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运气好的话,这两张表格会相爱,用不到半年,或者一年,26-91小姐会和16-82先生走进婚姻殿堂。要是差了点运气,那就重来一次。
7 k8 N; y- K" k! E5 ?: V6 F& e, D* J1 Y' e) g! p8 F0 B
坐在一张二手写字台前,把头埋进一摞摞厚厚的、页脚卷起的册子,穿过耷拉在鼻梁上的粉色金属框老花镜,兰毓云的目光在一列列表格上游移。她81岁了,视力老去,有时得借用放大镜。她严厉,语速缓慢,字字铿锵。一群人围着她。
; ^6 g& m, q1 R6 y, z" @: g# S1 N @; w+ j
往南十米的另一个房间,85岁的老伴陈轶伦坐在圆桌前,被另一群人围着。
: [7 ] w& X9 Y' o9 l# B) Y
8 E/ ~/ E M( a8 |. z, h$ V. } 这是位于武汉四十五中后的一栋老旧房子,一楼,常年阴暗,防盗网上挂着招牌“陈兰工作室”。50平方米的空间,被两个沙发、三张桌子、26把椅子塞得满满当当。每周二四六,来自武汉三镇、江城南北的男男女女都会涌到这里,把房间塞成沙丁鱼罐头。
* M$ T% n6 G$ W: ^6 j5 M" c# U
4 z( m; G1 C: d1 N* P1 `2 \6 j 他们是来相亲的,用武汉话说,找朋友。( y# @ f/ H$ R& X& X
/ X/ y. v. c1 B! r7 {
兰毓云和陈轶伦早就声名在外。早些年,媒体给了他们一串封号“超级红娘”、“武汉第一红娘”。这是老两口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每次提起,老太太的眼睛总弯成两个月牙,“说明我是全国最牛的”。$ o1 @7 E2 d3 ]
& m! R+ ~0 K2 L4 |$ o! C- W 从1954年撮合第一对情侣算起,他们已经义务当了63年红娘。据称,已经有1680对结成连理。% K( K, v5 k% w
) n5 a! ] [7 R; e& u 家长的战争# G5 x. z- o) H
0 s4 y" P7 T( A3 i$ f3 q 每周三天接待日,周六人最多。屋子分为南北两个工作区,中间是等候区,被围个水泄不通。老两口定下规矩,每天只发20个号,叫号配对,但每次都超过这个数。$ Z2 u6 i% W4 R+ ]; I
4 ^) i2 H. }: w# G6 e 排上号的,排不上的,都坐在等待区。这里热闹得像个菜市场。大家吵吵嚷嚷,又各怀心事。( Z. _; k; }/ S4 H. O
7 R( p# B, w: b8 n0 Y 5月13日上午9点多,一位60岁的老太太显然来晚了,一进门,掏出卫生纸,擦了一把汗,纸屑黏在汗津津的脖子上。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扶了扶眼镜,一脸茫然,“没号了?”0 o T! d, O* z; G2 [5 e( [3 d
0 q( j: T: H. E' Q
身后跟着一个皮肤黝黑的男人,五十来岁,是她弟弟,两人一个要给在医院上班的儿子相亲,一个要给1992年出生的姑娘找对象。4 I) `4 F2 t0 l$ O* ]& h+ n
3 w# P$ K2 h8 x0 G+ {3 s! t 旁边的家长一听,“1992年的,着什么急?”
7 r4 P0 f, y# x) ^% c! ^/ |) M% i8 w* M2 ?3 R. S
“1992年都25了!”
5 E1 e' G# |8 B- \3 ]/ W, O3 e$ D; b8 m9 I# N9 U
这还年轻啊,坐在旁边的老曹有点心酸。从他60岁退休那年开始,人生就一个目标——帮儿子找对象。每到周末,他穿梭于婚介所、各大公园的相亲会,跑了十年,也没给儿子张罗到对象。他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儿子很优秀啊!1975年的,在武汉音乐学院当老师,长得还行啊。”
% A7 M1 J# B9 g9 z% Y
. a( k% k' R: C3 T. ] 照片上的中年男人,穿着西装,戴一副眼镜,模样还算周正。
( h0 s, o7 j. J9 I; }% C# y9 k: C3 @7 m- D0 ], [; q, F6 m! d, ?
“75年的,人家伢都十几岁了。”人群里冒出一个声音。1 _% N- `" W, o* o
" Y' i3 A( u8 v3 G: a% |7 O9 _
老曹觉得心口被扎了一刀,摸摸已经花白的头发,几乎要哭出来。% V4 x& |, i' W: m
& b, R3 Z9 O9 _! f
陈明在旁边听着,说不清心里什么滋味。她自认为是个开明的妈妈。女儿30岁之前,她都不着急,但今年春节一过,女儿30岁,“感觉完全不同了”——她说不清不同在哪里,可能担心女儿成了高龄产妇,也可能害怕周围的风言风语。
3 y* p7 J7 S7 t( _: i- @
}* P6 |2 d" K! K: g 她最怕别人问,你姑娘什么时候结婚?前面30年,女儿优秀,花了7年考上了公务员,一直是家里的骄傲,从没想过她会嫁不出去。6 F$ M: J1 u- e, i
" J" q H3 F9 }* L! b5 v A8 u 每回参加婚礼,看到别人家的女儿披上婚纱,陈明顿觉心酸——我女儿什么时候有这一天?谁来娶我的女儿?
! j# n. D1 m$ Y" U$ O, D( ]
7 @9 v+ a% V; f$ g( S 74岁的老李一进门就冲到陈轶伦面前:“你帮我(给对方)打个电话吧,说我女儿5天后就走,要见面就现在见!”
% s9 Z! n. d6 O; P! k
3 K8 n, M1 d: d, p1 b% B" N 去年11月,陈轶伦给老李在日本工作的女儿介绍了一个男孩。这半年多,没一点进展。- T8 A, m" E0 y" Q# r
2 p. u2 n/ x4 O8 ^7 Z 没隔几秒,老李觉得,5天还是太长了,“你说3天后就走!”' u9 r1 H ]3 H6 h; [
: ^9 g9 T* L- v# E/ V8 s* z
挂了电话,老李泄了气——对方根本没意思。这次死心了,从头再来。只是,女儿已经38岁了!
6 j# @4 S G, n" l p( G; e% a6 V5 |" \+ d: n0 y- J' K4 ^
两张表格相爱
) }8 C3 I6 k" }
1 i; I A* A8 J8 ~0 R “你记一下,16本82页。”兰毓云对面前的一位母亲说,这是她给这个母亲的女儿配对的男孩,16-82是男孩的代号。# m" Q$ d+ i3 j1 C& m$ c( M" E
H9 a& L' M. x, e: B* a8 Q 兰毓云身材矮小,几次腰椎手术之后,背也佝偻了。穿过人群,远远看去,她隐没在案头的一摞摞资料里。左手边的书架上,摆放着超过120本单身男女的资料。全是手写的,她不愿意把材料做成电子版,“会被别人看到”——这些资料是她的宝贝。每次配对只能通过简单的分类和头脑中的记忆搜索,缓慢低效。# H2 \- K# V7 u0 @
6 w2 g9 P* I1 q2 l 男男女女被分为七大类——大男、大女、小男、小女、男再婚和女再婚,以及外国外地。27岁为界,以上就是大男大女。理由是,人25岁就会衰老,她还宽限了两年。3 Q8 i: O2 P L' J( Y
1 q- n" J, g l/ _0 `! C: Q/ k2 L$ v# j9 C% i# e- {4 M
翻开资料册,两个16.8cm乘以11.4cm的表格上下排列,塞满了每张A4纸。( [7 D7 t. I& y% v3 L
6 C3 ]% _: b' t- ]0 s) C
这像是一个极度精密的游标卡尺——在表格中,你会看到单身男女的出生年月、身高等基本信息,对方的月薪、住房条件、是否贷款等物质条件,一目了然。
3 l1 c" N- b" E. A% f5 k6 K" i$ `# k; v
有人写下,在加拿大拥有4万加币(约合人民币20万元)年薪,400平米大房子;也有人注明——月薪一千元,没有住房。, D! a6 c& [& F- Z6 N, u6 W
( ]: b) ^" T W) q" O
表格最后一栏是择偶要求,是这个游标卡尺不可衡量的部分。有人会写下“有文化修养、文学内涵”、“情投意合”的字眼,但更多的人还是列下了冷冰冰的条件——身高172cm以上,月薪5000元以上,最好是本地人,有独立婚房在南湖。
$ `% j0 J n1 i$ I5 U/ @
6 Q- c6 J4 W# b- t: y6 k 唯一一个写下“两情相悦最好”。后来想了想,又补上了身高和物质条件。2 Y! U- B2 G8 s- g
1 @8 k! y; }$ z, E7 _& g 这天,登记在大女26本91页的女孩和大男16本82页的男孩被配对。一天下来,大概会形成这样的20对,兰毓云在撮合本上一一记录:26-91配对16-82,27-93配对15-20……
0 p0 @) q9 t/ l7 G) c
& {' u2 L& _- F/ L9 ^ 运气好的话,这两张表格会相爱,用不到半年,或者一年,26-91小姐会和16-82先生走进婚姻殿堂。要是差了点运气,那就重来一次。
5 {* U2 B' L& u& Y3 J, h) T3 |" S
0 B; `3 G; C% J& V1 h4 O& z$ W. O2 B 老两口根据条件,把每个表格量化成了一些符号。他们能借助这些“暗语”快速做出他们认为的“最契合的配对”。. a, h4 {4 ^9 s
Q4 K- E. Q* V 每张表格被综合评分。外貌、收入、家庭环境等都是考虑因素,表格被分成了五大类。顶级是五角星套上一个圆圈,五角星次之,接着是圆圈、方块和三角形。配对时,基本遵循五角星配对五角星,圆圈配对圆圈的原则。 - B" i. ?# h& t
& g' a& ` Z- n9 N# E
以26-91小姐为例,她1987年出生,身高163cm,月薪三千元。兰毓云为她匹配的16-82先生,1982年出生,身高170cm,月薪也是三千元。
2 E, `- Q: _/ {; o! w0 R/ Z
/ W. O7 l* i8 @. Y6 _" { 陈轶伦的配对法则还要再精细一些。他会在表格上注明主人的性格,用K,Na,Al,Ar,He来区分。0 S3 @0 y4 P/ R$ g
* Q" G, \: p) W- ?, B* w* C, { 这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陈轶伦用它们的活泼程度来区别表格主人的性格开朗程度。比如,他倾向于匹配K和Ar。K是钾,在零下100度都能和水、冰发生化学反应,代表性格开朗;Ar是氩,是惰性元素,很难产生化学反应,代表性格内向。两者配对,恰好性格互补。
% |# K9 V/ S5 @* R/ j7 P# B( V9 e2 P8 K
上世纪50年代,陈轶伦从浙大化学系毕业。他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一场化学反应,能产生多巴胺的配对,当然难得,但遗憾的是,大部分都只能“条件相当”。
! p) o9 m8 V0 g9 L5 u 谈感情还是谈条件?# M" H+ D! g7 f. K- F1 P
) {% Y; W7 Z _& P1 ?" }% \; n2 D 屋子里东西两面墙上,挂满了兰毓云和陈轶伦的合影。到今年五一,两人已经一起走了60年。9 _% n9 X$ J7 j# E* g
8 @$ S' O0 Z" F6 f4 [
结婚照也挂在墙上,黑白的,拍摄于1957年5月1日。兰毓云穿着深色大花短袖,梳着麻花辫,倚在穿着条纹衬衣的陈轶伦身边,幸福从两人脸上蔓延开。9 b4 F9 K1 z! i4 ]
0 S0 o c d$ s0 G 1950年代初,兰毓云作为部队文工团成员,曾去朝鲜参加过抗美援朝,回国后,在武汉一所中学当老师。同时期,陈轶伦浙大毕业后也被分配到武汉,在另一所中学当老师。两人经常要去参加团市委的会议,一来二往,便走到了一起。" ?# @2 c. D, ] C) g
: S& {" e, E+ k0 X. z
结婚时,两人一穷二白。一间12平米的房子,两条板凳,一块木板一搭,两床被子一铺,一人一个包袱,这婚就算结了。亲戚到家里来,磕磕瓜子,吃点花生,就算摆了酒。9 n: b* m4 G9 q9 m6 a: ~$ P* B
$ ]- a8 E: t9 {' |. R w; }1 }6 I4 C
后来十来年,人们结婚就没这么简单了。“三转一响”(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缺一样都不行,这些还得凭票购买。要求再高点,还得有“64个脚”——桌子、柜子、凳子,各有4个脚,要结婚,先凑齐64个。
' M; Y3 y% x1 Z4 S: h1 i0 j! I. m ~4 [2 X& H) z; c$ \0 }
说是这么说,碰到合适的,条条框框也都没了。兰毓云记得,那会儿她在学校工会工作,关心老师个人问题本身就是她的工作内容,陈轶伦又是另一所学校的校长,她索性帮两所学校的老师们牵线,顺道也帮以前部队文工团的战友介绍。“只要对上眼,哪还要‘三转一响’,照样结婚!”. \; C0 L# A4 L- g; g
4 w3 A! s& r) `; O9 d3 r 成功率高了,兰毓云的名声打了出去。有人跑来求介绍,跑错地,敲了邻居家的门,邻居不堪其扰,在门口贴上告示——这里不是兰老师家!8 B) E! A0 p0 I6 N
. M; h& M* [2 J4 K! f% I
“武汉三镇谁都知道我可以解决他们的个人问题。”兰毓云觉得骄傲,“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她还获得了额外的尊重。一出门,没人喊她“兰婆婆”,都叫她“兰老师”,“听起来都年轻”。2 a* o5 J8 @9 P
, D& Y/ F) ]7 q7 Y7 L 从1954年促成哥哥嫂子的婚事,到现在63年,她和老伴基本没停。退休后,三个儿女出国的出国、做事业的做事业,老俩口也没什么事情做,除了吃饭、睡觉、看报,帮人介绍对象反而成了退休后的主要事业。
+ B& `: N0 n# a; [ d5 a5 J
, Y, n2 ~$ B1 \2 b 兰毓云发现,80年代以后,结婚这事好像越来越难了。来相亲的人,一上来就要求房子车子票子,存款要多,工资要高。好不容易撮**了,摆酒也讲究阔气,四五十辆婚车排成队,队伍越长越有面子。
: I6 l6 N- O& B' f
& h$ _: u. M* B* E 几年前,在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调侃,“爷爷娶奶奶,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用了半头猪;我娶我媳妇,用了爸妈半条命。”
; L/ N" f0 C3 x9 G2 z! ]& P7 O* u! N
$ }- [3 [- r6 `% R7 x6 l" R' P 兰毓云一想,可不吗。这几年,挺多来相亲的姑娘,都要找工资比自己高一倍的对象,还要求房子至少有四室一厅。也有男孩提出,女方要漂亮,不漂亮的话,那得有钱。+ v% N- z5 E6 x7 r
1 G! C' m! b6 X5 ^' R6 z& s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想一嫁脱贫?”兰毓云问。答案现实,又无可辩驳——既然都来相亲了,没有感情,不就只能看条件了?!
/ B7 B; O; h3 @+ h$ E O ; }; B3 @, H9 t' K
这几年,人们又挑上了年龄和职业。兰毓云手头上的表格,“销路最好”的职业是工科毕业搞技术的,电力设计、船舶设计工程师最紧俏。医生、公务员次之,再次是大学老师。
' u" m+ I: X* q4 Q: b- g
. C% E4 W& ^5 |. ~! U) Z6 S3 G “记者和警察,哪里有情况就得去哪里,最不好介绍。”兰毓云接着说,“抛开职业,男女还有个剪刀差。以27岁为界,27岁以上的男孩事业有成,走的是上坡路,27岁以后,女孩逐渐衰老,只能走下坡路了。”/ j& e! Y6 t4 c3 W
& C+ ^6 J8 S, P |/ C 最后,她得出结论,27岁以上的大男和27岁以下的小女最容易介绍。
6 }) W3 d& X% I' l6 z5 s1 L0 W
0 [# U, x3 q2 q# j4 E4 U; c/ G- r 男士告急& f1 H$ u# U+ Q; N
8 R& D1 X+ w6 Q2 {4 F6 ?0 T" L
可偏偏,聚集在她这里的大女最多。这是目前最困扰兰毓云的问题。
8 ]5 B7 ~1 C" j4 {' ^" F6 _1 a, {
9 B% ?. P% G: T5 r; l* u6 n% ^1 X 接待日这天间隙,她接到一位武汉妈妈的电话,想给在美国的姑娘找个对象。兰毓云拿起电话,背台词一样,流利又带点官腔,回复说:“无论美国、英国、苏联(注:应为俄罗斯)这些国家,都是女多男少,女孩的问题恐怕不好解决。”
: L a$ x0 E; N3 n/ N1 ]) n) y; G" i8 f1 K4 ]! ^- A4 T4 }
平均每天,她至少要接到两三通类似的电话。* p4 q! `3 S& C$ \0 k
! F4 c: w1 F% l2 m+ g2 X- C
在她的资料库里,男士已经告急。早在两三年前,女男比例就一直保持在8:1的水平,这几年,这个数字还在变大。
4 B; {- G5 x! Q: H$ T
. ^2 J9 F& \$ `" A8 B9 Y8 D 一到接待日,屋子里八成以上都是女孩。一有男士登门,号都不用排,直接被志愿者带去现场匹配。
+ e: j4 i6 C) ]/ ^% h/ l" r L
# k, p5 }5 n# x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30岁以上的女性人口中,有2.47%未婚;而此前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仅有0.92%未婚。仅仅十年,这一比例增加了2倍多。1 Y# M! x ~1 C% c! x0 K7 Q
$ d$ K: @2 J/ e3 f( F# L
对兰毓云来说,这个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
" p6 z- E, X3 `' a# }/ E
7 i) `( ^9 B3 M 有一天,一个姑娘被父母带过来。三口人进了门,一落座就开始抹泪。兰毓云一看,女孩人长得漂亮,个子也高。一问才知道,女孩35岁了,博士毕业,在大学当老师,三口人有空就跑相亲会、婚介所、公园,对方要不觉得她收入高,要不觉得配不上她的学历,一来二去,年龄大了,对象更不好找了。
7 p! o0 e& u2 j6 b* }8 b
1 d% A, J7 y8 h9 F4 S 工作室里好多三十好几的姑娘,平均都是登记五六年、相亲几十个之后,才赶在40岁的尾巴把自己嫁出去。
; J5 S6 X8 Z2 o
k! `( B I# j4 u# | 王瑶算年纪小的。她大学毕业后,在武汉江岸区一所小学当老师,长头发、戴眼镜,说起话来柔声细语,收入也高。从25岁那年,亲戚朋友就帮她介绍,五年时间,她相过十几回亲,一个没成。: C1 y" `8 y/ C6 x
$ |/ ?. p- T& r, l
过了30岁,她急了。最近一个礼拜,已经往工作室跑了两回,还没配上对。陈轶伦说,她个子太高,有170cm,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
+ I2 V% i |( M2 ^- n% }: A( a+ I5 e# [6 L/ [7 Y
这样的姑娘太多了,兰毓云有心无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又不能变出一些男伢来?”
9 t1 F8 Q" `; W: M9 j* ~, X6 j( x; i3 g
为了争夺有限的男性资源,姑娘们的父母使出了浑身解数。& z) f% i+ G/ K' \$ p# H, A; S
1 c: d) ]5 i* j
工作室有个志愿者小伙子,公务员,身高185cm,国字脸,浓眉大眼。有时帮兰毓云主持个相亲会。一下舞台,一大帮大爷大妈围上来,挽住胳膊,往他荷包里捅纸条。纸条上写着姑娘姓名和**方式。+ x h5 ?1 E) [8 v! p2 v* e
( a- O! c' J3 L* C0 } 小伙子都没搭理。一看自己这么抢手,要求也抬高了不少。+ l1 e; v; u# j7 z6 R7 b
8 W. f$ O! y3 @5 {
每周二四六,中学教导主任老罗、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刘,以及高校教授老梅,轮班到工作室里当志愿者。做公益是一方面,有个秘密大家都心照不宣——家里都有85后姑娘,都三十好几了,也没嫁人。
& L! |( O# |: _# W; _
8 ~# ?; d7 _8 s% M2 C( B+ a 他们心急,又不好逼自家孩子,索性来当志愿者,帮忙间隙,也帮女儿留意留意,毕竟近水楼台。! \5 A$ O+ D) D) ^2 q8 N
0 b! C, G) M0 X# d2 ^) c) T 问起老梅,起初他不承认,过会儿吞吞吐吐,“私心也是有的,姑娘都32了。”
& D+ H# ?, W. g: g- F% H! P
" @/ U) P' ?' s# P6 Z, a- K 爱情这件奢侈品* A. w# `2 K5 g9 j5 F! V( t
" ?: J9 ]1 _8 ?/ p
有人计算过,爱情发生的概率小于中五百万彩票的概率。
* i" x M3 q/ [9 A6 {: R- ?, @
: `3 X% c# H: n6 \* j) e 来相亲的人才不会关心这个,大家关心条件多过感觉。偶尔有个“愣头青”,对着一帮大爷大妈说,自己要找“有感觉的”。5 l' Q; Z) v' f; I h
9 D" K% f- U% C" v' h) `) W) K 大爷大妈一脸不屑,“感觉是什么东西?”进而得出结论——这孩子就是韩剧看多了,迷上了电视剧里高高帅帅的男主角。+ X7 H; s% G: D% I1 s2 ?3 I
& }8 G0 Q% p" F, c 下一句可能是,“你都多大了,能不能现实一点?”* ~; y" x1 @ v( k
. }8 l; P2 i5 ?; A& E6 z 王瑶就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后来也懒得解释了。她后悔没能在大学里谈一场恋爱,失去了单纯的感情。她讨厌现在被当作商品挑选。
$ }0 u4 k/ m: l" d6 d& l& V " H9 z" U2 q# K5 t1 y
这几年,王瑶看着身边朋友一点点妥协——“喜欢没那么重要了。”有人为了房子,有人为了车子,遇到条件合适的,一咬牙,就把自己嫁了。
0 n7 q1 Y) ?1 s d8 f+ y# e- W; O
- G8 b9 _ f# j8 n “20岁那年,我跟自己说,30岁之前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到了30岁,我要给自己一个什么标准呢?40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那时候是不是只能找个离婚男了?自己还没结过婚,就得去给别人当后妈了?”王瑶不敢往下想了。, W5 z- Q5 g7 O7 Q
8 q1 m8 m9 L1 f& p% S 1 991年,冰心问铁凝,你有男朋友了吗。铁凝说,还没找呢。冰心说,你不要找,你要等。终于她又等了16年,50岁那年,等到了华生。
0 Q: `( b$ O- k/ y. q$ Q f* q9 e; E# o; E
王瑶喜欢这个故事。“铁凝能等到,我等得到吗?”
- T9 W! D$ \6 \, ]9 S2 F! C0 L1 L2 T* J! c: ]- Z+ N; a
在兰毓云和陈轶伦这里,这从来都不是问题。兰毓云曾扬言,来她这里的人,80%都能找到真爱。老俩口总能顺手抓来一大把爱情故事来佐证“爱情不是奢侈品”。
% s+ I! W' l z p( r* [
) c& d$ D$ [2 Z9 x: V) O% E 一个遥远的例子是,一对男女经介绍,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男孩父亲突发重病,房子卖了,还欠下一屁股债。女孩母亲逼女儿放弃。女孩却说,她已经喜欢上他了,不能见到别人困难就逃跑。婚礼如期举行。两年后,兰毓云问起近况,他们还在还债,但生活还算幸福。
- b' [: h1 v2 U3 n$ ]) a5 R* N$ B" {- `3 ^
这时候,兰毓云会做出总结**,“爱可以创造一切”。( R, [: x5 X: k& l# B$ }+ w& r
$ M# a2 [2 T1 B
前几天,工作室刚刚促成了一对。一位83岁的教授恋上了77岁的老太太。
1 I# a6 i' N |. @' \0 G/ e$ s$ N1 i/ K ]- E7 u& F& y& S
两人第一次约会,老头看到老太太穿着黑底大花连衣裙,顿觉眼前一亮,好像又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说起那次相遇,老头语气都变得轻快。
# X: n& n' T/ K( A: ]+ L9 g
3 W( J. w" N0 w5 ?9 U' \& O+ Q8 ?! g 认识不到一个礼拜,两人已经认定彼此。他们已经计划好了,今年夏天,找个清静的山里,同住两个月,游乐、读书、吟诗。! b% _4 J, F- I4 _* ^
+ ^ }$ Y; v/ W
陈轶伦相信,80岁的老头能遇到真爱,年轻人怎么就不可以呢。4 s1 o5 F6 p, C
, q, m9 d a( A. i8 n6 C! B 4月底的一天早上,兰毓云换上黑丝绒红花长裙,涂上粉底霜,擦了口红,去理发店吹个造型,和陈轶伦去喝喜酒。这些年,他们参加了无数场婚礼,仍旧乐此不疲——把两张表格匹配,变成一张大红请柬、一把喜糖、一顿喜酒,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儿!& g6 u! Q5 C# q
8 S& p: k* e9 R, s% J 兰毓云的生活也沾上了喜气——她的衣柜里,一水的红衣服;尽管背已经佝偻,她仍钟爱大红花长裙。- i- l+ B! p- X1 {
" w8 {9 K1 V# t# Y, p9 n: L
她每天都要和头顶蹿出来的一茬茬白发赛跑。要是输了,就用染发剂把它们都消灭。
: M* J6 u4 R) }1 ^5 q$ b {7 \# p X- l
屋子里来来往往的人喊他们“兰老师”、“陈校长”。兰毓云觉得,时光好像就定格在他们年轻时的样子。
9 q& _0 V. h4 _9 {% R) Y$ X
( A j# c$ c& S/ V 陈轶伦逢人就说,帮人找朋友,也帮了他俩不少。别人到他们的年纪,早就老年痴呆啦!* `) t2 ^% _( n; H, A+ ?: Y
+ i2 s2 w( v3 R I0 O8 x. L$ F& n 婚宴上,新人父母说着感谢的话。兰毓云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两年前,他们还是两张不相干的表格。这样溢满幸福的场景,她见过无数回,却还是忍不住落泪。
* k8 C- ]$ Y+ a* c% C9 M |
评分
-
参与人数 6 | 经验 +190 |
津贴 +115 |
收起
理由
|
文士贝
| + 40 |
+ 20 |
|
狼行千里123
| + 50 |
+ 20 |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
寒梅俏
| |
+ 5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沉鱼
| + 50 |
+ 20 |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
秋日诗语
| + 50 |
+ 2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北极村长
| |
+ 3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