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2579|回复: 16

空军工程大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9 12: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信息时代,家书依然抵万金: Z  v: U( L5 Z/ ?# o/ Q2 e
" [) H8 d. ]+ w- B+ B  q, D" F
——空军工程大学新训旅以家书为载体引导新学员成长纪实3 d; @, w5 z8 G9 A6 w; {- f3 }
家书教他们体悟亲情学会感恩0 o9 G5 h5 }3 ]1 A; t3 z
4 }2 t# `) J6 x$ s# L
捧家书,手有余温;读家书,见字如晤。6 e% S  z9 ?5 r) A
; Y; J3 t. X' k* U/ P  I. F
四川籍学员小贺的家书写了很长时间。在此之前,他一直与父亲之间有些心理隔阂。
" f3 w) f  h" K
* M# A) ]6 \, a& ]' x) e! j! P小贺的父亲老来得子,他18岁时,父亲已62岁。父亲对他一向严格,父子俩很少在一起聊聊知心话。高考时,小贺考了618分,他本来想报考地方大学,但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进了军校。新训展开不久,小贺就因体质差、训练跟不上萌生退学的念头,心里开始埋怨父亲让他来上军校。
" Y$ U3 b4 I; q0 m" t5 X) \3 t" j% M# W
刚开始给父亲写信时,小贺把这种埋怨“倾泻”在纸上。然而,写着写着,他想起父亲的好,想起父亲大半辈子在菜市场当搬运工,靠卖苦力抚养他和年幼的妹妹……信没写完,他就逐渐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流下愧疚的泪水。
- ^  @! D8 @* q: J3 Y0 k& e  E8 H: x1 M; B$ J- M! [; O8 Y8 Y' r
“许多问题,以前从来没有深想过,写家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这封信写完后,我感到和父亲之间的那堵‘墙’终于倒了!”小贺告诉记者,新训再苦自己也要坚持。( [4 P3 p3 A7 l$ `- I# W; N9 d
! J# y5 U2 _- l9 N
征得几名学员的同意,记者翻阅他们即将寄出去的家信——
' \5 c4 O5 X5 B/ G3 M9 V
7 E6 V8 X7 a7 s6 d- c1 O“在炎炎烈日下训练,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背。爸爸,此时工地上的您一定比我还辛苦吧!夜间梦醒,屋外的秋风夹杂着细雨拍打着窗棂,妈妈,此刻远方的您也正在思念我吧!”
6 h% t( ]+ k" k4 Y& o* t& E# r+ s, E4 f: J# H4 X$ p/ m
“爸妈,你们是我最重要的人,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腾出点时间坚持锻炼,把身子养好,等着儿子建功立业的好消息!”5 Z) U; S: @0 u& {; }

/ v' |; w* u- C; A  y/ `每一封家书,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与深深的感恩。字字句句都让人感受到,这些初入军营的孩子正在成长。. }2 u8 O' K1 |' [) o; E# k. V

; C9 w  d  `( O& f0 F3 d家书让他们读懂军营感受成长
7 b% w% c7 M+ ]& u4 G& Y8 H3 D$ [  f; @9 f0 I
在这次“写家书读家书”活动中,新学员们对新训、对军营有了新的感受。' s( s1 F! P! G7 Z5 \+ T9 `

: w  _5 r$ e( {3 H0 g8 Z“爸妈,新训期间我们还会举办成人礼活动,我每天都在期待着那一刻,那将是对我这段时间坚持与努力的见证……”学员朱其铭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
7 M9 ^4 p; I- o8 W- d
9 U3 v+ y9 z) |& E8 P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镌刻成学员们成长的足迹。当这些足迹跃然纸上,不仅那么生动、那么真实,也成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6 a/ r. Z# S6 ]7 T7 L. g

: I) Y0 _* N7 v2 y% Z1 I. j# v雷达工程专业学员小王的父母将他送到军校后,一直隐隐担心:孩子自尊心强,以前很少受委屈,新训骨干会对他好吗?
0 @: E1 u0 p' ^- J2 G7 _
2 K% [4 V+ v: p7 O令小王的父母没想到的是,新训班长就像亲哥哥一样体贴。孩子在书信中告诉他们:“学员中暑了,班长背着上门诊部;有人生病了,班长亲自给他们打饭……”小王告诉父母,他以后也要当这样的好班长、好军人。& H. c( Y7 F' D& `- O7 Q% s
7 g: J: f& O5 U5 z9 ^1 _
“小小一封家书,既是梳理总结新训成果的一种形式,也是学员自我教育、自我启发的有效载体,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读懂军营感受成长。”新训旅旅长孟凡银说。2 `) L! R3 T( M  o6 w# z! F6 s

; I. f0 J& K  b$ t& I学员杨京书有点特别,他在信中给父亲作了三项承诺:争取当上新训标兵,争取评上“优秀学员”,争取练出个“人鱼线”。可以说,这封家书,也是他的“军令状”。( f6 W6 Q  X% I0 B. n# R
( u' j3 B  v! ?" U! U
“投身军营,儿无怨无悔。第一步已经迈出,开始了由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3 H# g' v5 M; n  u$ D5 _
: r; s4 v! R" O0 m& a, e
“放心吧,您们的儿子会用实际行动为您们增光添彩的,做一名真正的军营男子汉。”
! B9 S( l( R# T: U" q! h/ E
$ s# h% L1 Z- h) X% e3 ?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饱含青年学子们的雄心壮志。
% {3 B2 J8 ^" ^/ J' e& ^5 G: ?" s* s4 }$ H
家书选登:) l7 ^: w6 M% Q2 m

' E  R* N0 y. ]* L& y0 ~. e: \2 F! r我要做一名有担当的军人) f9 K. \, s1 r. g+ N

5 u6 X6 z2 w8 }7 V( P——学员王赞扬写给父母的信  {9 B5 n1 F- \! \( N
敬爱的父亲母亲:  i0 [# a5 J3 }% C6 ^- F8 H
2 J. \1 y5 i& x' H+ [1 p8 R# ^
进入军校有段时日了,想必你们一定很挂念。爸妈,我一切安好,不必担心。' i, [7 y, \5 q. f% J

: x. s' N* f; P* O# b# W( ?空工大的校园环境十分优美,每一处都被打扫的整洁干净,我很庆幸可以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
# O( Z( e$ l: |/ |) t8 y& n% s
  V8 z# a7 J$ o2 P& f6 L7 V这里的干部教员和新训班长非常关心我们,他们的一言一行不止一次让我感动,也不止一次让我再次坚定了选择空工大的信念。' O* e7 F3 k$ W( l$ ^; n1 d; A$ }

* K- I# ^  \& z) I( I- h说到这儿,不得不提我们的队列教员黄都平、战术教员贾红卫。黄教员年近四十岁,训练中右胳膊摔伤骨折,却仍然手缠绷带在烈日下教我们队列动作。每次看到他那缠有绷带的手臂,就会让我想到一名军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还有贾教员,和爸爸年龄差不多,却仍然在战术课上摸爬滚打,他亲身为我们示范,一次次卧倒、起立,不得不让我们这些年轻学员为他点赞。
, d( n9 Y" M! s$ C
9 j" n% O, A# {训练场上,每天都有感动人心、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这一个个的故事足以让我心中的军人情怀汹涌澎湃,让我明白一名军人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他的精神无比高尚。爸妈,我也一定要做像教员一样有担当的军人。: ^: @6 w- q: |9 ~9 B; c

! b8 S8 e* N4 R8 B9 M* Q6 `) T% m2 |爸爸妈妈,希望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不要工作太晚;弟弟,希望你在新学期可以更加努力学习,多帮助爸妈做一些家务,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一起加油!
. h9 m# e7 d, a6 }. w; r( ^2 N8 ^
最后,希望爸妈、弟弟身体健康,天天开心。3 ?9 o/ C9 [: U. L7 `

; O& j! W* n) @' d5 z我们为你的成长自豪5 I+ V* k. R7 ~) z5 `. k* O/ P3 q
- l$ O: v6 T, J& l) e4 g
——女学员刁丹玉的父亲给她的回信
5 U3 J, ~+ L7 q7 P$ ?3 P( d亲爱的女儿:
/ \# m6 O* J0 p: ^2 p
5 \  \* P$ n4 D. ~& R1 Q见信如面。实话说,我和你妈妈含着泪水把你的来信读了一遍又一遍。虽然你刚刚步入军校才20余天,但从字里行间看得出,你正在逐步适应严肃紧张的军营生活,也读出了你的乐观和坚强。: W, l9 @0 b& {
0 h* k- p2 j; F) n1 b+ I
这是我和你妈妈收到你的第一封信,这让我们想起你成长过程中的点滴:从第一次入幼儿园时嘟着的小嘴,到快乐顽皮的童年,再到初高中挑灯夜读的身影……一幕幕仿佛还在眼前。今年高考时你毅然报考了军校,说要帮爸爸完成割舍不下的事业,我心里泛起幸福的同时也五味杂陈。送你入校后离开营门的一刹那,泪水湿润了我的双眼。把女儿交给部队培养,爸爸虽然放心,但心中也有不舍。0 [; n/ f% D9 v

9 Z) B5 }& \: M. D3 u你来信说军校生活是紧张的,高强度的训练很苦,但又为一次次挑战自己感到欣慰,也很有成就感。孩子,我们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新训虽然有些辛苦,但这是从一名普通青年向合格军人转变的必经之路。# K* J$ k1 w+ E& q" ]( H- c/ ]: w
% \7 A1 o" d6 m5 h5 j8 k7 C
记得临行前的晚上,我跟你絮絮叨叨说了不少,核心是想给你强调两个字:责任。你刚刚走进军校大门,军旅生涯才刚刚开始。漫漫军旅路,前面一定还有许多荆棘和困难需要你克服。当你面临训练之苦、挫折困惑、徘徊踌躇时,想想肩上的重担,你多了份责任——那就是军人的称呼。: n5 y" {' B- h' J! A' s; Y
( O+ d7 K( I3 N# {4 [! J
你既然接过了父辈的旗帜,就从兵之初开始,从练好本领做起,早日完成从一名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蜕变。) f& I2 c' c7 J7 k( T& i

8 d! P# O1 n; H# j: j/ w) k家人都安好,勿挂念。
' ]2 @2 ~; e* _. z5 U! M/ P8 ^* g" J6 {0 j! T$ ^3 n
学员感悟:
, V  Y4 f: e2 [3 N% {5 W6 {- f" X% ?; [' v; d
传递亲情 记录成长
8 h% T5 x- W6 p. K! I
+ _  v; R* H7 w% `5 _第一次撰写家书,开始有些不解,觉得用书信交流这种方式过于繁琐,但写完后才发现感觉不一样:一些平常难以启齿的话语可以通过家书的形式传达给父母,许多埋在心底的真实情感可以用文字向父母倾诉。一封家书让父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也让父母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更加放心。家书,也是我们对父母的承诺,请他们见证我们在军校的一次次蜕变,在人生路上的一次次成长。8 r) J$ }' l6 a1 r
/ P- V+ a+ O5 [5 O" u' l
——代俊超 6 ~) K. v9 r- F

+ Y% B( l5 l, T  `$ F家书,一个很少想过的词。当笔头划过白纸,心头的平静泛起了点点涟漪,无尽的思念如泉涌般奔腾在这单薄的纸片上。写过家书后,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以前对父母的抱怨和不解悄然消失,也明白了身上肩负的责任。家书上没有委屈,只想给家人捎去一份平安;没有抱怨,只想问候心爱的爸妈。我明白了父母真切的爱,懂得了身上肩负的责任,坚定了勇往直前走下去的信心。
8 L9 ]. B9 M/ Y  Z2 l6 F: \2 f) [0 m! P9 T: v" b" ?4 G
——张晓琛
3 ~0 p/ y; ?% Q( E. T. t; S, G. ]2 J  ?% P
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写家书是在两年前我刚到新兵连不久,当时写着写着就哭了,泪水模糊了双眼,也模糊了信纸上的字迹。两年后的今天,在这里撰写我的第二封家书,感触同样深刻,但多了一份成熟,父母工作时辛劳的身影、生活上的勤俭节约再次映入脑海,家信中满满的是对父母的叮嘱,希望他们别再为我操劳,好好照顾自己。1 L1 r. A# [) h/ x8 k9 g, H5 n

$ Q" B8 C; o: o5 G——孟繁政
. v9 `! x0 u- Z- N4 C. R# k# V# h1 c% W/ A, R/ X
一封家书,我却写了两遍。当第一页信纸摆在面前时,我本想把军训中的苦累向父母抱怨,但写着写着怨气少了,更多的是思念与内疚,与父母辛劳工作相比,自己的这点苦又算什么?通过写家书时的思考,我渐渐体会到这些天自己的成长,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于是化抱怨为感恩,化思念为激励,重新写了第二封家书,信中有的只是感恩和憧憬,感恩父母,憧憬未来。  A; p6 b& }1 v* w
2 W2 k+ A9 H+ I+ g
——楼静凯 ( d$ `. ]+ O0 a5 {+ @/ d. m; i% w
( m0 a' M( t$ f- s! |" Z* g
“念至深处,红笺为无色”,多少游子用笔墨蘸着泪水,一笔一划在信纸上书写无限的挂念。家书虽小,却是连接两代人的桥梁;家书虽薄,却承载着厚重的亲情。家书,直达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传递跨越千里的思念,表达留恋不舍的牵挂。一封家书,千般心语,深深挂念,道出人间最温暖的亲情!
1 d4 u" c0 [9 v5 m# S
0 ^4 d5 y7 Y* t/ [) r0 P——刘 斌
2 k: d, ]* l! k! f! a5 Z( B
发表于 2016-10-23 12: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忘初心,铸牢军魂
5 e) x: X, [9 |* G8 r' J, S/ i( Z( X0 m1 o9 K( i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传承兵种历史弘扬兵种精神纪实
* V0 g1 i- k' B. z. k! N# e, A+ _  o3 Z& z; j
■惠永辉 徐钱立
/ K( q7 l* A1 D$ I4 ?5 j* }, K% Q
走进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厚重的兵种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舞台上,兵种历史话剧《箭指苍穹》震撼上演,场场爆棚;学员营里,根据地空导弹兵战史改编的《卫空天学战例》系列漫画集让学员爱不释手,校园掀起研读战史的热潮;拉练、集会上,《地空导弹兵之歌》成为学员必唱曲目,威武雄壮的歌声催人奋进……* D; x5 `, B+ D6 {7 q
' D( }6 m2 q2 V: k" X! _
近年来,该院坚持把传承兵种历史、弘扬兵种精神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工程,教育引导广大学员读史明理、知史明义,不忘初心,铸牢军魂,坚定强军报国的理想信念。
/ R2 m9 `* t$ r3 P5 F3 n2 z8 h
7 j2 ^8 ]  M0 u6 s, X4 @% n" G每年新学员入学,该院都会在第一时间邀请老一辈英模人物、导弹营指挥员开展兵种历史讲座,地空导弹兵部队发展历程和辉煌战史在学员心里打下深刻烙印。
' h" G1 M: ]/ H  u
0 I! L* _* t. `2 N3 K8 U8 T& |; R该院党委认为,兵种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是部队建设发展的根,更是学员健康成长的魂。当前,随着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青年学员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考验,要从文化之源追溯传统之根,用兵种优良传统锤炼地空导弹部队未来指挥官的思想之魂。
1 O4 H: m/ k( j1 m% X; J& b
( \% d7 g% M1 ~8 O6 @4 m为此,他们总结凝练出“绝对忠诚、不辱使命;常备不懈、出奇制胜;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等地空导弹兵核心价值理念,精心打造出5堂兵种优良传统教育课,将课程贯穿到学员入学至毕业的全程。
+ V2 }) X. F  t- ]9 `; ?  ]$ r! M2 t0 {& g7 Q3 }) G
与此同时,他们还定期组织毕业学员赴英雄部队参观见学,将课堂搬到连队里、阵地上,强化学员对兵种历史文化的情感认同,增强兵种传统教育的实效。
; p+ b" _4 q- S1 s3 M! ~6 ?, I9 _3 ~
参观完英雄部队军史馆,学员张建涛在日记中写道:“从一知半解到刻骨铭心,原来我们的部队拥有如此辉煌的历史、卓越的功勋,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时刻激励我为地空导弹部队建设贡献力量!”
6 g9 z- G4 L, t+ V8 V8 Z% b9 G8 K+ _* b7 r4 y/ u& O
“用青年学员喜闻乐见的方法形式,使历史‘活’起来,让优良传统发新芽、开新枝。”该院领导介绍说,近年来,他们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系列兵种传统教育活动,受到广大学员的热捧。
# G$ }3 a. Z& T" b+ l# p8 |% i7 p3 K* L1 m
“准备战斗!”舞台上,随着一声声刺耳的防空警报传来,十几名官兵如离弦之箭四散开去,迅速奔赴作战岗位,准备应对敌机来袭……今年6月,该院以上世纪60年代地空导弹兵抗击U-2的史实为蓝本,编创了兵种历史话剧《箭指苍穹》。9 O9 J7 R/ j) y  P& N

9 _0 \! i8 Q% A( G$ V" _# d从对决U-2首次失利到辗转全国押宝设伏,从挑战极限创立“近快战法”到齐心合力重伤“黑猫中队”……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鲜活细腻的人物刻画、精彩生动的舞台呈现,瞬间抓住了观众的心,使每一名观看者深受感染。学员耿伟业看完演出后感慨:“表演让历史充满了温度,让我们仿佛跨越了时空,身临其境般触摸到战争的烽火。” % e0 g  w9 l0 j$ \8 f7 N
5 P  r9 n/ \' O6 l
优良传统的传承、战斗精神的延续,来自于兵种文化的熏陶,也来源于一次次任务的磨砺。
3 s! [5 H& k% d5 F/ N! B4 x! d* B( S0 B9 h
每年4月,该院都会组织毕业学员赴部队实习,让学员和基层连队官兵一同参加战备和重大演训任务,在实践中学习传承兵种部队优良传统。% T, e, ]6 r2 Y$ u
* k6 w4 s6 p- ]& g" ^" j$ Q
“准备战斗!”接到命令后,学员立即奔赴战位。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枚“导弹”直刺苍穹,雷达屏幕上,来犯“敌机”旋即消失……这是该院毕业学员在综合演习中使用国产某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模拟防空作战的场景。: j1 e7 k3 n* x, _$ e( S6 v2 g. \0 z
, R- M4 [+ R. y$ u$ v" [+ A! t5 @
战场是最好的课堂。近年来,该院把装备操作训练、带战术背景模拟演练、实兵实装演习、实弹打靶等实践环节,作为传承兵种文化、弘扬优良传统的有力抓手。
7 w; r* a9 Y6 U0 j% z( d* @+ a: O
' |2 }7 x0 G/ `# H! T: h赓续的是好传统,振奋的是精气神。今年夏天,在备战学员军事基础毕业联考誓师大会上,该院全体大三、大四参考学员斗志昂扬,面向党旗军旗庄严宣誓:“地导尖兵,敢打必赢!”
2 |4 g- d7 n& p' t+ U9 z- U: d& ]9 d4 B  m8 r
这次大考,该院学员在各项比拼中连战连捷,通过率和优良率均在空军院校中名列前茅。取得考核“全优”的学员王锐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在考场上,我感觉有个声音在耳边回荡——练打仗本领,当地导尖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6 18: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士伉俪携手赴边陲
; d; ?3 n4 ~2 S' V3 E) L1 S+ K
5 Z" p% v5 C) D, _% w■陈 卓
; T" l6 l! I& _* m& l0 W  F0 G
8 Y# k# C! L7 X' i5 Z+ I1月11日,空军工程大学宣布应届研究生毕业分配命令。当宣布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博士夫妻王哲和韩海艳的命令时,同学们都投来不一样的目光。
7 J- x+ [8 K+ A9 _4 `/ F. a; J2 z7 p6 G% V; h
这对博士夫妻双双选择赴空军某基地工作,到内蒙古腹地的大漠戈壁扎根。这让同期毕业的同学既疑惑更钦佩。
! }' x8 m+ Y2 e# \* L. {, U! F3 a0 q
王哲是科研“大拿”,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韩海艳参加过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是今年全院毕业的唯一一名女博士。夫妻俩原本可以双双留校,或是到早已向他们表达“求贤”意向的科研院所工作。但这对博士夫妻,却果敢地走向大漠深处。2 i# j- P% h, W
4 _0 w/ k. ~+ o
王哲坦然地说:“新组建的这个单位地理位置虽偏,但是研究领域与部队装备**更紧密,能发挥我们高学历的优势。”毕业前夕,他和妻子韩海艳打听过:地处戈壁的这个单位条件虽然艰苦,但“战味”却很浓。在他们看来满腹才学不到部队去论战研战,反而是“吃大亏”。
3 b7 h5 D: [- ]+ c# i
$ [$ g+ n9 D/ |6 T% T/ z% l( G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填写毕业志愿时,夫妻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舍“小”取“大”,双双递上了戍守边疆的申请书。
- B. R' G( P: ~6 I5 h5 _! }1 u/ t6 B8 T
韩海艳的导师杨任农非常器重自己这位弟子,曾鼓励她留校。但当韩海艳告诉导师想去边疆时,却意外得到导师的大力支持:“到一线作战部队的大舞台去吧,那里有取之不尽的大课题!”
. U# d9 O$ J$ h
! f% S* j8 s% q夫妻俩最怕的,是让父母担心。韩海艳家在山东,父母一直渴望女儿能到离家近的大城市工作。命令宣布后,韩海艳想给父母打电话,却又担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默默地发了一条短信告知父母。出乎意料的是,一直急切等候女儿消息的父母,很快回复了两个字:“支持!”盯着手机屏幕上的短信,韩海艳百感交集。: t4 L' E/ X; x: A9 G! x
$ ]- y: v- L. h. e4 D  d$ m
从离校到前往部队报到,中间共有7天时间。夫妻俩一合计,一口气买下8张火车票——先去韩海艳家待两天,然后去王哲家待两天,再把王哲年迈的父母送到王哲姐姐家安顿好。最后,他们将带着满满一大箱书,前往大漠戈壁报到。
) m/ C7 m3 x. c3 [" J- h3 V9 S5 e  G; V3 w
博士夫妻背影匆匆、脚步坚定而从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6 22: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1 21: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军工程大学2017年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计划& M) g- E$ ^9 _) a
' s6 J2 L2 X4 Q& |- U) t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G0 C2 j" k/ S0 K: y$ j9 Z% v. i
指挥类与非指挥类专业:我校指挥类和非指挥类专业学制均为4年,均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与首次任职培训融合培养模式,即用4年时间完成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首次任职岗位培训,4年毕业后统一分配至部队工作,培养过程基本相同。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培养目标和任职岗位,指挥类专业主要培养部队一线指挥军官,非指挥专业主要培养部队专业技术军官。另外,从今年起,全军院校不再招收“4+1”(4年学历教育+1年任职培训)指挥类学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 19: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军事学
: v1 K$ W2 g) {, m' t$ a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 1102 战略学
. `  X  i0 g2 K1 W1103 战役学 1104 战术学
% G0 K5 M" o& W6 U1105 军队指挥学 1106 军制学: f9 S" {. L3 }. R- z) h
1107 军队政治工作 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8 2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已改建为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1 12: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军校巡礼:空军工程大学6 f% c$ u  k1 ?0 f8 [9 t
http://www.81.cn/kj/2017-06/09/content_7632365.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1 12: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运筹与任务规划/ s& [: Z% Y& j+ G7 ~
主要学习空军任务规划系统的软件架构、工作原理、软件设计、操作使用等,培养从事空军规划系统软件故障排查与修理、装备性能模型校核、软件版本校验与管控等任务规划、作战的高素质复合型指挥技术人才。主要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网络技术与应用、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作战基础知识、空军武器装备概论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1 12: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主要为空军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通信兵等主要兵种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军官指挥军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4 18: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新学年,生长军官学历教育不再合训分流,全部实施4年融合培养;在校合训分流学员将全部转轨为4年直通车培养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4 12: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军队研究生招生政策解读
7 k7 v4 M9 [& w- m, M
http://www.81.cn/201311jxjjh/2017-10/20/content_7794211.htm
! E7 o7 g3 {7 _3 Y5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7 13: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校该培养什么样的未来军官?少将一语中的# \5 |& `, m2 ~7 G
http://www.mod.gov.cn/education/2018-03/16/content_4806942.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8 12: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军工程大学2018年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计划7 s! e, I8 c0 _; U3 G
http://www.afeu.cn:8089/Index/ViewAnn.aspx?action=view&id=9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0 19: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1961年2月2日,国防部发布命令,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陆军190师师部及所属568团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学院,行使军级权限,院址设在陕西省西安市。1964年9月1日,空军工程学院正式成立。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兼任院长,韦祖珍任政治委员。学院下设飞机发动机系、航空军械系、特种设备系、无线电系、机场建筑系、气象系、雷达系等,主要任务是培训和轮训航空工程机务干部、机场建筑工程技术干部、气象工程技术干部、飞机维修科研干部、机务学校教员和驻工厂军事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9 18: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空军气象学院14队毕业二十年纪念活动
8 x4 a( j4 q0 S8 }2 s% f
2014年8月2日)

) Q: ^$ d7 m, _      毕业20周年联谊会参加学员49名,其中一区队19人,二区队、三区队分别参加15人。
0 r& S6 Y2 a. x- [/ R          我们十队,后来改为14队,是空军气象学院三系(信息工程系)。我们这批学员,都是1991年入校,共计140多名。      一区队30名,是本科生,一、二、三班,每班十人,学的是信息工程专业,地方高考入学,1995年毕业;/ @/ L, g6 t9 x( x5 J2 J
      二区队最大,60名,编制五个班,四、五、六、七、八班,每班12人,所学专业电子仪器,学员大部分来自于空军,陆军、海军也有少量学员;
+ ^( {" p7 ], I* w( O2 e      三区队54人,五个班,九、十、十一、十二班,其中有一个女生13班,雷达专业,学员来自于国防科工委、第二炮兵。2 n6 Z" H( e' }4 B8 w1 I: }! Q, ]
      学员现状:大部分转业小部分自主择业,剩下的精英继续服役。继续服役的最低军衔是上校,职务都在正团以上。技术干部都是8级以上。他们中有旅长、政委;有军校教员、专家学者;有在各军种总部工作的。
) f2 |$ f7 l5 s# o; W5 B3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夸耀的是,在“新三届”大学生中,乔家3个孩子是一年考上一个:1977年,乔家老二考上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1978年,乔家老大考上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气体放电器件专业;1979年,乔家老三考入空军工程学院(现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检测技术与指挥专业。7 G$ q, V9 P& F7 ?

- ?7 s+ e7 L$ N& C& C乔父是5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部队调干生。196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炮兵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任教。60年代,他就在《江海学刊》上发表多篇、十分有分量的哲学论文,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在"揪军内一小撮"的运动,乔父代表炮兵工程学院“革命造反团”、南京体育学院“一一四”等组织起草《勒令书》,“勒令许世友在一星期内必须交出《认罪书》”。五台山体育馆召开万人批斗许世友大会,被中央高层及时阻止。乔父被审查、关押,文革结束后才得到解放。- `. @$ Z% w  ^% B

5 J2 s0 o0 Q$ D3 S4 E: R8 B% H70年代末,乔父曾担任华东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长。由于他在50、60年代还是军人,很少住在我们院子里。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回来一次,我很少见到他。8 ^! r1 f( s$ F8 z9 @5 L3 N
: m& Y- q" h6 ?; l' f: x
1970年以后,我父、乔母从“五七干校”解放出来,分配了新的工作。我们都搬离江苏省商业厅宿舍大院,我家搬到城中的华侨路,乔家搬到城北的傅佐路,每年还会串门见过一两次。以后,我插队、工作,就很少往来了。
" k2 ]1 J4 \) t9 x. m" K
2 |3 |4 b$ e: B  X; |( d2 u不幸的是,乔家兄妹在80年代先后去世。1983年国庆节假期,乔家老二在家香消玉殒!乔家老大,大学毕业后进工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不久考进江苏电视台《科学宫》栏目担任编导工作,在一个夜晚独自一人在家去世,大概是哮喘发作,未能及时抢救。
: B2 k$ w, r# c7 M; X
! E; I8 M4 N$ t9 i( @1983年5月,我去陕西西安出差,顺路去空军工程学院看望过乔家老三,见识了部队大学生的学习、训练生活。他大学毕业后,成为第一批本科生飞行员,作为中国第一代宇航员候选人接受训练,后在空军任职飞行员。几年后,因身体原因转业到解放军南京海军指挥学院,主讲飞行课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