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7-20 09: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军转干部不是高中学生,转业安置的人员,大家本来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 v/ j$ Z, C3 @7 g: d. y8 h3 Y6 l0 A. w' P* E: N; @
如果说只有考试一条线,首先我不说别的,光考什么就不能保证公平了,考申论,有人会说对政工干部好,考行测,有人会说对高学历好,考公共基础知识,有人说会对大机关的好。
7 _8 v0 ~( _3 l p
, }' w5 |3 B5 m而且,军转安置本来就是对军人奉献的一种补偿,那么如果不能体现对边防海岛上的照顾,对军龄长干部的照顾,这个政策导向性也是有很大问题的。那么考核分和考试分分别占多少比例合适?考核分是以功绩为重,还是以资历为重?
" w! n, c* y6 {3 B9 H9 O" k3 F( h6 s$ q# o6 V
安置全部按考分来,地方接收单位接收积极性如何保证?靠行政强制,对转业军人是更大更深更长远的伤害,这点怎么平衡?
% f; t- p+ B# j: Q& e
2 R, A0 r" A% \! G( Z. }, j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绝对公平,在我们国家,长期的实践中,也总结出来了,公平和效率必须同时保证的结论,也就是说,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个平衡点,既相对而言大多数人都是公平对待的(不可能保证没人能通过关系和钱办成事,但少,而且风险大),同时安置的去向岗位相对比较好,单位也比较接受。" x+ H" X+ ^) h$ y5 y
* @( H6 g' z6 _) | U) O
单单强调公平,不顾效率,军转安置这条路就走进了死胡同。1 o' F: Y3 k2 k% a Z
2 a) ]4 n. y. U) o. I e
十八大之后,风气变化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完全可以试行双选安置+政策照顾的单独安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