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 a0 r2 U. ^5 B$ |
* @# Q7 o- P( L, O7 n
邓稼先对杨振宁说:“我虽然受核辐射而得了癌症,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核爆炸,使国家更加强大了!”
4 r2 w! ?% v$ z& k: W% }/ `3 N
( y3 Y2 u- v; Q. F4 F: T& Q4 f邓稼先与杨振宁的友谊故事,可以说他们俩的友谊一直持续到邓稼先生命的最后阶段。邓稼先,安徽怀宁人,1924年生。杨振宁,安徽肥西县人,19221 o: T9 B3 L/ y# n* N- ]
- H- u( c3 }9 O. A# \* g* q
年生。
# C: [7 P" l; k- |5 S0 P: a5 l& J' i; ~/ @4 u0 D3 C# Z
由于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和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同事(两人都在清华大学执教过),同时两人都有出国的经历,类似的背景使两人建
( x0 c0 y: O j, T( A1 ^' O9 [
" d2 S" B/ K3 h! z" Q立很深厚的友谊。
0 g3 {1 G5 {3 n- E Q4 f! m7 N, K q" k- \' g3 p! _
邓稼先和杨振宁曾共同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当时杨振宁的成绩比邓稼先优秀,邓稼先很崇拜他。不仅如此,两人的关系也非常好,他们当时就树立了* e' u, k& P4 N. Q3 M& @! w
( x+ @6 K5 j$ e9 P/ {+ q# \远大目标:将来事业有成时,一定要报效祖国!+ ~% i: u( `9 O# t$ ^" B
- e, n! L* N. b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邓稼先一家随校来到西南大后方。次年,邓稼先考取了西南联大。而此时的杨振宁已经是西南联大的大三学生。, @, D* D1 W2 x* l
3 ~9 ?/ B. c2 X. Y h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杨振宁考取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1946年邓稼先大学毕业后,他被北京大学物理系聘请当助教。次年,邓稼先准备出国1 k/ ~2 i5 C8 a! k" J# i: l S' O7 y. D9 d
# k+ i" Y# m' L. }1 ?1 _ _* U攻读博士生。
9 t9 @) F* j' Y3 A+ p
( ] x: E. K% b# _: B" l* d去美国前,邓稼先征询在美国的杨振宁意见。杨振宁建议邓稼先去普渡大学攻读,原因是这所大学收费较低而且理工科水平很高。随后,从1948年到& j8 ]/ k6 C$ }7 D# f& A
3 r5 I0 b) \1 V( _+ y. I1950年8月,由于成绩出众,他仅用两年就修满学分,26岁时获得了普渡大学博士学位,人称“娃娃博士”。, ]% ^3 t$ `" j5 ~' R
! t7 N4 ^& Z) t' j8 Z o4 H 邓稼先的成就随即被美国政府关注,他们打算用更好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把他留在美国,老师和好友也挽留他,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 |8 @: e, \% `4 J
+ G: l. b; f3 s4 C4 {9 F. t. K) \5 P2 d
10月,邓稼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历经艰辛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5 _& N* B9 ^. k' t) E
" n( r% r, u, t) f# k3 F5 j,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长期叫嚣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对此毛主席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表示:原**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
/ ~ T9 h( a+ ?7 X4 l$ L
) S6 a, W6 h( k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b0 t! w' ^1 R2 [4 n! M1 m
4 p0 e* o8 F: W, s4 H
1958年,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询问他愿不愿意加入中国第一颗原**的研制工作。邓稼先当即表示答应,并承诺严守秘密,就连
5 q( |, S! }; A$ w; S$ c3 a1 M2 }. @- y6 o( K
妻子许鹿希也不知道她在做什么。
- E( t7 w+ j: v: m, i( ?
/ B8 C5 n0 h- U; Z6 z$ |& s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又在罗布泊上空爆响。邓稼先也因此被称为“两弹元勋”。
3 N4 Z7 n& j+ J! }
# |& f) s( L2 t6 f# t6 q 从1964年到1986年,这长达22年时间里邓稼先一共参与32次核试验,其中亲自去罗布泊参与现场指挥工作就多达15次。他和妻子结婚33年时
. {- O4 f8 h% e. r) \- T$ v% f$ @. d" H" I
候,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六年。
7 X2 Z) E7 g) Z+ t! y) V% [6 e+ ^
/ Q3 m2 m# i: G0 C7 X
9 D( e7 Y6 X& d! M* R4 ^$ w由于长期在一线指挥核试验,邓稼先的身体受到了辐射的严重伤害,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坠地被摔裂。
; A# G% B8 c n6 V* \, \& W1 T c
! G0 u7 p, w' V- g; a 邓稼先深知危险,但却义无反顾的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1985年7月,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这年他60岁。
- Y) D6 R& Y4 ?3 Z, E
) Q8 B+ x1 Z8 X9 \0 v 邓稼先因癌症住院后,杨振宁专程从美国回来看他两次。根据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回忆,杨振宁来医院看望邓稼先时,两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5 d( z1 x) [# c; D0 u" C2 |
1 T* M1 c6 {4 V, H$ b. V 杨问:研究原**,国家究竟给了你多少奖金,值得你把命都搭上?& j. U8 m& N6 Z7 P" m
! t+ w* `3 M0 p1 C' W8 {5 y8 ~8 e0 h 邓答:原**十块钱,氢弹十块钱。! u6 ]6 X$ r( T/ [3 f
% a( [' {2 n! q1 ^. B
邓稼先对杨振宁说:“我虽然受核辐射而得了癌症,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核爆炸,使国家更加强大了!”: c j$ B4 t$ O9 G/ {
, S; N2 m2 k$ M' Z1 f) h6 A2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终年62岁。杨振宁得知消息后立即发来吊唁电: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将永远
2 I1 K2 o2 e# e0 I; M
" i- f* w4 b) P7 o. A( m珍惜这些记忆。( h# v( G, F6 b; J) S; [2 D
e6 C8 s/ Y6 g. q 不知道杨振宁还记得当年和邓稼先在中学时所确立的远大理想了吗?
- j1 d% ^( T2 j& w4 d, J6 ~; S8 ]. ~% C7 e6 C2 Z
1 A- q, I/ J( e8 V( T
5 F' R: I! o- p& O
+ N" q# K. A- G2 E5 J
/ [% ?" H- c# s2 U) E; H) K
& I+ Y9 D0 ?4 u6 y# p9 f7 u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