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507|回复: 106

[激情人生] 《历史上的今天》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0 01: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天山老兵zbc 于 2016-1-10 01:51 编辑
  B3 w1 t: o- k- x; w; F7 J$ j
《历史上的今天》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

8 c5 \2 _) v: I1 g0 g0 O: [

1 v' l: _+ L# e9 T5 }- r3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M$ Y. c! w+ b9 A& y6 o
5 p, {3 h+ e3 e$ l) U! W# m+ W' q&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H' @+ i% D# g8 A! Z: B
0 s! }: b6 y" q) p; a
    2016年1月10日,是淮海战役顺利结束67年纪念日。
2 v" |& j) \2 z) j7 l3 k) N

" c+ Q: j! Q3 k1 w6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 r; {8 c! i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O2 y4 U6 H0 S, u" \9 g: h4 N8 i1 @    67年前发生在以安徽省为主战场的淮海战役,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轰动了全党、全军、全民,也轰动了全世界,不仅有其伟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其深远的历史 意义。0 j; M9 s! B6 R" `4 R; O" v
    淮海战役,**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 _/ ^$ j# r( q7 h! Z& _0 M
8 W' D: s0 b) F/ n- @2 D%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R  |5 L4 @& q, V/ I6 T& u
    1948年下半年,国内形势愈发对**不利,8月初,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提出了“东北求稳定,华北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的战略。从下半年开始,**军开始实施重点防御,重兵坚守战略要点,编练强大机动兵团,欲造成共军对战略要点“吃不掉”,对增援兵团“嚼不烂”。7 d& c# j2 S" ^
    一个月后,**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旅,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反对派”的任务。& G8 B; a  ~) M' y
    说到淮海战役,就要说到开国大将粟裕。粟裕是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他是从头至尾参加指挥的,淮海战役结束以后,毛泽东同志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应该立第一功。

$ ~9 W$ ~2 L+ G4 D! g  f' z$ C
* M7 _( h  h1 R% O8 ^4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h' E) V' S# @0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E+ Q% D! i& P: b7 J* g  e
    在淮海战役前,1948年9月,解放军发起济南战役,攻克济南,这是中 共首次攻克国军重兵设防的坚固城池,也宣示了**重点防御计划的失败。在战役中,尽管蒋介石命令集结在徐州地区的**黄百韬、邱清泉、李弥三个兵团北上解围,但摄于**华东野战军的强大阻援部队,三个兵团17万余人,在华野阻援打援部队阵地前面徘徊,直至济南城破,黄、李两兵团尚未集结完毕 。
/ B1 R" b+ f8 ]& ]0 h- y( `: G# x3 u, c! m; H: {
**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
) }, j$ S) V% g" P0 u5 D5 v' _& S( g

& V1 t9 g0 `  T4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 A, s3 S* g+ `  b" f7 q
0 E; ^8 j! i, L, |7 {* ~; v8 X; _+ ~
**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 L$ O' ^5 B7 a- V" H+ D+ R- k4 j- j

$ Q( J* d. i% W4 b8 L: C+ F+ C' t/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5 G- y& I0 @+ }- |

& T) h* I0 @# W) t; k" W**第十三兵团司令李弥
4 B( Y, m; e' A
/ Q4 F5 v- ?9 L  O.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_" J5 i# y  t, R/ ^8 |    济南攻克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国军纷纷弃城,山东境内只剩除青岛等少数据点 ,使得解放军南下作战再无负担,鉴于邱黄李三兵团的犹豫,刘邓的大别山部队在西线,华野在东线,时任华东野战军总指挥的粟裕于1948年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央军委,“建议两军合起来打一个淮海战役”。 **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1948年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7 `! L! W3 o: W9 I, Y( Y, a
! R- U' g/ ~; {7 N- }1 S$ {0 h7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l) ]/ Q7 |) x(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c8 R" y1 F- L+ p- W
    粟裕一生中,打了很多的胜仗,消灭了很多的敌人,他有一个大愿望,就是等我们的力量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同**军决战,在我们取得了济南战役、辽沈战役胜利以后,这个机会来了。
) U. Z2 w, S5 [* h' m. H' H  W9 ?& a

8 H, D% f+ B. B- y* q# Q# D"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0 W  l4 S4 M+ i" d% G3 Y8 ^: b
    粟裕于1948年11月8日晨,同张震联名发电报,向毛主席提建议中认为这次战役“势将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而要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决战,必须考虑时机,还要考虑战场条件和后勤**条件”。“对于战场和后勤**条件,我考虑在长江以北决战比在长江以南决战有利得多;而在长江以北决战,又以在徐蚌地区最为有利”。他“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决战。”的这个想法,得到毛主席同意后,大决战的格局就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形成了。9 ^  m1 M) ~$ x  n! D) L& o/ n, G
! e, p' l6 q& f: {* ?) X'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z4 S. g0 Q; K8 Z$ G    粟裕的这个战略构想非常了不起,一方面大别山的刘邓的部队可以共同参加作战,另一方面,两军合起来打淮海战役,迫使蒋介石作出决择,如果不想打淮海,则刘邓或粟裕一部可以渡江,威胁南京,使长江北线国军撤回一部分,减轻未来压力;如果想打淮海战役,则蒋就必须把部队向北调动,这刚好把共军的运动战优势发挥出来,而且蒋北进会使蒋的后方空虚,这样蒋就不能专心于北线战事。毛主席完全同意粟裕的构想,并高调支持粟裕,另一方面又向粟裕询问协调指挥的问题。刘邓军队进入大别山时,毁了所有的重武器,要打这场战役,武器不足,粟裕也意识到,淮海战役打响后,华野和中野势必将协同作战,而中央对于如何协调两个野战军迟迟不好决策。这场两大野战军在一个战场的协同作战,怎么打?谁来指挥?是最关键的问题。粟裕认为两个野战军在一起协同作战,在中原地区集中兵力,打几个大的歼灭战,战局必有很大的改观,要打好淮海战役,就必须从全局出发。10月31日粟裕主动向中央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毅)军长、邓(小平)政委统一指挥。”中央和毛主席对粟裕的这个建议很重视,经过一番考虑研究后,很快作出了答复。11月 1日毛主席回电,同意“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 `  _4 V+ i7 U

9 [0 m, d, [6 D5 b, V5 e/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n8 h2 X7 U/ J" j* j* o
    这是两大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淮大地上,同**军队进行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决战。 战役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消灭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消灭黄维兵团,第三阶段消灭杜聿明兵团。6 j) \) d& J  [* ?& _

# @6 R- L$ G3 ^: I
**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
* B, ?! p2 T7 t- f3 V
+ M" O0 c7 q$ ~1 I& j%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r* y0 I9 `" i' a3 h9 P; `. p
  i& t( v/ e4 y' f5 }**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杜聿明' L+ s1 K- w' `3 r

* L  p1 Y7 B+ m2 x8 n, r6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K3 E/ ?  _! G1 m8 ?$ s' @( @

! D4 u! B8 t' Q  P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个日日夜夜,时间之长,在我军战史上是第一次;过去我们的作战原则,在战役战斗上总是以多胜少,而这次淮海战役却是以少胜多,我军60万对80万装备精良的**军,在国内外战争史中也是少有;在一个战场范围很大、同时与几处的敌人作战,战役情况复杂、瞬息万变、困难很多、兵力用到极限、战况那么险恶,但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也是国内外战争史上找不到的。$ H2 n+ ^% q8 U& C

+ y" O/ m/ L3 V: N8 r8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p. E. o2 T- k: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d% s  o1 d$ M" j+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G! W0 P3 B% s: D/ X9 m4 |
      战役一共消灭了**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的前进指挥部,**军五个兵团、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击毙了二兵团司令邱清泉,七兵团司令黄百韬,只有十三兵团司令李弥、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化装逃脱,俘获了**高级将领杜聿明中将、黄维中将等几十人,缴获的武器、 弹药不计其数。粟裕所统帅的第三野战军,歼灭的敌人最多,共计四十四万余人,占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 Z5 w" |1 L8 {/ m, H

) r$ \. I. M0 A; \7 y
**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
2 f# C! D# v, s( z3 \3 F* |
% w5 n6 G5 ^0 q  O3 I6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U+ |8 P" E( L+ R5 E3 E

0 |0 }, W)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l8 x, V3 T* l7 v! M(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x1 U7 p  u8 M淮海战役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我军尔后的渡江战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战役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得到了鲁、苏、豫、皖、冀五省人民的有力支持,服务于前线的民兵达590多万人。; R9 U& u  F" g4 c
$ F$ O9 W. V.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  l2 m( [: Y* s8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c6 C! I  V7 A; |- U- V4 I    毛主席对淮海战役取得的胜利,有一个精辟的概括,意思是说: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他的这一概括,是在表扬两大野战军在这场大决战中配合得很好,仗打得漂亮。斯大林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
: \6 G/ o; E; s
7 c* V: t4 _. X; m3 j.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h5 Q" y" z6 N9 `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这个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也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遗憾:作为战役的主要指挥员粟裕大将,在他的遗著 《粟裕回忆录》中却只字没有提到“淮海战役”,直到2007年再版时,才加入了由他夫人楚青整理粟裕几次谈话的内容,成为一章《粟裕谈淮海战役》,弥补了书中缺少的这一重要部分。这是为什么?而今,我们也许不能去细探这些是是非非,可是将军那空缺的回忆却像是一座无言的丰碑,望着它,我们所能读到的也许比那些用任何语言书写的东西更多、更多……  l0 p2 ~1 ^% P, @$ m9 O
1 ]3 u; ]1 G  F% e& E; z( H- M
粟裕和夫人楚青
7 f4 w' q; u7 S" B  y9 r

6 H' \( q( v) O/ V7 ^1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 G7 K- M3 b, Q: E, P3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T( c- G* t+ S9 p& T5 q
    粟裕逝世后,夫人楚青在收拾他的遗物时,发现粟裕的遗作:《沁园春·淮海战役》,内容如下:* S! O% Q1 `0 |. ]$ r5 \% l, j2 x' B
   “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十月节,我大军南挥,分割包抄。首歼碾庄伯韬,看徐双瓮鳖哪里逃。笑纬国东援,损兵徒劳;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 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 F8 D) B" z7 y
4 V6 a8 ]$ b2 n8 T5 t
《沁园春·淮海战役》手稿& E5 G0 I$ e- g

; w6 n) E) `* w5 N) t6 S4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Q& Q$ m! c- Z8 G: o8 f$ N. e- P/ C$ v      1959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省徐州市兴建淮海战役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馆。1960年4月5日奠基,1965年10月1日建成开放,以纪念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中伟大的战役。
7 P- t; U' K; v. j: x! }, }
& ^/ p# G* @# D! M& g&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7 W, ~( R$ k/ l* G% G& X0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g3 T. I$ d1 L% J%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6 E& K1 D- X  Y4 {( }

  A( q) R8 i+ c) p: I# E0 d7 H我军卓越的领导人粟裕同志永垂不朽!
$ \8 M7 \0 `, b, z" t' Z; W2 L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先烈们永垂不朽!

评分

参与人数 19经验 +127 津贴 +317 收起 理由
腊梅666 + 1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钓鱼台1965 + 5 很给力!
随风散 + 5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不再年轻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编外副班长 + 10 很给力!
司令员中将 + 20 很给力!
滇南卫士 + 5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清19 + 77 + 77 很给力!
zzzy81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福运生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笑对人生任我行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中国梦,我的梦 + 5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北方行者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老实干部 + 20 感谢分享美妙的心灵鸡汤!加分奖励!
鲁鲁河情结 + 1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我做主 + 1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晖酒当歌 + 10 赞一个!
天山雪001 + 5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地道云南人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10 10: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粟裕,本应是元帅,让功;粟裕,本就是功臣,无果。看了淮塔,犹如看到了粟裕的丰碑!

点评

谢谢版主点评!  发表于 2016-1-11 00:04
谢谢版主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6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1 收起 理由
天山老兵zbc + 1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10: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毛泽东提出三野出几个纵队南下汉南,吸此国军主力南下,栗提出就在江北集中主力与国决战,这样对江南的损伤要小,大度的毛泽东让栗到到他住面陈,,,毛听取的栗的建议,于是便有了淮海战役的图景...
( C; g1 X. z7 u+ K二野执行毛的战略决策,向国统区跃进,,,,当时只有12万,处境艰难,,,幸有陈谢兵团,三野配合,才勉强在大别山站出脚根.重武器全丢了.....出大别山时只有不5万人左右,,,怎么在淮海与精锐的国[ 军决战,就是连国  军一个兵团也打不了......
$ a9 c8 X' \1 x# M& N7 v所以二野只能是配合.....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1 00:05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0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天山老兵zbc + 1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12: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江蓑翁 发表于 2016-1-10 10:21
2 Q" W' T7 z7 e% ~- x粟裕,本应是元帅,让功;粟裕,本就是功臣,无果。看了淮塔,犹如看到了粟裕的丰碑!
" |" [# I1 f4 e6 q& `3 C
老一辈离去了,有些事才清楚了,粟裕是能征善战、功高盖世的人民功臣!是个宠辱不惊、不计个人得失的伟人!

点评

老一辈离去了,有些事才清楚了  发表于 2016-1-11 00:05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5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13: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纪念淮海战役胜利,就是要不忘前辈功绩,建设强大祖国,适应时代潮流,加快军事变革,培养新一代“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革命军人,造就一支敢打必胜的雄狮劲旅。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1 00:01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天山老兵zbc + 11 赞一个!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16: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情逸致007 于 2016-1-10 16:18 编辑 % z) k9 y3 Q. d6 `6 N( Y+ p  d
$ c0 [* m7 o! I: s6 b
改变中国命运的几次大决战,首先战略反攻是在东北进行的,,
5 Y7 |) A  k8 {当各解放区还没有完全摆脱被局面.向主动局面时,东北的林彪部,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已打得国军感到力不从心了....1947年5月12日,.东北的林彪部进行了战略反攻....有鉴于此,毛泽东高瞻远瞩不等全国各战区完全主动时就提**里跃进大别山,吸引国军主动减轻山东与陕北兵团的压力...同时造成全国战力进攻的态势...
( o" r9 e# p2 J& A. Q    果然此举一出,战略态势很快有了根本改观,蒋介石醒过来了,感到**大势不妙了...有灭顶之灾的感受...
6 }3 `$ r7 b+ b4 \/ s# B7 v战略决战的序幕拉开是从济南战役开始的,,,,东北林彪送了三万发炮弹...
- [& b6 A) n5 t/ @: {0 [) e    济南战役的胜利,使栗裕看到有可能在长江以北与国军重兵决战的可能,,,因为东北的兵工厂能生产炮弹了.于是淮海战役的序幕开始上演了....
8 x! E" b( X$ Z# j, \) k" g/ a( j这些都是在毛泽东总导演下徐徐展开的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毛的确是千古帅才,他的手下良将如云..战马腾飞.....
2 `. g" n, L2 G; ~0 d林彪与栗裕都是善于打大兵团的高级战术家.......值得敬重的,功是功,过是过....功不抵过,,,过不掩功...
. }" x8 F& ^2 C! l# ]栗裕大将不计名利得失尤其值得后人书写.....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1 00:02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5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天山老兵zbc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寒江蓑翁 + 50 + 20 简明,透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05: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军卓越的领导人粟裕同志永垂不朽!' z$ H6 ?1 K  W# J5 c9 L  x6 G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先烈们永垂不朽!

点评

谢谢将军点评!  发表于 2016-1-11 00:05
谢谢将军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08:50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20 很给力!
天山老兵zbc + 1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08: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先烈们永垂不朽!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1 00:06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08:51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天山老兵zbc + 1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08: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滩岩 于 2016-1-10 10:15 编辑 : I/ C+ o- \* U! p4 B* e- a
, e5 z! P0 m/ _8 `
淮海战役留下了哪些遗憾?" ~: B/ K, B8 H" l1 x, H8 y( I
% j2 J1 b5 U+ {* @2 z7 J6 w
我父亲,还有两个舅舅,作为山东老八路的一员,都参加了淮海战役。幸运的是,他们都活到了解放后,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点评

向老八路的后代问好!  发表于 2016-1-10 16:28
感谢老一辈为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  发表于 2016-1-10 12:22
谢谢将军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08:51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天山老兵zbc + 11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08: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决战的格局就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形成了。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08:52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天山老兵zbc + 11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08: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先烈们永垂不朽!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08:52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天山老兵zbc + 1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9310

发表于 2016-1-10 09: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3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51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4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天山老兵zbc + 11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10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09: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事在历史上极重要,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3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天山老兵zbc + 1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09: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粟裕留下的终身遗憾就是没能评上元帅。淮海战役名义上是陈毅、邓小平指挥,实际的指挥者却是粟裕,但是,在**党史、军史上说的是粟裕在陈、邓领导下作战有方,主要功劳归于陈、邓,所以,粟裕有些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郁郁而终!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4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20 赞同
天山老兵zbc + 11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09: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啦,哥哥你真牛啊!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4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天山老兵zbc + 11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抛锚 成长值: 10145

发表于 2016-1-10 09: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辈们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撒热血,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5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天山老兵zbc + 1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09: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战争的关键转折点!先烈们永垂不朽!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5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天山老兵zbc + 11 很给力!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8695

发表于 2016-1-10 09: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淮海战役,战略转折。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5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天山老兵zbc + 11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10: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先烈们永垂不朽!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5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天山老兵zbc + 11 赞一个!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10: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淮海战役的胜利,加速了**反动派的灭亡!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5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天山老兵zbc + 11 很给力!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10: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情逸致007 于 2016-1-10 10:22 编辑
- U7 H5 H; z* [. t
: J+ T% p  e  Q3 j$ F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第一功,是栗大将....栗大将三推元帅,三让司令....只以三野代司令代政委的职指挥淮海战役...栗大将的高风亮节,值得后人推崇...., Y; |. |2 C. }3 Y1 i# Z* u
60万打败80万,斯大林在他的工作台历上写以几个字.... L) ~$ f6 \  `% y' x
陈毅元帅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g) a/ Y+ H' B
光支前的民群超过了500万人....得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天下大乱,,,,这是一个铁律....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26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50 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天山老兵zbc + 11 很给力!
寒江蓑翁 + 50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0 10: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淮海战役解放军伤亡6万,歼灭国[军55万人...栗大将名副其实的第一功,至于小人想贪天功为己有,办不到的.只能留后人笑柄....史实摆在那里,,,,当时战争机遇瞬息万变,打仗,是打胜仗才是第一要务,只有打胜仗了,其他的事迎刃而解了.所以让栗大将专指挥军事,杂事让别人去干....

点评

谢谢朋友点评!  发表于 2016-1-10 12:19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1 收起 理由
天山老兵zbc + 11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寒江蓑翁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