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6-23 10: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inge 于 2016-6-23 12:06 编辑 ' s2 O; p }) D. E3 k
7 }! ]2 Q# h+ \! l1 H9 ]' m
7 S$ z- D$ Z% G, y& m4 j; S 怎么说呢,社会差别客观存在,资源总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不管它合不合理,这是事实。孩子们也会走入社会,如果有好的平台好的机会,他们当然要把握,上名校也就是这么回事。 \) e4 G( P9 v \3 h6 d/ T
我的孩子也是南外的学生,这不是我这个老爸的功劳,相反,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才上得了这样的学校。当然,物质上我也得给他准备好一切,这确实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愿意承担的,但我认为教育上的投入必须舍得,只要孩子争气,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也要供他在他自己选择的路上走下去。
; E5 D0 O( [. i8 b 所谓农二代,他们获得的机会确实是不平等的,但报怨没有用,一方面,他们应该更加努力,读书就是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从农村的学校里走出来成为社会栋梁的也不少吧; 另一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在力所能力的范围内都去帮助那些弱势群体,不是说帮他们不用付出就得到想要的,而是帮他们获得更多平等的机会,给他们个人努奋斗的机会。
: x$ ?7 a* Z: [+ N I3 Y 我的孩子从小就学习了乐器演奏,一直坚持到现在上高中,这才有在这次南外毕业舞会上乐队表演的一席之地。一方面孩子在坚持,另一方面这是家长持续投入的结果,每年几千块的学费都是我们的血汗啊。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当然不是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条件,所以,我的孩子今年起加入了本地的义工组织,定期去邻省不太发达的县里的中学去支教,他教初中的孩子们乐器,完全无偿,这也是在为社会公平做他力所能及的贡献。
1 e* }8 ]' a0 C: {2 V+ b'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