究人,都把人当做理性的进行分析。但现实世界中,人并不是理性的,而是有着天然的局限性。 `4 u4 y, B+ K2 x
7 |: A8 K4 i2 @" q9 I
2、改变行为可以改变认知。这种认知不协调可能更常见,比如领导管理下属经常说要改变观念,就是他希望用他的观念去让你实施你的行动。我今天之所以聊这一点,就是希望你利用这样的认知不协调,先去引导人改变行为,然后再改变观念。这种认知不协调的现象,是1976年学者们研究选举时候发现的。他们发现投票前候选人会做出许多承诺,投票后选民会更倾向于他们所投票的候选人取得胜利。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先投票,投票之后就会把希望当成胜算。这种现象,学术上叫做决策后的认知不协调。比如买彩票或赌马,都会在实施行为之后,盼望着自己的筹码能获胜。这种现象丧失理智最普遍的情况表现为**股票,当你买了一只股票,你看待它的心理就不客观了,因为你总希望它能够涨价,所以不能用理性心态去考虑什么时候卖掉。政治家们就有意识地利用这个心理,他们先给选民承诺,然后选民们就会用行动去支持他。选民们用行动支持之后,就会还觉得这个人最能代表自己,进而特别希望他能在大选中获胜。
* k4 Y6 D9 V8 T& A) `6 X. m5 T" l4 g( H7 q
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你如果希望人喜好某件事情,不妨先引导他去做这件事情。等他做完之后,就会给自己找理由说服自己干这件事其实是符合自身利益的。换言之,改变一个人不仅要考虑怎么改变他的观念,也要考虑先改变他的行为,特别是让他跟你一起完成某个行为,说不定完成行动之后,他会更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6 }. u0 P- g- Y- U. }
+ a# P' `- h9 |$ a7 v7 J2 t% M总结一下前面两个认知不协调的情况:知行不一定合一和改变行为也能改变认知
% e6 l8 B+ M6 K5 G$ T3 Y ~4 q: i. J+ X4 U j. }1 y
下面讲面试技巧,怎么利用已知的认知不协调,去帮助自己在考官那里留下深刻印象。首先面试官也是人,如果面试官最开始建立起对你的好印象,接下来就会寻找证据去支持他的最初印象。所以许多面试书教你进门先打招呼,注意礼节,注意穿着,注意楼道里捡垃圾,注意上楼时让大妈,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4 w9 w- Z! F f, f9 o
除去这些面子工作,进入结构化环节,怎样让面试官建立最初的好印象呢?/ \" o0 ]- {: O$ a/ I
所以自我介绍时的最优策略是先讲价值观,后半段再定量定性分析你的个人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