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387|回复: 5

贵州绝壁发现600年古塔 7层塔身嵌于绝壁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5240

发表于 2016-9-13 08: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近日,桐梓县尧龙山镇村民再次致电贵州都市报记者:“海拔1795米高的尧龙山顶峰,一处绝壁上有一座古佛塔,至今无人知道建于何年,如何在绝壁建起也是个谜。”
) a% `+ t/ U2 a# O8 ^  悬崖上有座古佛塔
  m# |' B# B: v6 l3 n+ R  当天早上,贵州都市报记者赶到尧龙山镇,在报料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耗时近3小时攀爬到了尧龙山主峰顶下。+ \0 ]3 S+ E! U. H
  “你看嘛,佛塔就在那悬崖峭壁上。”记者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看到,在主峰山体的峭壁上,一座佛塔“植入”其间。
1 u  ^  w, G4 i) K& v- |  据介绍,尧龙山的主峰名叫瑞峰顶,整座顶高约450米,呈圆形,三面均是悬崖峭壁,犹如一巨大的“佛祖头像”。顶峰脚下有个石洞,很宽敞,一座古庙居于其中,据传,古庙始建于秦朝,有历史记载则是在明朝。
& c6 s6 P7 I6 U$ ~; L# e: @  站在塔下往上看,离地面约150米高的悬崖上,有一处凹陷约3平方米的石平台,佛塔就建在这石平台上。目测佛塔高约1.6米,有7层,塔身外表显黑灰色,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可见,没有浮雕图案,但也无破损或裂口。: j3 k9 j8 ]6 o% p/ [9 s6 l7 B+ O- u
  600年前古庙高僧建造3 _! {% y+ b% c% J- a0 H$ Y* F
  据现修行在古庙的释宗悟法师称,“这是一座用来珍藏舍利的佛塔。”释宗悟解释说,寺庙内修行的高僧圆寂(死亡)后,将肉身火化形成舍利,然后珍藏在塔内。: ^4 I: A* Z6 O# j, Q
  随后记者采访了原尧龙山镇中学校长杨昌智。他称,据记载,明朝洪武二年起,尧龙山顶古庙瑞峰寺便有第一位高僧在此修行,10多年后,这位高僧就圆寂了。随后,从四川又来了一位法师,法名“慧灵”。“慧灵法师入古庙修行时很年轻,20多岁,70余岁才圆寂。”杨昌智说,这座佛塔就是慧灵法师在晚年时建造的。3 s/ s3 [% _' A+ ?, v
  记者粗略计算,按慧灵法师60岁(大约明代1424年)时建佛塔推算,这座佛塔已有592年历史。
( w9 K' m, H' d% G  _  杨昌智说,有传言称,20多年前曾有人爬上佛塔,从佛塔里取出一个盘子、一件袈裟和一本经书,但这些遗留之物去哪里了,无人知晓。
. x: f1 o: V  x* O$ ]  如何建塔众说纷纭1 v! J5 a* G9 i7 l4 P6 B) y
  记者看到,绝壁犹如刀切一样平直,工匠是怎样爬到150米高的石平台上建造佛塔让人不得其解。4 M" D1 V# s. X: w1 m% z
  在古庙里义务服务了20多年的胡老伯说:有传言称,未建塔前,石平台上长着许多藤蔓植物,工匠是抓着藤蔓爬上去的;又有人说,是通过在顶峰端借助绳索,工匠慢慢下坠到此的;还有人说,石平台与古庙有溶洞相通,工匠是通过溶洞出入的;更有传言说,慧灵法师是修炼成“佛”,背着工匠“飞”上去的。
) J& z9 }1 F2 U  U/ V( ]- @1 \  胡老伯分析,仅靠日积月累堆积成灰的薄土,不可能长出150米长的藤蔓。另外,他寻遍古庙每个角落也没发现与此相通的溶洞。“飞”上去的传言更不可信。“唯一的可能是,从山顶端借助绳索,将工匠慢慢坠落到石平台上,然后再设计回到地面的绳索。”胡老伯称。
2 q7 f; `: {  P! {: w, s0 j5 W  杨昌智告诉记者,整个塔身除层次结构用了少量的薄石条外,均是用火砖建成,缝隙口则用石灰粘固。
2 E( m; Z' d2 |- P5 _
  他称,这座佛塔虽位于高山顶,但有绝壁作为天然屏障,又人迹罕至,近600年来基本没什么损害。
Img468257320_看图王.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善良白狼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9-13 10: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精彩分享!1 Z4 u# Z$ y- n2 P0 m  |
祝您开心快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8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18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3 10: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斧神工,感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8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18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5240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10: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金L 发表于 2016-9-13 10:04
. q! Y8 M. x. v  o9 K+ s. A鬼斧神工,感谢分享。
$ Z: u0 u& [% t+ M; z& |
感谢关注。贵州历史上的东西也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3 11: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巧夺天工,人间奇景 。。{:2_349:}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8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18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0 09: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wow,这个值得去看看!将近600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8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18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