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10 10: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断创新发展军队文化艺术教育
3 j& K, P3 x* @( J$ z2 ~- H解放军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 董 斌" `+ p2 B X1 j) y- m& ]/ |* a+ _
我院把学习贯彻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用《讲话》精神指导教学、科研、创作、演出各项工作,坚持“四个深入”,推进“四个转变”。坚持深入教学一线问计于师生,摸情况、想对策、解难题,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持深入部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文化建设形势和文艺人才需求,为学院人才培养和军队文艺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坚持深入基层进行文化服务,连续4年赴部队,随营培训1800余名业余文艺骨干,慰问演出几十场,受到部队官兵热烈欢迎;坚持深入社会拓展对外交流,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入“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开拓创新。
: U. V8 m3 u/ ~9 h0 I9 ~; N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转变育人理念,由向专业团体看齐转变为向部队一线的任职岗位瞄准,聚焦强军制胜和战斗力标准,真正为部队文化工作培养高质量人才;二是转变办学格局,紧贴使命任务,强化特色办学,根据部队需求,形成“以任职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办学格局,新增设21个任职教育专业班次;三是转变培训模式,打造融常规调学、定向培养、随营培训和远程教育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的岗位指向性;四是转变创研方向,紧盯部队文化建设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坚持深入生活、深入官兵,把官兵作为表现中心和讴歌对象,创作现实军事题材文艺作品。& h$ K* ]8 a$ y0 a/ H/ h7 Q1 f
: t2 d8 P. k4 z0 n, | _寻找舞蹈创作的突破点
8 @7 `& O: E5 _3 I9 [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 刘 敏
3 w9 ^8 M5 C2 }: W% `) M为了适应向任职教育转型,为了使教学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战争形态下舞蹈艺术对战场氛围和士兵气质、形象、情感的表现要求,我们组织教员深入到基层一线采风和代职,体验观察战争形态的变化和官兵气质、形象和情感表现的特质,回来后展开了热烈的教学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在技术、技巧和剧目排练课教学中加强对战场高强度、快节奏的对抗,战士动作的质感,形体气质中的坚定、必胜信念进行重点的表现和塑造,并由此形成《红蓝军》剧目的雏形。通过近两年时间的打磨,《红蓝军》在全军、全国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得金奖,成为信息化战场舞台表现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 v9 R }+ N" u! X2 f0 K; |
通过任职教育转型一系列的基层调研和教学研讨,我们认识到单纯的“表演型”人才早已饱和,没有需求;高端的编创人才和“既能编、又能演”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员的“学”都将更多地向创作、编导方向发展。一方面,老师学员每年到基层的随营培训、为兵服务、专业采风、见习代职等将成为常态;另一方面,新的战争环境下部队的训练、演习、作战方式也给我们的教学、创作提出了新的问题。怎样捕捉和表现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场面?怎样**和反映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貌?怎样用通俗易懂的舞蹈语汇表达“90后”“00后”军人的内心情感,这些既是我们面临的新难题、新挑战,更是我们创作表现的新视点、新空间。4 a5 h& D. [# l1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