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3-24 11: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有向 于 2015-3-24 15:45 编辑
i2 }, m L! @8 G \1 n2 s2 z) g4 U8 m. s: n" a! h5 e0 Z9 U
作品发表 第2轮 2015.3.24 图片15幅 文本1篇* a g' H% K8 d0 F" U: ^$ _) Y
. c; h: E0 w% m1 Z0 f# V
n0 n6 o: `) N5 f% @5 i
/ K, c4 `5 s& S! E e6 m) T1 O6 w7 x
5 a0 C: Z3 X& S- E回望十秋 披露那日的心迹
6 V( L7 e& \! A 下面录入的是一篇真实的并且走过近十秋的日记,时间1997年5月7日,地点天津市山东路某大院。该文的启封只作个别字句的更变,以期尽量完美地叙述表达,并给您带来真境真心真意的全位展示。确切讲来这篇原文日记是我在创作油画《无涯》时实实在在的感觉记忆,它完全反映着我之当时的准确心境,同时也从另一侧面折射出我的彼时压抑之状。
" |! r3 Q1 r4 x2 t! L% ?& w4 f! ^ 油画《无涯》,呈载着我逃避现实无奈下的精神转移,所以略有一点点儿向着宗教范域走去的倾向特质,但又还是更多地纠缠在现实之中的一种绞遁呈现,可能我们大家对此或多或少都同有些点滴体验积累和感受,这幅画的传播启示正在于此的相映共通所带来的情感交流之慰藉,也好让我们对自身自我与现世未来闪有一触底思考,更对眼前的路与途有一人生选择取定。画中回眸男子的正脸略侧之头像引自作者敝人真实小面,其服饰仅是借喻之符号并无特指,借此郑重召示该衣饰的运用与内涵表达和任何宗教宗派信仰文化阐释均无任何关联,都是善意的艺术借纳之处理而已。这幅拙品创作于今天看来虽常随平,但它是我心路的真实记忆,记忆属于过去但它更能使生活这杯浓茶在时间流逝中越发变的有滋有味起来。李剑果2006.7.12 6 K, w+ Z# e" G/ B/ l! s& O7 u
* d5 Z- D9 o2 C0 k5 }$ J9 R0 `
日记 ! l0 J, N4 _, R6 q1 A# N* H, J! q
早晨5:30起床作画至7:00完成了油画作品的最后几组别笔,定名为《无涯》(116x80 1996.10.24-1997.5.7)。
W$ B. K1 t- C. a$ R/ f# Q 画面由两个红衣人物及大地远山、湖泊小溪、乱云涌渡综合构成。天空中云的重叠组合形成云形隧道,至深远处的蓝天一角,似天堂一偶亦或憧憬理想的归宿之去处,在那里可能寄托着人的一切和全部,实的虚的、有的无的、他的你的等等物与非物的乱丛杂合吧!我们终将都得归去无一特别,这是无从抗拒的绝对人生宿命,传说编纂中那里可能有着所谓的灿烂辉煌亦或死亡腐朽。人间无数的感叹并蒂春风,在白云黑云下满满地年复一年地飘向天际涌向至高,灵魂似象一阵儿渺小孱弱的轻风,永远不竭穿流动涌无向的轻轻的风。1 a+ e6 [6 @/ H
在那里,可能人的期盼会得以稍稍慰藉。红衣人站在空旷的天地间站在高寒,似在路上跋涉一程又一程,冬去春来冷气仍在,山远路长仍然皆在。一角明亮的湖水忧若苦海或如生命溢涓而出的清澈小溪,偎依在伫立其旁的路人向他向它倾诉着终极人生的心声,静谧无音的空野洗涤着陌路人早已疲惫的倦容。荒莽大地永远留下泯灭不掉深沉而遥远的脚步,其声坚实铿锵久久回荡在天远地长的旷空,飘的很高很高。8 O# m4 w& c3 i" \! t1 B
时下物欲横流情境淡漠的空间里,路者住足回眸找寻着精神的家园,目光里暗流几丝无言的奈何,还加杂着几丝冷漠的静观,而更多的则是抗争和深邃里透出的暗喻启发,对于未来者净土是永远的企盼,对于此在者怀想便是唯一尊从的方式,对于过去者回到梦中家园那是再好不过的了。眼下应是今天,那小溪演化着你我他,淌着生命流着源泉,苦海之浩瀚,小溪则理当常流。心田待蓄多多爱的浇灌和苦的慢流那才勃发的有力,劲强的无比持久。
. |% u% ^% d/ h% m 画毕有感随心所欲而写不成其文毫无章法,只是一点点心迹流程的笔录,好在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因为它是留给理解相通之人随看便想的,若许永无沟通的心印交集 ,那这幅画就只留给自己吧!自己想自己看、自己画自己写这倒也飘悠自然。繁杂的都市深夜过后醒来很早,打开窗子迎面而来一股清新的气息,抬举世野天景且灰且暗,还夹带着一丝霓光托举出的阴夜暗红,那份杂味儿感觉正恰暗合了刚刚就毕的《无涯》之境,这天这画真似我近来的景象,视一切旁无而尊归内心也就净彻如水一点无瑕了!真是如此。 李剑果1997.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