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晖酒当歌 于 2016-8-17 09:15 编辑 : O7 {2 E0 e: z% h5 h2 I6 v
x0 H3 X; c( S6 H; K9 ]
港媒称射击队管理让队员崩溃 禁朱启南回家探病儿
7 p& Q8 T2 F0 W, W( _$ k: i2 _5 R' l% ?) T
里约奥运会射击比赛14日落下帷幕,中国射击队收获1金2银4铜,与伦敦奥运相比,金牌相差一枚。从成绩上看,中国队的成绩并不算差,毕竟新规则的使用削弱了中国队的优势。不过,综观全部比赛,中国射手资格赛和决赛的表现反差太大,总教练王义夫将其归因于中国射手决赛时缺乏一颗强大的内心。究竟什么原因让中国射手在决赛中屡屡偏离靶心?在最后一项男子50米 步 枪 三姿赛结束后,前奥运冠军朱启南面对记者采访时含泪宣布了自己退役的消息。这似乎在表达一种愧疚,四年备战,朱启南甚至连杭州老家也回不了,强大的压力在放下枪的那一刻终于释放开来。) q J6 X* u7 n7 l5 O! X; Z* c
大运动量训练致心力交瘁
" g: {. e5 o* c* o 为了在奥运、世锦赛等大赛上摘金夺银,国家成立射击队,所有选手都需要经过大运动量训练的考验,特别是在奥运备战期间,运动员几乎完全封闭训练,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这样的训练手段当然可以使运动员排除一些外界的干扰,也能使运动员稳定自己的举枪动作,达到成绩上的相对稳定,但进入奥运赛场,封闭训练时积累的疲倦感让他们在真正需要发挥水平时却无法正常发挥出来。长期训练积累的压力更让他们迫切地渴望获得成功,希望所有的努力都能在奥运赛场得到回报。然而,在对于心理质素要求极高的射击赛场,丝毫的心理变化都会左右最终的结局。与中国 枪 手 相比,不少国外运动员没有中国队的训练条件,越南10米气 手 枪 冠军黄春荣每月训练只有三发 子 弹 ,只做动作不实弹射击,但仍然凭着良好的心理质素笑到最后,可见大运动量训练并非获胜的唯一条件,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2 }7 Q: h/ l. A d$ w( u
「举国体制」下的中国体育采用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运动员更像是军队里的战士一样长期生活在一起,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不少运动队甚至规定:运动员在一定年龄以下不得谈恋爱。即使像杜丽、朱启南这样的奥运冠军虽然早已成家,但在训练期间也回家不易,朱启南甚至连孩子生病也无法回家关怀一下。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这样严格的管理看似更容易保障队伍的训练状态,特别可以使年轻选手免受训练外的干扰,但同时也造成了运动员长期积累的压力缺少疏解的渠道,运动员自身更是在队伍「家长式」管理下丧失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p% t5 N- c$ R1 ]
需激发运动员对项目热爱本届+ E' |( D& A4 N. g4 t- r
奥运上,国人一直在寻找中国军团类似菲比斯这样参加过多届奥运的传奇运动员。然而,我们却听到杜丽、秦凯、朱启南等前奥运冠军选择退役的消息。长期高强度的训练已经让这些老将伤痕累累,甚至对他们所从事的运动感到厌倦,并没有将这项运动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如何激发运动员对从事项目的热爱,让奥运不再成为他们竞技生涯的终点而能延续他们的运动寿命,是中国各支运动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 G1 a1 N: X* b" ^! g 朱启南赛后的泪水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国老将的心声,他们渴望延续自己的运动寿命,但训练模式的局限和长期与家人的分离,让他们不得不对自己从事二、三十年的事业说再见。希望经过这届奥运的挫折,中国体育能够对自身的人才培养体制和训练管理模式有更多的思考,让运动员能够真正做到享受体育,并在训练管理中体现更多的人性光芒。
5 F3 }' M) U2 }" j ]$ t稿件来自《大公报》 " H# U: r( `' C+ n
- e; N# r2 l. V, K)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