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9-24 16: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litarist 于 2015-9-25 08:52 编辑
a8 k! X/ Q- K( P" w, e: P4 {7 ]! ~6 i2 f
三十六
7 \! q3 C/ N# v" p# O “论文事件”后不久,在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有幸到某集团军某装甲旅进行数月的代职锻炼。因为该BD条件过于艰苦,很多人都推脱不愿意过来,然而单位每年又有锻炼任务,今年很自然就轮到我了。为什么说“有幸”呢? 其实入伍十余年,一直在技术岗位,深感愧对于这身军装,觉得自己不是个货真价实的军人,刚好这次“锻炼”给我一个感受YZBD生活,近距离接触战士的机会。
& H' ?5 T8 y0 l: R* z" _/ e+ x: y: E 坐了20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和长途汽车,我终于抵达了该旅所在地,在一个南方偏僻的大山坳里,交通极不方便,从最近的乡镇到部队 有大约四五十公里的盘山公路,道路很窄,且年久失修。沿路而上,海拔逐渐升高,到达半山腰某处,视野豁然开朗,这是群山之间的一片洼地,该旅就在块地上,仿佛装在一个由大山形成的杯子里。从山上往下望去,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到处是明艳的绿色,好似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 x/ R; b) ~6 j" r7 ^3 j2 _1 H) ^
到旅里报到后,通知我安排在某坦克营锻炼,挂职技术员。后来才发现,其实成天也没啥正经事干,坦克装甲车有啥问题一般都是几个老士官上,有个五级士官,号称“铁甲神医”,什么问题用耳朵一听便知。这方便的技术我自然是一窍不通了,既然过来锻炼就跟着人家好好学学,初来乍到对周围环境还是很有新鲜感的。6 S/ [# e# M# l7 m! g
战士们将一间闲置的仓库清理了一下,算做我的住处,我将东西整理好后便去找该营营长见面。营长年龄不详,是个个子不高,白白胖胖的中年人,见到我后便问,吸不吸烟?我看到他桌上放着盒软中华,说道:“没吸烟,谢谢。”随后他便不再说话,我感觉略有尴尬,以后才知道这位营长性格很内向,看到我他似乎还有点不自然地紧张。教导员倒是比较热情,给我介绍了一下情况,说了说往年代职的要求,然后叫来了下属一个连的连长和指导员,让我跟着他们。陆连长长得高高瘦瘦,皮肤黝黑,给人一种精干的感觉,他和指导员年龄差不多,都在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后来接触中感觉到这位连长其实蛮有水平的,无论是带训练还是口才,都应该是在团级领导岗位上才合适,干了这么多年连长实在是太屈才了。他给我说,今年想多请点假回去,多接触接触社会,打算年底转业了。谈到这个话题,我们还是蛮有共同语言,聊过之后才知道在YZBD转业是很难的。- T9 ^9 C1 [# P7 ]% f+ I" J' [
都说装甲兵的伙食标准很高,其实我发现压根就没标准。这里每个营都有食堂,排长和战士们一起吃大锅饭,连以上有开小灶,我不清楚是吃啥。早晨全部是清一色的清水面,自己撒点盐巴咸菜,就这么吃;中午是吃米饭,一大盆辣白菜,还有南瓜汤;晚上菜也差不多,有时候稍好点,多个油炸带鱼,算是荤菜了。锻炼是有好处的,等我回单位后,发现基地食堂里吃的简直就是满汉全席。这里一天的伙食标准据说有30元,我不知道吃到口中能有多少。
: S3 i/ s( }( \: [ D; E) I 正常早饭后就是训练,考虑到保密我就不详细说了,就是到训练场分班分组进行科目训练,每天都差不多,忙里偷闲可以在坦克发动机盖上睡一会。下午都是到菜地里干农活,插秧浇大粪,锄地之类。一天的时间分配上亦兵亦农兵农合一,让我想起朱元璋皇帝的豪言"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有点这个意思。
1 p* }; m9 K3 x 物质上的艰苦就不说了,精神上也是贫乏的。这里几乎没任何娱乐,信息来源就是报纸和每晚的新闻联播,手机信号极差,只收到2g网络,而且智能手机是禁用的。战士闲暇时就打火机在草地上烧蚂蚁玩,居然也能很开心。记得有一回外出拉练训练,大部队举着大旗高歌前进,正走着,前方遇到老百姓赶着自家的鸭子就跑,大喊“当兵的来了,快跑啊!”我听了心里蛮不舒服,怎么感觉跟当土匪似的。后来才知道,由于“后勤补给”是有点问题的,部分战士有偷窃老百姓家的行为,其实也没啥财物,就是鸡鸭水果之类。这让我想起了,如果一个部队后勤补给不到位,军纪败坏是必然的,就像历史上游牧民族的军队完全没后勤补给,纯靠“以战养战”,其结果就是变成强盗土匪。7 N' z! z! p" `- z- {
锻炼的时间不算长,就几个月,这里的生活经历还是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相比之下,原单位无论怎样,至少生活条件还是会好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