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37|回复: 3

【2016海上茴香与大家一起复习军转考试】法律知识之宪法(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9 14: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海上茴香 于 2016-5-9 14:22 编辑
3 g/ k3 E1 ?, e% V, S% Z2 `" o: W
! B$ J2 I: c! l0 e( F宪法重点法条
( ?' |2 i: f8 {  \7 }宪法从历年考题情况来看,宪法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宪法的最高效力、行政区划、特别行政区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历次宪法修正案修正内容等内容。另外与《宪法》相关联的《立法法》重点考点在本章一并提及。/ }0 G+ b: }9 M. F6 \( o  D
【重点法条】
6 W" g! g2 g2 s4 b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i- M; S+ s0 K/ F5 r. T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 W$ H  b5 x. a4 o, V! q! C, T0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k$ B: X" N4 v3 y' i: n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K5 D* p; U, E. v6 E! |0 D/ U; S0 i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g4 J* ?) w: C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7 f8 L9 q3 M1 O!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6 I: e2 V% {# j, M- K' M6 b6 t: g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J7 k4 C8 A, ?% V# e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 u0 l- F1 j7 z【意思分解】) D6 R6 h; n% X1 Y! B! v) C7 E" Y
1、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u" {; H4 B. D8 g& L. |( |& p2、第1条规定了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阶级结构是:
$ u. O" [( \2 u# ]; g(1)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4 l7 Z4 A- K5 V) o: K$ E
(2)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以知识分子为依靠力量之一;1 h2 `( ]+ H! }
(3)以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政治联盟,爱国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g7 }) A) S9 B( Q
3、第2、3条规定了我国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P, C$ B0 u& b$ ~0 s$ q4、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F8 N2 C) x. {' ^9 X; A- I
【真题回顾】. N2 J+ g5 n  r+ @9 F4 l* o' ]
(2006年江苏真题B类)9 J  ]7 Z8 M" [3 E) K
13、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A)% [5 C7 B; o' L# D" B
A 政治联盟 B 经济联盟 C 思想联盟 D 群众组织
3 s$ u) F, V: f2 d" b  u+ t6 [! ^(2005年江苏真题A类)
6 I: o0 B/ g* X8 A: g& p16、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C)。
# q( _+ K0 d' {* `8 IA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9 R  j2 a# T* x/ h
B反对“三权分立”,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e4 D+ b( h% I- [# |3 r( u
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M  p$ s6 p, S* N8 A- E
D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9 B( |$ f; H0 }; {- A# B(2004年江苏真题A类)
# J$ T/ \% S) @0 F# ~0 `38、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体系是(C)。! s: r4 Z+ ?8 `
A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3 @# v7 c- g6 E3 [" H4 F" E
B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徽、国旗、首都
" L5 p" n& n* @5 ~$ h) N& fC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 b& A% W$ V' J
D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徽、国旗、首都3 W# X, B( X3 c6 o" Q# V
(2004年江苏真题A类), e; c& b0 A# }" C' t& V
2l、根据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A)。
/ R/ i+ E! p6 ^+ r- ?: Z4 c- g5 u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U; A0 S$ O+ L  w/ ?6 U5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A2 v& A+ d, C/ v5 V# w) q
(2005年国考真题A类)8 y: Y0 I9 \6 J$ Y
106、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所遵循的原则是( A )
1 w/ x( _" H6 h0 b8 X! n8 d8 W' ]A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 i6 a4 I$ C% ]+ h6 W) L2 sB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 \+ j% `9 M* d, u) H! M; Z
C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
1 I. r' U7 P, _! w! u  A+ wD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创造性+ a5 o& F, c6 _9 F/ c8 w, h1 R5 @. g5 E
【重点法条】
  y3 l7 e; t7 I1 M: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l/ u1 b$ U$ ~& a" v3 a
第七条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a; C) n+ A6 O6 f; x: r4 V% g
第八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
0 z2 D( u! F( X1 F, }6 E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 U5 |0 o. J) E2 y" F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 l) X# v) `* O' |第十一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v: W6 b1 E3 a  J. K1 J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a, o2 s+ ^2 I# \
【意思分解】
9 g% s) Z$ n& V; Q1、第6条有以下几层意思:(1)我国基本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里应区分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分配制度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差异。3 ^, [" [& N" m% A' b
2、对于第7条,考生应注意:(1)国有经济与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同义语。(2)国有经济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D1 Z4 T& u+ L4 c6 F- @$ N
3、了解第8条第1、2款的规定,重点掌握第3款: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政策是“鼓励、指导和帮助”。2 w2 Q- f9 u3 l! z2 r- C6 ?$ d
4、重点掌握第11条:(1)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基础的政策是:“引导、监督和管理”。
5 }$ X1 r, ^7 y3 U/ a, V% A1 f【重点法条】
) o( `) }& |5 D* x, @+ |0 [第九条 第一款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0 r( C9 w4 F# j6 x- x! W- @& i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 {- Y3 q% a2 f0 x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F% y2 ]8 N6 _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0 H6 ~) P- r% ^  c" c8 D" n) q/ X' i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 y- _5 W2 B1 d3 T: G; D: k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o2 ?% P' a$ T8 Q' ]6 e/ F2 V: `
【意思分解】
; H$ N6 W- K1 B/ b) ~以上两个条文关于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的基本规定,应注意:
. g7 E, _/ k% ]2 }0 W/ b4 d1、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既可以属于公民所有,也可以属于集体所有,但矿藏、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第9条第1款)。
$ G5 k: y& Z* A* @7 U# ]; p2 c: Q2、关于第10条规定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制度,读者可参见《土地管理法》有关条款。
1 e6 c7 U5 K/ j' X$ {5 L2 N【真题回顾】8 y& K5 O& N: y* U
(2008年国考真题)
2 V, D' @5 O$ i% L, L. c# R& B102、下列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x1 U( Y" }- p0 _
A.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0 h7 M, G) A6 W; O0 d+ nB.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9 R8 f  o3 Q5 v7 d' A% l* ^( s& @C. 土地全部属于集体所有) s  S% M. D- B, Y
D.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4 T) O4 H5 v1 D, L! q  ~
(2008年江苏真题C类)
. V2 V, z% m2 q! C28、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CD )! j$ t' }& Z3 |- z9 \
A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 D& D) X. C6 E7 a/ Z$ Y8 w# f5 q) gB 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0 O  l6 ]$ q4 h! r
C 农村的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C9 l" N' f! f1 B( z
D 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 L; O! u. y& T, T5 P' j7 p8 M(2008年江西真题). G: U# C/ G# m) I
87、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下列自然资源中只能为国家所有的是(C)。
3 \' o; t- |, \# a2 dA 森林 B 草原C 水流D 荒地) x6 E  n0 o+ O2 Q0 r/ _% N! h
【重点法条】$ B; k/ }+ X9 ^* j) X6 V
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 Z/ @; y1 x" o& i(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D; F- u7 B8 b5 d& ^0 d3 F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 a  M1 `  ]/ C( B(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1 f+ q: m% e) n6 ?, ^3 L& a8 l9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R& `, \+ u" k' K0 L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p  E4 u$ n5 P& r% N: b第三十一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m$ b6 p8 P5 ^* X3 R
【意思分解】
; y$ X( ~: U4 L& v1、第30条关于行政区划的规定,应注意:(1)我国的行政区划并存着三级制与四级制。(2)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
7 ?/ x: C+ E4 N. i7 k$ z* H2、《宪法》第31条是我国建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对此,读者务必铭记在心。注意只有全国人大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4 `6 ?# t/ |7 ?【真题回顾】
3 X6 l9 P) R( J3 a(2004年江苏真题A类)3 h+ }5 ^9 D* g6 B2 x
53、我国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 B)。4 I5 r/ p+ Q$ }1 X8 q2 q2 E1 y4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6 W) T& ^8 y; G- D/ U「详解」
8 E( C6 A- k; Z. o9 ?; S1、在我国,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所有。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经国家允许,可以划出一定范围由集体经济组织以至于个人使用,但他们不享有对这些资源的所有权。宪法不仅强调保护自然资源,而且要求合理地利用资源。: Q2 H9 f) L$ X" |2 \
2、关于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应注意:森林、山岭、荒地、滩涂既可以属于公民所有,也可以属于集体所有,但矿藏、水流只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第9条第1款)。  E5 V* P" A* d& K# a8 I: O+ O& H
3、我国的土地分别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包括:城市的土地和法律规定的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除外),以及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镇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归农户长期使用,但是不属于农户私有。
! u# V% ~( Q' j0 {: v0 Z# m% Q% Q第10条规定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制度,要注意无论是国家所有还是集体所有,都是公有制。
  z9 j7 x+ ^7 @: i3 o% {6 W* N9 d4、对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土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注意:土地所有权不能**,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 R% u  x: G+ M, p7 c
5、注意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第10条第4款所作的修改:国家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9 N2 V. E( [( J7 n「例题」(2006年试卷一第59题)
1 X+ N; ~" C1 y; L: o' i8 q: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2条、第20条分别对宪法第10条第4款、第3款进行了修改。关于这些修改,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8 N2 R6 g3 H! i
A、明确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
3 F: A" t  H2 t: ^- `5 QB、确认了国家对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支配权力# u$ b7 a- G! d+ u7 I. {
C、明令禁止侵占、**、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土地
7 }2 x2 |- H1 j# Q+ c+ F8 v2 G) sD、明确了国家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的公共目的和补偿义务1 V: q& T: i. i$ [3 E& L* m
[答案]AD
8 I; Z5 O" X. d【重点法条】; u( y: Z( G# C4 F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 ~4 P# U& C'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 m4 k* D5 V/ `! H/ x, {$ q) c%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7 y3 X4 A* Q! z. M「详解」# h" y& E  ?: N9 E  A; K5 Y
1、本条是关于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的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民个人财产是指公民个人通过劳动或者其他合法方法取得的一切财产。8 ?9 V1 f0 ?4 B0 r3 |
2、我国公民合法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劳动收入,经营自留地(自留山)、自留畜、家庭副业所得的收益;公民自有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自有的竹木、果树、家禽和牲畜;公民自有的农具、工具;公民自有的文物、图书资料;公民所得的侨汇、外汇和继承、受赠的财产;公民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从事社会服务事业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产品和收入,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9 W0 b" r# o) C5 V9 H) y* T3、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中最主要的是劳动收入。除了劳动收入,还有一些是按照法律规定合法取得的其他收入,如收取依法出租少量房屋的租金,银行储蓄利息,继承、受赠的财产等,这些也都属于公民私人的财产。公民对其个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理的权利,受国家的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非法冻结、查封、没收或者侵占。
8 f! s# @$ E" B" d! a1 ~4、注意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本条内容的修改。6 K& w7 t) i9 i3 w( n2 u! ~) S, t
「例题」(2004年试卷一第7题): B' @% w; Y/ c: \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R# b2 [; j: |. Z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_; d( E8 I; b2 A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A0 s- i! v# G
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q. v: ^6 {- O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V$ D- U* U* f1 H9 S
[答案]C* J/ Q& \" @$ e3 c
【重点法条】
1 @" h" `( L3 D$ n4 }# ]第十九条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7 d# Q; k/ Q! R8 l- B/ m8 E2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0 g" u/ ?0 _) r% Y
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1 y: y* E9 a- t- {+ _% ]
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F0 r$ p8 I/ P* B1 h' w' f' e5 ~; K
「详解」
7 O# E- G# O9 B+ i( G6 n1、本条规定了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确定了运用国家力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 a* E$ I  c* M9 _" g* X
2、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形式。即不断完善和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既发展学校教育,也发展社教育。所谓社会教育是指除了各种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外的各种教育形式。不仅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校教育,而且还要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其他业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使亿万人民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这是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
, X, |" ]/ F) Q; l$ t- }3、规定了新的办学方针。即除了国家举办教育事业外,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包括个人都可以举办各种教育事业。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途径。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近期目标是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所谓初等义务教育,就是指国家对学龄儿童实行免费初等教育。' V" U+ ^  H0 t% A  S( P
4、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由国家确定的,在全国普及推广的一种标准汉语。+ @; _* C/ ~6 p# J/ j/ u
【重点法条】: ?1 z+ S0 T; P3 E
第二十四条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4 X8 F) M6 [3 g9 R4 e& _3 M$ z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5 W5 e+ l3 @9 G$ ~; r% V
「详解」  C( d0 v. ]/ e/ V* W9 Y% I
本条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
7 e+ ^$ ]0 {% t% m1、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第19条)、发展科学事业(第20条)、发展卫生和体育事业(第21条)、发展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第22条)。$ \: C. d! ]; ?! [7 a' C2 [) \
2、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理想、道德、文化和法纪教育,培养“四有”公民(第24条第1款)、提倡“五爱”教育,树立和发扬社会公德、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反对腐朽思想(第24条第2款)。4 [7 a! Q; B. H2 @' t6 r
司法考试中考查上条内容的角度往往是让考生判断某一项内容是属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内容,还是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因而,必须分清楚精神文明建设两大项内容各包含了哪几项内容。" u5 x3 K0 g, j1 i
「例题」' j. t( J  O0 u2 [5 m6 X4 ^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有:
$ S4 m7 J8 ?: J1 `% r& wA、国家发展出版事业
$ }" H: {4 V) L5 L% EB、国家发展文学艺术事业. [, Q* W- j! i8 Q5 Z
C、国家发展新闻广播电视事业
8 t  [: G+ b7 e+ RD、国家发展图书馆事业# t6 Y6 d. o  ^
[答案]ABCD: K- A9 l+ O$ m6 G8 N
【重点法条】4 o  u& C3 o5 n( A- f$ O! l
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 O4 {' H8 `% ]$ K( P0 B& J(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7 O8 a! X/ D+ W$ ?  U/ _(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i2 F) N: f9 x7 O1 g) w+ @% D. F) I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3 X& y+ y& O! n# |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 G$ C% t2 Q! ]0 |& f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9 h. M8 u( Z3 p5 x$ F
第三十一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9 R" ^) F! a  \! a6 G/ G「详解」
$ N6 w5 u5 t! a  U' j- r; M这两条规定了我国的行政区划制度,其内容包括:8 z# W, J+ [5 h8 K( O: \% x5 f
1、我国的行政区划并存着三级制与四级制。0 Q0 a+ O; f$ n; D6 R
具体可理解:
4 k5 ]# ?% \$ Q# v% G0 U( |" T全国分为省级单位(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 E' v5 X6 p* L4 E2 a省级单位下为市级单位(此处市俗称“地级市”,包括市和自治州);' G) N8 U8 k( s& A* D5 N
市级单位下为县级单位(包括县、自治县、市辖区、县级市、旗等);  C: a) {" S, k
县级单位下为乡级单位(包括乡、民族乡和镇)。
+ c: K1 E$ d- E! P特别行政区是省一级单位。/ o' N5 Y$ y# c
但需要注意:在上述这一行政区划的结构中,有的上级单位并不当然包括所有类别的下级单位,如很多省和直辖市下就没有自治州这一单位。另外,我国有三级市: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8 j: T+ r4 G0 s2、关于行政区域的决定权可以记住两头的:即全国人大有权决定省级地方的设置和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省级“人民政府”(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乡级行政区域的设置,其他的都归国务院
# `, E6 L$ ]. v/ W# j3 K3、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 g7 r* g8 Z  N  x, P( A8 X  c3 t
4、第31条是我国建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对此,读者务必铭记于心。注意全国人大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第62条第13项),而具体体现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两个基本法。所以只有《宪法》第31条才是全国人大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
* A3 Z( i- g; O8 G/ S2 z1 j5、特别行政区是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可分离的部分;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可以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内的地方事务;特别行政区可以保留现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的所有权、合法的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如遇困难,可由中央政府酌情予以补偿。
4 ~: `- ]4 N- j' m+ g「例题」(1999年试卷一第69题)' L$ o/ [4 L# @# e/ J+ T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选项不是我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
! Y) F$ @3 L& L' ]A、宪法序言
7 J( @3 [# h  D" m/ d) rB、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M3 Z3 N/ o; N6 d( T9 [
C、宪法第31条
* P0 x6 n' x7 P9 [# u6 ]) ND、中葡联合声明- e  T& l  S! W' C
[答案]ABD
7 e, n& A5 _6 V. U2 |0 s( [%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0 津贴 +50 收起 理由
李小特 + 50 + 5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5-9 17: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版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9 17: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祝朋友天天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0 1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茴香是个好版主,茴香是个好转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