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20|回复: 1

[影视书评] 2016是中国电影的天花板吗?听听大佬们怎么说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3265

发表于 2016-12-30 12: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腾讯娱乐专稿(文/李小栗 摄影/隋希视频/王栋)
9 s, z) \- T$ t& x" z2 ?
" L& Q; K4 V8 U" M8 V5 ?在中国电影狂飙式发展的2015年,大家纷纷以为2016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600亿不是梦。然而2016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在开年的《美人鱼》一举刷新了中国电影史上单片票房纪录之后,这一年的其他档期同比去年都显得疲软了很多。“大IP”、“流量小生”这些“法宝”统统失效,留下一地尴尬。伴随着年票房2%的增速创下十年新低消息,今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很可能就此止步4字头,连突破500亿都显得希望渺茫。
+ K$ S, `- w( n. ]6 Z1 N1 ]" V; o- G, M& z+ e) v; G. u
这一年,我们真的已经摸到中国电影的天花板了吗?12月29日,在电影诞生121周年的第二天,腾讯娱乐电影沙龙以“2016年是中国电影的天花板吗?”为主题,邀请到了新丽电影总裁李宁、北京影行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安玉刚、著名影评人周黎明一起跟大家聊聊这一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变化和未来中国电影的走向。* ]8 r4 m& ^* Q' `" |: Y4 h
0 d* F. I! e+ g8 h2 C

# ~; P& v9 E' H话题一:口碑真的能操纵票房吗?
1 t5 o% a% u* l8 O# ?' B% A& h
5 s6 l2 K1 I" l5 P* [+ _% I$ ~/ i* ^! R在沙龙举办的前一天,豆瓣、猫眼等网站的评分系统受到质疑,在网上掀起了热闹非凡的“差评门”的讨论。针对“差评影响中国电影发展”这一看法,几位嘉宾率先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 K% e( q1 w3 J  I1 D
: \$ ]4 [) S9 n8 d1 d( r著名影评人、周黎明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表示:“对于文艺一点的影片可能影评的影响要大一点,但是对于商业片,影评对票房的影响是很小的,甚至商业片的规模越大,影评对票房能起到的影响作用就越小。”李宁则认可差评的存在,他开玩笑说,出来混就是等着别人看的,有人献花,就一定有人献刀。如果一部电影不发行,没人看,也就没有人骂;但是大家口味不一样,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8 K, l7 Q" C. C5 i
) ]% K7 c7 i5 m* a: M! ~
而安玉刚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以自己的实际经历为例,提到自己公司的同事在新片上映之际,在豆瓣无法给影片打高分,甚至一位同事还被删号。而他也注意到,在网上有一些与影片内容毫无关系、甚至是恶意人身攻击的评论收到追捧。在承认评论的独立性和自由的同时,安玉刚对于现在大量负面影评过于追求哗众取宠的趋势也表示了担忧。; |. I; C, }# c+ l7 S* |+ M* \

$ H: u' I0 X) [- |周黎明作为资深影评人,针对现在“国产片不如进口片”这样的论调,他提到在实行进口电影配额制的今天,能够在院线和观众见面的,本身就是经过市场筛选的进口影片,有太多的国外烂片被拦在了外头。而大家都觉得《长城》不好,但是《变形金刚4》在海外也是骂声一片,评价非常的差,希望大家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中国电影。
$ c+ g" p! w8 i2 J3 |: c
" ^! a( ]% e" o" `+ @
6 S8 F) S! [. @9 t. e* P* l
4 `) I: N7 |; }1 p. ~) k著名影评人周黎明2 b6 Y+ v% v, R1 f- ~

1 Q7 S9 b8 I+ V$ [. t- e  w: r话题二:中国电影的发展到头了吗?
  m" h* E8 _; m
: Q; B+ i' ]; y; n6 b# m  Z2 s1 d" @面对今年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放缓的现状,几位嘉宾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依然抱持着充分的信心。
! P$ j* I+ ~" [. A: p6 J, y" \8 ^+ k  a2 V' f7 \# Y4 G+ {
安玉刚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指出,今年整体经济发展速度都在放缓,包括资本今年寒冬,整个社会体系里面消费行为已经下滑。电影目前还没有变成变成用户的一个刚需,电影市场回归理性就是正常的。
0 w9 v+ U" `( M* h# h. H+ W% M, u/ q! w: D! ^; `8 N$ m
周黎明在对比了去年的票房后表示,今年的电影市场是正常的,去年的高速发展才有些畸形。他提到,去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量里有大概10%是票补,而票补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通过低票价吸引到一些观众,但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当观众习惯9.9的超低票价后,就无法认同票价恢复正常。长时间依靠片方贴钱做票补,这不是电影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今年,在没有票补的情况下,《湄公河行动》和《疯狂动物城》凭借超高口碑推动了票房,这才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模式。
. V/ C( @5 W$ }- t( ^, O* Y2 \" K$ E/ P" h$ ~0 `3 u  b
刚刚在重庆参加过院线业内会议的李宁提到,中国今年的影院增长是个位数,这实际上是根据14年15年票房走势来的,在去年影院多了以后,这个票房没有明显的提升,于是大家的关注点就还是回到内容本身。同时他也提到,中国有着远超美国数倍的人口总数,而如今人均银幕数还不及美国,可见,在中国还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供发掘。我们缺少的只是大量质量上乘的影片。
& ^7 H- h+ x- ]( t0 r
* @9 `3 }, a% a; y8 t8 y3 Y3 J7 O而几位嘉宾也各自注意到了今年电影市场上一些令人欣喜的改变。周黎明就提到,今年有很多文艺片在院线的表现不俗,像《路边野餐》就收获了超过600万的票房。对于这样一个小成本的文艺影片来说,这样的成绩在去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可见,中国观众的审美取向越来越丰富,电影市场的内容也更加多样。这是一个好的兆头。
6 J* t. z) V1 w5 T8 H: y% _$ N! ?5 z, I& \9 A! _* _- ^6 t
# K- S- Z8 d3 t4 u& z
$ @7 g2 b3 Z" f2 u
影行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安玉刚' Q7 |& l& o  }# x/ N8 t
6 Q9 J& ]5 b( e$ x: Q
话题三:资本照耀电影市场还是资本毁了电影市场?% K) [! L# D$ q( B9 |
6 c: f1 C; n. Z! C7 q5 s0 \
提到近两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大量外围资本的涌入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有些人觉得,正是大量资本涌入电影市场,导致中国电影质量江河日下,票房虚浮;也有人觉得,资本为电影**了无限的可能,毕竟有钱才好办事。针对种种意见,几位嘉宾在现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I- v5 q. T; K3 D5 _5 r- v
, \' r# M' Q5 E周黎明以美国为参考,他提到美国资本跟创作已经是长时间合作,在美国外行资本跟内行资本是有明显区别的。同样100万美金,是爸爸给的,还是华纳公司给的,有着明显的区别。爸爸给的,就是因为爸爸爱你,而华纳给的100万,就代表专业的眼光。现在中国的资本里面有很多的非专业的因素在里面,资本对于这个影片的质量真的没有判断力,于是就催生出很多的烂片。
9 V) m5 v. t7 A# Y" |. M+ C. K7 V  n% s' t9 r
李宁根据自己多年来参与电影发行、制片工作的经验分析指出,一方面电影人要坚持“内容为王”,另一方面观众的支持也是电影人摆脱资本绑架的底气和信心来源。因为资本投资影视公司更多是看大数据,看收入,看净利润,看KPI,看市值,看社会影响力,目的是拉动股价,然而,资本常常忽视了电影的剧本,故事这些直接影响电影水平又难以量化的内容。电影如果要精雕细琢,势必会增加成本。希望精益求精的导演和电影人常常会面临投资方的压力,而只有观众给力,观众对对国产影片,有信心,想看国产影片,这样资本也会给电影人更宽容的空间和更高的信心。: \, z3 F7 U1 Z- K! d3 H2 B9 O: j* A: l
+ ]# G( s) s6 `5 W2 G/ W
他还举了《寻龙诀》的例子,提到当年陈国富一再提高预算,万达、华谊的大佬再签预算的时候“手都哆嗦”,而当《大圣归来》这样的高质量影片得到大家的支持后,投资方才会对电影的市场表现有信心。
0 X7 b- \9 b" c9 ?/ X
9 F3 X! }8 f+ A7 [同样安玉刚也在发言中提到了“不忘初心”,他讲到,目前中国市场上电影跟金融一个结合还不是那么的理性跟成熟。所以,只是现在一个初恋阶段,后续可能还是比较长的一个恋爱周期跟磨合周期。他认为,如今做电影,关键还是要讲求一个纯粹性,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个内容。然后,相应跟一些所谓的助推中国文化产业一些资本来合作,内容上去了,用户自然买你的帐。
发表于 2016-12-30 16: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今年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放缓的现状,几位嘉宾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依然抱持着充分的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