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6-6 08: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参加鲁国的岁末大祭祀完毕后非常感慨地叹息起来。其弟子问孔子,先生为什么叹气呢?孔子就谈到了他没有赶上的“大同”社会和当今的“小康”社会。: T V8 \6 u5 i" z8 a) f0 Q9 b; f
& w1 D F7 j4 s$ t
谈到“大同”时他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p* ~, [8 U4 Z5 f2 }3 @
5 q- Z4 I& a+ n" k. ?+ m. F谈到“小康“时他说:“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e2 E2 D# p% f- h4 \
$ v8 p9 r, Q9 ? K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里所讲的“大同”社会类似于我们讲的共 产 主义社会,这里所讲的“小康”社会典型的就是指私有经济、私有观念、等级制度、等级观念占主导地位的私有制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