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74年前的今天,1942年5月28日 (农历四月十四)2 J5 M$ u' e" K/ Q, c7 T& Z
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o. O5 n4 l: n: Q; B6 }
+ g E0 s3 w* v# S/ i
0 _! E+ x6 }8 C2 u: D; F F( |& t▲毛泽东、朱德等与参加文艺座谈会人员的合影
/ g# i8 E2 z( s4 C! y& L& m7 r( ^3 W4 R( N4 [( L
1942年5月2日(距今74年),**中央宣传部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出席的作家、艺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共80余人,会议由凯丰主持。8 h) b/ ~: z$ } k
3 r2 m+ t6 C$ V. Q) v% Y
5月2日为第一次会议,毛泽东讲了立场、态度、对象、工作、学习等1个问题。16日,举行第二次会议,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民众剧团负责人柯仲平谈了该团的演出感受。从晋西北回来的第一二0师战斗剧社社长欧阳山尊作了发言。23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朱德首先讲话,谈了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对象问题,并联系自己谈了世界观的转变问题。毛泽东作“结论”发言。座谈会结束后,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王稼祥、博古、凯丰、徐特立等中央领导同志与参加座谈会的全体代表合影留念。/ y- B- ~( Z0 g! N9 B
Y% t. V8 v' ^) ?# |5 R 5月28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分为“引言”、“结论”两部分。《讲话》是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它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 m" r* }& R; n Y) h( G5 G- l3 \* {" T7 P
《讲话》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知识分于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讲话》明确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同时,根据文学艺术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的著名论断。
, ?5 C. w8 y B7 j# @% Z4 q* ^1 z. y$ b2 z4 H; h, g' K
《讲话》还提出了典型的创作原则,即“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该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讲话》进一步指出文艺“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指出必须通过典型形象体现出党性原则,更有效地发挥文艺的特定的战斗功能。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了的文艺作品,才能通过艺术的感受,“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 o0 Y y: R2 _" V
* F1 I) w3 L/ V" T, Q, r' q& H
3 h5 U& N6 k0 b, y# s5 k▲八路军战士自己动手**乐器
4 j5 b; V- \9 K: P8 s( r1 a4 T! |( k! h
0 ~# Q j5 f: c
▲晋察冀画报社工作人员在制版% R) n4 P& `" R/ p8 {
* Q" B* r! l+ S" V3 w2 a* i1 u
, K$ K* Z, N, v7 I9 \2 V▲抗敌剧社的演员同部队一起就餐2 P$ x! w4 ^3 {( V& h0 P( T
! J& n( W2 V/ I* C3 _
. L% J/ |+ U' Q3 W- I
▲秧歌剧《兄妹开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