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270|回复: 26

[自主生活] 18棵青松赶紧撤——样板戏小笑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 23: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采菊东篱66 于 2017-6-1 23:10 编辑 $ P! H8 B4 _0 C7 ]6 N9 B1 _
- d6 K. p7 |* P  n- Z% s3 \. s

- K- q6 e& C, {8 R5 ~#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 A* ~3 |& L9 ]- B7 Q. k  g/ Q0 c( R6 S2 y
原剧情:杨子荣打虎上山,在威虎厅和座山雕比试枪法——打吊灯。座山雕一枪打灭一盏油灯,众匪徒叫道:好!杨子荣振臂一甩,一枪打灭两盏灯,众匪徒又叫道:好,一枪打俩!
' e; j7 A' L: A' y# h- h9 u) K+ V9 K4 B2 w0 @% V
话说有一回,某地区文工团演出这一场,座山雕一枪出去,“道具”一不小心关了两盏灯,众匪徒叫道:好哇,一枪打俩!“道具”一听着急了,英雄人物可不能输给个座山雕,这可是个原则问题,再等到杨子荣振臂一甩时,把总电闸给拉了。结果众匪徒也不含糊,齐嚷道:好哇,一枪把保险丝都打断了!( [8 V- e3 M6 B: _+ ?" M) l& I& r; F

% z5 F- E3 n! K1 ?2 Q+ Q$ V% @( H' D: [* a0 P
9 N+ W  n' a% }6 S1 p#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4 D6 W; [. R5 }
2 G6 `& N  ^: D  A/ G
原剧情:《红灯记》“刑场斗争”一场,铁梅在监狱中见到了李玉和,李玉和欲道明他与铁梅的关系,即他不是铁梅的亲爹。按剧本唱道:“有件事几次欲说话又咽,隐藏我心中十七年。我……”这时铁梅打断李玉和的唱,应急忙说:“爹,您就别说了,您就是我的亲爹!”
& |4 q( q! S# O; C1 S
: Z) s* ~8 [$ f$ ]话说有一回,那天扮演铁梅的演员看到革委会主任在台下,紧张过度,竟说成了:“爹,您就别说了,我就是您的亲爹!”
0 V, a( b' s! ^& k  P2 z
4 M2 I, M0 B, ]& e$ D; E

& @! S9 L/ ~, }1 U3 Y8 `%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d; O. ?& G6 b! B' L+ u* ?8 Q: V( N2 R* K+ T0 ^+ g; N
原剧情:《沙家浜》第5场末尾,经受了暴风雨洗礼的“18棵青松”(郭建光和他的十七位伤病员战友),终于威武傲然地屹立在“泰山顶上”——形成叠罗汉般的人物造型:“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这时,大幕要很快闭合。否则,这叠罗汉般的人物造型是难以长时间支撑的。; a) V& r2 V* p/ F" Q* r& l

& }; [( b; z/ {: {话说有一回,不知何故,大幕却死死合不拢!任凭司幕者由一人添至四人,再添上“刁小三”、“刁德一”和“胡传魁”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一拉再拉,它都“岿然不动”!这下子真苦煞了“18棵青松”,尤其是那些压在底层作“铺垫”的“青松”们,一个个牙根紧咬,死撑硬顶,继尔气喘吁吁,手脚发抖,以致整座“英雄群雕”摇摇欲坠了!万一这时散架崩塌,其政治后果不堪设想,至少是“18棵青松”统统都要受批判了。# p! a4 `/ {( S* N& ~# S) ^
* g$ ~0 l2 N7 w7 A% \+ B! d" O0 E
说时迟,那时快,指导员郭建光不愧是“第一号英雄人物”,他面对受压的“青松”,突然灵机一动,拔枪一挥,吼出一句原本未有的台词——“撤......!”& j% P7 u8 h1 J4 P+ n* B) W

; ~  p1 ^1 w  ^; Q' n! |+ q0 q几乎同时,“18棵青松”应声解体,跳的跳,跌的跌,跌跌撞撞,一片混乱……而台下的观众则轰然大笑,整个剧场回响起一声声的“撤、撤、撤”
5 y% a+ {$ j1 S$ ]. R: A5 b
2 \5 {6 j% C* z- w1 E# F

' k" Z# v' R( w" t  o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0 津贴 +35 收起 理由
马哈里 + 5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寒江蓑翁 + 30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6-2 07: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年青人是看不到这些了。

点评

是的,我也不是很赶。  发表于 2017-6-2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 08:13:55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一两部,觉得挺好的!!

点评

虽说不能全盘肯定,但全盘否定也不对。  发表于 2017-6-2 1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 08: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这么有趣的文章。现实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这类的事情,换个角度,换个思维都会发现现在的社会也很笑话,电视播的,领导讲的,法院判的,最后的观众都成了一脸懵相,搞不明白啊?

点评

联想很丰富,哈哈  发表于 2017-6-2 1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 10: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 c' {& W  d4 H+ [7 {%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c/ r$ d4 B7 S4 c, C! \6 Y# H
3 r. e0 ~5 ]3 D4 z$ `
原剧情:《红灯记》第二场,“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婶不登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 1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 14: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要经历磨难,进行不断的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 17:16:12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部样板戏,我的少年时光。。。。。唉!

点评

那会唱的一定不少。  发表于 2017-6-2 2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8: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活雷锋 发表于 2017-6-2 10:353 F9 z0 p/ Q# |
原剧情:《红灯记》第二场,“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婶不登 ...
& w: Y& g5 ~3 ?5 M" N6 s
类似的段子不少,再色些就发表不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8: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晒昆明的太阳 发表于 2017-6-2 17:16- [/ n+ A( G3 O+ Q. u) c6 P
八部样板戏,我的少年时光。。。。。唉!

% j$ ^( ]6 V; Y* y现在看,有些唱段依然不错,撇开政治不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6-2 19: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 2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在大礼堂看过杨彩霞他们演的杜鹃山

点评

是杨春霞,上边说错了  发表于 2017-6-2 2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 22: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哈里 发表于 2017-6-2 22:00
0 p5 a( P* A% h8 `( j) a! a我小时候,在大礼堂看过杨彩霞他们演的杜鹃山
' R: d$ E, D  {$ J6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 22: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7-6-2 2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22: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采菊东篱66 于 2017-6-2 22:42 编辑 9 u. \# _1 K' v; r

2 h! _$ g" |& j0 B2 n) h
" X) w6 V# c% d# b3 F& z【老湿】吵吵着自己在“顶层”,原来你才是真正的“顶层”{:1_328:} 。那个岁月,一般家庭的孩子可看不到杨春霞的现场演出。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老湿】,你的脸怎么红了?

点评

神马都是浮云。。。。。。。。  发表于 2017-6-3 1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22: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采菊东篱66 于 2017-6-2 22:56 编辑
3 B% h& {) V4 N! L4 n/ D' z+ C7 Y! f+ M/ F' _# W- {5 m
撇开政治不谈,样板戏还是非常有效地借用了西方交响乐和歌剧的创作手法,极大地丰富了京剧的表现力,又没有让京剧音乐失去原有特征。比如《智取威虎山》里的“打虎上山”和《杜鹃山》里的“乱云飞”,不管是以京剧唱段或歌剧咏叹调的标准衡量都堪称精品。“打虎上山”的引奏中的圆号,辽远悠扬,引人入胜。而在下面杨子荣潇洒慷慨的表白中,有表现他向往春天的一句伴奏,由长笛单独奏出,似天外飞来,其动人之处,不亚于普契尼歌剧《绣花女》中表现咪咪向往春天的一句。“乱云飞”在整个京剧历史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一段。它非常生动、有层次地表现了主人公柯湘由焦虑、担忧、到思考、到明朗的心理过程,其中描摹柯湘思考的女声合唱帮腔更是神来之笔。
# B( S) h( l; U0 z( n( m
6 n/ W" A% q2 m( M             ——一家之言,摘自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3 12: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红灯记的笑话:某单位上演该剧目,鸠山问:“李玉和招了没有啊?鬼子兵应该回答没有,可该演员由于怯场竟然说错了台词:“招了。”鸠山一听暗骂:妈的,招了下面的戏还怎么演?不过该演员到底舞台经验丰富,立刻现编台词:“八嘎!李玉和共党狡猾大大地,招了也是假的,再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3 12: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取威虎山的笑话,某相声里听到的:座山雕原词应该是“脸为什么红了”?杨子荣回答“精神焕发”。可是座山雕不知怎的也怯了场,错把下头的台词提前说了:“脸怎么又黄了?”杨子荣一听,坏了,座山雕忘词了,都这地步了,就顺着他说吧:“防冷涂的蜡”。没想到座山雕接下来台词倒说对了:“脸怎么又黄了?”杨子荣这个气啊,没好气地回答:“又涂一遍蜡!”

点评

哈哈  发表于 2017-6-3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