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1894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文士贝 于 2016-9-4 18:28 编辑 ( Z# P9 A3 ^( O/ G+ I
6 e, v- ]3 p; k- \ Q2 ~$ B+ K& ]4 [6 a" V# y6 Q, z$ }* G3 n. s. H% q
豆腐房# t& y7 Y3 ~, U3 J; ]. o
3 c6 w. @* z" F3 [
- n6 Q- c8 a3 k7 ~' I! _+ r 豆腐房。以生产豆腐为主,兼容其他湿性物料的粉碎。在儿时的年代我们那里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豆腐房。; X; Z% T9 K B1 |: |& g' U: r8 E/ L
豆腐房是生产大豆腐、干豆腐、豆腐脑、豆皮、豆浆等豆制品的加 工厂,是人们赖依调节饮食的副食品加 工地。特别是在交通极不方便、没有电力时代我的老家,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八十年代,豆腐房就是人们离不开的主要副食品加 工坊。
: U! t8 I2 ]1 j0 t/ i9 y9 M3 @ 豆腐房的主要设施:6 ]* }- X* I0 t& d0 d( w
1,石磨一台,用以粉碎豆料。
8 ?! u, m1 w0 p0 H0 a. G 2,大锅一口,用于加热豆浆。6 I0 S5 w) ^1 V# @$ L3 g8 k$ z
3,大缸一个,用以盛装豆浆即点豆腐脑的容器。( i; O5 `) q9 J1 P
大豆腐的**过程:
5 X% J/ L/ _$ q/ I" {9 c 1,泡豆。我们那里那时候的大豆腐一般都是以45斤干的好大豆下料,在头一天洗好、浸泡。5 ~" p" G( X2 u: C3 ~
2,磨浆。第二天将泡好的大豆上磨粉碎成桨。再把粉碎好的豆浆倒入大锅加热烧开。7 ^* ], ~, s( E ^# O9 a
3,出渣。出渣工具是两个五六十毫米粗、五六百毫米长的两根硬木棒交叉成十字型木架,把十字中心固定并系绳吊在房梁上,将一块一米多见方豆包纱布的四个角固定在下坠木架的四个头上,形成豆包纱布兜。吊起的豆包纱布兜距离下面大缸的缸口约二三百毫米,再将煮好的豆浆分批的掏入豆腐包布兜里过滤。用一木枷(木架就是把两根七八百毫米长、五六十毫米粗木棒的拼头连在一起)夹住装有豆浆的豆包纱布兜,反复夹挤,将纯奖漏与大缸里,倒出豆渣。反复操作,直到过滤完事为止。
/ P" K V0 x+ q. {* J2 N( C0 J) S 4,点脑。将过滤好的纯豆浆,点成豆腐脑。我们老家那时候用来点豆腐脑的药,主要是卤水(几乎没见过石膏,实在没有卤水时,如果在冬天可用酸菜水代替)。将适量的卤水水装在饭碗里,缓缓地的倒入盛有豆浆的大缸里,或其他盛有豆浆的容器中。一边倒,一边用一木棍慢慢的翻搅,查看豆脑形成的成色,见成脑成度恰当为止(这是技术)。 再将点好后的豆浆盖上盖,稍等一会就是豆腐脑了。
9 S/ Q; u1 Y! c9 V: m h 5,压豆腐。压大豆腐的器具是个一米见方、二百毫米多高的木板制 作的方框,平放到一个稍大与方木框的方形底板上,用一个方型的豆腐包布,四角对称木框的四边,铺在木框里面,四角搭与木框的四边上,将点好的豆腐脑,掏入铺有纱布的木框中,把纱布的四角抻顿几次,使豆脑均匀的填满每个角落后,再将豆包纱布四角均匀的择向木框里面,将豆浆包好,而后再将一个稍小与方木框的方形木板盖在盛有豆脑的木框上面,接着再在上面压上适当重量的物体,待半小时后拿去下压物体,揭开压板,摘下方木框,打开豆包纱布,一板豆腐就**成功了。! m" S5 d) ^1 O& R7 F+ F2 L) M4 E
6,切割豆腐。豆腐师傅一手拿板尺,一手拿刀,将压好的豆腐横九刀、竖九刀,切割成一百块。
* R- c5 J6 J1 _. _ 我前面已讲过,我们那里那时候是45斤的好大豆下料,每次出豆腐是两版,也就是一个豆腐为二百块,每块豆腐基本是一百毫米见方,如果放到大碗里,几乎是满满的一大碗。后来是否抽条就不知道了。
& N5 e! p) A+ h 豆腐的老、嫩、好、坏,即与点脑有关,也与压豆腐的重量和时间有关,这就是做豆腐师傅的技术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豆腐师傅的。9 Y- f1 J- ^, P6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