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110|回复: 8

[中国军情] 军人最具锋芒的不是武器,而是不惧生死的血性胆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8 10: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准维军转提干 于 2016-4-28 10:15 编辑
) F  r$ |  h- _2 J  J
! l/ Y1 I* O- \0 {3 H( n    习主席对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张为臻老师。/ a8 z' G; {( [4 A! F9 L# r
0 J  ~6 z) M- T6 s
    陆军第12集团军孕育于鄂豫皖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经夜袭阳明堡、血战大杨湖、临汾攻坚、决战淮海、鏖战上甘岭等大小战役战斗千余次,先后涌现出爱兵模范王克勤、“一等功臣”郭兴福、英雄战士王杰等一批英模人物,并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闻名全国全军。近年来,这个集团军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助推改革强军实践,为部队建设注入强大活力,受到军委领导肯定。
* b3 u, y7 V- _+ V9 ]; J# v( p/ a
4 h0 W4 g% s; V  @" {1 l$ }( \+ ~    不论时代环境怎么变,“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的忠诚基因永远不能丢4 m: Y4 L  W8 I3 x0 z) [- _0 @) F
9 ]5 Z  Z/ b2 J3 _3 X
    弘扬“两不怕”精神,争当“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争做新型郭兴福,练成胜战小老虎;人人进连史,个个当主人……走进陆军第12集团军,一股“学传统、悟传统、讲传统、用传统”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
' L- E. a- [7 A1 T6 s5 |' y6 \" \6 S7 t! T) U7 i) B+ [
    “我军的优良传统,包含着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和作风,是我军发展壮大的根脉所系,任何时候都不能断裂。”集团军领导告诉记者,他们积极运用优良传统铸魂育人、助力备战、匡风正气、推动创新,引领官兵激情满格再出发,奋力开创改革强军新篇章。; v2 Z" F& k8 V3 a# L3 z

/ ]- d) |. E( l! x     “我有两个母亲,一位是我敬爱的妈妈,一位是我们伟大的党……”4月下旬,集团军某旅“红色故事会”上,藏族排长泽朗多基的深情讲述,感染了很多官兵。* Z- `6 z  E3 X! z

( s8 H7 R$ n4 q3 V    9年前,泽朗多基入伍来到“党支部建设模范红三连”。连队荣誉室里,一幅名为“草地党支部”的油画,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副连长李玉胜将失散的29名伤病员收拢起来,成立临时党支部,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最终胜利到达陕北……连队“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的忠诚基因,为泽朗多基的兵之初奠定了精神底色。. c) g, k2 d0 A: F

# O6 d1 F/ ?' f    入伍不到半年,泽朗多基家乡发生地震,房子倒塌,母亲也不幸受伤。泽朗多基焦急万分,父亲却在电话里不停地宽慰他:“感谢党!感谢金珠玛米!不仅免费帮助你妈妈治疗,还帮助家里盖房子,你不用担心。”+ V( j; I5 Y( T! J$ x0 _
. b( Q& L$ |% g: i) ?! L
     “在部队好好训练,对得起党,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尽孝!”病床上母亲的鼓励让泽朗多基坚定了建功军营的决心,他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入了党、立了功、提了干。每次休假回家,他都结合成长经历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有时面对个别群众的误解,仍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服。村民们都说,泽朗多基对党的坚定信仰犹如明灯,照亮我们这个偏远的藏族乡村。
( X. O0 X+ J* X8 q: X  A8 R; _8 }9 u+ e& u  n- ^3 j; j
    谈起泽朗多基的变化,集团军领导坦言,“草地党支部”精神的背后,是一种充满钙质的信仰,支撑起官兵铁心跟党走的忠诚脊梁。
. w/ H, ?( ?' G9 C: H$ @6 N+ F  ?0 @; e' `& H) e, B
     “信仰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清醒,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集团军党委认为,坚持与否,关系存亡;坚持好坏,事关胜败。+ L+ k$ d8 }/ z$ y8 W7 `

5 L4 h  m1 J" E$ C- R    浇花浇根,育人育魂。近年来,集团军深入开展创新理论学习活动,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官兵头脑,强化看齐意识,帮助官兵搞清楚主要思想观点明遵循,搞清楚实践要求见行动,搞清楚形势任务转观念,搞清楚立场方法强能力,补足“信仰之钙”,扎牢“信念之根”。
1 }  K% P3 E5 K0 [1 _' w
  [  m+ G1 e. H+ \  {$ X    王杰生前所在连、现某装甲旅工兵一连上海籍列兵王磊,入伍前在外企工作,月薪近万元。到部队第一次拿到几百元的津贴,不禁在政工网上发帖感叹:“摸爬三十天,汗珠摔八瓣,一瓣值几钱?”引来不少战士跟帖围观。
& [8 r0 T# W* c$ m0 i
: k# `( U3 M. |5 K5 v% h  }8 g' w& K    灵魂病变是最危险的病变,信仰缺失是最可怕的缺失。面对官兵认识误区,旅党委及时发声、主动引领,组织官兵围绕“穿上军装为什么、军人应该‘炫’什么、当兵几年留什么”开展讨论,在廓清思想迷雾中端正价值追求。
$ n. S8 Z, Z# A& `1 m( |
$ b2 j4 Z# V" n    王磊算清“得失账”后,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工作训练激情倍增,很快成为训练骨干。原来的公司领导得知他的情况,希望他服完两年兵役后退伍回公司,并许诺加薪提职,然而王磊选择了留队。他说:“昨天,前辈们用信仰和忠诚撑起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伟业;今天,我们同样应该用信仰和忠诚,托起强国强军的伟大梦想。”
6 O6 p4 x8 D3 e
7 V2 y% A1 y5 Y3 m% P+ [* B    “职务上不去,工作要上去;走留是组织的事,自己瞎操什么心;哪家没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30多年前牺牲在战场上的“勇于献身的好连长”傅永先曾说过的这三句话,不仅为官兵口口相传,也成为官兵在面对“大我”与“小我”选择时的精神标尺。# O/ `' H7 Z" T0 Q
: M& j3 D4 C3 U7 b0 K" G
    “穿军装的日子不多了,最后这班岗我一定要站好,等转业回家再好好陪老母亲……”上周末,在新装备联调联试现场,某团营长刘鹏璐得知母亲生病住院,含着眼泪对电话那端的妻子愧疚地说。) b# s& |$ C5 Y7 t! o

% b4 S- @3 ?3 n' i: t    前不久,已被列为转业对象的刘鹏璐主动请缨,担负起某新型装备联调联试任务。亲友们劝他:你都快要离开部队了,用不着这么拼!他的回答很坦然:“部队培养了我这么多年,作为营主官,我不能一走了之。”
. f6 Z; \2 h; U+ H2 o4 W, Z2 r, }# z) [  l1 h0 Q1 i, t
    唯有精神与信仰的烙印,能经得起时间的冲刷而永不褪色。改革当前,集团军所有待转业干部,都像刘鹏璐一样,自觉用老连长的“三句话”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向组织交上一份份写满忠诚的答卷。' ?* U9 j3 Q- b3 J) _+ B
$ p* l& h% E% N
    尽管多了“铁”和“钢”,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只能更强' i; b+ \$ L5 o$ x) w
+ L! ?8 p6 Q& u' K6 R
    51年前发生的一幕,是这个集团军官兵的永恒记忆:那天,某部地爆连班长王杰在组织训练时炸药包意外爆炸,为保护在场的民兵和人武干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用23岁的年轻生命树起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丰碑。
" R; x8 ]+ G2 s2 V# l- b) ~9 u: h: @; ~$ h5 F- P
    3年前的相似一幕再次在官兵心中定格:集团军“朱德警卫团”破障三连指导员罗昊带领官兵进行海上重难点课题试验攻关时,遭遇突发险情,在冲锋舟即将侧翻的一刹那,他奋不顾身推开战友,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生命。
. k8 }4 C0 ?7 N: L; v" h1 p8 C( q% r
     “罗昊的‘一推’与王杰的‘一扑’”,看似巧合,却又不是巧合,是一代代官兵传承弘扬‘两不怕’精神的必然结果。”集团军领导感慨地说。5 l! c, t7 b4 ^; `- C

: {/ x6 b- D/ l7 X: P4 H8 o3 v     军人最具锋芒的不是武器,而是不惧生死的血性胆气。集团军党委认为,“两不怕”精神是军人血性最生动的诠释,尽管我们现在多了“铁”和“钢”,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只能更强。% {9 U# y: g3 b8 h5 \  z' {7 g

, j0 d) P; H' R4 p7 k    无气不足勇,少气不成师。针对新时期一些官兵存在的“骄娇”二气,集团军广泛开展“争当‘两不怕’传人、争当‘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活动,邀请“硬骨头六连”“黄继光英雄连”等全军10个英模单位代表座谈交流,持续组织“学传统、学典型、当二野劲旅传人”红色访谈会,常态化组织“‘两不怕’精神百名传人、十大标兵”评比,形成了“理论灌注、传统感召、文化熏陶、典型示范、情感凝聚、任务锤炼”的“六位一体”传承模式。/ G" m9 q6 d0 b6 O3 O( C5 d
9 Y' I) G  q! `8 z+ \
     一次,驻地公安局给王杰生前所在旅打来电话请求援助:有处工地挖出一枚弹体锈蚀严重的炸弹,因不能辨认炸弹类别,几家地方排爆单位不敢接手。: C3 Z$ a* Z" j" q) {, t& _  Q
) W* f4 i% Y6 f, d
     “王杰班”班长杨瑞旺和战士王意锦接到命令后,火速赶到现场。经过3个多小时紧张作业,险情终于被排除。& ?1 r9 n( }/ k; k9 i5 t+ t
7 c& @3 R( v3 ~
    有人好奇地问:“排险时你们看上去很镇定,难道心里真的一点也不害怕?”/ V, _$ d/ B  E, [- F* J6 f
* z9 }" I# i% |/ Y* p2 g. n
     “王杰老班长为什么能舍身救人,因为他心中装着对党和人民的真情大爱。”杨瑞旺豪迈地回答,“在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时刻,我们从来不怕,也不能怕!”
5 C* x* m3 P) g. ]# r5 w* s5 ^
    裂变产生能量,聚变释放威力。“两不怕”精神如一个个“同心圆”,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不断地辐射与聚合中,爆发出无比强劲的正能量。+ y0 {+ b: }$ I% e" `4 g

) D3 v4 N7 u' _    前年8月,“坦克两项”国际竞赛在俄罗斯阿拉比诺训练基地举行,这个集团军某旅33岁的老兵林德华是我军选手中最年长的一位。前半程比赛,中国队开局不利,排名仅居第八。* v" k% v) s1 [  J$ o0 [
& I9 j: b( V9 g2 ?' c1 m
    能否扭转战局的关键一战——650米障碍赛即将开始。“拼死也要拿第一!”站到起跑线上,林德华暗下决心。5 M% _! O7 F: X6 h2 [

/ N' ~  Q8 U6 X3 a9 d' K    随着“砰”一声枪响,林德华如一支利箭离弦而出,越障碍、攀高墙、涉泥潭……当他以3分47秒的成绩第一个越过终点线时,赛场上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中国军人了不起!”2 X6 G/ i# Y$ u  U

5 @& [7 p& a4 K1 g- q. }    林德华的胜利,使中国队成功逆转、晋级决赛,最终取得佳绩。
, |. c9 i& r% S" w$ b7 C) A2 F9 N9 ]/ q7 i5 C! [9 L
    “战斗意志、战斗精神永远是战斗力的最高表现。”集团军党委坚持把弘扬“两不怕”精神融入实战化训练,以战斗体能、心理意志、实兵对抗等为平台,让官兵在直面血与火、苦与累中砺血性、强胆气,淬炼累不倒、压不塌、拖不垮的顽强作风。
" ?( E: c( }' ]4 [
* d6 d+ \: Z+ l, ]4 N    转战3省多地,行程1000多公里,万人千车无一掉队;历时3个月,面对高强度任务和恶劣天气影响,没有一人叫苦退缩……去年,在一场战役实兵演习中,集团军官兵始终士气高昂,圆满完成了诸军兵种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等重要课目演练。考核组称赞说,你们不愧为“两不怕”精神的传人!; E0 [0 \  B3 P: b, x, n

5 |) z- J+ O2 _. E! x+ _3 j: n    既要营造“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又要回归“阳光灿烂”的战友情官兵爱
% K( m5 Z+ o  F3 f
) a' ?$ Y: n" v9 [* i' s    在集团军部队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很多领导干部的办公桌上,都压着王杰日记里的一句话: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9 ~* `/ d+ q% I3 w, \1 K8 I

' O# w" b4 L1 i5 D! v8 `    “虽然只是短短一句话,但立在案头,就像是老班长在时刻看着我、监督我。”谈起心得体会,某红军团政治处主任蔡应东感受深刻。! Z8 u3 j2 K. [3 y/ Q
; y( A% X6 K2 o$ c( z5 t
    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他们紧扣“三严三实”要求,大力弘扬“权力运行程序一道都不减省、能公开的事项一项都不遮掩、官兵意见诉求一条都不怠慢、基层敏感事务一件都不干预、违纪问题苗头一个都不迁就”的“五条铁规矩”优良传统,深入开展“承诺公开制、履诺监督制、评诺问责制”活动,从自身严起、从班子严起、从领导机关严起,努力营造“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
  s+ d- y. Q7 Y5 h( \2 c' d  r/ e, }
    针对领导特权的“靠工资生活五项规定”,针对不良风气制订的“十个再也回不来”,针对廉洁自律提出的“六个不能不当一回事”……随着一项项具体措施的实施,官兵间请吃吃请的没了,打招呼、递条子的少了,不正当交往不见了。
! k" C3 Z1 S0 P. x8 L! O) v$ _4 C/ Y  J! A
     “指导员你好,这是一点儿小心意,给你拜个年!”春节期间,某旅三连指导员缪中遇到一件“新鲜事”,有个战士的家长通过微信给他发红包。5 T. a: [$ @, u3 p, A; l" [
0 ]2 W6 N. ^" E$ E
    这事引起缪指导员的警惕,他拒收了红包,并在全连组织开展了“小红包连着大作风”专题教育。没想到此后一段时间,这名战士一直有意躲着他。
# I6 C& z$ M0 \$ m; O8 n; `9 K5 R: @6 {2 z' k& C
    风清气正并不意味着冷冷清清,关系纯洁并不等于疏远距离。“小红包”的故事,引起了集团军党委的重视:既要营造“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又要回归“阳光灿烂”的战友情官兵爱。7 u6 D: Y) o% X
0 v& n$ O, t1 b5 K6 _) {& u! y' [3 k
    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候都要走在时代前列、领风气之先,而不能站在外面、落在后面。他们及时跟进,让官兵和家长共同学习“草地党支部”互让半块羊肝的故事和爱兵模范王克勤“思想互助、技术互助、生活互助”的光荣传统,引导官兵建立团结友爱、纯洁巩固的内部关系,倡导家长和部队共建良好风气。0 L% L. z' h% I4 D2 Q/ V0 w

, [0 v+ b# m1 T* s/ r( A    同时集团军党委将以情带兵这个“传家宝”一代代传承赓续,使尊干爱兵优良传统融入官兵血脉、深入官兵骨髓,先后涌现出“史玉伦班”“尊干爱兵模范连”和“新时期模范基层党支部书记”李晓钰等一批典型代表。  U/ t% \; J7 A3 R, }
) W- M) \8 N( q' r+ F; q
    “请问纪文磊在吗?他父亲乘坐的客车在宁杭高速公路溧阳段发生车祸,不幸遇难……”一天上午,噩耗传到了某旅汽车营二连指导员朱慎行那里。
0 n; w8 E' y! W8 ^9 O
# \9 d; X! r$ ]. J3 b2 \3 I    连队及时上报,机关急事急办。当天中午,朱指导员就陪着纪文磊赶到出事地点,帮助纪文磊家人料理后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事故理赔出现纠纷,旅里又派人前往协助处理。经过几番周折,事情得以顺利解决。
& ^0 D, u' o) E5 C1 u: r: ^5 x
& e% a  H; a1 z  w7 W* f    领导和战友的关心帮助,让纪文磊感受到亲如兄弟般的温暖,很快走出伤痛,工作训练更加勤奋刻苦。+ u, E/ N  e" h5 x3 G
- n0 Y& _; l8 o7 B
    爱兵爱在根本处,带兵带上成才路。集团军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开展“成才、文化、心理、法律、解难”5项服务,常态开展“大谈心”活动,为基层广大官兵营造一个正气充盈、团结和谐的“磁场”。4 M9 r$ R3 A, h. h1 m0 R$ Q

$ R- ~3 j$ u& J9 q    某通信团“钢铁电话连”四级军士长涂吉红,入伍时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可由于文化水平低,对信息化装备的操作运用总比别人慢半拍。看着有点心灰意冷的涂吉红,连长史田傲主动靠上去,从基本电路构造到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原理,不厌其烦地悉心讲解、耐心帮带。+ J' ]1 v9 Z+ ^$ l' W) q0 A% ]

1 ?. h1 Y: }) Z' E; u    不久,史连长调入机关,新任连长汪魏东接过接力棒:安排涂吉红到信息化程度高的接力班锻炼,送到厂家参加业务培训……两年后,涂吉红在上级岗位练兵比武中拔得头筹,还光荣地成了教导队兼职教员。
: A9 d, k! u0 E, M: E& s! w
3 S. x8 ~5 s0 g2 ~    不断吸收“时代营养”,让好传统在新体制的新枝干上发新芽
; g+ Z% q! m+ b" ?. [1 P8 a8 X; \7 ^+ u4 e6 g$ l2 O
    “儿子,听说你在部队进步很大,我们很高兴,为你点赞……”3月20日晚上,某炮兵旅大礼堂内,正准备看电影的四营上等兵刘彪,突然看到大屏幕上播放父母的视频影像,激动万分,身边的战友也为他鼓掌欢呼。
: @- J' y$ t: B
3 e- S( a% l1 y- d, M: w) A: Z     刘彪刚入伍时身体素质比较差,训练跟不上趟,一度比较消沉。旅里开展“送荣誉到家乡、送亲情到战位”活动,把训练尖子立功受奖的喜讯以打个电话、寄封喜报、传段视频的形式送回他们的家乡,并鼓励他们的亲属录制祝福视频寄回部队,在每周观看电影之前播放。
; H/ N5 C5 B' r! ~
2 D/ A/ o- V- i    看到战友收到家人祝福时的阳光笑容,刘彪很是羡慕,主动与连队训练尖子结对子。经过近半年刻苦拼搏,刘彪的训练成绩一路飙升。在上个月参加旅比武竞赛中,刘彪荣登炮手专业“龙虎榜”,被评为“进步之星”。
+ g8 l3 B4 L  `/ H- ?1 }) I: {/ b& N5 w+ n2 r
    “紧跟时代才能踩准鼓点,走进内心方能撬动心灵。”集团军领导认为,优良传统的生命活力在于主动拥抱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只有不断吸收“时代营养”,才能在新体制的枝干上不断绽放新芽。
& l( v- S9 \' }! b8 S0 \" ~' ]- d% m4 `0 K8 p% p" E
    “50多年前,郭兴福教学法走向全军。现在,我的名字能和郭兴福那样,一起进入连史馆,真是莫大的荣耀!”回忆起去年初那一幕,郭兴福生前所在连、某机步旅二连战士邢奥林依然激动不已。当时,在旅野外8000米战斗体能比武竞赛中,他勇夺第一。当天,他比武夺冠的“出彩”视频,便被载入网上连史馆“喜看当代‘郭兴福’”栏目中。
# s( o8 u+ o& ]) o/ A( i! Q* Z$ d/ Q4 }+ ?- p* |5 r
    创新的源头在基层,动力在官兵。为激发官兵主人翁意识和首创精神,这个集团军建成网上连史馆、连史册、重大活动影像库、连史展示屏等“一网三实体”活动平台,开展“人人进连史、个个当主人”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官兵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 l# J5 x8 \" t/ v. m' V. W( S9 u

$ o5 a* o8 b( M: i5 S) d( S  ^; t    去年初,某旅一名教导员精心准备的教育课遭到“吐槽”。老兵纷纷埋怨,形式虽然很新颖,但内容却是老一套,没有多大新意。新兵也私下议论,我们刚到连队,专业训练都还没开始,对课件中提到的专业知识,听得云里雾里,搞不明白……
/ X& w* G# f) a4 {) }  \- ^# p- k' B" k, o" w5 m0 r
     “不论什么教育,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人,必须紧跟时代变化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打通育人化人的‘最后一公里’。”他们针对教育“一锅煮”“不走心”等问题,创造性开展话题式分层教育,设置22个基本课题66个具体话题,走开精准化教育方法路子,一把钥匙解一把锁。& j. p% c1 K# F4 D9 `/ l

$ w0 R9 Z, [; v9 g) Q    对准“胃口”才可口。这名教导员根据官兵反映,重新选定主题,区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精准施教,让老兵“吃得好”,新兵“吃得饱”。# Y" P2 @& g* v

! Z# }# l- Z: ^, b    围绕开展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他们全力推开话题式分层教育模式,团以上干部突出“职业精神和表率作用”、基层干部突出“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技术干部突出“爱岗敬业、岗位建功”、战士突出“精武强能”,营造了投身改革强军、忠诚使命职责的浓厚氛围。
* q! W$ `1 T0 M- W% Z  r; E" I7 O7 m6 H( F
    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他们紧跟时代节拍,将互联网接到连队,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开放使用智能手机,开通“亮剑东南”微信公众号,让政治工作走进网络、占领网络,开掘增长点、发挥新优势;丰富王克勤运动内涵,实现思想零距离、心灵零距离、感情零距离,让“三大互助”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新活力……
) w; m' E- E: q  n0 f8 w2 v
' m" E$ e9 l4 {/ ]    新枝发新芽,传统育传人。张为臻老师,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集团军官兵高擎先辈的旗帜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奏响强军兴军新乐章!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4-28 10: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自是不惧!这标题是不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4970

发表于 2016-4-28 11: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友是政委吧.大话空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4-28 13: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4: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强军杀手锏,狭路相逢勇者胜 。。{:2_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21: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范长龙上将说得好:“如果战争一定要强加我们,我们一定要勇敢面对”。我的领土我做主,胆敢犯我中华者后果自负。敢打第一枪者,滔滔南海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中国在南海维权是正义的,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9 09: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才是有血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9 13: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走上战场都怕,没有不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265

发表于 2016-4-29 14: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人最具锋芒的是不惧生死的血性胆气{:1_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