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768|回复: 18

[自主生活] 一场说走就走的贵州油菜花、云南梯田自驾之旅(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0 23: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老爷王 于 2016-4-21 10:39 编辑
2 ?8 ~, ?! w, u$ x- V: P' }# |  U( b
2 p7 D6 c# K+ O& T+ C5 W2 t; B
    在写第二部之前,先声明一点:本文重在告诉读者如何玩儿转文中提到的这几个地方,所以本人更注意从游玩的经过和体验来叙述和描绘;摄影只是业余爱好,同时摄影技术也确实是业余,所以文中的配图不以风景风光片为主体。更多的,而且从这部分开始,配的图片更多地侧重于经过图、地形图、路线图。当然肯定也有美景,但不一定符合你的品味,但请谅解。0 k4 E+ g6 k+ F% R

3 @# I+ g" h# J& e2 m& o# w
第五节   玩儿转抚仙湖及建水古城
(云南建水)

5 _1 C* P  }, g3 \( t" I; d3 h
    第9天:3月13日,云南昆明、建水,夜宿建水家富宾馆
    8点30分,从王老师家出来到外面吃了早餐,到云瑞医院换了中药,8点50分从昆明市区往抚仙湖、建水方向进发。
    9点50分从昆磨高速下来,10点10分到达抚仙湖樱花谷。
    360百科:这里是全球瞩目的水下古城遗迹所在,零距离稀缺至极的湖畔外滩资源,舍此之外,抚仙湖再无出其右。樱花谷旁,水下古城之上,独享1.4公里临湖外滩,雄踞抚仙湖头排,水质最优之地。数万株樱花演绎季节变幻,聚合地脉价值,旁边是全球顶级的观澜高尔夫球场,以及规划中的矣旧古镇。
(配图:抚仙湖附近路线)
6 H0 a5 {. D# e5 R
    很远就看到樱花谷巨大的牌坊,下车后我们下到湖滩边,被凉爽的微风吹着,清爽感觉的同时感觉到了红嘴鸥的热情。这里游客不是很多,但大家乐意的事就是买上面包喂海鸥。这里有海边的那种风情:假槟榔树、大王椰树、沙滩、遮阳篷、桌子和椅子,以及远处湖面与山峰和天空的分界线。大家纷纷坐下来放松身子和心情,享受阳光的温暖、沙滩的细腻、湖浪的撞击和海鸥的鸣叫。
(配图:樱花谷美景)

8 m3 c, |+ [, w' _% Y1 s
    继续前行,我们沿着湖边的公路和公路两边的樱花、桃花前行,行驶在花海与湖面吹过来的和煦的微风中。不时,我们被美景所吸引,停下来追逐诱人的景色,特别是粉红的桃花和樱花倒映在翠绿干净的湖面上醉人!相机里手机里写满了一路的风景。
(配图:妖娆樱花)
$ P% i' C$ A+ P* ?2 c, t
    快到中午时,我们到了一处湖弯,把车停在路边一个饭店停车场,开始了湖边的嬉戏。看到湖边清沏的湖水下透亮的鹅卵石,我情不自禁地脱下鞋袜,一脚踩到了冰凉透明的湖水中。透彻心扉的凉意一下子从脚底传到了脑海里,又迅速地传遍了全身!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啊:凉到透心还得忍住表现出很爽的表情!没一会儿,水下的部分已变成粉红色,我也不能久呆,赶紧出水、晒干、穿袜子!王老师也在叫大家吃饭了!
(配图:碧波荡漾)
- }% I7 `% x2 q1 [
    午饭有抚仙湖出名的清炖大青鱼和另外2个菜。大青鱼的味道确实不错,肉细嫩有劲,汤清香扑鼻、可口,每人都喝了2碗!
(配图:创园之家)

  k3 d! Z" _+ c/ K* u) w7 g- I
    王老师路熟,一路乡村小道,我们行驶在田野里,两边是不成片的油菜花和其他农作物,勤劳的农民在田间操作。在通海县上了高速,到建水下高速时已经下午4点多。到达建水城内,我们首先到了老的“临安站”,建水以前的窄轨火车站。
(配图:古城临安站)

# d9 }4 P5 u8 ~6 p3 g
    然后到了朱家花园,我们开始了探访古城之旅。
    百度百科:建水朱家花园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房屋214间。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朱家花园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层次渐进,环境清幽、色彩淡雅、装修有度、结构统一,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配图:朱家花园全景图)
* `" y, [8 I9 U$ c, T: H$ }
    一进院子,我就被幽静的院子和古老的建筑所吸引,桥、花池、亭子、斗拱,以及古老的树木,无不让人惊叹!虽然古建筑比如故宫、天坛、地坛、孔府孔庙及各地寺庙我都见过不少,但像朱家花园这种私宅,设计这么全面、规模这么宏大、雕刻这么精巧、装潢这么细致的,我还是首见。走在古宅中,我就如同走在迷宫和国画中一般的感觉!它的线条(直线、直角、弧形)、它的图案(圆形、方形、菱形)、它的高低错落和规制完善,都无不让人赞叹!
(配图:朱家花园)

) b6 b8 `) w/ q% n3 Z6 \& M0 `
    我喜欢古老的东西,喜欢考究那时没有现代的计算机、机械和材料,如何完成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群的设计和建造?!是不是也要用很长的时间先设计所有图纸,然后再找施工队?所以对古老宏大的建筑,在参观与欣赏的同时我都怀着景仰的心情!
    从朱家花园出来,沿着古老的街道行走,一路都是那种廊檐瓦角和木制房屋,有的是仿建,有的是已经破败的老屋。其中《临安饭店》是中央台《味道》的拍摄地,是《十二道锋味》和《十大名店》的拍摄地。
(配图:临安饭店)
: r% L! ~% v: ^
    出了一个高大的牌坊往东走没多远,是形状像**、正中间是深邃的桥门洞、从正面看非常壮观的老城楼!朝阳楼建于公元1382年,比**还早28年。这座城楼如“**”一般,建在一座巨大的红色墩台上,规模可以称得上宏伟,当然论精致,比气势,和**不可同日而语。朝阳楼有三曾楼阁,比**多出一层。登上朝阳楼西望,建水古城尽收眼底,那些灰色的屋顶相连成片,难辨新旧。整个城楼高大巍峨,在一个西南边陲县城,有如此的建筑,也属高大上了!
(配图:古城街道及城楼雄姿)
' h' H, P0 Z2 E) ^% O5 Z, T
    乘车找到了住处,用完饭后,各自回房洗漱发图!我继续在网上查阅百度地图,在Google地图上查找明天要去的团山民居。
) E: a. x9 `; }5 b1 E1 T4 ^* J
+ B1 O: w0 `0 {% E! `1 I) _6 }
    第10天:3月14日,云南建水、元阳,夜宿元阳胜村客栈
    早上大家去吃了一碗超级大碗的云南过桥米线---算是云南的家常早餐吧。对,我说的是超级大碗,只是碗很大而已!哈哈哈,这次你是猜到了开头没有猜到结尾吧!其实米线的份量也就一个小碗,只是加上汤是满的,我其实还是没有吃饱(他们有的没有吃完!唉,浪费啊!)!一直挺喜欢吃米线的,在邯郸就要经常去吃吃解解馋!有的不喜欢吃这个,还想吃个北方油条豆浆早餐,这有什么意思!俗话说走到哪儿吃到哪儿,意思就是说走到哪儿就吃遍当地的美食、游遍当地的美景,这才不枉此行!到了云南还不吃最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就白来了!要不还不如天天在家就行了!
(配图:大碗米线)

" E% y! p9 h$ s( |5 a5 j* y1 ]
    吃完饭加完油,按着导航到达团山民居时已经9点半了!快到团山民居的时候,远远地我们看到了“团山车站”。王老师介绍这个车站以前是米轨铁路上的一个老车站,这个时间点没有火车,一会儿看完团山民居出来11点多,应该有火车,因此我们先到团山民居游玩。
(配图:去团山民居的路线)
0 Z5 v2 B2 p9 p: Q. y# [' L, S
    到了团山民居,姬哥半票,臧姐全票,我们四个免票。远远地首先首先看到团山村的牌坊,再往坡上行走,看到了一个小饭店:水榭荷香农庄。小店装修古朴,不知道是不是老建筑,小店守着一口古井、一坛清水,一个妇女正在井边洗菜。环境弄得还不错,但不知道那坛清水是不是流动的,如果是死水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配图:农庄、古井、环境)
" a3 ]7 D4 O2 z) x
    王老师带我们向左侧,穿过古老的围墙,走向了“营长府”。这是一进典型的民居,其他民居的格局都跟这个营长府差不多。我当营长的时候要是有这么一处营长府访是多么地风光啊!宅院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三进院和两层三间四耳土掌房组成,占地934平方米,建筑面积844平方米,有天井9个,房屋64间。院内装饰有“封侯挂印”、“三级连升”等图案,反映出屋主的地位和身份。据介绍,团山村整个还保留了19个这样的院落,大部分的已无人居住,供参观旅游,小部分还有人居住,游客也可进去参观。
(配图:营长府)
0 D3 |: [$ _. Q5 a4 l5 x  _
    出了营长府往右,是一处叫“司马第”的院落,是团山民居中唯一不属于张氏家庭的传统民居。宅院布局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组成的二进院落,占地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10平方米,有7个小天井,20间房屋。房屋格局和建筑风格差不多,不上内部图了。
(配图:司马第)

! ^- g* E) r" y) y# X: U% X
    但这儿房屋的窗户的缕空雕花和房屋柱子底座挺有特点,一个窗户一个样、一个天井内一个样。
(配图:各式样窗户)
0 c3 ]) i; o; ]
$ p3 \+ [. B" p+ R, T! r' }/ b, J- ]) |, W! @8 E
    再次回到东寨门时,他们已经不见人影了,只剩王老师在路口等着我。赶紧跟上王老师的步伐往下面走去。路上,见一门上瓦片上已经长满草,并且已经干枯,挺有意思。
(配图:门上的草)
3 s9 O$ @- ?8 u- a8 p
    在他们看小店卖的纪念品的时候,我和臧姐走进了张氏宗祠。这座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建筑,造型简朴、占地573平方米,建筑面积328平方米,是张氏族人议事和定期祭祖的场所。团山村绝大部分都是张姓,除了刚才去过的司马第那一大户人家,因此张氏宗祠可以说是联系张氏族人的纽带。
(配图:张氏宗祠)

, v6 E6 T0 i& Y" C6 t
    出了宗祠大门,下面一座老屋的墙上赫然还有“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的老标语。
(配图:老标语)
# z( m* D* ]2 R$ s5 j
    出门已不见了大家的影子,看了看路标,就往右边大步流星地走了去,那边有太平府、南寨门、皇恩府、西寨门、大成寺和始祖陵园。一路追赶都没有见着他们的影子,但是看到了几座已经破落到塌方的老房子和西寨门。出了西寨门,更是看到了大成寺和始祖陵园,没有什么新的东西。由此看来,团山村的老房子保存较完整,但很多房子都太老,没有进行很好地修缮,因此进去的不管是有人居住还是无人居住的所有老民居里都是一种破败的气息,让人感觉心痛。如果政府或旅游部门出面招商引资,进行市场化动作,把居民全部迁出来安置好,里面全部好好修缮,搞成像宏村一样的模式,我想来旅游的人应该会更多,也会更热闹吧。
(配图:破败的房子)

( M% \( }5 r9 P+ x( P$ s
    转了一圈都没有追上他们,我又原路返回朝另一个方向找,终于在“留苑”处找到他们。留苑建于民国初期,占地487平方米,建筑面积567平方米,天井2个,房屋17间。
(配图:留苑大门及内部)
) l7 y+ I2 F7 G/ `( e/ |) a
    接下来一个“两等学校”原叫“上庙”,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村民烧香拜佛之地,民国后经张氏族人商议,改为初高两级小学,招收本村及邻近村寨的子弟入学。现存大门、月宫门、前殿 、正殿和两厢,为二进院建筑。大门和里面都在用现代的木板修缮,还没有弄完,木板还是原色。里面教室的布局倒还是蛮别具一格的。
(配图:两等学校)

6 k: q% p2 M$ V0 S! P
    两等学校北侧为锁翠楼,建于光绪三十年,属北寨门。建筑形制采用三层牌楼式单孔拱形大门结构,楼上楼下均设有瞭望哨和枪眼,易守难攻,为团山村北部防御工事。
(配图:锁翠楼)

* X, @& R$ W! Y
    在两等学校对面,有一棵巨大的小叶榕,树干直径2.15米,树冠面积达400平方米。此树为张家花园主人在其祠堂后种植的风水树,作用有三,一是与水池对应化解煞气,二是借长青之名催旺运势,三是榕树有灵气能荫庇家人无病长寿。
(配图:长青榕树)
% S! d0 i1 X# ?# X
    下一步要去的就是团山村倒数第二个的院落:张家花园。
    张家花园一个天井里还住了有人家,自己做些手工艺品**,现场有女人在用稻草纺织坐垫、太阳花等手工艺品。这些工艺品还挺精致。出了第一进院子,分别是一扇圆形和一扇方形的门,在方形门的两边有观察孔和枪眼。从枪眼的形状来看,小口的那边为外面。王老师蹲在小孔那侧,从孔里拍着过来的每个人。
(配图:院落及工艺品)
$ I# p% ~, c2 h: O2 \6 R2 J" Z4 E" @
    出了方形门往北进入圆形门,为张家花园的花园祠堂,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祠堂起于高台,五开间,卷棚屋顶,敞廊,装饰雕梁画栋,庄重典雅,一侧有门道通往祠堂后假山。两侧“吊脚楼”对峙,置“美女靠”于廊沿,是凭靠乘凉、平心静气、修身养性之地。下有池塘,池边有“福寿双金”“连年有余”“千层莲花”石栏望柱。整个花园祠堂景色宜人,真可谓是花园!
(配图:张家花园祠堂)

& b( b* o0 x2 V" P
    出了张家花园往南行,是一段围墙,再往前是一扇大门,我们从外面可以看到雕刻在门上的大字“百忍家风”!
(配图:张家花园大门)
: y& k$ X+ E2 e& r, m7 @2 `
    出了大门往东行,经过一棵所谓的百年仙人掌!看形状确实年代久远!
(配图:百年仙人掌)
. d5 D" y( _( R) {6 u6 w+ _
    再往前就是团山民居的最后一进院落:将军第。
    将军第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房主张和任在“辛亥临安”起义中平匪有功,被蔡锷授予“将军第”匾额。占地880平方米,建筑面积958平方米,有天井7个,房屋38间,院内雕饰精美。但感觉还是维护不善,比较破旧。
(配图:将军第)
  h7 j: D) x" d+ c( \: o9 A
    从将军第出来就到了景区入口,结束了团山民居景点的行程。一行驱车前往团山车站看小火车。远远地就看到站台上停着一辆黄色的火车。大家从刚才的疲乏中又兴奋起来!
(配图:旅游火车)

0 K7 a3 v; f* E2 s
    据百度:建水的米轨是建水千年古城的一部分,承载着建水旅游许多内涵丰富的文化。这是一条只有1米宽,却有着百年历史的铁路。1910年,随着滇越铁路的正式通车,昔日闭塞的云南洞开了闭关自守的大门。滇越铁路开通后,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庞大的运输能力,给在个旧开矿经商的建水、石屏等地的厂商带来了极大震撼。于是,48户较有实力的绅商联名上书云南省政府,倡议修建个碧石铁路(也称个碧临屏铁路)。个碧石铁路于1915年5月开工,全长177公里,历经21年修筑,成为中国铁路史上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同时,它还是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首开中国民运之先河。相对于国际标准轨距1.435米来说,个碧石铁路的轨距仅有0.6米,也称“寸轨”、“窄轨”,全国唯一。1970年后改为米轨。现在开通的旅游小火车,穿行的就是建水至团山的部分。历史上,沿着这条横贯建水的铁路,外国的棉纱、染料、煤油等洋货,源源不断涌入古城。少数有见识的建水人,及时抓住天赐良机,将大锡的转口贸易做到越南、香港和上海,并将所挣的钱带回家乡,起房盖楼、修桥补路,使古城的面貌为之一新。
    大家开始在火车头上、车厢门等处大摆造型,开启了各种自拍互拍疯狂模式!往火车后面走,想进入火车,坐在火车上体会下怀旧的感觉。刚好看到火车上一个女服务员在收拾,于是问其可否实现我们的心愿,小姑娘很热情,打开了火车最后一处的栏杆,放我们这群兴奋点正高的童子们到了火车上。云南人民真不错啊,在这里又再次得到体现,纯朴热情与人方便不市侩!
    在火车上,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自嗨互嗨组合嗨!
(配图:旅游火车及团山车站)
) f& Y0 H5 H) P; C) i
: ?  S, N- V2 M. e
3 h+ l: B8 ~) H# E9 X$ S) m" b9 O
第六节 玩儿乐元阳梯田
(云南元阳)
" \! W+ ~$ Z3 U0 A& A1 X5 p- P
    回到建水时已经12点半,我们找了个地方吃中午饭,然后开始往元阳梯田进发。
(配图:建水往元阳梯田卫星图)

! z2 C/ Y; V5 s7 e! w
    这一路都是省道,从建水出来后,有一段是平原、丘陵,道路相对好走,但后面就全是上山了,海拔高度一直在增加,最高的时候到了2200米。路是坡陡弯多且急,部分路段还不好。赵姐开车,驾驶习惯一直靠路中间,左转弯右转弯都基本占着中间道,王老师坐在后面经常提醒在山区如何开车。我坐在前面带路、导航和看路况,浑身紧张。自己驾驶技术好但不能保证对方司机技术过关!中途休息后,换王老师开车,非常稳重。
    快到元阳县城的时候又开始了下坡,下到海拔400米一处比较宽敞的河边空地上,王老师把车停下来,让大家看看红河的样子。快到元阳县城前,经过了南沙水电站,据说,越南对于中国在红河上游修建水电站非常恼火,因为拦住了水,红河最后进入越南境内的水量就少了。嘿嘿,干死越南!
(配图:南沙水电站)

2 a8 F7 l' e7 y% k1 Z8 w* S) V
    经过元阳县城后,又开始了一路的上坡,海拔从400米,经过弯曲道路的爬升,又到了1900米。这一路上火红的木棉花倒是挺多,有的花朵已经掉落地上,有的正开得艳丽。到达元阳梯田购票处时已经下午4点半了,姬哥和臧姐买了票后又经过20分钟比较烂的山路的颠簸,终于到了老虎嘴梯田。
(配图:梯田路牌及老虎嘴路牌)
/ J6 z- G5 b+ K4 D
    王老师给指挥车的警察说了我们车上有腿不好的,警察才让车开车景区门口,要不然要走六七百米路,对于申姐来说是个负担。下车我们5人进入景区,王老师去停车。我们在上观景台徘徊了半天,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很多摄影师早早地就来放上三角架占了位置拍夕阳,想找个好位置挤进去别人不让。申姐因为腿不方便,只能在上面给别人好说歹说地留下来拍,臧姐和王老师都陪着她,帮她提东西。我们三个就往下走,到下观景台找机会。
(配图:老虎嘴上观景台)
4 M* Q2 I& n; G3 u) q6 C% F
    到了下面,也是一样的情况,没有多余的空位了,还有部分摄影师在外面的山坡上。我们也爬上栏杆,准备到外面一个地势相对好些的地方,刚走了10来步,一妇女拦住我们收钱,一人10块。说这外面是她们开垦出来的,要收费。没办法,只好给了她30块钱了事。到了位置上一看,还确实不错,能看到老虎嘴梯田的全景,也能看到夕阳下山的样子。太阳还没下去,先在位置上架上三角架拍了几个全景局景。期间一女人也爬了过来,但就是不给钱,跟那个当地女人一直在后面叽叽喳喳,就10块也不给,真丢摄影师的脸!
(配图:老虎嘴下观景台摄影师及烦人女)

6 u* z9 g; V& {: q: g* v3 o# \
    在等待中,太阳慢慢下山了,晚霞也出现了,摄影师们开始了忙活,而我依然波澜不惊,因为我没有各种镜片镜头要换的!哈哈哈!时候差不多了,月亮也爬上来了,这真的是日月同辉啊!晚上19点10分,我们开始收拾装备,往回返。部分摄影师们已经撤了,只剩下小部分还在坚守。
(配图:老虎嘴梯田夕阳)

1 {0 |5 t! g9 M+ [1 Q! b4 v+ s
    19点40分,终于爬到了停车的位置,山上的三人已在车里等候。出发往来的方向走,堵车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往回走,车多路窄,再加上胡乱穿插的不加道德的司机把车开到对向边道堵上了路,速度更加慢了。
    因明天早上要看梯田日出,最佳的位置在多依树梯田观景台,所以今晚要赶到多依树梯田附近住宿。20点20分,我们在颠簸中赶到了离多依树梯田只有4公里左右的胜村。找了一家客栈把车停下,然后走路在村街上找了家饭馆吃饭。
    晚上我们三个男人住在四楼三人间,她们三个女人住在三楼三人间。臧姐因对摄影没有兴趣,决定第二天就返回昆明,开始她自己的单独行动。一夜无话。

- Z  M. ~9 c* B' h8 n5 K7 S  \2 q- F/ @- R
    第11天:3月15日,云南元阳、红河,夜宿红河县宝华镇朝阳村苏红客栈
    早上6点10分,天还没有亮,当臧姐还在睡梦中时,我们5人出发往多依树观景台而去了。到了一看,已经人声鼎沸,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摄影师。我们在上面观景台找不到位置,只好跟昨天一样,让申姐在上面,我们到下面去谋一架之地。这个倒是没有花钱,虽然位置不是最好,但还算可以吧。支起架子等着太阳吧!
6点50左右对面天空慢慢出现了红色的云彩,太阳开始慢慢升起。对面黑黝黝的山坡上星星点点的是农家起床了打开的灯光,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勤劳的哈尼族人!
(配图:多依树梯田日出)

/ X- m  K4 J4 h( f# t$ v
    7点16分,人们还在焦急地等待。
(配图:焦急等待的摄影大师们)
; l) `7 d8 P8 |! j4 g9 f
    7点36分,太阳终于害羞地露出了头,引来摄影师们一阵攒动!又是各种换镜片、镜头。
    还有一位美女对太阳做出了各种“残暴”的动作!“残忍”到了极点,简直不忍直视了!
(配图:“残暴”动作)

' {6 L& }1 n! v% A* I, ]
    在太阳光的映照下,梯田水面上逐渐出现了金光,并且一片片地扩展开来。勤劳的哈尼族人已经穿着蓑衣戴着斗篷开始牵着牛在田里犁地了。金色绸锻一样的水面在人、牛、犁的下面变化多端,波纹一圈圈荡羡开去,形成一圈圈的金色圆盘,漂亮之极!算了,描写的事儿还是交给照片自己说话吧。
(配图:太阳出来了)

3 s! }+ h/ q! u1 |1 h
    8点10分左右,太阳光已太强了,大家开始陆陆续续地撤了,我们也随着人流往景区门口走。走到上面平台的时候,才把观景台左侧的云海看得更全面些,此时太阳照在云海上,部分云海已变成淡红色,与乳白色的交织在一起,非常漂亮。
(配图:绯红云海)

# A. p# V: l" F, ~. g
    上了车,我们到三岔路口的饭店吃饭,当然还是当然,吃的还是云南米线。吃完大家说去一个叫爱春村的地方,说那个地方的蓝色梯田很漂亮。王老师说爱春村就在附近,很快就到,于是出发。刚走了没多远,路左侧看见了一大片梯田和云海,停下车,大家抑制不住兴奋,开始找位置拍摄。我看一户老乡家的门开着,他家的楼顶是个地势比较高的很好的平台,于是爬上去叫他们上去,在上面一通拍。申姐的拐杖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被用作两个人的独脚架,有照片为证。这个地方视野比较开阔,不光可以看到云海、梯田,还可以看见当地哈尼族农居独有特色的房顶。连同左边的两棵大树,整个景物很协调漂亮,而且远处的梯田也是蓝色的。
(配图:大树、屋顶、云海、梯田)

$ Z9 t) Y2 v, V) N4 t! ~$ w
    继续往前走很快就到了爱春村,路边停有几辆车。我们也靠边停下来,带着相机朝着人多的地方走过去。有的在下面地里拍,大部分在上面站着,原来下到地里拍每人收5元钱。我绕到一户农家的后面下到下面地里,前面已经有3个大姐下去了,然后打电话给姬哥让他们从后面下来。等他们下来时我已经在那个位置拍得差不多了,我说我到下面田埂上去当模特,你们拍。然后就几跳几蹦走到了水网田里,慢慢往前走,好让他们拍一个红衣服在田埂上行走的画面。再回到路上的时候,他们已经开车往这边走了,上车继续前行。反正今天定的调子是行行摄摄,边走边拍,拍完了就往红河县的迤萨古镇走,所以上午就是这种节奏行摄!
(配图:爱春村梯田)
: W6 b% O# o' [3 p( V
    在车上,王老师建议继续往前走,这边的风景说也不错,从这边刚好转一圈也可以到元阳县城,再往红河走也是顺路的。又到了一处有外地车停的地方,肯定是可以摄影的地方。于是下车,当然还是当然,我又找到了一户可以到楼顶的农户家,我先上去了,视野也不错,可以看到对面的山峰、云海和小部分梯田,于是又招呼他们从老乡家正门上来。拍了一会儿,2个小孩上来拉着好象要钱的意思,王老师说已经给他们钱了,教育孩子说要诚实,要过了不能再要第二次。嘿嘿,王老师不愧是老师,把孩子也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
(配图:云海梯田)6 f1 G1 l8 R5 b0 o3 Z$ J8 I0 x- y
6 Z# m" u' K. s/ r! U3 S- {
    再往前,也是行行摄摄,没有更多的好景致。又走了一段距离,11点10分左右,看见前面停着一辆川A的车,路边有2个摄影师在拍摄,边上站了一个人。后来才知道,这个站着的小伙子是当地人,给那个成都的车带路的。我们也扛上装备到路边一看,哇哇,云上人家啊!这儿云雾更大,而且变化很快,可以说是变化多端!特别上半山腰的2个小村庄,半掩在云海里,时隐时现。村庄里有一个学校,旗杆上挂着的国旗在风中飘扬!神仙般的景、神仙般的村庄、神仙般的生活!
(配图:仙境村庄)
( x' V( B2 W' ~# Q! z
    要是自己一个人,就留在这儿,把云雾飘流的情形连续拍下来,真是漂亮!继续往前走时,有一处下坡的地方塌方把路挡了过不去,在掉头的时候上来一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来干活,问他说这个塌方都有2年了,一直没有清理,看来没有来这边的游客,所以相关部门也不重视,但这影响这儿的村民的生活啊!
只好原路返回,到多依树观景台附近时已是12点半了,就选择了一个比较干净的饭店吃了饭,然后往红河方向前进。经过坝达梯田景区时,刚好1点半,既然经过了就下来看看吧。
(配图:坝达石牌)

) I7 Z& j: j$ z  v7 n. P
    坝达景区有2个观景台,第一个观景台视野不开阔,而且角度不好。到第二个观景台上,有几个听口音是四川的年轻人在玩儿,我们找了各个角度开始拍。这个时候太阳挺大,而且在头顶,所以光线不是很好。但从看过的几个梯田规模来看,坝达梯田是最大的,而且形状最规则!主要是我们来的时间不对,顶光照梯田没有反光,照出来的梯田没什么特色!快离开时来了一个年轻男人带着一个装备齐全的女人来了,原来又是一个本地人带路的,那个女人大家都叫她独行狭,一个人带着相机就到处跑到处拍摄。
(配图:年轻人及坝达梯田)
. w! `) {! W5 U  ^: R& w* d! {
    元阳梯田整个算是游完了,启程往红河县马帮庄园出发。经过新街镇时,我们都走的新路,绕过了镇集,路也挺新。从其他人的游记中看,他们都走的老路,过镇集人多、路烂,不好走。提醒自驾游的朋友们,在去梯田的途中过新街镇时走左边的平路,不要走右边的上坡路,回来时刚好相反。途中经过元阳县城边上三岔路口往西北方向沿红河一直走,但看不到红河长啥样。中途有一个红河观景台,可惜车速太快,等看到并反应过来时,车已经开出老远了,也难得提出来回去看了。从Google地图上看,这个地方看红河是绝佳的位置,红河刚好在这个地方拐了一个U形弯,站在河南岸看河流和背面的红色土地,应该一览无余!
(附图:元阳县梯田活动经过图)
4 y% n( V: l0 b" H! [8 |

% B0 u8 ?8 I. d2 y' y
(附图:红河观景台位置)
% l" q$ Y1 f) c: q/ w  S4 H8 k
" \5 w' n5 n: @0 R( x: t+ W
2 @: g$ }' r/ v
第七节 玩儿嗨撒玛坝梯田
(云南红河)
  A# t4 q4 [1 `1 q# W2 \* h
    离红河还有很远,路上就一路是“红河马帮庄园”的提示牌。
    16时40分左右,到达导航的刘氏古民居,一问,这儿出名的是马帮庄园,重新问路后又重新上路,到达一处半山坡终于看到马帮庄园。庄园建的位置比较高,应该算是整个县城的制高点,单从马帮这个概念来讲,庄园很宏大壮观。马帮庄园的原址是老县城的东门,是扼守进出县城的最佳地点。据说在东门朝东方向墙面上的砖头上,还保留着当年鏖战留下的弹痕。马帮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屌丝与草根文化的产物,一代又一代风餐露宿的赶马人,维持着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血脉通畅,使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以及中华文明能惠及东南亚、印度、中东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成就了中国长达2000年的外贸及文明优势。不得不感叹:古时候的人的眼光真不错,不知道他们勘察地形用了什么器材还是靠人眼看,能选在这么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高点。
但城堡正在封闭维修,内部不让进,只在外围看了看,感觉也挺不错。
(附图:马帮庄园)

* n7 Q& @- K8 ~6 |, t  L! q2 z4 X
    从庄园出来有一个卖根雕的店,里面有很多东东都挺好的,有金丝楠木雕刻的物件。大家进去聊了聊,买了点小东西,问了一下梯田,叫撒玛坝梯田,在宝华镇。其实王老师想带我们去的是另一个梯田,但一下也没有想起来在哪儿,老板一说这个名字,那大家都往这儿去吧。上车设好导航,有50公里全是山路,要1个半小时。
出了红河县城,要经过迤萨镇,不知道当初老师讲的迤萨古镇是不是要去这儿啊,汗!
    出城后即一路爬山,水泥路况还比较好,就是坡陡弯急。在一处比较平坦的路上,右边山坡上有几个妇女在砍甘蔗,公路已经有好多砍好的。我们停车热情地用四川话招呼老乡,能不能给我们两根甘蔗吃。那些大姐一个个都很热情,也不说话,就砍了2根给我们。边砍边问我是不是前面村里面的女婿,我点点头,嗯嗯嗯地含糊过去了,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在车上大家都很兴奋,出门在外,野外生存很重要,这也算是一个吧!其实主要是想吃甘蔗了而已,就这么简单!哈哈哈你又上当受骗了吧!
(附图:“要”甘蔗)
8 }4 ?0 x! n) @. l0 z" @
    18点左右,到离撒玛坝梯田还有1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岔路口,左边是一个观景台。我们下车看了看,这儿梯田没有光影,也不够整齐,没有特色(不过我们17号上午从撒玛坝回来的时候,这儿的云海还是很漂亮的,而且云海变化很快。这是后话!)。边上几个当地的妇女在观景台上玩儿,给我们说,再往前的撒玛坝梯田好看,还有15公里,抓紧走过去还能看到夕阳。因为这儿与北京时差将近一个小时,所以一个小时后19点到那儿,太阳刚好快下山。我们赶紧上车,继续往撒玛坝方向前进。
    导航到撒玛坝观景台时刚好19点正,这个时候夕阳、晚霞非常漂亮,大家都赶快拿装备,开启了各种自拍互拍及录像模式。那个晚霞确实是我见过的最好最漂亮的晚霞,而且周边的云彩也很漂亮,王老师还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片云像极了“竹子”的“竹”字,刚好边上有竹子,王老师连地上的竹子和天空的“竹”字一起用手机记录了下来!
(附图:晚霞、“竹”)
+ B9 K- j+ ?* A; n" o
    一通拍之后,我们去第二个观景台考察地形,看第二天拍日出行不行。我和姬哥走下去看了看,感觉地形不够开阔,感觉在对面的一个村子的位置比较好(而且在网上听说在客栈的窗户都可以拍到云海)。
(附图:撒玛坝梯田全景图)
0 b3 W4 s! d) S. a
    20点15分左右,我们返回后到停车场问修场地的老乡,一个四川的老乡说他们这儿看云海和日出挺好的,而且说如何判断第二天有没有云海和日出,说是以晚上的露水来判断还是如何判断来着,反正忘了。看我们坚持要去对面村,就给我们指了我们想去村的路线,并说那边有2个客栈,一个叫苏红客栈,远些的叫龙翔客栈,而且第一个新些,在路口有路牌指示。我们就按照老乡的指点和出来路口看到的指示牌,慢慢开车往那个村行驶,走了有3公里左右,终于看到了“苏红客栈”的牌子。
(附图:苏红客栈)

1 U5 e4 A& j% q. k( V7 o0 E. W
    找到老板娘时,她正在下面厨房洗碗,我说想住店。让她带我们到楼顶看看拍梯田日出是否理想,前面遮挡挺多,就问明天早上能不能带我们到下面梯田去拍,近距离感受梯田的样子。刚开始还想到镇上住一个校长开的客栈,但考虑到明天拍梯田还得往这儿走。经协调,房价从80元降为60元/间,我们就住这儿,帮我们弄点吃的。
我们洗漱,老板娘弄吃的。我先洗了个澡出来,去看她吃的已经弄好了,她老公也回来了,还帮着到地里拔了芥菜回来。带着我看了他家的房子和自己酿的几大坛粮食酒。招呼大家下来吃饭,打了老板的自酿酒一起喝,和老板两口子把我们的意图说了,也了解到老板是这个朝阳村的村支书。他安排明天早上老板娘带我们去他家的老房子上拍。拍完日出然后回来吃早餐,上午再去梯田里面深入拍,到时让老板娘穿着哈尼族的服装配合我们拍。下午开车到对面的甲寅乡拍夕阳,有30公里的山路。
    原来整个朝阳村的村民以前都住下面半山腰的苏红,后来大部分人都搬上来公路边修了房子,下面的老房子基本都没有人了,准备用来搞旅游开发,一个旅游公司明年准备开始修缮,全部用来搞旅游。吃完饭,定好明天早上6点半起床就各自休息了。

0 ^! a( o2 n) O* j0 ~0 L. f7 C
# ?$ t2 T) t3 N1 Y5 [8 q
    第12天:3月16日,云南红河,夜宿红河县宝华镇朝阳村苏红客栈
    早上按时起床,天刚麻麻亮,用相机比划了一下,感觉前面的房子和树遮挡还是太多太杂,遂决定直接下到老板的老房子拍摄。让老板娘换上民族服装后,开车带我们往山下走。这个路只能一辆车单行通过,虽然是水泥路但很窄,不敢开快了。老板娘不说话还有多远,我们心里更没底,一会儿问一下还有多远,老板娘就一句话,没多远了!回来从Google上量了一下,将近2公里,虽然不长,但山路啊!
(附图:撒玛坝梯田位置图及拍摄行程)

6 B8 Y$ D5 [8 B" u: [1 w
    下车背着装备随着老板娘继续沿着老的石板路向下走,看见了破烂的房子,有的还好,但大部分都破烂了,部分还倒塌了。到了她家老房子,应该算是老村子里面最好的,但前面刚好有2棵很大的风水树挡住了视线。赵姐和姬哥决定再往下走看看,我、老板娘、申姐和王老师就在上面再找个房子顶试试。有一个房子刚好有老乡来晒玉米,我和老板娘上到了顶上,视线稍微好些。我在楼顶拍了几张老板娘的照片,然后拍了几张云海、梯田和霞光的照片。
(附图:霞光和老板娘)
2 X2 v5 t  p- Z
    一会儿太阳出来了,申姐把我相机拿过去帮我拍了几张。半天也没见姬哥他们有动静,下面到底行不行,好不好到是说个话啊。我打电话给姬哥,第三次才接通,说看到我发的照片没有,下面很好,让我们下去。我们四个人分成两拨,我和老板娘走得快些在前面,王老师带着申姐在后面慢慢下来。到了下面,果然是好!我和老板娘直接下到梯田的田埂上,她穿着民族服装,我穿着红色衣服,既摄影又当演员。
在远处看梯田是一种感觉,深入到梯田里面那感觉又是一番滋味。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心中的感受了,所以还是用图吧。
(附图:撒玛坝梯田日出)

4 m, {. `6 I" v/ M) @% k; B7 o
    不知道王老师和申姐是什么时候走的。10左右,王老师打电话说该回去吃饭了,大家都没有吃饭,老板娘她们也是上午10点吃饭。于是大家都慢慢往回走,当然还是当然,我习惯了在田埂上走路,所以我走得快,背着申姐的背包和三角架也没问题。回到古老的碎石板路上开始一直往上爬,这下来的时候倒是觉得轻松,一心想着美景就没有觉得累,一上山还真有点吃力啊。到了老板老房子那儿的大树下,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下。再往上爬到停车的地方时,内外的衣服全部湿透,脱下来架在架子上太阳晒着。
    等了20分钟,才看见姬哥一个人空手上来,然后我就换上一件干的衣服往下走,先看见老板娘背着姬哥的包上来,说赵姐在后面不远了。我下去接过赵姐的包,她实在走不动了,坐下来休息。等了一会儿,继续往上走,好不容易到了停车场,赶紧找了瓶水喝。从早上到现在11点了,一直没吃东西没喝水,也有点受不了了。全部从上车后,开车回到客栈,我们把东西都放上去了,赵姐在车上下不来,说全身没力,申姐在车里陪着。以前知道她有低血糖,怕她有问题,赶紧找老板要了白糖冲了一杯水让她喝,她水都端不住了。我看这情况有点严重,还是送医院吧。因为我见过太多部队在跑完五公里战士中暑的恐怖情况,万一晚了重度中暑就没法治了。
    上去看姬哥动不了了,只好叫王老师辛苦一下开车,让老板带着我们往医院去。七拐八拐地到了医院,赵姐全身摊成烂泥一样地用不上劲,王老师说他背她进去,我看那个样子他肯定背不动,我下车把她背到了医生房间床上。医生看她神智有点不清了,使劲问她情况让她说话。问了情况,我们说她平时有点低血糖,医生用试纸一测说是高血糖高血压。我们都纳闷了,医生又问她,说是低血糖。才想起来刚才给她喝了一杯白糖水,赶紧告诉医生,医生这才敢给她开吊瓶、吸氧。
" w5 O( _+ e: y0 J( `" H
    等王老师把老板送回客栈再过来的时候,吊瓶已经快打完了,赵姐也恢复过来了,精神好得很,跟王老师说,下午继续拍!
    打完吊瓶回去吃饭,下午休息到16点半,大家又出发往甲寅乡准备拍夕阳。一上车,油告警灯就亮了,问清了老板说最近的加油站就在甲寅乡那儿,有28公里左右,大家都有点担心。其实我是不怎么担心的,因为我开过亮着红灯跑50公里路而且是2.0的车,所以这个车又省油,即使山路跑至少30公里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中间不折腾。
    当然还是当然,老板说,30公里的路程中间有好几个梯田观景台,在一个景色较好的地方停了一次车后,王老师提醒再也不能停了。而且都跑着经济油耗,只要一下坡,就挡空档(正常情况下禁止!),只要还能走,就不换低档!路上几个同志说了好几次,以后再也不能跑得亮灯了!
    其实我心里还是不担心,因为肯定有办法即使在中途没油的情况下。一是当地老百姓很热情纯朴,找到老乡把情况一说,让他开摩托带着去加油站买一桶油回来加上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二是即使老百姓不愿,打电话给老板,让他在哪儿抽点油送来,他是支书,在村民车里即使是摩托车里抽点油或让他去加油站买桶油回来,这肯定是可以的!包括在还没有服务区的新高速路上行驶也不用担心跑到没油停车的情况。新高速路为了提前收费收回成本,在服务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开通,出入口肯定是通的,快没油之前提前计划在下一个出口下高速,高速口一般都在城镇边上,下高速15公里以内肯定可以找到加油站,所以也不用担心。这应该只算是常识或生活经验而已!可是,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唉!一声叹息!
    按着导航终于开到了甲寅乡,看到了加油站,车也还能继续跑,大家都放下了心!
(附图:撒玛坝梯田加油惊险之旅)
4 Z/ d  l! \6 ^. P2 Q' I0 S9 e
    加完油往回走,到了一个观景台停了下来,开始等待夕阳之旅。大家拍了后感觉位置不够理想,遮挡太多,决定再往前走。没多远,看有几辆车停着,有人拿相机在拍,而且视野挺开阔。我们也决定下车拍。听一个小伙子说,他们是外地来的,是一个当地的摄影老师带着来的。后来见着了那个老师,介绍说在撒玛坝哪个位置拍日出哪个位置拍夕阳,他都很清楚,而且很专业,指导他带的那几个摄影人很到位。
    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在一个地方拍了起来!今天的夕阳一如昨天的一样美,天空绚烂多彩,云层厚度适宜!而且今天有梯田,阳光和云彩的霞光反射到梯田的水里,色彩丰富!还是上图吧!
(附图:夕阳梯田)
. H3 W$ `" V4 _7 G' |- d* T6 ?
    19点40分左右,收工返回苏红客栈,准备吃饭!边吃边和支书两口子聊天,我们建议王老师,以后在朋友要拍梯田直接到这儿来,不要再带到元阳梯田,那儿要钱不说,还占不到机位,而且日出和夕阳都没有这儿好!王老师还与支书建立了良好的联谊关系,以后带着学生或以前的同事来开展讲座或物质资源!互留了大家的联系方式,喝了支书酿的酒,约定明天早上,合个影我们就出发往碧溪古镇出发。
" w' X' S! v5 O3 b# A; m
4 w% t  _( M  o5 Q
    第13天:3月17日,云南墨江(碧溪古镇),夜宿昆明王老师家
    早上7点半起床吃早餐,与支书和老板娘合影后,8点半出发前往普洱市墨江县碧溪镇。途中,经过一个可以在路边坡上就可以看的尼美梯田,我们没有停留。9点左右,到了来时见到的那个岔路口的观景台,我们下车。今天比上次漂亮多了,云海壮观,而且汹涌变化不断。当然也是各种照。
(附图:合影及云上梯田)

! Y! U1 T; I% V, K, W6 M; y, K
, y0 w. Y' t5 M1 @4 G! E9 o5 S7 l
4 g/ U. N4 o$ o, r/ m0 _( W9 c
    上车继续出发。经过红河县西边的岔路口后,一路沿着红河往西北方向行驶,沿途可以看到红色的泥土被水冲出的深沟。途中遇到一农民赶着牛羊在公路上排开了走,只能停下车来让他们先过。10点40分经过墨江县城,10点50分上G8511高速,11点半从碧溪出高速。
(附图:撒玛坝梯田往普洱墨江碧溪古镇路线、红土地、红河及牛羊群)

9 W2 }" J, p2 I, D; R     百度百科:碧溪古镇始建于明代,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秀美、古朴、富庶,形制完整,保存完好,是古代墨江县城所在地,位列云南60个旅游小镇之一。地处昆明、玉溪滇中旅游片区与西双版纳滇南旅游片区之间的必经之路上,元磨高速公路、省道楚江公路穿越镇区,全互通式立交桥距古镇1公里。距世界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9公里。  h% t, i$ J5 H" L' p, k3 R
4 L/ G& R7 G0 @
    碧溪古镇东城门,城门高8米多,宽6米多,二楼设有瞭望台,楼的正前方有篆体字书有“碧朔”二字,这就是碧溪古镇的前称。碧溪古镇四周曾筑有城墙,分东、西、南、北四门,有东西穿城、南北纵贯的两条青石板铺就主街道呈十字形结构,在十字街口八角楼阁上曾挂有铸造的“扁钟”一口,上有“元江军民府”,字样,现由县文物管理所收藏。十字街道两旁,井然的民居一律大门朝街,以土木结构的四合庭院为主,建筑整体严谨,屋脊对屋脊,横成排,竖成列,花大门斗拱叠叠层层,门窗梁柱雕镂画刻,极具厚重的历史古韵。
碧溪镇很小,没20分钟我们就转完了,主要有特别的就是东城门和中心的八角楼。民居要么都锁着没开,要么破烂得年久失修!进去了一处民居,里面种植的鲜花与破败的房屋形成了鲜明对比。小镇旅游开发力度小,古民居的保护力度不大,大部分院落破败不堪,残垣断壁目不忍睹。原本可打造的旅游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再不保护性开发,把居住在里面的村民迁出,大力投入修缮房屋,估计不久的将来,古镇将消失!
(图:古镇风采)
6 A- L! x0 r! _2 U* g% H( e" P
    12点半我们在里面吃了一碗米线,上高速准备返回昆明,结束在云南的旅游摄影之旅。14点36分在研和服务区休息,看见了满眼的蓝天白云,恨不能在天上生活。边上停了一辆外国牌照的车,不知道是哪国货,车号还挺好,1314,上照片。
(图:蓝天白云与车)
3 ^$ p' Z# t( M: k9 f0 [" E  h' u
    15点45分在昆明呈贡出口下高速,然后去花市闲逛。
(图:花市一角)

" `8 F! M8 g% B. s+ o
    17点40到达昆明王老师家。晚上在王老师家吃饭喝酒总结一路行程。
(图:喝酒总结及贵州云南行程总图)

( h6 D: }" d3 c" }
    云南游感想:从进入云南罗平碰到的“导游”开始,把我们按照基本正确的路线带到了正确的地点完成拍摄,到昆明碰到热情好客、睿智的王老师,包括在云瑞医院碰到的医生和李主任,到撒玛坝梯田碰到纯朴的村支书两口子,都是一路让我们感动。感觉云南整体上风土人情还是很纯朴善良,打消了去之前从各种渠道听到的对云南旅游的负面消息的顾虑。也许正是王老师的善良,在他身边聚集的都是善良的人,因此我们此行才会如此顺利舒心!或也许我们刚好去的地方都是好人多的地方,但也是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去的,所以一切在云南的美好都因为有王老师!感谢王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在昆明的食宿、提供了平台、提供了智慧支撑!让我们回味起云南境内之旅都满是欢乐与满满的收获!

4 W; ]- O# R3 k; P
    第二部分在云南的所有行程结束。第三部分为返程的经历。第四部分为高速公路行驶途中的风景和旅程的遗憾!

5 ~! X2 u$ U5 W& ^4 f8 A6 {  {. d/ {( B
                         2016年04月08日01时40分邯郸
                         2016年04月11日配图
  M6 X& T* y6 ~; j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4-21 06: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7 z# t! U' q* ?8 c; Q1 Q( |不错,有文,图看不到,遗憾!

点评

到蚂峰窝里看吧,四部都有。这里的编辑器还不怎么会用。http://www.mafengwo.cn/u/86932104.html  发表于 2016-4-21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1 08: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看来是对操作不熟悉,您需要把你想要上传的图先传到您自己的相册里,然后再编辑上传。谢谢分享

点评

到蚂峰窝里看吧,四部都有。这里的编辑器还不怎么会用。http://www.mafengwo.cn/u/86932104.html  发表于 2016-4-21 20:56
怎么传到自己的相册?QQ相册还是这个网站的相册?  发表于 2016-4-21 10:41
怎么传到自己的相册?QQ相册还是这个网站的相册?  发表于 2016-4-21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22: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都到蚂峰窝里去看吧,这里编辑器不熟悉,太费事儿了!在那里四部分的图片都有,只是第一部分的图片没有调整过,所以色彩和亮度方面要差一些,而且量少些。原图还没有挑选没有修理!http://www.mafengwo.cn/u/8693210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06: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挺全挺细的。      

点评

这里编辑器不熟悉,太费事儿了!在那里四部分的图片都有,只是第一部分的图片没有调整过,所以色彩和亮度方面要差一些,而且量少些。原图还没有挑选没有修理!http://www.mafengwo.cn/u/86932104.html  发表于 2016-4-23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09: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点评

老爷王 这里编辑器不熟悉,太费事儿了!在那里四部分的图片都有,只是第一部分的图片没有调整过,所以色彩和亮度方面要差一些,而且量少些。原图还没有挑选没有修理!http://www.mafengwo.cn/u/86932104.html  发表于 2016-4-23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09: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点评

老爷王 这里编辑器不熟悉,太费事儿了!在那里四部分的图片都有,只是第一部分的图片没有调整过,所以色彩和亮度方面要差一些,而且量少些。原图还没有挑选没有修理!http://www.mafengwo.cn/u/86932104.html  发表于 2016-4-23 11:11
老爷王 这里编辑器不熟悉,太费事儿了!在那里四部分的图片都有,只是第一部分的图片没有调整过,所以色彩和亮度方面要差一些,而且量少些。原图还没有挑选没有修理!http://www.mafengwo.cn/u/86932104.html  发表于 2016-4-23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4970

发表于 2016-4-22 10: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战友好文章.可惜没有图片配.字体颜色不好看.

点评

老爷王 这里编辑器不熟悉,太费事儿了!在那里四部分的图片都有,只是第一部分的图片没有调整过,所以色彩和亮度方面要差一些,而且量少些。原图还没有挑选没有修理!http://www.mafengwo.cn/u/86932104.html  发表于 2016-4-23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4: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看不到,遗憾!{:1_314:}

点评

老爷王 这里编辑器不熟悉,太费事儿了!在那里四部分的图片都有,只是第一部分的图片没有调整过,所以色彩和亮度方面要差一些,而且量少些。原图还没有挑选没有修理!http://www.mafengwo.cn/u/86932104.html  发表于 2016-4-23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