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217|回复: 10

[幸福驿站] 【暖新闻】浙江淳安:12名老师为轮椅女孩接力授课3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4 07: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360截图20170604072229821.jpg
) @, u* [" S9 W8 A+ ~& ~0 P
            在浙江淳安县浪川乡双源完全小学,13岁的汪凌莹是一名特殊的学生,她没有学籍,但却有12名老师轮流到家里为她上课。由于患有脆骨症及其并发症,汪凌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独立行走,加上眼睛受到影响,常常看不清书本上的字。为此,老师们为她在A3纸上用大字抄写课文,同时为她设计出专门的课程内容。今年5月,汪凌莹在杭州的医院接受手术,对于未来,双源完小校长蒋有兵说,“在她身体状况允许、自己渴望学的情况下,我们会一直接力下去”。
; n! @: i$ T5 X+ q4 R
2 r+ `+ I( A9 B. q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13岁的汪凌莹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内度过。几个月前,她被确诊患有脆骨病,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成骨能力差,并伴随身体反复骨折、骨头畸形等多种并发症。
! N( ?/ v3 _/ X
& k9 s& G. Z" n, D' U  这种“一摔倒就骨折”的疾病伴随着汪凌莹的童年。三年前,父亲汪先生抱着残疾的妻子和女儿来到双源完小校长的办公室,凌莹渴求读书的眼神打动了校长蒋有兵,他同意接收下了这名学生。$ W& _5 [0 V1 {0 X
/ P, S; [# P, A" r; i
  蒋有兵介绍,双源完小的学生中,有一大半为留守儿童。今年,学校共有学生66名,在编教师为 12人。7 B& t/ d. R5 F
4 d4 }5 K/ q0 ^9 ~* R; D$ M
  从2014年9月起,双源完小包括蒋有兵在内的12名在编老师,每周轮流去汪凌莹家上课,到目前为止已经坚持了6个学期。老师们授课的内容涵盖了语文、算术、音乐、美术、计算机等科目,“我们的教学不设进度,不讲时间,出发点是教给她一些简单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希望她长大以后,自己能够看看书、写写字,甚至自己开家店,能够算算账,”蒋有兵说。# |7 ]. l) J  |! f" a2 J! T6 G2 q8 i

8 F; P" ?" h( F- v4 Z- d" J* v& t  王彩君是12名老师中最年轻的一位,主要教汪凌莹拼音和汉字。她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疾病带来的影响,凌莹常常看不清楚书本上的字。在她印象中,与这名学生相处一点也不沉闷,“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积极的小女孩,如果她眼睛好的话,真的可以跟上正常孩子的进度”。0 T7 D- \5 W' N0 R0 U! W9 X8 p/ G

& ~  X' T9 C1 v0 f& P7 J6 F  今年5月,汪凌莹在杭州的医院接受了第一次手术。住院期间,为了不让凌莹的功课落下,王彩君将课文抄在A3大小的纸上,拼音用红色的笔,汉字用黑色的笔,字体书写得很大,方便凌莹能够看清。( I6 Q; R- a& J- f3 l

- u) b/ l0 z% ~0 `( ^/ ]5 C  浙江省人民医院汪凌莹的主治医生黄医生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汪凌莹身体多处骨折畸形,“如果一次手术完成,孩子的身体扛不住,所以要进行分期手术”。他介绍,这次手术后,由于汪凌莹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较差,伤口愈合不太好,所以暂时还不能确定出院时间。) b# C$ E4 K5 s: J; a# C, j
+ _6 m7 \/ a$ M: I3 L0 H
  对于凌莹未来的学习,蒋有兵说,“在她身体状况允许、自己渴望学的情况下,我们会一直接力下去”。8 W- @8 Q/ B' C4 ]# X$ U6 y8 I. Q

" F$ I. p4 ~, l1 [- F) `  对话
" U, m; y; u; A& \, ~
9 l4 q9 B( K$ O5 T$ S  校长:她对上学的渴望打动了我
3 A) J+ l* B5 h( _3 s( l
- \. {! g- k/ F) u( v& w  6月1日,北青报记者对话双源完小校长蒋有兵,听他讲述了12名教师为汪凌莹接力上课的故事。
" ?# a, X: P& `, @0 G
7 b  h& p7 K1 t# g  开学日女孩爸爸抱残疾妻女见校长
2 z' a4 Z* C( ^. h! @) r* h0 x2 Y- J% b6 O
  北青报:你第一次见到汪凌莹是什么时候?  K' _9 c# t0 u/ y; u4 s, j

+ k4 a8 x% x7 i  蒋有兵:2014年9月1日我第一次见到凌莹。我2006年参**作,2014年8月调来这所学校的。当时她爸爸骑着电瓶车把母女俩带到学校,我当时在办公室里忙其他事情,他爸爸先把汪凌莹抱到我的办公室里,放到我的椅子上,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又跑下去把凌莹的妈妈抱上来。她妈妈也是残疾,现在也是坐轮椅。" A3 Z5 j/ R6 Y' S  a

! t$ g9 Y/ N# D- }8 X" {3 w+ g* u2 s  北青报:你对汪凌莹的第一印象是什么?4 P) D, z+ l+ c+ b6 e+ m5 y5 a
" X6 @! `# o( n
  蒋有兵:我当时的办公室比较简陋,就两把木椅子,小女孩一开始比较胆怯,低着头也不敢讲话。我看到他们的现状,问你们小孩子怎么回事,他爸爸说今天开学了,女儿一直吵着闹着要到学校里来读书。小女孩突然跟我说,“校长求求你让我读书吧,我不读书以后就没饭吃,爸爸妈妈老了以后我怎么办”,她眼睛里满含着泪水。我当时听了以后内心比较震撼,我跟她说,没关系,书肯定有的读,没有人可以剥夺你读书的权利。我当时不知道是脆骨病,只是认为是残疾,我就跟她爸爸妈妈说,如果要来读的话,我给她安排到一年级去读。我提出来,把小女孩放到轮椅上(上学)问题不大,体育课也可以不上,但上厕所的问题不好解决。我们教师编制是12个人,当时55周岁以上的有8个,女教师只有两个。9月2日她来学校上了一天学,自己也感觉困难很大。9 H' A/ j; p) @( \. z( V" D2 ?
$ ^* m1 O, Z, A& t' h  g
  北青报:怎么想到老师去家里授课的?; `& J. o) t+ i% {
2 m1 g8 T$ s1 o) ~9 R
  蒋有兵:当时汪凌莹很渴望读书,我们就考虑能不能换一种形式,她不能来我们就去。9月4日我开了第一次全体教职工会议,大家一致同意去她家里授课。
6 J. S2 C9 c6 F- ^) B  N4 |$ O3 n- n! q+ E4 w+ I5 _8 M, g# w
  学校里算上退休的3位老师和调走的2位老师,三年来总共有17位老师参与送教,每学期固定有12位老师送教。
- M& E4 g, C8 `6 f% Q' J
& E( \. S& L# z7 U  每周一次 12名老师接力送教* b* o2 x! [9 c1 S% h
5 e: ^9 E& V( J1 o/ m7 S+ u+ B
  北青报:老师们如何安排上课时间?: L/ R9 A$ P6 y  \( s+ M5 \

" k- R# N& p8 @  s. U  蒋有兵:我们是每周给她上一次课,12名老师轮流授课。每学期开学,教务处都会排好哪周是哪个老师上课。每次上课,老师要调整出半天的时间来,一周内具体哪天去上课是不确定的,需要老师提前把课调好。
! z5 u% J1 ?+ ?% Q% r1 f' i1 v/ L) @1 V! N/ J
  我们有专门的送教记录本,目前已经记了6本了。这周的老师讲完,就把记录本传给下一周的老师,教了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本上都可以体现。我们的老师都像是全科老师,有时同一次课语文和算术都要教。5 }0 U9 ~% o* i$ c% ?
: \# J2 y/ V! E/ @: f5 i- m
  北青报:从学校到她的家里有多远?
* S" M% N( G. h2 a+ P" ^7 n5 G2 F- d* F' a0 N6 S/ R4 |  d
  蒋有兵:有4公里左右的路程。有的年纪大一点的老师是骑电瓶车去她家,有的青年教师是开小车去,也有骑自行车和走路去的。
2 C; I3 {# t' D5 n/ Z5 H- h6 `
9 }# d+ @/ O% _# O  开车过去的,走乡道到村口后,还要再走200米的泥石路到她家。如果走路,学校有一座山可以翻过去到她家,有老师就走山路过去,距离上稍微近一点。, C2 R0 t. [" `' U3 x9 t
8 B* j/ ~* z9 u' B. F4 Y9 c
  我们的教务主任唐晓莉老师去年6月生孩子,5月还在坚持送教,她那天步行去的凌莹家,路上花了一个多小时。: c: `$ F+ h# _; q, ~  g: J8 ~
' Y! r; Y' h, W2 R: w9 d; W$ x
  为克服视力困难 用A3纸手抄课本+ j* Y. C% H, n" `% D
- `# a4 e' D' d; g; Q' n
  北青报:针对她的课程内容怎么设定?( A* {0 ]) K$ ~% b' e6 w, ]
$ n4 X2 h/ ]+ ?2 Y+ D: P% S
  蒋有兵:我们主要挑选适合她的课程,包括拼音、算术、计算机等。出发点是让她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希望她长大以后,自己能够看看书、写写字,甚至自己开家店,能够算算账。# }' x; M+ p. @' [

8 f2 C% ?! \! w% Y: s$ q  R; ~, t  北青报:对她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3 h- h7 X& u2 u; W( `
- L5 Q) v8 X+ Y. }! n' Q* T& H  z
  蒋有兵:她的视力弱化得很快。这种教学方式持续了大概一个学期后,我们发现,她的眼睛很难聚光,比如很大一个字她可能很难一下看到,我们正常书上的四号字她看不清。可能其他人在学校里一节课四十分钟就学会的几个字,对她来说就是两三个小时。所以我们给她教的内容需要重新设置,比如课文上的字她看不清,我们就用手写,抄很大的字出来。
2 J. z( ]" N5 w/ n/ a* z3 s* r- N, l9 g+ D
  教数学时,我们正常在商店里买的尺子是透明的,她根本看不清刻度。所以我们教她刻度单位时,毫米都是给省略的,先从厘米讲起。我们的老师用硬纸板做了一个长50厘米的、以厘米为单位的尺子作为教学道具。
/ ~9 A4 K% q6 t4 O1 X1 X! S- f1 Z, e3 Y
  北青报:凌莹住院以后课程是否仍在继续?) p5 d8 I: x: }! ?& g7 D! b

! f2 A- m, L) T* w  N4 c8 w  蒋有兵:这学期她去省医院住院,考虑到杭州离我们学校有300公里,老师们每周去医院不现实。我们的老师去医院给她上过两次课,我去看望过她五六次。她的学习不能停下,我们就把教材用20多张A3纸写出来,特地送到医院,方便我们不在的时候她可以自学。0 N" e1 F* w9 C
& h( X) a2 E+ @. n
  北青报:未来对她的教学上有什么打算?7 {3 K' h( J' k' i$ T2 N6 Y% J

1 d# @5 }2 W+ s) T1 i  蒋有兵:在她身体状况允许、自己渴望学的情况下,我们会一直接力下去。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60 津贴 +70 收起 理由
狼行千里123 + 3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沉鱼 + 3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北极村长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6-4 09: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看完心中有着太多的感慨与感动,社会上还有那么多可怜的孩子,他们迫切上学来改变家庭状况,更令人欣慰地是,我们的社会上拥有着那么多的好心人,让可怜的孩子的读书梦一直在延续,一直在温暖,这是最难得的。
) p# z( Y) r" ], F$ c/ {9 ~  一个孩子如果不学习,真的没有什么出路,尤其是贫困家的孩子,更困难的是有残疾的孩子,这困难就更大,故事中的汪凌莹就是这样一名不幸的学生,幸运的是她有13名班主任,这些年没有间断对她的补习与上课,让孩子在学习中得收获人生进步的阶梯,更收获对社会温暖的感受,更让大家在帮助她的同时感受**出的欣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点评,周日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6-4 15:30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50 津贴 +2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沉鱼 + 50 + 20 真情互动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4 12: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孩坚强又好学的精神令人感动,老师们3年来坚持不懈的上门教课更令人感动。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点评,周日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6-4 15:30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4 16: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K) e) x' `  [" ?" ~5 s# k' d
为这十二位有爱心的老师点赞!为爱学习的孩子点赞!人间自有爱心在!祝福你们!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点评,周日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6-4 16:56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0 津贴 +26 收起 理由
沉鱼 + 30 + 20 真情互动奖!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4 20: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校长蒋有兵说,“在她身体状况允许、自己渴望学的情况下,我们会一直接力下去”。7 N8 ^- x- p" j; K8 q3 s9 b1 H
这样个故事让人感动,它给予那些特殊的孩子们以关爱和力量,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和鼓励,好让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强大和和睦,这些老师们用自己的知识去爱戴每一个渴望获得知识的孩子们,不管他(她)们今后的路怎么走但只要老师们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相信他(她)在未来的人生中会走得更坚实。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点评,周日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6-4 20:57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0 津贴 +2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沉鱼 + 30 + 20 真情互动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0795

发表于 2017-6-4 22: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苦命的孩子,遇到了一群善良的老师们,成就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希望爱心接力一直继续下去,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早日攻克一些疑难杂症,让像汪凌莹一样的更多的孩子们,像正常的孩子们一样接受教育,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享受快乐的童年。祝福孩子,感谢老师。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点评,周日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6-4 23:20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