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4-29 09: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异常严峻的现实:我国与互联网相联的网络管理中心95%以上遭到过境内外“黑客”的攻击或侵入。
5 @$ Y) i8 j/ f# K1 E" e3 e! b- u9 D* O3 U K9 H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随着一批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成果相继问世,我国信息网络安全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8 ~# O! H i O- J
$ q2 T% u' Q! I/ J w这个成果,是信息工程大学近年来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作贡献的缩影。作为全军唯一以“信息”命名的综合大学,该校在信息领域、网络空间肩负起守土有责的使命担当,忠诚捍卫着祖国的“信息疆域”。: Y! Z3 h; O9 A! `% G) _! w- J
+ N0 \$ l' N5 v3 U# ? a
做前瞻瞭望的“先行者”+ z2 A# ^7 G+ \) J! n& v0 v( ]
. \" V9 b* |$ j. [1994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从那时起,信息工程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们就以警惕的目光审视这片虚拟世界。* J+ y+ s% x2 D9 M9 g% P
$ \& `6 ?7 S( O5 ?* s0 a0 O
从1995年开始,该校依托计算机、通信、网络工程等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并在全国大学中取得一连串“第一”:第一个开办网络安全专业、第一个开办信息安全专业、第一个设立网络安全系和信息安全系、获得我国首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资格……9 W' ]1 {8 q& f% A9 t
9 C0 g# A6 [' X: I6 C1 u8 K
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该校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有优势,网络与系统安全、网络空间应用安全、网络空间信息管理等学科方向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0 R% B' B* C( W; s/ t F& T2 i! J
今天,网络空间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我国的“信息疆域”面临诸多新挑战。对此,该校一边呼吁构建网络空间安全防护盾牌,一边加强前沿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积极参与编写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专项规划,为高层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m1 K- w8 o+ L& ?% w3 b* v
做创新驱动的“领跑者”
U3 V# _4 L; V5 a# u+ ^6 ^+ c6 q3 {6 F& W" d; `! o
2014年盛夏的一天,正在中原某地进行军事演练的某部指挥网突然遭袭,指挥通讯中断,演练被迫停止。面对这一突发情况,部队领导首先想到了信息工程大学。接到救援信息,该校迅速派遣专家组赶往演练地域,连夜展开会战,很快查明了原因、恢复了通信。3 i; X) w. O% h: b9 b; M( N D1 e
5 u1 b3 R1 h% K/ W/ U
这样的突发情况,该校专家时常遇到。教学训练紧贴部队、科研选题来自一线、技术服务面向实战,已成为该校教学科研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 {, D# \- P0 V/ g& W" P6 S; f
- {5 ]% W* m3 R* K& d有资料显示,我国已成为“黑客”攻击的最大受害国之一。该校党委认识到,要想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必须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
' P& s. y4 {& T5 ^: l! Q' W7 k! E% N2 F9 X7 J! I4 Q6 ]# B
核心技术研发不能“跟跑”必须“领跑”。该校把目光瞄向被称为互联网枢纽和控制中心的路由器。2004年底,该校成功研制出某型路由器,由此开辟了一条高速宽带网络技术从跟踪研究、同台竞技到引领发展的道路。, V' B5 p! M8 j; j
# @9 x9 x$ K: H( V4 |4 {0 j该校与行业主管单位、国内知名高校、网信骨干企业等联合建立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创新平台,加强对核心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的研究攻关,一项项重大科研成果从这里直达信息安全保障最需要的地方。8 ]% c& L5 T: l/ C
) x; R; t- E. o3 {/ j9 q/ @1 e" }& h据介绍,由该校主导或参与研发的我国4G通信系统某型算法、某型安全管理系统、信息保密标准、安全芯片等重大技术成果,已在国防和经济领域广泛运用,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 `0 {* @# b, ~0 Q) E- {) D! Z) U D2 d) r
做夜以继日的“守卫者”, `6 R# ^- V) i8 V8 o) W, q
0 W/ Z9 r! b& g S) N在我国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历史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教授邬江兴团队领衔研发的某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交换机,扭转了我国电信网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态势。2 G4 ]& b5 m- G2 }0 f
0 k* x/ w, L M/ A
同样是这个团队研制的拟态计算机,刚一问世便受到世界关注。专家指出,拟态计算机开创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的新方向。0 o4 u* {% u: y7 U8 i; u4 |4 ]1 O
O6 o$ ^0 F6 P6 M捍卫“信息疆域”,他们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邬江兴团队正夜以继日地完善和验证拟态安全防御理论体系,确保信息系统在软硬件“有毒带菌”环境下依旧安全可信、可管可控。5 c1 O2 t3 k+ p6 R/ Z
5 e. X3 P+ S) l# ]
“在信息技术领域,技不如人只能受制于人,只有成为技术强国才能成为网络强国。”该校领导介绍说,近年来,该校科研工作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科研攻关,相继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个分布式移动交换平台、第一套高级智能网系统、第一个宽窄带混合交换系统,牵头组织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速信息示范网”,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跃升。
( z7 X8 V- v! a'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