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10 01: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国家每年按军转人数的25%,给各地一定的行政编制。
# E5 Q9 ~7 G1 ~" V# \ z! r! F
, \* K" B! e& \* o% H' i据了解,在安置政策上,有些省(如河南、山东)是直接把25%的行政编制对应到军转的个人,也就是说,只有25%的军转能进行政编制,这样的话,安置到单位一个人,单位就直接增加一个行政编制,所以有带编安置的说法。但很明显这样,对军转是不公平的。
% h, V3 c& {: |& b8 u' V4 _! v8 s- j' t( z' d2 C1 m
所以更多的地方,是把这25%的行政编制混合起来,军转安置和下达行政编制没有明确的直接对应关系,接收单位在接收军转时按25%的比例相应增加(或者不增加)行政编制的同时,要把单位空余的行政编制拿出来,接收军转干部。' t8 G+ `" u) ~6 J( c0 R$ \
% O2 b# j1 e( r7 i; q9 Q/ U9 p( p
那么这些单位在接收的时候,必须会出现超编接收军转干部的情况。( `3 L6 H V1 `/ i
* v1 j0 _! U1 G+ F4 Q: b& E因为接收安置军转干部是一个很长时间的过程,实际接收的数量和计划数量往往不一定相符,所以在年初计划时,各单位的空编情况和实际接收时的空编情况,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一定会有单位出现原来有空编,后来没有空编,但军转干部同时来报到了的情况,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就会大量的出现矛盾。
- I6 D6 o# T8 s; g1 I C8 [ Q3 `- C) G, ~2 f& t% Y
所以就有军转政策性超编安置的相应对策。
) M' A+ H" R* J0 u3 J, l
/ g9 o( {/ s0 v! @0 v/ F有些地方编制管理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一一对应,就可以直接超编安置,相应办理超编的用编手续。超编之后单位不再进人或只能再进军转,等自然消化减员。
, c8 s7 s6 A- p8 R1 v Y5 a0 H
5 A' b t/ w: Q* d V; {' q3 J有些地方编制管理上使用编制卡,没有编制卡就没有办法用编,就计账式管理,不办理用编手续,等有空编再办手续,但其他的所有都和在编人员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