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1325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俄媒:中印无不可调和矛盾 俄应斡旋两国建战略三角
$ T; L4 ]4 u, K5 m& f; i$ w
5 W. q2 d: u9 P) R' Q! k# s
2 e* ]5 a# L7 N8 w& y2 c
0 ~% c* E* g3 R
/ a* }+ Q8 C, F/ o3 [, w+ A- w/ T6 w* m+ m
据《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观点报》报道,俄印峰会近日于圣彼得堡举行。报道称,两国关系现在面临来自中国的严峻挑战。诸多事务取决于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能否找到在整个欧亚相互协作的模式。
0 _7 }! s. v5 l3 _, U3 N& Z
$ r) R8 j' ?% @% L; O《观点报》刊文称,印度和中国是历史邻国,两国的**千丝万缕。中国和印度在藏南地区还有为解决的领土问题,1962年中印爆发了军事冲突。那段时间,中苏关系恶化。之后的20年间,与中国的不和成为苏联与印度关系的粘合剂。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也使得苏联和印度靠拢。
: G/ }$ R5 a8 O# `( z9 [$ |/ p4 l* [' }& g" s2 z, }6 E( o) h: p
2 G4 ], B# S: E& H! l) L" ?
j, U# ^. t- x
, R! o) d1 F/ L8 d$ I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
' z& s9 T' U" F' [0 x7 b5 G5 j6 P3 z8 k
印度和苏联改善与中国的关系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是甘地访华,一年后是戈尔巴乔夫。但这并未对苏印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很快苏联就解体了。. Q2 y' H A! c) k8 H! v
9 z- U+ U- |$ {3 y) W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俄罗斯出现了建立三国同盟的想法——倡议者是普里马科夫。相继担任过外交部长和总理的他致力于推进“俄罗斯—北京—印度”同盟。但直到21世纪初才从这一构想中构建出金砖国家。相比于七国集团,这一平台的相互渗透和协调性没有那么高。
) Q- E/ s9 Z' o' h% P" e8 f
& J @- x, K* Z协调俄中印的构想本身没有失去迫切性。俄中印可以将亚洲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美国重塑大中东和强调所谓的伊朗核问题直接触及了俄中印的利益。4 h% O, K: }% F% ?* {+ N4 c
9 }6 r0 Y7 N$ D/ R4 l, O) k% i8 o上海合作组织的机制对此比较合适。上合组织可覆盖亚洲空间的更多地区。此外,在其框架内印中矛盾将更容易消除。 R* d% G4 n0 W. J9 R* y6 y
5 {4 _, {% d$ F
印中关系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巴基斯坦。从上世纪60年代起,巴基斯坦就是中国重点关注和关心的对象——目的是抗衡印度,其中包括对经济利益的考量。目前,巴基斯坦正成为新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线路之一。
3 Z8 [5 i. W9 }# b6 k# N, b0 [$ r. J" J$ m* @
中国在巴基斯坦改造瓜达尔港,中国的铁路和公路将通向那里。对中国而言,该港口的存在不仅仅可缩短通往欧洲和非洲的道路,最重要的是,如果美国人截断马六甲海峡,那么瓜达尔港将是从中东和非洲**能源的保障。& }$ k- I; j( V) ~& W) q- Y( P
4 X! r7 |/ h, N; ]
8 U( e! i( a1 ` ^3 C: j, Q但对印度而言,这个港口证实了印度对“中国包围”的担忧。结果印度没有出席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理由是对中国通向巴基斯坦的道路经过争议领土感到不满。 x( A/ C! s0 v1 w: p9 `6 ?
& b1 T3 Y% N& u& U8 ^: k俄罗斯不仅仅是考虑印度对中国的担忧——如果不能克服,就减少担忧,这是俄外交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正因如此,印巴加入上合组织能够给予俄充当印中矛盾独特缓和器的机会。和中印的关系对俄罗斯而言均意义重大。* [& z1 s3 m% r' u
: }! P4 M) j3 n% F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中印间的争议没有一个是根本的、从原则上无法消除的问题。相反,如果同心协力,它们可以构建对自己有利的新世界秩序。在“三角”中发挥欧亚大国的独特作用的俄罗斯也会从中受益。9 G% T, Z% j* L0 A8 h; i
4 D" v# v+ e2 o【相关阅读】中印俄迅速崛起,将形成“没有西方的世界”6 V3 k h& L Y
/ y4 H& v) U$ T1 |美国一家刊物最近发表文章说,100年来第一次出现了几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日益富裕的国家--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开始取得强国地位的局面。
6 N K5 ]1 O! H/ |/ h8 @6 K8 w$ I. @7 h
* A) d) M6 c8 ]
3 N( s: C. | {* \三个崛起的新兴强国对于美国为首的传统西方国家的冲击不可谓不大
" }1 L/ U' A+ K; |1 n* f% z% v
0 K. @6 P8 d2 e" l1 ]; t) ^美国决策者在今后10年面临的最重要、最难以捉摸的对外政策问题,是如何面对这些崛起的国家与现有国际体系的关系等问题。《国家利益》双月刊7-8月号刊发的这篇署名文章题为《没有西方的世界》,要点如下:
. ?0 C% q4 O' f* M7 ~9 Q6 H4 b
, V' M& i6 _3 M目前的国际体系仍然由"西方"的秩序理念管理,以二战后美国根据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的自由模式搞的一套规则为基础。 / x5 }' q: R8 Z0 t2 N2 |
( i7 c1 V8 a* g7 `: G% G+ J
国际关系理论以及有关美国对外政策的分析,都把崛起的国家描绘为插入这个霸主中心的辐条,因而崛起的国家将被迫作出这样一种简单的选择:是直接挑战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从而导致冲突;还是融入现有的自由秩序,进行和平演变,适应美国的制度,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制度。因此未来的世界要么是不同体系的冲突,要么是最终同化。
- z9 R3 |. E6 V, a) ^
; C8 `" r# u' V. K3 e" u6 |" |这种分析的一个例子来自阿伦·弗里德伯格的著作《国际安全》:“今后二三十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可能有什么特征呢?是共同努力加强合作、稳定与和平,还是关系恶化,导致越来越公开的竞争,甚至是战争?”
8 a p5 `$ L4 D- k7 Q% n
4 ]* z3 f' c+ N5 o
1 \) A/ ^) W8 q7 G: ~2 V9 v按照这种分析,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是使融入和同化成为崛起国家非常中意的选择,同时防备冲突的可能而又不使冲突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这几乎成了华盛顿的祷文,得到两党的支持。对华鹰派、鸽派和“现实主义派”之间的分歧并不在于逻辑推理,而在于防范的程度。& n4 @/ z' K* D5 v2 i( {: h
4 G2 ]* n+ {& L/ x" U崛起的大国并不限于这一套战略选择。世界单一而且趋平这种一厢情愿的神话使美国人容易轻信,但又固执己见。全球化时代的技术为互相****了条件,但是没有规定互相**的平等条件。冷战后的时代并不是一个逐渐现代化和逐渐一体化并使大家受益的过程。& }/ p5 T* a% ]9 g5 P9 t1 M/ n* b
" D4 _9 B# J6 b) G, `; x
相反,它使除冲突和同化外的另一种独特的选择成为可能--崛起的国家能日益"绕开"西方。它们优先深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相对放松与以西方为中心的国 际体系的**,建立一种取代它的国际政治体系,其目的既不是与西方冲突,也不是被西方同化,而是使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力量,越来越无关紧要。+ h% w/ d; V4 G5 v
; h/ g1 y3 `& v$ i0 X正在出现的是一个"没有西方的世界"。这个世界依靠发展中世界内部相互关系的迅速加深--商品、货币、人员和思想的流动,它不受西方控制自主发展,形成一个平行的新国际体系,有自己特有的一套规则、制度和权力分配方式。
# v5 F; E0 @0 a, s8 W/ m, R7 w2 p1 U. r7 ~0 I9 _7 p* w
]4 v2 u( C+ f) ^
0 ^% K0 v7 R9 ?3 P" t1 `& P0 s4 o' H& d
以中俄印为代表的“金砖五国”在部分人看来,已经具备这种“没有西方世界”的雏形9 Q( t9 a9 j$ @8 [& o& W2 _2 ^
+ q' F* d' @8 {# b9 k它使自己内部的人能从西方获取需要的东西,同时绕过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这几个崛起的国家开始讲到体系结构和独特的管理方式,作为它们自己非常现实的、可持续的和合法的(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看来)政治-经济秩序框架。' e# D5 Y# w# e9 ^6 _0 o
7 ?, b V2 Z/ J" g+ b
一厢情愿的想法和各种各样的理念,使美国人看不到正在形成的没有西方的世界的真实面貌。我们的对外政策选择将变得比我们想象的更难。
- S B; n# h3 X. [/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