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J/ E# i' f* O% b
2 T, L4 E& |/ q' ^% n6 [6 \2 R" [ 很多人喜欢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就寻不到一个真师,明师啊?
$ T" f3 l/ S% s% [- M$ E 我说,与其去问如何才能寻到真师,不如问自己要如何做一个好徒弟,让真师青睐自己。世人- l9 d8 _; R" {3 \& l, d+ n
只知寻真师难,却从来不知真师觅高徒更难。正如钟离权当年对吕祖说:千百年来,我就只等到你
/ n. Y0 D4 B9 w G/ p0 w7 q一个人。
4 F; h! ?9 t6 @
5 \) ]: \: ?* x! h. C( k; U: ? 洞宾曰:「师父计年一千一百岁有零,度得几人?」& `5 C" S5 Y+ Y
师父曰:「只度得你一人。」# X1 `; Q( B! U# ^
洞宾曰:「缘何只度得弟子一人?只是俺道门中不肯慈悲度脱众生。师父若教弟子三年为限,只5 q$ q t6 v! l# W6 F7 |
在中原之地,度三千余人,兴俺道家。」! X& ] J: u7 `/ ]/ O4 r
师父听得说,呵呵大笑:「弟子住口!世上众生,不忠者多,不孝者广。不仁不义众生,如何做
' {) b$ }' K; `6 L得神仙?吾教汝去三年,但寻得一个来,也是汝之功。」
5 U- B/ l8 ]: s: }: {8 p7 w 洞宾曰:「只就今日拜辞吾师,弟子云游去了。」
/ O( v1 }+ p2 Y. I$ Z0 [- s% a" L7 }- I3 o$ Q
三年后,吕洞宾空手而归,可见人心不古,世人之难度化。吕洞宾径上终南山寻见师父,双膝跪下,# ^5 u4 m/ _) G# Y2 O: Z* e; v/ x
扑伏在地。* { C% r! L z& K, t
+ _8 Y* A& R: P: C6 [- |5 m 钟离师父呵呵大笑,道:「弟子引将徒弟来,不知度得几人归?」吕洞宾惭愧告知无度一人。
; B* H; {( Y; D) A) m' `, k! I% N: g# s
这三年,吕洞宾也四处奔波寻觅高徒。他得知有个人想修行,认为作神仙不难,积德行善、礼拜至4 K. _0 w) N q5 Q
诚就会感动神仙度化。此人费百银买吕洞宾像放入家中神龛,每日早晚沫手、更衣、顶礼膜拜。这样拜
( {2 X/ L* y Q1 |( v. S, a了好久,这日清晨正礼拜,门外来了一老叫花子,浑身长疮,衣衫破烂,一跛一拐地走进门来,有气无9 m0 S# l7 L6 ^9 M
力地说:“掌柜的,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好久没吃东西了!”. G; L# F; Q- t9 u
主人正专心敬神,被老叫花子搅和,很生气。刚要发脾气,想到应该行善,便忍着性子说:“我正敬
: P3 r$ l4 O& H+ B: E s( O0 p神,你这样冲了仙气。快出去!”. {6 j7 P7 y' z7 M" O: V
老叫花叹叹气,退出门去,蹲在墙根下,等了半天,也没人来施舍点饭食,遂再进门去:“掌柜的,2 L7 \1 s6 R% _ S" U
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 z( O' L1 h- D: q 主人见老叫花没走,非常恶心,端起喂狗的破瓢,往老叫花破碗里一倒,大声说:“给!快走,快走!”4 P& f7 ]+ o. Y$ O' D/ l% x! f
老叫花就地蹲下吃起来,食毕再向主人要水。主人气得不行,一边大声喝道:“你这个老叫花,舍你饭* X. F4 y2 G$ ~3 w1 Z" `' r
吃,还要水喝,我什么时候欠你的?滚!”一边唤狗来咬老叫花。$ \, {+ O# a/ i' E( C
“哎呀,我走!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老叫花说着出了大门,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T6 z- f1 ^) \. u
那人听到这话,觉得好生奇怪。正纳闷呢,发现门上贴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纸条,上写道:# ?1 L. S p5 h
世人认假不认真,天天诚心拜洞宾。: I8 c! g) y' r" |% z, z
今日洞宾来拜访,叹君少颗真善心。* G2 ]$ {: q/ n( U; B4 Y2 H
那人看了纸条,方知是吕洞宾来访,后悔莫及!1 h# N x1 O. J# s( }
大家由这两个故事看出了什么?你天天寻觅真师,问题是,如果自己德行不佳,即使真师到了眼前又如7 E9 n& j/ ? j* B
何?还不是生生的错过?很少有人反省自己的德行,一听有人说自己如何如何,就浑身不舒服不自在,不以; k" s: |& U5 N, `% b( |7 [+ O5 a
为然,反唇相讥,甚至大棒打出,若是如此,天天在家里念经拜神求真师又有什么用?, M2 }3 i0 W, e \" M. p; r
很多人都知道,道家的习俗都是师父找徒弟,为什么?因为徒弟寻真师很难,毕竟站在低处的人,看高* w+ Q* f' w- E) H! e
处永远是云山雾罩,看不清楚的,若能看清楚,那么弟子的水平也就和师父相当了,那还何必拜师?但站在* D6 m2 K2 l" D3 X
高处的人,就容易把下面的人看清楚,所以只能是师父主动去找弟子,而弟子要寻师很难,自己能力不够,
% A5 q2 B3 {# K- |根本不能辨别真师。有的弟子寻到了真师,看似是运气好,其实焉知不是真师也在寻自己呢?$ u7 D; V$ c1 N7 Y' j3 l: h% B6 b* i
在寻到真师之前,弟子可以努力培养、完善自己的德行,只有品德高尚之人,方堪传道。这样的弟子才
' I# E2 ] d4 L. h7 C% ^; `$ x是大丈夫,真英雄,才有神仙之仙姿。
3 S- p6 `5 S$ o* }$ Y0 J" ^4 @ 所以,你若是高徒,你必不错过真师!" ~# K8 ~8 o; V* _- @0 C
|
评分
-
参与人数 6 | 经验 +70 |
津贴 +105 |
收起
理由
|
云门山
| + 30 |
+ 20 |
赞一个! |
柳絮似雪
| |
+ 2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倚网情深
| |
+ 20 |
|
男篮4号
| + 40 |
+ 20 |
赞一个! |
皖宣自
| |
+ 5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鲁鲁河情结
| |
+ 2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