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04|回复: 2

[心理健康] 无法解释的疲劳意味着有心理问题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3265

发表于 2017-4-19 08: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无法解释的疲劳意味着有心理问题
6 z, k3 s5 L% E8 J' {1 a: o0 P 8 @+ e; K  ~" B6 `  ~& U- X
) g2 ]  [3 `0 @( x. a

, ]1 ~8 O- t6 |; m  G0 m
1 A! Q. _2 y! |2 `% r, Q4 |3 T& f1 D5 v+ B& F, p) c- V8 I) Y0 o) A+ z3 C
- z9 J9 ?) l7 B" n. ?, H1 H) d! M
  被作业压垮的青少年经常把“累死人了”挂在嘴边,被家务事缠绕分身无术的年轻妈妈常常抱怨忙得“脚不着地”,正在戒烟的人会感慨自己“没劲儿,提不起精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疲劳的感觉,然而,是不是只存在一种疲劳呢?不同的人所感受到的疲劳是不是同一回事呢?
9 t  z& Q* n6 n! P/ U2 G5 f4 e/ z% C4 r$ a" o8 W; t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或许可以认为“疲劳”这个词是一个具有伸缩性的概念,而事实上,就在前不久,心理学家们专门为它推出了一部字典,来揭开各种形态的“疲劳”。将“疲劳”摆上桌面大张旗鼓地进行研究,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提神醒脑的事,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人们总是一味试图排斥一切倦怠、虚弱和无力感的时代。5 p/ A3 G4 W7 V6 {. m3 y

' `# N* P5 f: z% \+ E   很多情况下,人们的疲劳来自目的明确的持续的努力,这种疲劳通常被认为是“好的疲劳”;而与此相对的,还有一种叫做“慢性疲劳”的症状,它会让人变得偏狭、小气、容忍度下降。患有“慢性疲劳”的人至少具备以下3种症状:一是具有强烈的、新出现的或者有明确开始时间的疲劳感,并且持续超过6个月,这种疲劳感不是由额外持续增加的工作和劳动引起的,并且通过休息和减少社交活动也无法得到改善;二是耗费精力后产生不适的感觉;三是无法通过睡眠恢复体力。根据美国国家医学院认定的标准,“慢性疲劳”患者至少会出现以下两种表现中的一种:认知能力下降,无法保持站立。! y7 Q" s4 }; W' |* u" ~
6 K3 ^! q5 t/ @# U* m* g7 Q  e% w
  睡眠障碍是日间疲惫的首要原因4 T" n$ o' u9 f3 P0 c& G# y2 X
5 Q+ r  o; ?( X. x. z, W/ [' c) n
  有1%~3%的人会专门因为疲劳问题前去医院就诊。在医生们看来,引起疲劳感有着身体上的原因,“我们首先试图弄清楚患者是否正在经历什么特殊的事情耗费他的精力和体力。”神经科专家阿兰·奥特雷医生解释说,“然后我们要考虑这个人是否有失眠或嗜睡的问题,因为睡眠紊乱是导致日间疲劳的首要原因。接下来我们会从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失常、神经或神经肌肉病理等角度入手……如果这些问题都不能确诊,那么我们会仔细检查是否是抑郁症,不过抑郁症引起的疲劳通常伴有避世、忧伤、做事拖延、难以投入情感等其他症状。”+ ~6 X6 {# C9 k, j
8 n% K, d; r: L# u1 @! M
  单独研究疲劳本身是很有难度的。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剖析,或许应该参考与它相反的东西——能量。与疲劳一样,能量也是一个无法定义的词语,因为它同样处于身体和心理的边界。对于心理学业界人士来说,能量就是著名的“力比多”,也就是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性力,弗洛伊德把它看作人类一切心理活动和身体行为的动力源泉,是性本能冲动。当这种本能的力量遭到抑制时,人类的生存也会受到阻碍。在这个问题上,荣格与弗洛伊德有很大分歧,正如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魏维安·蒂鲍迪所指出的,对于荣格学派来说,“力比多”更多是“人类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来的能量,并且以憧憬和欲望的形式被人们主观感知。”
1 Y1 z, L4 l0 ~- [- n2 Q
3 L+ y! F( a: D* Z+ ]! r4 B2 g7 r   如何才能摆脱疲劳的困境
4 z  Y! B$ ?8 M2 c+ O$ U! W
( o" @9 C3 W; g8 l3 e6 y6 ?   除此之外,“力比多”还体现为创造的欲望,工作的欲望以及构建生活的欲望。荣格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都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以便更好地解释神经官能症患者的问题。魏维安·蒂鲍迪强调说,“对荣格来说,人类的整个生命就是一个能量的问题。因此,平衡产生于两个相反事物间的可承受的压力。如果一边能量过多,就必然对另一边造成损害——例如职场和感情生活。对心理学家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我的存在完全在‘思想’维度上运转,那么‘情感’维度就会产生缺陷。”1 O3 }7 w' E' J% ^+ o9 u" ^1 Z

0 }8 c. D" d' F/ a, q, E6 o   因此,无法解释的疲劳可能意味着没有解决的心理问题;为了自己的完美主义或是为了严格遵循规范准则而被困在疲劳的死胡同里;在经历了一场创伤或哀痛后,疲劳就“停留在了原地”;受到来自家长、伴侣、同事的影响;又或者因为背负着别人的重担……种种原因都会导致一个人的能量被清空,即使他拥有健康的生活。; Y- J; Q7 ^# [& @8 l$ C8 Y

1 a9 @9 Y* y9 M4 Y4 {2 v4 ~% u) A; j   如何才能摆脱疲劳的困境呢?对于阿兰·奥特雷医生来说,有3个方法可以让人们“重拾活力”。他说:“首先是要接受这种病理,患者需要明白,疲劳是身体在表达不舒服,其他人也应该接受这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生病了’;其次,需要寻找当下和以往的压力来源,让自己成为‘自己能量的侦探’,成为自己能量的源泉;最后,要相信我们可以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找到快乐。”, N1 M; P* A' w/ t

# t+ Z- e7 q# d; ]) E0 {9 x% B: _   如何打败疲劳,这大概是一个让人们永不疲劳的话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齐鲁兵360361 + 3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4-19 2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性疲劳”患者至少会出现以下两种表现中的一种:认知能力下降,无法保持站立。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齐鲁兵360361 + 20 + 20 沙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9 22: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摆脱疲劳——重拾活力,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