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3 19: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报公号:军改众口难调备受舆论压力! D, ]3 {& y# k
3 l, v" `* s5 ]* R; P
大中小2016-01-03 05:04:33 [' t7 x! _# a, z
多维新闻
, T7 ^3 n' I& E* j
4 Y; o0 ^0 y& {2 U解放军将要经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结构性、体系性变革,称之为革命性变化恐不为过。不过,这是一次刀口向内、自己革自己命、以改革不适应新形势的编制体制和理念的举措,其面对的困难和阻力也不会小,因此,备受瞩目是可以想见的事情。围绕军队改革,各种声音充斥舆论场。
' V! S: P' m- [
' ^! J9 ?, o Z* N5 y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改革的前景向好,但刀锋触及之处,必然会带来阵痛和不适,对被改革者来说,自然冷暖自知,改革后的军队能否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色,能不能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敢立潮头,横刀立马,战无不胜,则是舆论的一个聚焦点。 W+ c& a* j5 `1 c
0 l2 j" x7 R6 m6 I, @- b6 n# ]" ?" B
1月3日,微信公众号“军报记者”表示,这看起来是军队自己的改革,但实际上是中国改革大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舆论环境,没有理解、支持和拥护,就不可能完全取得预想的成功。因此,此次军队改革,还需要更多传播正能量的促进派。 _5 G. e6 k( h% p. d
* z$ X i W* d1 Y7 p( `+ G“军报记者”梳理发现,对此次军改舆论强烈的几种代表性的路数:
, @3 q/ ^5 O8 H7 @: R; N" u8 l/ X" F0 Y3 t9 S5 r4 X4 K4 \
第一种是主流舆论,在有序地释放信息和观点,配合军队改革的节奏,引导舆论,建构一种有利于军改的氛围。% R0 M1 M: ^8 C* [- I! r* ^8 [
5 U; t3 | A6 J/ A- p4 _) g第二种是广大热心的网民,包括一些军事大V和军迷,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视野和观念,对军队改革发表自己的一已之见。0 ~5 I1 ?3 [/ B1 z# {/ t
0 f; y+ ^+ b& M0 ]! @& L/ C) K* ^4 @
军改解读( h3 h+ G3 w6 m! z
2 h6 B" I& D, _$ G+ J4 G第三种是活跃在舆论场的外部势力及其代言人,他们担心中国军队通过改革后跃上世界军事变革的前沿,成为和平力量的中坚,总希望改革能够出点岔子,出点情况,不战而乱。借机对此进行“战略误导”,通过操纵舆论来制造混乱,给中国军队改革制造舆论压力。
- J* l. c" U7 e; l0 q7 u! U: g% s' ~0 {2 [' T9 q: ]& a% x O
第一种主流舆论,网民的要求是尽可能透明一些、详尽一些、接地气一些,这可以理解。: @7 I- C% J8 U1 ~1 S p
! f, R: F7 i. x/ m3 d# W
对第三种势力,需要网民能够睁大双眼,明辨是非,不受其蛊惑,不充当围攻、责难中国军改的帮凶,也不要做泄气、泄愤的喷子。其实,这股势力虽然没有贴标签,有时候也很隐蔽,但并不难看穿。如果仔细分析其背后的机动,就可以大概看得出来。比如,借机大谈什么“军队国家化”、“军队非政治化”论调的,大谈什么“中国军队威胁论”的,有意无意制造军民对立的,都属于这路货色。对这样的惯有腔调,一是有力批驳,二是直接蔑视、路过,不为其上下其手所动即可。1 u4 V* S( ~/ _
& ]& u) D( ~. a" \+ J
绝大多数网民都属于第二种,他们真正关心军队改革,但对改革又不掌握核心信息,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偏听偏信,有的是片面强调个人观点,有的则随风起舞。这里面,绝大多数网民是改革的拥护派,但舆论场自然生发的一些观点、谬误,看起来不过是一种表达自由,但如果形成声势的话,则在客观上干扰改革进程。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p) \. ^% j- @1 N5 Q
3 G, q- c9 {! f5 s
类型A:改革的盲动派. d; j8 U7 U- a) ?5 N" N7 S: i3 T
7 q0 [/ l" l. f3 y" [. L
对军队改革缺乏清醒的认知和判断,跟着外部势力的指挥棒唱和,晕晕乎乎地瞎嚷嚷。上面已经提到,略过。9 t( ^( P6 N- D
5 z4 i3 k5 t+ y: Y: U
类型B:改革的怀疑论者
6 F, @# d* C4 ~% W6 f( r* y) W* h$ o: w9 k! Q- Q8 N0 E
担心军队在这次改革中,仿效美军,全盘西化,从而失掉中国军队的特色和根本,担心人民军队对党的忠诚。这显然是多虑了,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立身之本、强军之魂,变革不是变色,这是军改的前提。正是因为军队对党的绝对忠诚,才是保证军队能够忍受阵痛、承受利益牺牲,而反求诸已向改革要战斗力的根本所在。) M# S: Z4 g) q7 h8 ~/ L
) V+ O9 U% O1 b! t5 b) C, ~类型C:完美主义者- i8 b) c2 d3 S$ |% O8 [% q5 w
$ ~9 V) M" C; I: d9 }4 e
看到改革决策后,会根据自己的理想化设计,对其品头论足,认为改革没有一步到位,不完美、不尽兴、不满足,等等。须知,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评估各种因素,有序推进的。如果本着完美主义的视角来观察,任何改革都有问题。但因为有问题,就不改了吗?5 c3 M1 v/ G7 y' B1 w% C
; u$ f7 d/ x! J1 ]
类型D:围观起哄者
( @: X7 m! v8 J4 `0 a
* x7 ^4 o8 ]' V2 U这一类最有代表性。在他们眼里,军队是你们的军队,好像军队改革真的与自己无关一样。他们有的自以为是,对军队改革的某一个调整和设计,品头论足,讽刺挖苦。6 l5 E6 \% O5 [" q$ p( L
' y8 x, \2 k, B
最后,“军报记者”强调,此次军改,是事关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一场大变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此,改革既需要精确、科学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军队扎实遂行、执行到位、不打折扣,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合力维护,更需要广大网民知利害、懂大局、顺时势,做传播正能量的改革促进派,积极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V# g0 c9 n6 ] I9 O- m
# R% Z- o0 Y, F6 {% x5 E$ S(王小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