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597|回复: 20

[陈年旧事] 之96 儿时玩具——‘抠砟’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8640

发表于 2016-7-26 10: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5 G5 j9 X9 O9 W. e% D8 s% f9 s2 M

$ M5 f5 x! j# O3 h                                        儿时玩具——‘抠砟’: {7 ?0 s6 _2 b, {( |

1 V+ i7 A4 \3 ?( Z; j# @' a6 K9 b
2 n. ^& Q* c. A      回顾儿时玩具时还想到,在我们那里,在我们那个时代,还有一种玩法也很风靡,一年四季不断。哪怕是寒冷的三九天,腰里系着个麻绳,或是眠着怀,有的还脚下蹋了着一双破鞋,带着两行鼻涕,顶着小雪,也不会拦挡住在大街、庭院等稍宽敞的一点地方去玩,就是玩不上也要围着看热闹。那么是什么玩法呢?就是‘抠砟’。  F3 ]! B( c1 f/ a
      玩具构成有两样:: [+ S  V: k" T/ P$ }
      一是‘砟’。‘砟’是何物?说白了就是一种赌物,是不是这个‘砟’我还叫不准。‘砟’,我们那最常用的是“马掌钉”。而后也有时直接用硬币直接使用,也有用他物代替的。“马掌钉”,那时东北的朋友们东应该都认识。那时的农村没有机械,牛马是主要的劳作和运输的力畜。那是虽然我们那里没有水泥路,柏油路,但是,冬天来时,冻僵土路的硬度不次于柏油路或水泥路。用于拉车的马,必须在马的脚下做成与马蹄大小相符的半圆形的铁垫,以保护马脚,这个铁就叫“马掌”。固定“马掌”的钉子就叫“马掌钉”。“马掌钉”形似蝌蚪,钉帽为约指甲大小的三角形,厚约三毫米左右,尾部长约二十毫米左右,尾部用于固定“马掌”,头部类似跑鞋底部的鞋钉,增强鞋底面和地面的摩擦力,从而实实在在的迈出每一步。“马掌”也不是做一次就一劳永逸了,它也向鞋子一样,要根据使用程度不断更换的,更换下来的钉子就是我们玩的宝贝了(除了更换下来的,还有固定时没固定好而中间脱落的,也有各种弄取新的) 。当时的“马掌钉”在孩子们的手中仅次于钱,甚至直接用钱交易,以保自己囊肿“马掌钉”的数量。! d* P! T6 y% V* l/ g* X, N% b
      二是‘陀’。标准的‘陀’是铅的。大约五至十毫米左右。后来玩的人越来越多,铅饼固然难弄,大多就用鞋底后跟部代替。+ d8 T; R  ~% ]; l3 O7 {, G
      游戏规则是:在一适当的地点先划一个约五百左右的口字,再在距离口子三五米左右划一平行于口字一边的直线,玩家在口字里每人投放一枚“马掌钉”,而后面向直线,后脚跟站在口字边缘向直线发‘陀’,‘陀’的正面离直线最近处为先,最先者是直线评分‘陀’者,‘陀’的一半过直线的任何人,就为失败。一次排出名次(可多人玩)。发‘陀’完毕后,按名次前者先来,站于直线处手握‘陀’饼瞄准口字中的赌物抠打,打出的赌物就是得主所有。口字中无赌物结束,无机会者只能认输,赌物不净依次反复。  M3 ~; N) z5 I# `5 I( F2 W" A
      这种玩法是我儿时最盛行,最普遍的玩法,年龄无界限,有时有些大人也偶尔参与。
$ A+ D  F5 ?8 O8 z% p  U# B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30 津贴 +160 收起 理由
狼行千里123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沉鱼 + 100 + 5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柳絮似雪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秋日诗语 + 30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沈阳老李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倚网情深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7-26 10: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晖酒当歌 于 2016-7-26 11:18 编辑 , k5 X0 U$ O- x0 @" L* G  m

4 \  k3 s; K6 ~$ ?! [, S2 T9 I. M; M文监察说的和中原地区的“打铁瓦‘差不多,先画一个方框,方框前面画一条线,然后几个人,几个人也是先在放框内捐上硬币,然后就是撂铁瓦,谁撂的靠线最近就谁先站在顶端线,用铁瓦砸钱堆,把钱砸出去的就归自己所有。第二名第二个砸,以此类推。

点评

打铁瓦,没听说过,可能是叫法不同吧。  发表于 2016-7-26 11:06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40 津贴 +60 收起 理由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6 12: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监察,我不懂您这个玩法,真的没有听说过,也许是因为我是70年代末出生的,再者是南方人。我小时候玩的就是玻璃弹珠,滚单车轮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40 津贴 +60 收起 理由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640

 楼主| 发表于 2016-7-26 18: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沈阳老李 发表于 2016-7-26 18:18# w" L; N1 ~0 p% M- M  C, J
我也是北方人,  ‘砟’是何物,我好像没多大印象了?   文监察若能给附上图片就好了。

2 p1 D% N7 [( U. j8 p哈哈,请稍等。6 {( |* D" \5 J& \" {
那我就画个简笔图。
0 c" O$ @; n) ?* O- P好了大概意思吧,
DSC06620.JPG
DSC0662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6 18: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文监的美文分享!虽然游戏没玩过,也是第一次听说,但还是看明白了。能用钱买的玩具,怎么说在那时也是一种高级游戏了啊。给骡马钉掌知道些,还问过怎么这骡马就不痛呢{:1_206:}

点评

挂掌时,还得削掉一些呢。挂掌的地方就像人的指甲部位吧。  发表于 2016-7-26 18:58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40 津贴 +60 收起 理由
狼行千里123 + 20 真情互动奖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6 11: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些玩具,回想起童年的回忆。
' j  Z4 d( C4 A5 A1 i4 z% H: R那时候玩具少,但很多要靠体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6 15: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个游戏都没玩过,很新鲜!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6 18: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北方人,  ‘砟’是何物,我好像没多大印象了?   文监察若能给附上图片就好了。

点评

哈哈!我就画个简图吧。  发表于 2016-7-26 18:31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7 07: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玩具,真是很好玩,也很感兴趣,别看都是**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7 09: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边像没这东西,这是第一回听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7 0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的游戏,文监记忆的很详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7 11: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马掌小时候经常看,还是一门技术活呢,还有一种补缸补罐的技术,现在都淘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6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60 + 4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7 13: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1:30开会,现占个位,晚上再细看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0 20: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玩过,也不知道是什么东东,不好评论,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8 13: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游戏有意思,输赢方式同过去输铅坨类似,玩法有异,那个时代应是一种有点“刺激”的游戏。

点评

同时也回顾一下两个字的读音,抠就不用说了,砟[zhǎ]音同“鲊”。  发表于 2018-5-28 13:50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文士贝 + 40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