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 y& R7 i) w
丈夫绘制15年检查数据曲线图 e4 Q5 _5 D' E1 \) A
- [( b* I6 h" E! _7 {
理工男的特殊方法数次抢在医学认定之前,捕捉到癌症复发的蛛丝马迹
2 X% H Z, x' @9 u" g3 Y' d- [$ B" i9 }; Z0 I- e4 e5 a9 s* M* H& `" K
在很多人眼里,理工男天生“不解风情”、“低调内敛”,似乎让他们表达对另一半的爱意,比较困难。
' m9 G$ o0 [4 H: N4 z6 x
4 a6 i% V) _' B& S- z' G8 A 然而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有位卵巢癌患者经历了15年间4次手术30多次化疗,她的丈夫用他特有的理工男方式,相伴相依,一路保驾护航——他给妻子的癌症指标画出曲线图,在还没有达到医学认定的指数之前,就发现了复发的癌症;从原理上分析核磁共振和B超的工作原理,没有单纯信任核磁共振的结果,坚持让老婆拍摄“技术含量更低”的B超,结果早早发现肿瘤……; T: _8 ~6 J! ?) L ]5 Q* F+ K
5 K/ x3 ~' b+ S0 i, L0 ^7 A
理工男为妻子选手术医生 ]3 w4 S" ^# v- a/ p1 I- w
$ @# y4 T: V& E
看重实战经验而非名气
. v _. Y" _3 _2 g+ A8 r+ |5 S% s) p5 h8 x& Q
这位理工男主角叫张欣华,67岁,退休前是食品安全方面的工程师,退休后又被一所大学返聘。女主角是他64岁的妻子马丽砂。
9 J' n9 D" v8 [! O1 A9 e& i6 r0 w
3 g( t- ]5 d/ t. L 上周五,张欣华给浙大妇院院长吕卫国发了一长条微信:“她的15年生命是你们给的,滴水之恩,没有涌泉了,只有感激……”
: @. U, l; T) J7 P8 \
9 r8 K& T* L. G% @ 作为一名理工男,张欣华不光记得住妻子的生日、结婚纪念日,对15年前的那次手术日子也记得一清二楚,每一年,他都会想着法子做庆祝。今年,这对老夫妻选择庆生,就是到浙大妇院去感谢当年的手术医生吕卫国。3 ~# X9 u. [0 v1 r E
! X# C7 H' l8 ^9 Z1 s
钱江晚报记者与这对夫妻面对面的时候,很难把他们和卵巢癌晚期、15年反复化疗这些关键词**在一起,张欣华戴着一顶棒球帽,戴着深色眼镜,穿着修身的POLO衫,一股子留美教授的范儿;他的妻子马丽砂戴着一顶太阳帽,围着丝巾,身材特别瘦,脸上的五官很分明,从她的脸上就能看出年轻时候的美丽样子。“因为做化疗,她掉了头发,所以戴着帽子。”张欣华显然是这个家庭的新闻发言人,当老师的他一说话就停不下来,“脖子这里有化疗的痕迹,所以披一条丝巾围着。”
- K4 j; j/ ]2 d, s3 x; b: j% j/ X
) c# c" p* z3 Z 张欣华夫妇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们的生活是在2002年5月1日那天发生变化的。在那天,妻子马丽砂无意中摸到了自己的左腹部有个条状肿块,那时候的张欣华正在昆明出差,接到了妻子的电话后,他急了起来:“赶紧去医院检查,我马上请假回来。”
3 G7 e* r7 Q/ q$ f1 d l
+ i9 p# z: v2 w2 o' ^- C 马丽砂在街道医院做了B超,结果让医生也吓了一跳:左卵巢直径9厘米,右卵巢直径14厘米,比正常大了好几倍,提示卵巢肿瘤,需要马上转诊上级大医院。' D; J" L: k, }+ F1 i' n4 ?
5 ~# o+ I x3 O# U9 r
到了浙大妇院,当年是肿瘤二科主任的吕卫国检查发现,马丽砂的卵巢癌已经转移到了直肠,晚期,必须马上手术。
" i2 ` H! L. W, a, @7 w
- h' {; l& Q; A9 N7 h0 [1 S 在当时的浙大妇院,肿瘤科有年资更老的专家,张欣华执意让吕卫国为妻子做手术,“他那时候还不到40岁,很年轻,但是一直在一线做手术,我知道他经验肯定很丰富。”理工男张欣华思考问题很理性。
: o7 f8 X* C% A N9 o' v9 `& o, b9 I# S8 z
张欣华清晰记得,当年他站在手术室外,病情告知书一次次递到手上,尽管心里很慌乱,但仍旧把每张单子都一字不落地看完:子宫要切除,签字;双侧卵巢要切除,签字;大网膜大部分要切除,签字……直到他看到妻子的直肠前壁需要切除,做人工肛门时,他在签字一栏写下,希望医生能够保留妻子的直肠,不要做人造肛门。" N) C9 I# i0 |) J t
: f. t* u" W" E/ P: m( L$ r9 o “我见过做了人工肛门的病人,身上挂着个袋子,我实在是不忍心妻子也这样。她是多么爱美的人,我怕她挂了袋子后,就永远也摆脱不了阴影。”张欣华说,“卵巢整个切掉,直肠也剥离了一部分,到现在,那部位附近都没有肿瘤复发,说明当时手术剥离干净,手术很漂亮。”
' o7 c- m8 b( i$ Q5 ^3 z+ u9 H/ O7 Q2 b; @: u
马丽砂在这15年里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没有被人造肛门影响到生活质量,在张欣华夫妇看来,他们当时选择吕卫国做手术选对了。
9 r+ k9 _' d* B2 ]( T, v4 ~; Y O1 [5 P+ Z
精心描绘检查数据图 l, r0 z2 v- |4 x6 y) s' v3 o" _9 I
0 J- [! Z! O, m' R2 R6 m5 D 及时发现复发肿瘤
3 A. C/ D" i3 \: b6 Y! S8 l
; H9 `9 S3 w, H3 _" y+ u4 B& z 2005年,定期随访复查的马丽砂发现自己的验血指标似乎有些异常,可核磁共振检查却又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 _7 W; P7 w6 Q7 o0 n9 E: C3 q2 F% U# X+ a% {
是不采取措施等着指标升高再说?还是另辟蹊径继续探查?作为理工男,张欣华分析起来:“核磁共振原理是逐行扫描,也许因为肿瘤的位置关系,或者扫描的行与行之间的断层关系,没能发现肿瘤,而虽然看起来普通的检查B超,它的原理是检测回声,是反射过来的信息,或许能发现些什么。”$ {7 \9 E9 D: L! _3 J! M
5 K m% H* ^& J. o" e
就这样,张欣华“自作主张”地拉着妻子做了一次B超,果然,在B超报告单上发现了复发的肿瘤。
+ R. {: g( a9 F; |6 ]+ {) ~! C4 U
c' e, n9 e% N- s" [ 这一次,尽管肿瘤长在了结肠上,但张欣华仍然为妻子选择妇科肿瘤医生吕卫国来手术。手术同样成功。0 w- u+ V& b2 v
: \6 k. ^2 v. U 然而好复发的肿瘤,让理工男始终不盲目侥幸,不让妻子拉下每一次复查随访检测。
/ S% w) Z, n. U: i/ V G, } Q: h7 w) g3 a: Q7 E A* E
对每一次的检测结果,张欣华用上了工程师的拿手绝活——画曲线图,分析数据的趋势。
2 T6 Q1 T x, q; _3 m$ s8 G
' Q0 t) V W5 S y# ~ 在肿瘤抽血检测当中,有一个指标叫做CA125,“我老婆和普通的病人不太一样,她对这个指标反应很敏感。”张欣华说,这是这么多年陪护当中他摸索出的结论。0 K4 D% w3 C* C
' g3 I- z, k& H" y' y* E
他把妻子每一次住院、每一次检查的各种报告单都分门别类收集在一起,一方面方便下一个医生查阅,另一方面也让自己做到心里有数,前后指标存在什么波动?这些波动意味着什么?这就是工程师在工作中经常要总结的事情。
. {! O: R1 |2 H B. ^7 z H* z
7 H7 f9 B" w3 [/ ^) N8 R( J 张欣华给钱江晚报记者展示了最近的一份CA125的曲线图,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指标,这上面记录的是从2014年2月11日到2017年5月1日的CA125变化。' V- F) x! f$ `
% ^; v+ M ~, d* O' W, M2 z1 L T 从曲线图上,能很明显地看到,2014年2月份的时候,指标特别高,接下来是稳定的低位直线,而到了2016年末,指标又迅速升高了。 S3 l5 Y" \1 z/ B
) b& M2 l/ X `; H E" j 2014年和2016年的两个高点,就分别对应着马丽砂在这两个时期的大手术。, E2 q: L6 l. i; f0 f& y
- F* z- ]; X$ X0 z+ t c
“去年12月份这次手术,就是我从曲线图上看出趋势不对,到医院进一步仔细检查,及时发现肿瘤又复发了。”张欣华说,在医学上,CA125这个指标只有达到几百的时候,才会被认为和肿瘤有关,而在去年12月,曲线的顶点也只是73.5,如果只是拿着这个指标到医院,医生未必会想到肿瘤复发。5 F7 d; E# s+ c1 s1 M
2 z9 D: X" t1 Y8 t" T% Z8 I 而医学上的共性显然抵不过这位理工男针对妻子病情特性而做出的精准判断,到医院做了针对性检查后,果然又发现了复发的肿瘤,手术很快就进行了,接下来马丽砂CA125的曲线又很快回归低位了。
" X( `) {! \3 _0 P5 _" m
8 Q( [/ e1 Z. Y/ A( H- | 只有医患信任
* V* Z1 R( R$ j& V1 U1 u3 c ]
9 `& A2 L- y. f 才能创造更多医学奇迹
2 y% M4 F2 @: G: b9 Y. i0 H5 J6 B+ c C% Z0 F- h& d2 {6 g3 O% b
——访浙大妇院院长吕卫国教授
3 h. W$ q* p% ], S6 l+ _/ ~
; i9 }% w- f6 n 作为被病人信任的主刀医生,吕卫国深有感触,他说,病人以及家属的信任,对医生的成长、医学的创新意义重大。
- A% A$ u6 ~7 S3 Y9 S5 t6 S1 o" M% ~+ c. D; e
15年了,吕卫国至今记得张欣华的那句话:“放心,即使失败,我不怪你。”; N2 O! M$ w4 j+ L: n& `
7 W0 i; f" M' _
“我们做肿瘤手术,就是在血管边上跳舞。”吕卫国说,稍微一个分神或者偏差,都有可能造成大血管出血,张老师的这句话,让我们做医生的能镇定下来,这样做手术才有可能成功。
+ o) a8 `. x9 M1 M: f- R" {- a7 \ r+ J8 Y2 |9 f
在吕卫国看来,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是对抗疾病的最好方法,“这15年来,我也十分感谢马丽砂、张欣华夫妇。”吕卫国说,“正是他们当年带着培养、容忍年轻医生的心态,把手术托付给我,才让我真切感悟到医生的责任与使命。”吕卫国告诉钱报记者,他希望这种彼此信任的医患关系,成为医患之间的主旋律。
6 ]% f0 A3 r$ r% W0 p3 H
8 D7 U" L) H$ d6 i& G+ A4 k 在吕卫国看来,肿瘤患者能有质量地生活,是最好的回报,“马丽砂、张欣华夫妇每年来看我一次,也是我最大的荣幸。”
0 o" B4 s. Z B/ }& h8 h3 V+ f7 i |
评分
-
参与人数 4 | 经验 +100 |
津贴 +75 |
收起
理由
|
狼行千里123
| + 50 |
+ 20 |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
寒梅俏
| |
+ 5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北极村长
| |
+ 3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秋日诗语
| + 50 |
+ 2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