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淡定666`

[其他内容] 群里有筒子说“是你自己选择进bd的,还整天叽歪啥?‘’‘那我这么回答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1 14: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核桃89 于 2015-12-31 14:56 编辑
, o+ f) G0 z& J6 [3 P# N7 X- |7 x
, v, M% l$ K0 c( t' U( F9 I' U我很好奇,为什么每当有人抱怨bd制度不好的时候,总有人跳出来说“活该!谁让你当初自己选的,现在信息发达,你早该想到有这一天”?
& k4 h: a% ~2 P: @1 v% t' S这种回复真的是基于对国家对D负责的态度吗?如果只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个别抱怨,可能还的确只是个性问题,当一群人看到后都一起有感而发了,显然是制度上存在问题了。你反而坚称bd就这样爱咋咋并且还顺带埋汰人两句,这样真的好吗?8 u7 j* b4 `. Y5 G  u, [, [6 v
可能对个人来说,大好时光就这十几二十年,但对整个政 权来说不应该只着眼这几十年,如果它的确还想存续下去,而不是像东欧和苏联一样的话。如果队伍中都普遍传播起“上当受骗”的同感,你能指望他们的下一代还会来参军吗?可能连身边亲朋好友向他们询问时都会不推荐入伍。一个人的影响力看似不大,但这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最多只需要六个人搭桥介绍就能建立起联系,更何况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Z& F( b; r) H) b# z. n, @* y. l当然总会有人被“忽悠”进来,这种了解情况后在bd心不甘情不愿憋着的,打仗时候朝谁开枪还真不一定。劝那些喜欢说些风凉话的,懒得反驳你的强盗逻辑,不想到时背后挨枪子,还是闭上嘴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5: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代有才人出 发表于 2015-12-31 13:26  p; ^9 M( K( q) B% B
此话差矣。. T3 I7 @5 P% ^  h
当年上山下乡是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而且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信息匮乏,真的可以说对农村不了解 ...
. x, z% j. Y' I. a2 z
    拿工资和奉献是两码事,不能因为拿了工资就讲没有奉献了。
1 a$ {* H% ]2 |, `2 Y2 r    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组织,每一个穿上军装的人就要时刻准备一声令下,赴汤蹈火的,而且是不讲价钱的。新时代的军人虽然未经历过战火,但经历过抗洪、抗震以及灭火的不同战线上的军人,深有体会,很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你能说他们没有奉献。1 ?& ~( y# M$ Z6 ~
    不要整天拿在部队的一点磨难说事,部队就是部队,不是企业、社团组织,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那就不是部队。部队也有多种,不是都是特种部队如许三多般精彩。
6 m) s% V3 g# U7 r    退出机制确实有问题,但在信息化社会选择进入之前你不可能不了解。8 S# z; Z7 N! o+ Z
    很多人崇拜西方,那我建议你看看《西点军校》这本书,你会发现,世界上最“变态”的地方,最数部队了,不是中国独有,美军也一样。为这些整天抱怨,只能说你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军人,因为,许多是为了养成的需要。
8 k# C+ q1 b- h5 ?, N    武夫就是武夫,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要成为高学历的军人,从知识分子变为武夫,得放下身段、调整心态、主动蜕变。端着知识分子的架子加入武夫行列,身在其中却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评判部队,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5: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代有才人出 发表于 2015-12-31 13:26
- r9 u* S% r/ p. F# h" b. D此话差矣。) B, M, l* g$ ?  T: T- P
当年上山下乡是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而且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信息匮乏,真的可以说对农村不了解 ...

5 q5 i) e4 C# a. I6 x& Y你tm了解情况吗?还复员优先,还没几个敢复员,你不敢别人就不敢?老子告诉你吧,去年单位包括我在内,4个提复员的,一个没放,你说是优先在哪?我们敢不敢?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 收起 理由
是368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5:28:26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心无痕 发表于 2015-12-31 13:31! {$ J1 l" S% V
你说bd一开始没说实情,这可能也是事实。但话说回来,又有哪个单位、公司招人时不把自己说得好得很?而且很 ...

0 r6 M: n' V4 D/ y5 M老子是军医,他妈的给上面送米都不让义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5:35:14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回钓鱼岛 发表于 2015-12-31 15:134 b: n2 @5 k7 n; _( Q% F0 a1 Y
拿工资和奉献是两码事,不能因为拿了工资就讲没有奉献了。
% G1 j8 b1 T8 ]) y3 ]; P    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组织,每一个穿上军 ...
1 K5 M$ J. e, d7 @' H* @& p
为什么你认为18岁能通过所谓的信息为自己选好路不会后悔?为什么你认为想离开部队的人是因为吃不了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5:36:40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给想耍流氓的人讲道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 收起 理由
是368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5:44:05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代有才人出 发表于 2015-12-31 13:262 G& V' t; ]/ U- G9 D) K1 R
此话差矣。
/ m- e+ |4 i0 N# o当年上山下乡是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而且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信息匮乏,真的可以说对农村不了解 ...
4 k1 s3 P) X: T6 O, i9 w' M
请问你是两地分居否?请问你献身国防了否?请问你是不是占了体制的便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8:02:37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单位去年一哥们复员成功,拖了他三年。即使复员,也不是容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8:10:49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到饭店,点了一盘咖喱,吃了一口发现是屎味的,你还把剩下的吃完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8: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员就能走?谁告诉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8:30:32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到饭店,点了一盘咖喱,吃了一口发现是屎味的,你说不想吃了,马上再端上两盘来,说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你一横心吃完两盘,又端上三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20: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
! R  _& i3 r+ \! V9 p至少高中考大学以前,还是按分数高低排吧。进了军校怎么样?无论评功评奖、入党、分配,有一样和学习有关系吗?!
3 e- C. J: r( }7 q0 O. e一说放开走留就怕人都跑光了,为什么?道理一样一样的,都是些拍马屁的进步神速,有真才实学的只能选择走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21:42:32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石头一枚 发表于 2015-12-31 15:28! E  f; _. h% ]2 I! s
你tm了解情况吗?还复员优先,还没几个敢复员,你不敢别人就不敢?老子告诉你吧,去年单位包括我在内,4 ...
& ^# S9 {! y- d. a1 a2 c. g6 o
就是啊,说好的**公平去哪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21:45:22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土机 发表于 2015-12-31 15:28
: G2 d( {( D' J2 u8 ?老子是军医,他妈的给上面送米都不让义退!

% c8 T! A! ~  D把你的姓名单位职务送米数额及领导的名字职务公布出来,我不相信你不能走。别装逼,敢还是不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22: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化社会?本科毕业的时候,56k的贺氏还是Modem界的劳斯莱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22:06:59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女人越老越骚 发表于 2015-12-31 21:45$ q6 }9 [5 w  q$ E# Y6 K  S; a
把你的姓名单位职务送米数额及领导的名字职务公布出来,我不相信你不能走。别装逼,敢还是不敢

& H6 T: G0 V3 j9 X人家的意思是送了上面没敢收……你这高潮的有点莫名其妙啊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2:21:04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瞎比喻。怎么能跟上山下乡比?明明是去金山淘金嘛。自由签合同。坐洋船去美国金山淘金嘛。自己愿意去的,所以怪不得别人。哦,还有那些革命先烈,也不值得缅怀咯,都是自愿的嘛,当个顺民,不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4:40:43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淡定666` 发表于 2015-12-31 18:30& T* X, Q& `  g) y5 V5 [
第一次到饭店,点了一盘咖喱,吃了一口发现是屎味的,你说不想吃了,马上再端上两盘来,说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
- ]( [) f6 Y. d
这个说出了精髓。自己选择来的,是没什么后悔的,来就来了,也把最青春的岁月奉献了。但是年过30,提拔无望的情况下你总得给个退出的路吧,就像明知是屎,你说国家要我吃,爷咬咬牙就吃下去了,又拿来两盘,说国家还是要我吃,我也吃了,但总不能一直端个不停让我吃到残废吧?
( _. s) k; Z3 D; r! t" h1 b我也不太看得惯那种读完本科研究生立刻要退出的人,国家培养完立刻想走这觉悟也低了点,我想说的是奉献了8年以上的,就是现行转业政策中可以转业的这个群体,不说分配到公务员事业单位,给个买断总可以吧。按地区每年补助多少钱,只要达到八年,一概可以买断,你要国家安排工作,对不起这个得等等,你自谋出路一次性拿钱走人,绝不卡你,名额无限。这样的话有能力的可以乘着年纪不算太大出去创业,年轻的也有榜样,让想走的走得愉快,想留的留的安心,省得高学历的呆着浪费,整个部队气氛不好。, G9 W- S" q/ O2 u. q$ u: U" @$ s
很多人不想呆着,恐怕并不是怕苦,这点我深有体会,来部队是为了有个部队样子的,何为部队,世界上最现实的单位就是部队,拿命换前程的地方。也就是有野心胆子大的人最适合的去处。美军是什么样的?前线加钱提拔快。部队就应该是这样的,明码标价,让想出力的人出力。现在的部队种种问题,皆是长期不打仗的毛病,部队没正事干,又不让创收,也不能闲出事来,只能拔草,话说以前农村招兵可以提干,算是提升社会地位,军心还算安定,现在大学生啥没见过?要赚钱有外企,要安定有公务员,哪个不比部队强?怀着理想来了,结果一腔热血泼在屎上,想提拔没个标准,想立功没舞台,在山沟里拔草也没个出头,转眼30岁,同学们个个事业起步,看看自己就这鸟样?大学生想走,绝大多数都是这个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5:01:34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的时候,告诉你多少年能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20: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 E4 j/ e: @! f, t  K& f# m6 O! T! \# P- {# \. `
1949年的时候,每年毕业几十万小学生,20万初中生,五六万高中生。所以,中学生就能当知识分子,在共产党的训练团里短训几个月,就派到全国各地当接管干部。小学毕业生,如果写字漂亮,文章通顺,到县政府谋个职位轻而易举,招工到最先进的国有企业里也是重点培养对象。这个待遇比90年代扩招前的大学生牛的多。从50年代到70年代,这一轮大扩招造成了严重的学历贬值,对我们父辈的冲击,比大学扩招对我们的冲击要厉害十倍。从那时起,读书在中国再也不是值得炫耀的奢侈品了,而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基本待遇。对于原来垄断知识的少数人,少数家庭来说,那20年是非常难过的20年。
' L  O3 e2 ^8 F, t+ K3 w% b; H% y) I/ C4 p8 s) \4 A, K  g
这个过程导致了什么效果呢?从工业经济的角度说,中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庞大的一批潜在劳动力,有知识、有纪律、有基本的现代社会交往能力。比中国劳动力素质高的国家,劳动力规模比中国小得多;劳动力也丰富的国家,劳动力素质比中国差得多。如果用各国劳动力数量做横轴,劳动力质量做纵轴,画一条曲线,中国在这个曲线上明显处于凸起来的地方。
. b6 J: r! c9 g0 G- j" g. d6 ^7 v/ w6 U( H% K

. {( U6 k: g, w4 i: n2 _
. A' \# M) X9 c, b# z' ]# J( R. t7 X中国教育玩扩招是从1949年开始。但是开始几年,扩招并没有带来太多问题。因为中国太缺人才了,每个受教育的人都要尽量用上。在苏联的支援下,我们为了尽快搭一个现代国家的架子,很多时候是国家招聘人数比识字的人多,高一级学校的招生人数比下一级学校的毕业生多。经常要动员已经工作的干部和士兵去读大学,保证有足够的学生。$ x2 g/ s+ v, H6 {, |
8 b& G2 M; G! b4 r: b
这个时候,知识分子和学生的压力很小,都习惯于读书就有好前途。从5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扩张速度远远压倒了经济增长,问题来了。不是读书就有好前途,不是上中学就能读大学了。1957年,湖北孝感(事件发生地现已划归汉阳)一所初中的学生忽然知道,录取率忽然降低了,以后只有学习最好的一小部分人能上高中考大学,其他人都只能读书到此为止,而且也不一定有工作。这里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国家大形势变化,初中生和小学生太多了,不可能都去走考大学这条路。另一个是城市里的就业压力更明显,所以把大多数升学机会都留给了城市,孝感这种地方分到的比例相对低了。于是学生们的预期受到了打击,上街**,围攻县政府,说政府政策有问题。然后参政的民主党派也参与这个事,学生运动变成了政治事件。这件事对政府的震动相当大。处理手段严厉的过分,当事人有被判死刑的。6 _% P6 a2 h5 l5 }

3 L+ [4 r% F4 W但是事后政府也反思,这件事一点也不偶然,教育的超前扩张迟早会给全国带来问题。所以,必须吸取教训。从接下来几年国家的政策看。政府的经验教训有这么几个。首先,不能因噎废食。发展教育出了问题,不等于方向错了,必须继续发展教育。- e0 E0 L1 E. r) I

% g) ]+ f3 @. W7 A) x. p2 m" t7 {1957年的时候,全国有9千所初中,到了70年代末,中国有十万所初中了。其次,要公平。国家要发展工业,把优秀的人才集中到城市里,就得给他们相对较高的待遇。但这个待遇尽量不要传给子女,不能让城里人的下一代垄断升学和招工的权利。否则农村的学生读书就没动力了。不仅没动力,可能还会闹乱子。第三,要做政治工作。就算公平了,能上大学当干部的都是一少部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招工当工人都是一小部分,大多数人还是要回到农村。必须用政治动员,让他们认同这一点,认同眼下的政策是为了长期所有人的发展。同时要把留在这些农村的青年动员起来,在没有机器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让他们的知识白费。这些经验教训的集中体现,就是接下来连续20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简称知青下乡,一共送了几千万人下乡,从城市户口换成农村户口。说是知青下乡,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忽视了大多数知识青年本来不在城里这个事实。
& [- [4 {  S7 @0 X, X! U9 C1 }7 J' J% G. J. v* `
从60年代开始,尽管城市里的中小学相对集中一些,但是农村也开始普及中小学教育,培养的有文化的年轻人比城里多的多。我粗略的估算一下,整个知青下乡期间,城市每培养一个中学生,农村中学就会有3个毕业生。城市的中学生毕业去农村,叫下乡知识青年。农村的中学生毕业留在农村,是回乡知识青年。现在说起知识青年,往往只关注城市下去那一部分,忽视了农村自己培养的,占多数的知识青年。
% [: `" A8 e& S6 x1 h+ P' r1 x! y: x0 [4 V5 \3 M) V

+ \5 d0 ]9 G) a, [5 b, M. y: \就在知青下乡的同时,中国的工业经济也在扩张,招的工人越来越多,吸收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总数也是几千万,比城市下乡知青的总数还要多一些。那么,如果不让知青下乡,直接把他们留在城里升学招工,不是就不用折腾这么一大圈了吗?免得下乡知青和家人生离死别,弄的城里人心惶惶,子女被送下乡的人都不满意。必须承认,有人对知青政策不满是可以理解的。人的一般心态是默认已经拿到手的东西就是自己应得的东西。那些下乡知青生在城里,有非农业户口,有粮油补贴,享受城里优越的基础设施。现在你把他们赶下乡,显然是惹人了。但反过来说,当时大多数人不在城里,不能吃商品粮。7 e# I' H  ~7 O/ i  \  Y9 s
% J& c" F" W  `  m8 _
+ r6 U4 \6 d, G& C" [2 e: j) }) v0 {
之所以要划分工农区别,是为了吸取最优秀的人来发展工业。但你把这批人的子女留在城里,等于世袭了这个权利,不允许农村的知识青年分享这个权利。农村人首先是不满,其次是认为读书没用,就不读书了。整个国家就会因此分裂。既要保证一定的工农差距,又不能让国家分裂,知青下乡就是这样一个妥协的政策。所以,必须把城市知青送下乡,和三倍的农村知青混在一起劳动,然后再从中挑选优秀可靠的人进城工作,招工或者是升学。这样才能保证大家有动力读书,让每个家庭都认为现代化社会和自己都有关系。这个过程操作中肯定会导致很多问题,但是大的方向站得住脚,能够服众。所以,中国一方面没有给所有的中学毕业生安排工作,一方面在70年代末,把中小学入学率都提高到95%左右,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这距离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只有20多年时间。% }! V( @  h2 p7 l$ _

: ?) b5 z/ r, x+ @1 E7 V4 i# h9 {% Q4 _: d( f, k' q6 |$ X! O  d
当然了,送知青下乡,不仅仅是送下去就算。国家还要管他们的政治教育,让他们在农村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每个县都有知青办,负责知青的生活和文化活动,鼓励他们改变农村的文化,在农村当民办教师,当赤脚医生,带着农民搞一点小型工业。其中干得好的要鼓励,要提拔,树立典型让大家都知道。愿意继续学习的,国家专门有配套的知识青年自学丛书,希望你用空闲时间继续提高知识水平。这套书和知青常备的赤脚医生手册,到现在我也推荐大家去看看,是非常好的科普书。当然,现在有许多人会说,你对知青的这些描述都是抄袭当年的政治宣传。明明是把那么多人扔到农村浪费青春,哪有你说的这么好。这个问题只需要看看当前一代国家领导人就有答案,习、李、王、张、刘、刘(奇葆)、赵、张(春贤)、范,都是下乡知青。基本都当过自己所在知青点的负责人。最高的两个领导,习和李都以外来知青的身份当过大队党委书记,也就是现在的村长职务。习当知青的时候,带着一箱子书天天读,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给他所在的大队挖了沼气池,解决了做饭缺柴的问题。这样的知识青年,就算不是人人都能当主席,当总理,也是中国的宝贵财富。这就是是当年社会主义知青政策给后来几十年留下的人才储备。# x7 r+ v; Y) g# L2 E

2 k0 Y2 m  A( v7 f$ E: R3 R2 A
: k8 u+ c5 X* c% k知青下乡政策搞到80年代初,被新的领导人一刀切结束了。80年代的时候,国企最喜欢让工人的孩子接班顶岗,城里也积压了最多的待业青年,闹了不少乱子。以至于邓小平要发动严打,跳过已经制定的法律,胡乱杀人,杀了数以万计的人才缓解问题。农村也因此出现了大规模的读书无用论,中小学入学率一度急剧下降。这就是随便结束知青下乡,搞不平等政策的结果。不过呢,虽然知青政策的收尾不怎么样,但毕竟80年代的中国已经不是50年代的中国了。
$ X7 u/ ^; X. R( d( J; G! R8 a/ n. {1 C' G. g
* {+ q$ R1 B, I* `1 W
在几十年的知青政策中。中国普及了中学教育,为全面工业化准备好了人力储备。这世界上几乎成功的案例都不是机会等人,而是人等机会。如果你等到机会来了再培养人,那机会肯定被被人拿走了。80年代后,中国和西方关系缓和,开始从欧美国家接受工业转移,抢占世界市场。虽然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巴西这些国家已经领先一步去接受工业转移了,但中国一下子拿出来好几亿有纪律有文化的劳动力,很快就抵消了他们的领先优势,占领了世界市场,而且还很快突破了低端工业,向高端的工业升级。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工业第一大国,开始向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搞产业转移了。巴西这样的国家,当年经济规模和中国差不多,现在就是中国的一个采矿场。中国能有这个发展局面,靠的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给中国抢来的工业发展机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