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人与人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很重要。在45秒钟以内,第一印象就形成了。那么,如何在这短短的瞬间接触中,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呢?以下献上锦囊妙计。 7 W) \: F* w$ I4 U" E
" H+ m( w5 X9 i# v- G . U- v6 ^7 b% \! Y( W. S
; A- ]5 @) m( d3 i8 B
如何45秒内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 M) F$ v: K9 c! H0 ~, l- y2 }* L
一、外在形象的吸引力
$ @6 ^( |; }: H/ P$ T j
良好的形象是增进他人喜爱的筹码。有人认为外表不重要,那其实是自欺欺人。心理学研究证实,外貌的确是重要的,美貌确实是一种财富。但如果你不是帅哥美女,也不要灰心。利用外在的修饰和得体的举止,可以弥补外貌的不足,使你看起来有素质。第一印象的形成主要来自于衣着、姿态、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穿戴得体,举止优雅,态度谦和稳重,言语礼貌等,可以显著提升个人外在形象的吸引力,以获得他人的喜爱。
/ H6 Z4 Y- e: P+ _2 M ?
7 d6 U+ [( F" P$ X$ k% M$ J; {" A
二、利用接近性与相似性投其所好
, R6 o8 h- O h* i3 G( f% Z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接近性指的是人们所处的地域接近,生活轨迹相交。接近使人们相互交往增多,感受到与他人归属同一社会单元,具有共性。接近性还可增加曝光,增进彼此熟悉,形成相互喜爱。 + {) q: h/ M: P: Z$ f4 N. N
相似性则是指人们在个性特质、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越相似,越能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特别是观点、态度的相近,不仅意味着一种支持,还是对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证实,从而增强安全感与自信心。 3 | c8 ]( S( U
与他人初次见面时,如何利用接近性与相似性来增进亲密感,形成好的第一印象? ) r1 p1 P0 y4 u1 r t" }( K- a
首先,“攀亲带故”法。声称与对方是同乡、校友、同学、曾同于某地工作、共同认识某人、曾有一段相似的经历等,拉近与对方心理上的空间距离,增加接近性,增进彼此的亲密感。
# d% ]7 ]! s' M3 H
其次,“投其所好”法。以事先细致观察、收集相关信息资料等方法,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态度和观点,再投其所好,迎合他的兴趣点,让其产生志同道合之感。
; B$ m4 j" M/ k2 D, R+ P; B
第三,“模仿”法。一项心理研究发现,人们在交谈时,会无意间模仿对方的行为,比如同时眨眼、张鼻孔、扬眉毛等。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动作,能给人一种安心感,可以构建友善的关系。在与人交流时同步去模仿对方的一些面部表情、坐姿、体态、身体朝向、手势、语气、语调等,可以更容易获得对方的认同。
2 V* O( b/ P+ M: Q3 o, w! r
第四,“身体接触”法。一项心理实验证实,当人们被轻触肩膀、手臂上部、后背等时,会在潜意识中感到对方是一位权威长者,油然而生一种不自觉的安全、温暖、依靠的感觉。在与人接触时,偶尔以自然的姿势接触对方上述的身体部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亲近感。但最好是年长者对年轻人,或同性之间采用。
' _9 X) l8 Z+ r' c
- K1 f( [/ y" b' C# K+ n 三、让对方感到你喜欢他 ( q; L$ r0 G: ], D3 p7 a3 k6 E
心理实验研究证实:一个人喜欢他人的程度,可以反过来预测对方喜欢他的程度。当告知某人被别人喜欢或仰慕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回报的情感。
& |/ Q0 i& ~4 o. }4 f$ M" u
因而在初次见面时,要让对方感到你喜欢他,让他有受重视和被尊重感,有存在感,这样他才会以“喜欢你”加以回报。而刚接触时要表现出你喜欢他,赞美和聆听必不可少。
# N: X7 @. V/ G1 t, m+ a3 n9 T0 L0 C- d
赞美时注意态度诚恳,不虚情假意。如果有人说:“你的头发看起来真是太美了!”,而事实上,你已经好几天没有洗它了。这种赞美只会让人觉得虚假和嫌恶。赞美也要适度,过犹不及反而会适得其反。找到可赞之处,以事实为依据,不赞美无中生有的事。这就需要努力去发现、挖掘,找出对方引以为豪,希望得到肯定的地方。对不同类型的人,赞美的内容和侧重点要有所不同。比如对于男性,普遍比较在乎能力及取得的名利,而多数女性则比较在意容貌、穿着,以及伴侣和孩子。 9 t, s7 H" G) N# H4 A
要让别人喜欢你,还要善于聆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凡是自己在那儿滔滔不绝的,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其实很多人心里并不会真正喜欢他。人人都希望被关注,而关注首先要学会聆听。说得太多,忽略了对方的心情和想法,不给对方表达的机会,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厌恶。学会认真而有兴致地聆听,听懂对方的话,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意图,方能获得对方的喜爱。
( {1 V+ h+ T& J2 X$ h
+ N7 i& y- T+ j- E
! n( k6 x3 z& L7 I+ U! M 2 r8 [* Y* d& ?& k9 f5 ~
四、展现诚实的品性 ! G& M S3 I9 s2 Z' r
一项心理学调查发现,在人的个性特质中,最令人嫌弃的是自私、虚伪,而最具有人缘的是利他和真诚。在与人接触时,自我炫耀、夸大事实,往往招人厌恶,而诚实稳重,实事求是,信守承诺,则是弥足珍贵的品质。
5 r' E/ u. z8 a5 {# E( p
心理学上有一个“犯错误效应”,也称“白璧微瑕”效应。是指在显示出一定能力和素质的前提下,适当犯一些小错误,或暴露一些小缺点,反而会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人际吸引力。完美无缺给人的感觉总是不真实的,人们对此往往敬而远之或敬而仰之。从人的自我价值保护来说,一个人过于完美,以至于足以使对方感到卑微无能和价值受损的程度,人们就会对此感到无法接受。
X# \) s; q# [1 ^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人际交往中巧用“犯错误”效应,可让人感受到诚实的品质,从而增进他人的喜爱。
/ A& X- X7 |) f, n# j
1、自我暴露。对自己的一些缺点进行暴露,自我解嘲,幽自己一默。这种做法能获得他人会心一笑,心想:“原来这家伙跟我一样,都是这副德行。”这不但不会让对方瞧不起,反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获得彼此的亲近感,比那些总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人更能获得他人喜爱。 : Q' J# V( k* J& v& |3 h9 C
. e; j' P$ c5 }2 x) f6 v$ F T
2、偶尔犯点小错。在工作中,显示自己专业水平的前提下,偶尔说错或做错一两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或者显示出自己不如同事或客户那么“见多识广”,让对方获得优越感或作为“上帝”居高临下的感觉。这对处理好与同事、客户的关系无异是一种润滑剂。 + R1 X7 e9 N' [
) {0 L# C& }8 ~5 K- N1 h; a) ~. z- o
3、傻人有傻福。不要总显示出自己聪明绝顶的样子,“老实巴交”、给人“笨笨的”感觉的人,反而能让他人产生一种可靠的感觉,对达成合作无往不利。一位新晋的**员第一次见到某公司经理,正怯生生地开始介绍商品,经理刚要回绝,碰巧有急事要处理,他随口说了声“你稍等。”之后因忙于工作,早把这位**员抛到九霄云外了。**员坐了几个小时冷板凳。快下班的时候,这位经理才想起这事,一看她竟然还在等。面对这位老实的**员,经理顿生好感,于是当场决定进她的货。这事例道出了“老实是福”的道理。
: F& r ?( k) o0 t' p4 C
6 ]/ K7 I+ K8 X
诚实、厚道,言必信,行必果,是最让人感到踏实、放心的品质,满足了人的深层需要——安全感。这样的品质,能获得人们的喜爱是必然的。 * }, x0 i$ a4 x, O2 I- 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