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医说:“百病皆生于气”是指情志失调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类疾病。3 @/ q) W+ |7 B
& u' Y) X9 U4 m+ T/ f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变化,人们要承受学习、生活、工作等各种压力,出现越来越多心理和情志方面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情志疾病,后果不堪设想,它将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 s; L1 u ?. D3 _) ]
0 _* ?) S) {& b情志与身体的五脏息息相关。在11月7日举行的第9届“乐活谈**”年度盛会上,马光**集团资深中医师陆纪宏将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情志疾病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他的讲题是从“形神合一”谈情志疾病。1 w5 C) U$ c# C4 g
/ K: S( ^& p- P+ Z“气”的循环出现障碍产生情志疾病
Q4 r& t/ H8 J9 S" E' x- F4 b
3 W" a* [' x' p: u/ Y4 D1 `陆纪宏医师解释,人的情志活动就是人的心理和精神活动,主要包含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就是中医所谓的“七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外界事物和现象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当遭受到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时,就会引起人体的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9 Z) F7 B0 H+ j \ e
( i& e) l2 q! l T. f* e他指出,不同于西医的五脏,中医认为“五脏”还被赋予了情感色彩,体现不同的心理活动:心对应喜悦,脾对应思虑,肝对应怒气,肺对应忧(悲),肾对应恐(惊)。由于相对应的关系,当“七情”过度,不良情绪就会影响或损伤相应的脏器:如过喜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思则伤脾,过忧则伤肺,过恐则伤肾。6 t. j4 H' a5 m& x8 `/ g
3 n4 S' h3 x' s* F8 _( ~
陆纪宏进一步解释,情志疾病的主要表现是“气”的循环出现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比如我们生气,气往上冲时,即中医说的‘怒则气上’,就会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出血、耳鸣、耳聋、昏厥等症状。又如惊恐,气往下时,就会出现二便失禁、面色苍白、呆若木鸡、惶惶不安、心悸、不寐、痴呆、癫痫等症状。”他说,情绪造成的气的紊乱还有: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忧则气聚等。* ^0 t5 B2 w5 W- D# P
. K# p) h/ u5 m
人体疾病会影响情志
h/ I4 @* s x }+ }; O9 n+ w
3 ~6 I3 Q/ B, V* x情志失常时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反过来,人体疾病的发生又会影响情志变化。中医有“有形才能有神,形健才能神旺,形衰则神惫”的说法。简单地说,就是当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五脏的精气血及功能正常,才能使我们神清气爽、思维敏捷、干事有气魄、决策英明、专注力高、志向高远;相反地,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出现问题时,就会有不同的情志失常反应。
. ?% ^3 s x0 p/ b* }- n7 S# k; F/ h5 F, C3 i( W
陆纪宏说,中医还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理论。所以当肾精亏虚时,常常会胆怯惊恐,不敢与人交往,自闭,没有宏伟的目标和远大志向,健忘、衰老、痴呆,常见疾病如自闭症、失智症等。当心肝火旺时,因热扰心神,常常烦躁不安、失眠易怒、狂躁,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狂躁症等。当心脾两虚(血虚)时,常会出现血不养神的症状,如思想难以集中、注意力涣散、健忘、疲倦无力、多虑、失眠多梦易醒,常见疾病如产后忧郁、贫血等。当心肝血虚时,则容易生气、恍惚、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睡眠惊醒、梦游、恶梦、各种幻觉等精神症状,常见疾病如肝炎、癔病等。养心是根本,也注意调理失调的五脏,这次讲座陆纪宏医师也会跟大家介绍中医防治情志疾病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