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0-27 10: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0 块津贴
本帖最后由 老村长重出江湖 于 2015-10-27 10:31 编辑
8 ^* h4 U9 g* P( M% d5 S; n w2 g7 Z/ n" @) [6 I
认真看了主贴,又认真看了每个回复,感触良多。
, x5 n6 P& Q' P. l9 {% ~, d# M, m3 J$ x- A0 i2 t% M
看主贴,了解到相对落后的甘肃渝中有这么所学校,有这么群孩子这么喜欢足球,在艰苦的环境下,一面学习文化知识,一面开展的足球的学习训练,并取得一定成效。
& u, G8 [' ?8 n) R7 ^0 ~
q: b5 H( d8 }! [看着那一张张照片和幼稚的面庞,我中学时的画面有浮现在眼前。从照片上看,这学校的条件真的比三十多年前的我的母校,一个坐落在苏北某县的中学强很多。当然,三年前我又重返母校探望,母校的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变化不大的,是厕所。虽然从外面看,厕所的建筑也是高质量的,但里面确实通透的一溜蹲坑,毫无遮挡,没有一点隐私可言。真的难以想象,那些当老师的在学生面前如何如厕。试想在这个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大城市后,如何能适应?也许我也找到了大城市里的公厕卫生状况不好的根源了。我感觉光提升硬件设施是不够的,人的思想和意识是一定要跟着提升的。话题扯远了!回来继续说主贴里那几张排队打饭的照片,是那么的熟悉啊!想当初我们绝大多数学生的午饭标准是半斤米饭和三分钱的菜汤。家庭条件稍好的,可以花1、2角钱在教师的小灶里打份菜。# |- w, a0 w+ b `1 b
, i6 r4 D/ U3 u* i
看照片里学生的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比我们那时候的条件好多了,真是好的不是一点半点。记得小时候,很多同学住校时,住在学校的大礼堂里,开大会的时候,还要把铺搬到一边去,床都是自带的。
- I, Q* b7 m5 h5 b r- }( }( c* q$ B
不过从照片上看,那些床的质量一定很差,细细的管子焊接而成,不知能否保证安全。
8 I9 [; g5 Q6 A# I
: }" z- Q7 v$ _条件虽比三十多年前我成长的环境强很多,但仍属艰苦之列。但艰苦的环境更能造就人,相信这些孩子只要努力,一定会有出息,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