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8802|回复: 206

【克服焦虑】第五弹--玩真的,从2016年北京军转统考真题看国家对军转干部到底好不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8 10: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iam007 于 2017-2-8 10:36 编辑
+ p- |0 d/ U6 C
3 c& {& x$ m+ S/ v7 k; [) L
% [- D5 K) P1 e. E" u: R
6 m4 `7 V) X' X  ]前言: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题目来源就不说了,我也没法在网上给你看原样,只能辛苦点敲出来进行分享了。又因为北京地区自从2011年改革为统一考试安置以来,每年考试题都是类申论式考试,即8000字左右的八段材料的阅读,然后根据给定材料完成各种题目。材料每年都有不同的热点,比如经济、时政、管理等方面,照着原文敲出来没意义。所以咱们今天就根据题目,来分析考试到底考什么能力,以及应该怎么准备
( d/ W  @' T8 B+ [6 n4 g2 E% B1 U
* c7 r) X& c( ^) b7 P/ F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一,对下列表述进行正误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S& \3 `, ]: ?: J6 ]
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扼要。3 L2 t0 b& ?7 v$ o3 J+ T% ]# J% \
1、当前我国新消费主要是指新兴起的消费类型。  V2 s1 b7 F; H! x9 k
2、跨境消费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
5 @: _, _8 r1 _; k+ I! K3、女性消费者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互联网的发展。
2 o' X' ~* v, k$ s' Y0 Z4、2014年我国电影总票房不足300亿元,全年观影人次超过六亿。# `0 ?' j$ s" ?  J: g
5 E) B, N4 l6 ]
第一题分析:7 q, u6 F8 N  W3 ^$ g" i
1、20分,四道小题,那么每道小题就是5分;细化到每道题,有可能判断正误是1分,写清楚理由给4分。" F5 M: I6 F8 H" h6 J
2、4句话,都是陈述句,要求判断正误,这里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即什么是正误,是题干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正误?还是题干符合作者观点来判断正误?$ ]! {( r: l5 ^! Y
3、分析四道小题陈述句的特点,其中123小题,都是从A是B,难点在于有没有指向遗漏,即有没有以偏概全,比如A应该是BCD,现在只说了A是B;或者本来应该是A是C,在题干中说成了A是B;题目4是描述客观现状,有数字,直接原文中找答案就行了,所以题目4不应该丢分,就是个辛苦活,没啥技术含量。4 w  `! f7 c3 P  ?: o( F

0 X& Q) T# |% B第一题解析:
6 ^# e7 t" [/ |9 T) r$ R1、第4小题直接原文中找出处,一样就对,不一样就错。123小题也需要回原文找,看看能否印证逻辑,能印证,就对,印证错误或者印证错位、不全,就错,简要写明理由说明即可。
) A  {6 K. i3 N6 {& `2、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如果出题人不想刁难各位,那么难易程度应该是整张试卷最简单的,技术含量也最低。没错,第一题考点并不难,不用懂那么多套路,考的是阅读理解和一部分形式逻辑能力。目的是尽可能浪费大家时间,以给后面的题目造成拉分空间。9 r: ~- H2 D# s; b9 m8 _' P
3、第一大题丢分点在于阅读内容不全,尤其刚开始考试心理很紧张,阅读起来忙乱造成丢掉信息点,进而影响判断。
' Q8 E$ [" n( ^2 T9 ^/ R' S4、严格意义上来说,第一大题不应该丢分,不过不能对诸位要求太严,丢一题的分可以理解,即减去5分,得15分。
6 W+ r4 g- E/ p8 g6 U  f6 T+ a; O- M' h. a. v2 I  a
3 C/ U! j9 g7 y% u9 D
第二题:根据给定材料一,请简要概括我国新消费的主要表现(25分)
+ F, `' w9 I) }0 E要求:1、新消费的主要表现应当从消费人群、消费方式、主要领域和方向等方面概括;2、内容全面、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400字。$ ~9 M  }1 F6 e5 [- h

% V# n5 B# J) u' X第二题分析:
6 v! Q0 ]/ m2 t9 t& f( d0 n- e. P1、必须是我国新消费的主要表现,别找歪了地方。; Y, J5 p/ \. f8 m+ P$ h# X9 g
2、一共25分,很可能一共5个主要表现,每个5分,要求1中已经给了4个方面,自己再归纳一个即可;或者就是要求1中给的4个方面,但四个方面中的小点合起来是5的倍数,恰好能被5整除。
( O* e# K. P8 n" B9 {3 R3、要求2说要稳、准、全,还TM不能超过400字,清醒点的考生应该顿时浑身一哆嗦。因为最后一题大作文才要求写千把字,你这第二大题又要400字,这么做的险恶用心就是要在第一大题的基础上,继续“谋财害命”消耗考生的考试时间。你想,先读,又归纳,还得验证归纳的全不全,准不准,然后还得写出来,不超过400字的意思不可能是40个字就搞定吧?好歹得写200字吧?  j/ z" P% a7 X, S; c" _" O  y/ j
4、解题前就得心里有数,最好拿个带颜色的笔,遇到层次一致的内容,或许标序号,心里得有参谋做图时候标图示符号的思路,又或者政工干部会议记录的感觉,又或者技术干部看参数文件时候的思维层次。6 i) J  I9 Z9 h+ f6 W9 k8 F

0 K" j/ x) j6 f) F* D/ ~0 X% A% N4 N- }5 r# k$ P6 R
第二题解析:
) w& U% b: B7 m. ?7 N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3 _5 {! t$ r' P* j% b- n(二)补充主题句是啥意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补充三个小标题。不懂啥叫小标题?单位个工作总结、主题教育方案、领导讲话总见过吧?实在没见过,搜一下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小标题,总有个概念了吧?回来再说这题考的啥,考的是你补充小标题能不能准确带动本段的段落大意,如果上档次一点,三个主题句能否搞成排比句(这一点上经常写材料的占便宜了,因为材料内容本身不难,难得就是各种小标题怎么搞成对仗排比的大口号,还能朗朗上口,有点对对联的意思)
: v% \6 X, t' p, Y% Q0 F(三)这题出题者算是有点良心了,直接告诉你那两句是病句,不用满世界找。而且就改正即可(按你觉得舒服的方式改就完事了,你完全可以不懂语法什么玩意),都不用你说这句话为啥错了的理由,送分题。
4 ~: j3 B. r7 \! e; P5 N6 m(四)果然,还是太年轻太单纯,出题人怎么可能有良心呢?直接在写大作文之前,再让你热热身,不超过500字,还得学着出题人的思路和语气。这题机关干部占便宜了,平时就拿捏首长心态,到这时应该驾轻就熟,马上切换到战斗模式即可。此题为了拉开档次和层次埋下伏笔,又是一个小写作。& D/ c7 j& Q2 `( T) @5 K
第三大题的(一)(三)按理说应该不丢分,(二)(四)就算你蒙圈了,肯定要丢分,但好处就是肯定不会一分不得,好歹能划拉一半左右。所以第三大题我觉得理论上应该能得到16-18分,即只扣12-14分。
* L; l, p# S' c
7 V4 G% F, P8 {  @# ?8 f第四题:有的人在工作出现问题或没有完成时动辄以“我尽力了”宽慰自己、搪塞他人。请根据给定材料三,结合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尽心、尽力、尽职”的认识。(45分)
1 }$ @, t) S3 t8 x0 d' Z& Y, L+ X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总字数为800-1000字。* ]* b8 o' {  y# a0 A# z5 l
/ U! u3 E$ _, t% V5 S& V* @
第四题分析:7 R; \. X) g7 m
1、写一篇议论文,议论文而已,不是什么鸿篇巨著,是一篇高中你就懂的文体( g9 M2 N5 I; u4 k. N
2、需要自拟题目,不少人直接图省事,照抄了三尽,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就阅卷习惯来说,一个的标题一般占5分。
( ?# ?, C) k  D( Z3、要点是结合实际,所以别老吹什么各种科学理论,要有实在的事,但是也不建议吹国际风云,毕竟距离我们太远,最好写自己本职。
' F# V: x/ T# [0 o6 x9 @4、题目范围很宽泛,也不难。给定材料给了一正一反、一古一今的两个事例,(暗示你正反论证法和例证法可以运用到议论文中)许多考生结合2016年的热词,选择了“工匠精神”作为切入点,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谈下一步怎么脚踏实地去新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均获得了理想的分数
* w! e2 ^9 o* y2 Q% M; b5、本题考查知识积累、排列组合灵活运用、书写能力。0 l* z# B- G; u6 i% Y( y  x
6、按照作文给分的一般标准,你基本得不到满分,只要写完了,不胡喷,不反动,能拿32-38分,少数能拿42。也就是说,作文你会扣掉10分左右。
+ |/ U7 o3 T8 q" K) J  U7 D% G$ n! l4 L/ b+ v) t

" C  a$ |* F3 }+ A( s6 [: f
8 @+ _6 D  O) z2 g9 N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几个特点:& D' \; j' T' x/ \2 ~
1、试卷总体难度不大,但细节多,花样多,需要花费的时间多,完美的落实了军转办难度降低,档次拉开的要求。(用题量来拉分,即限定时间吃自助餐,吃得快选横菜准的得分就多)。% g( h  p7 f% m% ]: u; u
2、考察的都为基本功,没有需要新学习的知识,只是高三语文考试的重演,所以没必要过度焦虑
, ~! u$ i5 u$ F- T3、盘算一下,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看看往年各大单位面试线,是不是觉得忽然可以多打几把游戏,多睡会,多喝几顿?# U) h2 B# \& N  |+ C! e  e
4、虽然感觉难度不大,但不能掉以轻心。这个考试的本质考的是你综合能力的稳定输出,所以不要较真碰硬,过分追求高分没啥用,稳定在90分左右即可,平时要多注重阅读速度和书写质量,在考场上节约时间,就是胜利的基础。- x. O0 c& E/ x% T/ A! v
5、真要是心急,现在非要着手准备,那就从阅读速度,归纳要点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做起。改改病句,做做词义辨析,练练写议论文的基本套路,积累点时政热点的背景知识,熟悉党和政府的各类方针政策,以及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最次最次,这些内容也可以当你议论文某分论点的论据。0 N$ n; Z0 V6 M
6、别被忽悠了,说什么难度登天,不亚于国考公考云云(你真看看国考公考的卷子,你就觉得国家对军转干部是真爱了),然后被拉入别人最熟悉的套路里玩你。保持清醒,多和转友沟通,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专注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 l/ ]: f# p6 P8 Y, f5 M/ S
发表于 2017-2-8 11: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谁知未来会怎样 于 2017-2-8 11:31 编辑
" p/ U9 h' G4 n; A2 l. n* {4 r& e( `, d
已经越过心理疏导阶段,来手把手指导了。厉害!, |- B3 \3 u2 R9 V" u

1 R$ v0 |; g1 ]我沙发!{:1_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9 09: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9 14: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9 19: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挺好的帖子里挺好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0 16: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学习一下学习一下" T' S; o! p8 Q'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0 22: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楼主,加油加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0 23: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的讲解几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2 17: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2 19: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2016年北京军转统考真题看国家对军转干部到底好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3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个文章真费劲,套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4 18: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辛苦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5 15:05:17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6 22: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17 00: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还得学习再加深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16: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需要回复?好人要做到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16: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才知道作者良心满满,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16: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楼主辛苦了,十分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1 03:08:53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分析太有价值了,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1 09: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