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帮助孩子戒“屏瘾”: 大人当自责
& ~# G% Y a* a( P+ {9 B+ T(北京时间2016年4月09日 转载)
2 a/ j: R5 `# X: o: g/ j3 Z
3 s. q; d& f, t* p; V3 |1 z/ h % i& ]/ q" b5 \# I s n
. z: w; e; y, h& n9 R
3 F/ k; n( Q1 } ! O) G9 T* z& Q8 z" @! N
当你带孩子出门旅行、游玩、会友,他/她一有机会就掏出手机、iPad或打开Laptop摆弄,旁若无人,与你无话?/ }" c3 Q4 {" i2 G) U
: A9 R2 R* }0 S: \2 H; Q
你的孩子有“屏瘾”吗?不知道什么是“屏瘾”(Screen addict)?请回答几个问题···
& z$ Y$ Z$ d: |5 t
B: ]+ h+ y8 |2 j3 O$ V 当你要你的孩子放下手中的手机,他/她软磨硬顶不撒手,或者放下手机手足无措,像迷失的羔羊? p6 B( Z/ Y/ q
" ]1 g+ A# d; c3 C) a, z9 f 当你带孩子去餐馆,他/她不是拿起菜单琢磨什么好吃,而是攥着iPad不放,两眼盯着屏幕,菜上桌了都不抬眼?
- p* y. u5 x+ U5 l0 m
" J- I: F3 Z) W 当你带孩子出门旅行、游玩、会友,他/她一有机会就掏出手机、iPad或打开Laptop摆弄,旁若无人,与你无话?
# M8 ?/ F1 X! ]/ Y! z
, ?( y* `8 |+ u$ R8 G 半夜里你进孩子的卧室掖被角,黑暗中荧光闪闪,孩子还在网聊。早晨起来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脸而是上Facebook?
0 S* Y( K+ ~: v4 [( v( N$ _ 1 E" w+ e7 P& _5 P4 `" V
孩子有“屏瘾”
3 D) S; i7 Y- R3 W* y % a% H/ g1 j I$ W/ f0 b) C. m( [
你的孩子“屏幕成瘾”了,而且瘾很大,“中毒”很深!
, p: A' `! S# H4 d% A7 S( ] k5 @+ I; B" z: X# W" `/ j; }
如果说句能安慰你的话,你的孩子的“毒瘾”并不特别,英伦三岛,有“屏瘾”的孩子比比皆是。8 ^* f# t6 `; |3 B
7 C+ U0 X2 ]0 [& K
英国儿童的“屏时”(screen time,即花在看各种屏幕上的时间)在过去10年中迅速增加。过去家长担心的是孩子看电视时间太长。今天,各种移动电子玩意儿把孩子的魂给钩去了。: B& J. e* Q! y4 `; C
0 L; n( I& o1 u$ S& r3 s% ?
英国电信监管机构和教育部的调查统计显示,甚至年龄在三岁以下的幼童,每天的“屏时”平均3小时。5-7岁的儿童,“屏时”增加到4小时,十几岁的儿童平均每天花在各种屏幕上的时间高达6个半小时!
4 S: J- Q/ l1 E( o0 c , \% L; H$ F, K* \- h: g
孩子掉进屏幕里,坏处大大的,不同的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 B8 q: C3 m7 a1 I- d' }
1 V+ V* g) r. u" t2 q
首先是身体健康。长时间坐着不动鼓捣电子玩意儿,除了大拇指灵活发达外,对身体的生长发育都不利。它还会影响孩子的胃口、饮食,导致肥胖、视力下降。0 D4 g8 Y. I/ v' z( j. x! f. Q
8 z/ c: I% o; K3 a 其次(但同样有危害甚至更大)是精神健康。长时间沉溺银屏,孩子的注意力下降、变得孤僻、自闭、脾气乖张,为将来走入社会和人际交往埋下隐患。6 m+ r& g- r! w4 ~
" S9 ]: P: p/ s6 q
% S9 p8 v) h* U: n' R9 u
|& J f7 u. X; r! V/ Y9 }
9 Z* F/ { V; M8 G) Y 1 K2 ~$ C- a' M( h, p( A/ z7 _1 _
扪心自问,孩子玩电子玩意儿,给了自己多少清静?“电子保姆”的魔力让多少家长“窃喜”?
2 ]3 Z @! _+ l3 p8 w; o4 p2 }$ B
0 a: V$ m8 R5 p 大人当自责% D; o( K: ~4 D! g) i9 w
$ e7 g8 f# ~ `, `" ]; ^* ^ 许多家长面对沉溺荧屏的孩子徒唤奈何。孩子生下来就掉进数字大潮里了,只能接受现实,顺应潮流。
; E2 D) K; h# b, ` ! E- z. t3 I) @, Z& R# }. p, Y! f
家长“举白旗”的背后,是“寡人有疾”。不敢跟孩子叫板,是没有叫板的资本。
5 s( h+ a3 D+ p( w2 U; D& ?6 `( ? x( N) h. ^5 O4 X( X
扪心自问,孩子玩电子玩意儿,给了自己多少清静?“电子保姆”的魔力让多少家长“窃喜”?
3 o& L' o' W8 v X$ k0 \, X 3 b3 F4 C7 A2 T9 s5 N {1 ^
最关键的,是家长的“表率作用”。孩子在索要手机、iPad之前,已经“看够了”爸爸妈妈对这些电子玩意儿的爱不释手。. N! }9 q! x% x; V' O, Y4 E
$ S F; d s i4 N$ N! y# _" i
所以,要给孩子戒“屏毒”,要从大人做起,而且要全家行动。这里我综合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总结的帮助孩子从“电子枷锁”中解放出来的七大秘诀:& q0 @' _8 Q0 p& _8 ^
n6 s( R' F. n# r4 K6 v Y* k3 }2 D, _
, n; s5 v$ I- q5 O8 S" z# h
' p T* J" W: M! ]: Y5 q2 A& i3 ?, S# P k r" g) b
: v% M5 L8 ]9 F 儿童教育专家总结的帮助孩子从“电子枷锁”中解放出来的七大秘诀:
y2 @+ u$ [/ L6 g5 M5 e2 G
6 E, C, I2 E3 e t1 A, y# Q1 o 七大秘诀% m4 |" ]% N+ @6 H
0 ?+ k1 B4 @8 k; t$ w: }) c; v3 U5 m
上学前不“开屏”:这包括早晨上学之前和放学回家之后,必须先完成作业。给孩子制订一个每天什么时候可以“开机”、每次多长时间的框架表,并把它贴在电冰箱等明显的地方。
& p0 ?- v# `' \7 I+ X5 }
( _+ V1 o: r# E9 N3 z8 D 电子玩意“投放点”:在门厅设立一个“投放点”,所有的人,包括大人,进门后都把电子装置留在“投放点”。在“投放点”设立充电设备。让孩子逐渐接受家庭是一个“无银屏环境”的概念。
+ g" | H9 U- D6 |' A# S9 n
8 W7 j/ @) w* W' P* |+ ]* f 成年人必须以身作则:自己上网聊天,不让孩子聊,缺乏道德权威。抵制电子玩意的诱惑,家长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一定要在孩子面前上网,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比如要付煤气账单,要填写孩子下次的学校旅行的申请表等。; \' _1 H* f' D+ A) v+ ]
. W9 `) G/ T$ p4 Q% S. @, ?0 s' X 餐馆和排队等候时不开机:让孩子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不能用电子玩意填补所有的等待时间。' _+ ~# o& y' z& v
7 P' a* G4 v- U “荧屏时间”是挣来的:把“荧屏时间”变成一个动力。如果孩子需要像挣零花钱一样挣得使用电子玩意的时间,就可以很快的看到它的积极效果。比如,好好刷牙,每次不得少于两分钟。放学进家门后20分钟内必须开始做家庭作业。周末整理自己的卧室等等,把“任务”具体量化,换取“荧屏时间”。3 Y) E8 D) n- T0 @( T
, n! z- Q% l0 H$ W& D; e; ~9 |0 V
给孩子专一的关注:家长每天必须拿出时间,专门给孩子。无论是聊天还是一起做某件事情,家长要让孩子感觉到专一的关注。 增加全家一起活动的时间,特别是周末。
6 m1 ]" m0 t$ z7 Z& m % {! D6 H: ~2 Y U. R# H8 U
荧屏不进卧室:所有的电子装置必须留在孩子卧室的门外,要把它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寸步不让,坚决守住。当然,这往往意味着大人要做出牺牲,把电视、电脑从卧室清除。 |
评分
-
参与人数 3 | 经验 +80 |
津贴 +60 |
收起
理由
|
鲁鲁河情结
| |
+ 1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沉鱼
| + 50 |
+ 30 |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
秋日诗语
| + 30 |
+ 2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