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3-7 07: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5 _. A6 `4 _" |, T4 s; k
8 D8 m: l5 P: C0 e* H# L+ q文/黄凡% ~ t% l; {, N4 ]: J! _, a' m2 k, d
1 B: K1 D2 @" V3 ^% ]
    最近,在央行降准、国家队出手等措施的扶持下,A股初步走稳,于是“三根阳线改变信仰”的规律又起作用,不少投资者期待股市重回牛市的轨道了。那么,究竟这种期待是否现实?
1 I8 S6 { _9 f7 u$ x
; ^: {$ X4 ]+ t7 u- \还是让我们理性地分析一下决定股市中长期涨跌的根本因素吧: 
7 {; z9 Z1 {* z# Z$ A5 b3 z* _, K4 W+ _$ G/ w& U4 H
一是物极必反原理。那就是涨多了要跌,跌惨了要涨。+ U" @% z* V& Q1 l
, d1 s: W, P; I7 N1 X6 D历史上看,A股因为缺乏做空机制都是呈现涨得快而跌得慢的态势(可以从人性角度理解,涨势强劲时都兴高采烈而乘胜追击,跌势建立时谁愿意壮士断腕而接受亏损?不接受就只有慢慢磨了)。上一轮周期的熊市从2008年开始到2014年结束持续了7年,这次如何?估计也不会太短。不是有股指期货、融券交易等做空机制吗?很遗憾,这些机制都在维稳中被“让位了”。而且,下跌过程中有国家队不时强力托举。好,那就慢慢来吧。2 \8 o! g k4 j3 o8 q7 G2 k
9 O# Q7 d: w B; W2 k/ |9 \1 c' R( {3 ^' Q* r; I7 S, C# @5 Q( Y0 Y6 C) W
二是价值规律。估值太高会跌,估值太低会涨。
! a+ M' @1 f7 W) r( J+ g
3 O# P6 ]0 I# c7 a6 u! [3 d现在,如果剔出权重蓝筹股,上证指数平均市盈率依然有30倍,中小板50倍,创业板70倍(根据东方财富网3月初数据),是高是低,各位可以自己衡量。我可以给一些参考数据: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泡沫顶峰时平均市盈率是70多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目前港股恒生指数平均市盈率不足10倍。A股去杠杆基本完成了,去泡沫过程漫长而痛苦……5 b& p. u, P Q+ ?" B* G
( H4 A. r$ h# G# j/ W
三是供求关系。求大于供推动上涨,供大于求推动下跌。% h5 x# N" g4 W& w$ W; S
5 v0 |2 N/ u, t3 e$ ?' m现在的IPO挤牙膏式**,大股东卖出依然受限,算是达到供求暂时平衡吧,然而,这样的临时性限制可持续吗? 还不考虑是否要实行注册制了。2 u8 H8 B( N% E. h7 k
L% y% u; z( z8 k* _6 g
四是宏观基本面。相对好就上涨,相对不好就下跌。
/ d$ a% ]& x" P
. V, D; d/ x7 @$ v1 x O如经济增长加速则利好股市,否则相反。现阶段经济增长如何?是形势一片大好吗?投资者自己查查公布的数据就知道。事实上,按目前公布的年报数据看,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是呈放缓趋势的。至于美国是否进一步加息、人民币的汇率是否有下行压力等等外围的影响,我们暂不考虑也罢。& t9 M+ ]0 ?( Y: c: }6 f) l3 W- K; y
3 a S* m. }- z9 G
综合上面决定股市牛熊的主要因素分析,我们不难推断出:短期市场一定有起有落,但期待它中长期走牛并不现实。' k7 M. C1 z. Q B \2 U# k; b7 u& _+ [* _
6 x0 l& ^) `8 U: o( x1 [有人肯定说,政府决心大,国家队力量强……这都是事实,然而,在以往A股的涨跌周期中,多次出现干预出来的所谓“政策铁底”,结果最终这些“铁底”都不是真正的底部,每次真正的底部都出现在政府最终放弃干预之后,由市场交易各方认可而形成的底部区域。" i6 t3 k$ x8 g7 I3 E K
# V" d6 H- C1 C5 S% k1 [1 S3 V
* V* r: A: u: P5 f6 e那么,这轮周期的底部何时才会出现?具体时点我不知道,但根据以往几轮大周期牛熊转换的经验,底部区域可以用以下指标加以判断:
: n: T, o& ~0 d* V5 c: N$ E; z+ K6 d( E" N/ T9 k, F
1 )股市不再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微信圈极少有人转发关于股市走势的文章。. U1 |9 K% ?& K5 y8 K: p% n+ Q
: V$ H) f& F4 W8 M2 `& a) G
2)市场普遍极度悲观,券商的报告几乎全部表示谨慎与观望。
* z4 A2 i6 g1 w
) {& _ }0 t4 p8 s4 `3) 投资者情绪极端失望,有人胆敢看多会招来骂声一片。1 @3 x. M& d( s$ e% z X
- g* {6 ^9 t \; ^5 R1 g4)百元以上股票被消灭至寥寥无几。 a( X) ~- k8 [8 n9 `( i. _6 D8 \( p
1 G) ~' m# I4 r8 {) J& X6 R' R5)投资者开始重视股票的质量,市盈率百倍的股价加速下跌,而10倍以下的个股不跌而走稳。 M3 G$ l1 ~2 |7 M2 S" b
3 F6 z. k% o- U! y0 j$ k
6)A股整体具备投资价值,中小板、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回到30倍以下。% L1 z# r9 m4 [. ?' B" h- e
: }9 D/ S0 b5 Q0 ^1 F0 h8 a
7) 不需监管机构提醒,险资、养老金普遍自动提升股票二级市场配置比例。
( x1 O/ B0 V% L4 Y" A8 x- ]7 t" c3 E
8)以长期投资为导向的外资开始借沪港通、QFII等通道增持A股。; n2 Z$ n5 _# r) a1 N7 N
; Z( R5 a1 y9 y+ p& k0 Y
一年有四季交替,市场有涨跌轮回。在等待股市去泡沫的冬眠中,我们除了诗和远方以外,货币市场产品、固定收益产品、海外投资产品等等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能成为投资者过冬的棉袄的。另外,除了选择冬眠,也可以选择做些选种、维修农具(在数量庞大的上市公司中选出经营稳健而业绩优良的标的作调研、学习投资理论建立正确投资理念)等有益工作,为下一轮春耕做好准备。9 ~% G s" M! l
3 W; ~; C# ?; i2 _5 C8 Q3 K
- G0 h5 ?$ Q+ \4 ?3 W有一点可以肯定:漫长的寒冬过后又是春天。
; M E8 J3 [: d
( X& j, r0 u! B# E' \, l6 }& ~……………………………………………9 S" p2 {" E5 s' E& v% h- A" |
才看到的一篇文章,虽没有具体的点位和时间预测,但这反而是客观应持有的态度。0 L# a0 V) D0 G8 }
而不是主观臆断大盘会涨到多少多少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