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3-21 07: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 j( g5 Z. X d/ Z' _' [
重庆市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区去向条件
- K4 p6 D: h2 {$ B1 s- g C) D% g(摘自渝委发〔2007〕61号)
0 R& R0 e4 B3 d! W1 S
1 b, A6 r* P0 T7 i (一)符合我市安置条件并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规定平时服役最低年限和任职最低年限的予以安置。5 `1 g2 W u; P
(二)符合我市安置条件并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服役满15年以上的远郊区县(自治县)军转干部,虽不符合主城区安置条件,但经主城区用人单位同意接收的,可到主城区安置。- V" O" Q5 [' n) l3 O
(三)夫妇同为军队干部的,双方或一方转业,可到任何一方的部队驻地安置,但应在驻渝部队服役满1周年以上;在驻渝部队服役满2周年以上,并符合随军条件的未婚军转干部,可到部队驻地安置;离异未再婚且原配偶符合重庆市安置条件的军转干部,可到部队驻地安置。( c; ?' [! E1 ~9 K, E' y* _
(四)军转干部的配偶婚前在我市持有非挂靠常住户口满5周年以上的。虽不具备本条前述条件,但在我市编制员额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与企业签订中期或长期劳动合同,并按国家和市里规定参加社会基本保险的,除本条(三)外,初次结婚时间满1周年以上;再次结婚时间满2周年以上的予以安置。3 ^3 s8 Z; s: [4 k. g$ d
(五)军转干部的父母或配偶父母(以下简称“父母”)在我市编制员额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退休,与企业签订中期或长期劳动合同或退休,按国家和市里规定参加社会基本保险或领取退休金、基本养老金,并持有常住户口,且能证明其身边无子女照顾的。其父母虽不具备本条前述条件,但持有非挂靠的常住户口满5周年以上,且经常住户口所在地政府人事部门证明其身边无子女照顾的,可到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U/ \. w L% k: T3 \
(六)军转干部已婚的,其配偶已按三峡库区移民政策安置到本市区县(自治县)落户,可到其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未婚的,其父母已按三峡库区移民政策安置到本市区县(自治县)落户,可到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 J }9 `* W% q' ^% k# W" a: Q (七)远郊区县(自治县)入伍的军转干部,其配偶或父母工作单位及其工资,或退休金,或基本养老金供给关系虽不在主城区,但在主城区购买独立合法产权住房5周年以上,并取得主城区常住户口2周年以上的,可到主城区安置。
3 t, r! ?4 v7 ]5 R' J (八)市外入伍的军转干部,其配偶或父母工作单位及其工资,或退休金,或基本养老金供给关系虽不在我市,但在主城区购买独立合法产权住房满6周年以上,或在远郊区县(自治县)购买独立合法产权住房满4周年以上,并取得我市常住户口3周年以上的,可到住房所在地安置。
/ S3 I0 q0 Y2 {0 X, X- v (九)军转干部虽不符我市安置条件,但其配偶或父母在我市创办企业并具有法定代表人资格,且证明其上年度向所在地缴纳所得税10万元以上的,可到其企业登记注册所在地安置。
" K( \% Z) m! q/ p9 @ (十)军转干部虽不符合我市安置条件,但具有国民教育硕士以上学位,或我市急需且国家认可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军转干部,经用人单位或区县(自治县)政府人事部门同意,并与市军转安置工作部门衔接的,可到我市安置。2 |* u! i7 V& G# a
本安置地区去向条件未规定的事项,仍按渝转组〔2003〕1号文件规定执行。4 D9 e$ l# Q+ g& Q1 E4 C$ L
重庆庆市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条件的意见(修订)3 P$ H) x7 f( K4 |
(渝转组〔2003〕1号)0 J+ U% f( E8 F
- ^2 S4 E' L" P$ H
你的情况可以按上述第(10)种情形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