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3-14 00: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 b- B% _8 M4 T/ J, y& ~货币化,国家确实很省心,但是单纯货币化的弊端又太明显了。+ S [; k( p+ s8 y+ |/ Y
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活着不光是为了吃饱饭,还需要地位、尊严乃至自我价值实现等一系列的不能用货币衡量却无法回避的更高层次的需求。8 R5 h$ D* K0 X7 o. z6 F9 l
这些需求唯有通过工作来实现。
3 C4 t2 P7 r. b9 s" q& Y& @+ Y; o0 z9 v8 p; z' V1 x' g
军人的社会生存能力十分差,真的货币化了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在这个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 x2 x; T4 N8 s#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8 B7 q, f5 P: ?7 F- d
帮助军人重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军人的过渡期更平滑一些,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比较好的途径。. [. J; X! R; W# J. X
比方说,可以适当延长军人退役的过渡期,推出两步走的退役机制:先从现役岗位下来进入退役预备期,预备期一至两年,在这段期间,培训,实习,让军人有一定的时间去缓冲,去了解市场经济,也有足够的时间去选择,然后再做最后的退役交接。
4 w* D' l) D1 I- l" i' D$ E& t这与退役以后再进行培训与扶持,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至少心理上的落差,可以很自然地被接受。
( d2 r; z2 o! G$ p7 t+ L& m* `以这种方式实现货币化,可能效果会好得多。8 c4 Q* ]6 ]0 s8 r Z$ _/ V8 [
+ Q5 U3 M, `- a @: l军人的退役实际上是一次转岗,而不是下岗。
2 [: w( w- }' d# L3 Z7 V9 e这个定性对整个国家而言意义十分重大,对整个军人的群体意义也十分重大。8 ?4 }# l( h' @" R& m! i* W
所以,拓宽军人退出机制,一定是要着眼如何帮助军人实现从战场到市场的转变,而不能是一刀切齐一劳永逸。8 v# V$ b: W0 q3 C
计划安置在帮助军人转岗上其实优点很明显,但是同时弊端也很突出,一刀砍掉,也未见得就是符合客观的做法,提高门槛,作为一个选项存在,于国家于军人也不是一件坏事。+ I; ?, S; G) }# o( q( M
当然,毫无疑问,整个军转安置的重心,都要放到市场就业上来。
; ?) j. U' M7 T+ V2 W' A: ?" {
+ C( G4 v K Q, U& p- f1 N7 {在帖子里虽然是以调侃的口吻说的,但是多种选择真的是我的期望,可能也是很多人的期望。8 b2 q( P- G9 G6 S4 i/ c- G( P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军人回归社会,必然无法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J9 v, B8 V5 U1 U0 {& E' \
帮助扶持军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是国家和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 Q: P' V6 \# O- p- n& U' X& z0 J更多元的选择,更细致地关怀,不但会分解庞大军转群体给国家政府带来的压力,也更体现了对军人的尊重,提升整个军队的荣誉感与忠诚度。
# u4 x, Y6 s+ `. A0 [- a% b6 r而不能像现在这样,简单粗暴的一推了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F6 k. X9 t8 {
; ?5 C- \; D6 G1 K: X k$ ~# e* b& |- R; f' W3 Q
$ c3 j) w, U# i) ?3 r6 D; `7 C! Y8 p, r(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