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359|回复: 9

[原创感想] 中国足球之理性批判(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5 2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平凡人的中国 于 2016-2-15 21:33 编辑
: x4 K+ O( Q/ f. K
& G( A- w! \, u0 [- c$ U. J+ }' Z第四个层次在土壤。3 P, n, j. O/ c$ u$ m
        足球运动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已经由一个单纯的体育活动升级成为一个系统的技术活动,人体工程学活动,经济活动,和健康医学活动。足球的参与者,包括足协,俱乐部,赞助商,裁判,球员,球迷。都应该参与到这个系统的工程中来。他们要具备两个东西,一个是科学的态度。要保证竞赛的激烈性,观赏性,也要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要保证训练的强度和难度足够,也要保证训练的针对性和效率足够。同时还要保证训练和比赛的劳逸结合,既要有科学的训练比赛计划,也要有科学有效的身体保护和恢复手段。2 j, P$ G- [; c* L, W, o3 Y. X3 J
        不能只让球员去努力拼搏,而要让球员能够在刻苦和拼搏的同时,能够让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得到快乐和健康。5 p9 J$ i& I1 X
        当管理者只能依靠艰苦训练和努力拼搏,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去训练和要求球员,一直让球员用牺牲自己的长期健康为代价去提高水平和成绩,那么他们得到了一些必需的东西以后就不愿去提高水平,这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我们应该能够理解。
8 V  a0 w  O6 j; T8 e1 N4 e# q) g7 L        第二个是专业的态度。中国的足协也好,裁判也罢,俱乐部和球员也一样,大家都缺乏专业的态度。我记得在20多年前,在裁判和球员发生矛盾的时候,有人问了一句,到底是要球员去适应裁判还是要裁判去适应球员?
/ ?" T. A/ s2 b8 \" f3 c        正确的回答是:既不是球员来适应裁判,也不是裁判来适应球员,应该是裁判和球员都来适应规则。这个最基本的道理,我们那么多吃足球饭的人,搞了这么多年的足球,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的明白。包括许多号称热爱足球的球迷也没有弄明白。
( _! D: K* V/ c1 H+ s        我记得有一场南美的足球比赛,具体是哪一场,我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是一场重要的国际赛事,在场上,一支强队比分领先,场面也占优势,就在这种局面下,裁判依然判给了强队三个点球,双方球员和球迷也接受了这个结果。类似的情况在南美发生过很多次,这就叫尊重规则,这就叫热爱足球。大家都在规则的约束下来比赛,从而只能通过提高水平来提高成绩。南美无弱旅,这是有原因的。
; z* ]. C5 v: T6 M, J        中国足协天天在嘴上喊的是尊重裁判,嘴上没喊心里在喊的是尊重领导。从来没有喊的是:无论是足协也好,裁判也好,俱乐部也好,球员也罢,大家都应当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去尊重规则。对规则缺乏敬畏之心,让足协和裁判凌驾于规则之上。权力得不到约束就必然产生腐败,这个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在中国足协和裁判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1 s; v/ R5 |: @# d( M

! g5 ?% h* G2 g8 i$ r& T& N5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g/ Q/ B8 g" K' K0 r. [        中国足球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有了足够多的钱,有了足够多的技术,有了足够多的球迷,有了足够多想踢好足球和搞好足球的人。上面的那些问题其实也是很容易解决的,只要看到问题,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r+ s3 @* J  ^6 G: ~' ], u* Y3 [
% M7 m4 _+ p# G4 l1 F)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8 d  E' E. }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50 津贴 +100 收起 理由
江海一号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沈阳第二故乡 + 50 + 50 很给力!
山里兵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成长值: 17980

发表于 2016-2-17 06: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号称世界第四的中超联赛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俱乐部青训体系大多数都不具备足够的资源配置。有能力的“土豪们”则更迫切希望花大钱见速效,比如恒大这种“大牌外教+外援+天价内援”,根本不愿真正投身青训。从某种意义上讲,与此前接受专业体校培训的球员相比,89届和93届(甚至更年轻的97届),他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这种缺位也体现在成绩上:以往还能在国际赛场有所斩获的中国队,从2005年荷兰世青赛之后,国少队、国青队已经连续5届无缘亚洲区前4。2012年亚青赛和2014年U-22亚洲杯,这批球员均遭小组3连败垫底出局,对阵西亚球队未尝一胜,甚至在亚运会上连泰国队都打不过。国际大赛,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已经很稀缺了。除了张吉龙神奇之手抽出来的世界杯,奥运会这个名词,对如今的队员们可能有些陌生,他们普遍对国奥比赛看台上制造“叉腰肌”等名词的北京之夏有点印象,但更久远的那个时代,1988年高丰文那支国奥队,这个唯一靠实力打进奥运会的队伍,已经模糊了。这支国奥队从身体素质、天才灵感上,我们也许不逊色于任何一个亚洲对手,但我们的体能(赛前他们甚至在昆明苦练过体能),我们对于教练的战术意图,对于比赛的阅读能力,以及场面上和队员的配合,却和亚洲对手存在着天然的差异。更严重的是,这批被选拔出来的精英,将会很快融入到那可怕的属于中国足球的奇特定律中去——无休止的选帅+领导坚持“以量代质”的末日幻想+中国式解决之道。中国足球依旧无法找到科学的方法,而队员们,则被一次次被沦为“实验田”。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2-17 20:39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40 + 30 收录于2月“金牌帖”回帖榜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5 21: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语中的,入木三分。赞一个!!!

点评

谢谢关注,论坛有你真好。  发表于 2016-2-16 10:44
谢谢关注,论坛有你真好。  发表于 2016-2-16 10:43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6 10: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语中的,入木三分。真的希望看到问题,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点评

总的来说,中国这么搞足球的人,对足球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发表于 2016-2-16 10:45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沈阳第二故乡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2940

发表于 2016-2-16 10: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壤:这个词用的好,没有好的土壤怎么种出好庄稼。没有好的足球环境,足球水平怎么能提高呢?即使是盐碱地经过改良后,也能种出好庄稼,而足协这么多年作为吗?中国足球水平不升反降,说明了什么?大家很清楚。我们足球体制、我们的外部环境,重视程度等多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何解决,我想从国家高层已经重视了,我们的足球梦想需要再等待,急是急不来的,必须从基础抓起,打好根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向梦想……
2 ^" r, B& ^5 ^& C) n    给予本帖加精奖励,收录于2月“金牌帖”主帖榜中!

点评

看到问题,就有希望。  发表于 2016-2-16 1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