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581|回复: 12

[幸福驿站] 【暖新闻】62岁爱心妈妈坚持27年养育数十名孤残儿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5 11: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每一条生命都是如此宝贵。”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62岁居民黄秀华总是这么告诉自己,也这么告诉身边的人。从1990年收养第一个孤儿后,27年来,她累计收养了数十名孤残儿童,被评为2017年首期“赣州好人”。
( d7 @. g; ^  ^
5 j3 V/ v! ]' _. W; H  “看着孩子的样子很心疼。”' y' O3 [% F* h2 x1 {- _: T& j

" \! y' X$ Y; q$ e7 o- X  i# ^+ O  黄秀华住在当地政府为其安排的廉租房内,考虑到黄秀华的实际情况,在安排住房楼层时,有关部门特意将其安排在一楼居住,以方便进出。“现在每天闲的时候我还会去玩具厂里打打零工赚些钱,那里的老板很好,听说了我的情况,从来不限制我的工作时间。”黄秀华说,“钱虽然不多,但萍儿正在长身体,每天的收入可以给她买牛奶喝。”
5 u! e2 w% z! i6 u
360截图20170615111222190.jpg

  c, @" ~; Y+ [2 T! @& [, a4 m+ Y( v. |  ~. [
  黄秀华口中的萍儿是已和她生活了近11年的孤儿余萍。因先天发育不足,在出生的第二天,她的亲生父母抛弃了她,随后成了黄秀华家中的一员。“小家伙太可怜了,虽然当时家里已经收养了三四个小孩,但还是没忍心拒绝。”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黄秀华说。4 a7 E9 Y5 n" D: m' N
6 J+ V' t$ c6 W) t& o
  黄秀华的收养行动是从1990年开始的。当时的黄秀华和丈夫共同经营着一家小饭店,四个孩子常绕膝前,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温馨。11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黄秀华早早地打开店门准备做生意,却见一个用纸箱装着的婴儿被人遗弃在门口。寒冷的冬天,婴儿的脸因为长时间啼哭已经泛青,可怜的样子让人心疼不已。“养着吧,有我一口就有她一口。”不顾丈夫的反对,黄秀华毅然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并取名“黄玲”。
3 O- h, l# [/ c3 c3 p5 V# |) e2 _5 Q+ X. w
  刚出生的婴儿需要照顾,没有奶水,黄秀华咬牙买了昂贵的奶粉,每天定时冲泡喂养孩子。市面上没有米糊售卖,她就自己找来石磨亲手磨煮,一勺一勺把米粉糊喂给黄玲吃。在黄秀华的精心照料下,黄玲渐渐长大,性格开朗而乐观。但因在黄玲身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二年,黄秀华的饭店被迫关门,与丈夫的婚姻也因理念不合以离异收场。$ a1 R; K" U! Y
' D6 c) W7 M, j/ {  C
  “这是一条生命啊!”
& |+ X9 M  x( O) j5 _5 {4 k1 B& a4 K/ c9 X* P. O' u8 m5 a
  放弃了财产和房子,黄秀华带着黄玲在外面简单租住下来,平日里,通过给人采摘中草药换些收入。转眼到了1993年夏天,又一个女婴被人丢弃在黄秀华出租房门口,这是她收养的第二个孩子,取名“黄唯”。! c- D5 P5 h' Z+ G9 G

( U3 j$ L2 R5 Q- _9 m  “第一眼见到她时满身都是蚂蚁,急得我赶紧烧水给她洗澡,翻出黄玲小时候的衣服给她穿。”黄秀华摸着黄唯的手说,“刚开始看不出什么,后来越长越大,才发现她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8 H! p$ P1 q8 T
2 I" M2 z( }% t2 S5 D
  看着黄唯比其他同龄的小孩长得慢,行为也和常人有区别,黄秀华揣着家里仅剩的积蓄,带黄唯来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脑瘫”。  `1 m/ y" d1 I9 i7 O0 _
4 d* g6 p6 s8 m+ E  s
  “这是一条生命啊!”握着诊断书,看着黄唯水汪汪的大眼睛,黄秀华下定决心,要将孩子继续抚养下去。
4 j2 R- |7 s# Q8 A1 R& F: s; G. ~4 D# Y. d3 u( `
  因为盘曲的四肢要尽量使其舒张,穿衣时须讲究力度,每天给黄唯穿衣服要花费黄秀华大量的时间。而比穿衣服更难的是黄唯的饮食。每餐都只能吃松软的食物,每隔两天还需要熬制中药控制病情。但食物和中药口感不好,黄唯并不愿意吃,黄秀华只能将孩子抱在怀中,用勺子一点一点往她嘴里送。, A- }9 F  i8 W. Q
8 M4 W% u4 l8 `0 }
  为了能让黄唯站起来,每天,黄秀华都给她搬一张小板凳,手把手教她学会用双手支撑站立。“一次不行就两次,我也勾下身让她学着做,对我这年纪的人还真是个挑战。”黄秀华比划着说。渐渐地,推着小板凳,黄唯开始可以站立,几个月后,甚至可以依靠着凳子缓慢地走上几步路。见此情景,在一旁的黄秀华高兴坏了。“我特意找人定制了更方便支撑还不易摔倒的环形凳子,随着黄唯身子越长越高,陆陆续续又更换了两张更合适的。”
8 E5 a( V& X: J, B& E% m+ L7 [& ^- a: w/ n! J# R
  “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9 D" `) V9 r/ ]% f

2 C4 I6 u# L6 f0 ~" h( u  从1990年收养第一个孩子至今,黄秀华已陆陆续续收养过数十名弃儿。这些孩子中有的还不会站,有的还不会走,有的还不会说话。每天,房间里的孩子们躺的、卧的、爬的、跳的,不是这个哭,就是那个闹。黄秀华一会儿抱抱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对每一个收养的孩子都视如己出,付出自己全部的心力。& k, D, p# C" {" D1 f& o" Z
5 b0 M4 L# X1 ^& W3 v
  “家里最多孩子的时候,简直就是个幼儿园,当所有孩子都齐哇哇地喊‘妈妈’时,我是又无奈又好笑。”黄秀华说,虽然累点,但她一直想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z, u, L% s# t5 i- O, M- v- Q4 B
360截图20170615111236187.jpg

/ x1 M3 @0 L: c. x' d! b  每年过年,黄秀华都争取给孩子买上一件漂亮的新衣;每一个孩子生日,黄秀华都记得清清楚楚、提前准备。花开花落,春夏秋冬,二十七年过去了,黄秀华为了照顾这些孩子,常常睡不了安稳觉,吃不了安心饭。
, o- C9 T8 K5 p( ?& O' N4 G* ?" v" }% b5 I, ^
  过度劳累使黄秀华的身体每况愈下。去年十月,因突发脑梗,黄秀华住进了医院。在昏迷了二十多个小时后,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家中的孩子。邻居亲友都劝她:“歇歇吧,又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女。”她却只是微微一笑,“不管多么困难,每次只要听到孩子们围着我喊‘妈妈’,我就觉得为这个家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
; G& {% _- _0 w, z* f
& y4 \8 Z/ X& g: N  “希望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3 A" G- a4 q. x9 }) l! Q
0 W' B  s. C, E9 H; l
  近年来,在大余县民政局和福利院的帮助下,陆续有人前来黄秀华家中想领养孩子。对每位前来的爱心人,她都会仔细确认领养意图、留下他们的信息,并在临走时邀请领养人和自己、孩子一起拍照留影。“想他们时我就拿出来看看。刚送走时总有好些天不习惯,一闭眼感觉都是他们的影子。有时,看到地板上他们的玩具,我的眼泪就会控制不住地流下来。但我总是告诉自己,他们能够有更完整的家庭和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样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结果。”抚摸着照片,黄秀华眼眶有些泛红。
% r4 `) t, q, i. |, e( p
6 M9 y: @1 ^8 D7 D* y  B3 K  看着和平常不太一样的“妈妈”,一旁的余萍跌跌撞撞地走过来拉起黄秀华的手。因半脑瘫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余萍的衣服围兜上还有口水渍。黄秀华娴熟地为余萍换上干净的衣服,整理好扎起的小辫,说:“因为癫痫受不得惊吓,平日里,只要有一点响动,我都要赶紧过来看看萍儿。”看了眼挂在墙上的钟,黄秀华将药片掰成两半,将半片药片哄着余萍用温水服送。
2 m- x* z$ f& V6 J! L6 F* h
360截图20170615111248147.jpg
( x2 d& Z* C. E8 F
2 g  A' Y/ ~$ J7 ]
  “每天两次,一次半片,现在都成为了一种习惯。”黄秀华患有腿疾的现任丈夫林世球特别理解妻子,“有时候萍儿的癫痫犯病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我们便用力抱着她安抚她的情绪,任由她捶打。为了孩子,再苦再累都值。”
5 A- X/ a  a4 ^/ l+ K8 [$ a, N7 I. y$ z9 s, M) |
  因脑梗记忆力衰退,如今的黄秀华已记不清收养孤儿的确切数目了。这些孩子或被陆续领养,或已结婚生子,至今只有黄唯和余萍仍留在她的身边。! g& ^4 O8 Q5 u' t0 d" B7 h
& v8 v2 N. Z- j' O
  黄秀华的境况牵动着相关部门和市民的心。目前,大余县民政局和福利院帮助黄秀华和黄唯办理了低保,福利院每月为余萍**生活补贴,社区干部时常上门嘘寒问暖。大余的爱心人士也在关注这个特殊的家庭。“这两台冰箱都是好心人送给我们的,这样孩子们吃的饭菜能保证新鲜。”黄秀华感激地说。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60 津贴 +75 收起 理由
沉鱼 + 3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寒梅俏 + 5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狼行千里123 + 3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北极村长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6-15 11: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62岁爱心妈妈坚持27年养育数十名孤残儿童,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62岁居民黄秀华27年累计收养了数十名孤残儿童,被评为2017年首期“赣州好人”。她获得这一荣誉是当之无愧的,是实至名归的,她的行动感染一代人,也帮助了多少需求帮助的孩子正常地融入社会生活,这样的功德是无量的,是应该得到全社会人民尊重的。( I& L7 V2 ~# `& q: O" m+ @0 I
  能够坚持多年做这样的事,黄秀华是有大爱的,她的心里始终在装着他人的冷暖,却很少有她自己,没有这样的情怀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相信好人必有好报,更祝愿她身体健康,当然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她的队伍中来。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四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6-15 15:41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50 津贴 +26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真情互动奖!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0780

发表于 2017-6-15 11: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养儿童,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一些智障儿童,需要付出的更多,这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62岁黄秀华从1990年收养第一个孤儿开始,她累计收养了数十名孤残儿童,这些孩子或被陆续领养,或已结婚生子,27年的坚持,27年的付出令人无法想象。现在的黄秀华已步入老年,希望能保重身体,安享晚年。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四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6-15 15:41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40 津贴 +26 收起 理由
沉鱼 + 40 + 20 真情互动奖!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2: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愿好人生生安康。。愿社会都能伸出援手,不要让好人独自支撑。
9 [6 T) _/ e0 f3 z愿父母能尽其责人,不再发生遗弃的事情,幼儿不再有疾病,伤痛。
+ C. Z: I1 d5 g' `1 v' k7 ^4 g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家的温暖,需要整个社会的付出,更需要像黄秀华这样的妈妈,赞一个!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四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6-15 15:41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0 津贴 +26 收起 理由
沉鱼 + 30 + 20 真情互动奖!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3: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有着天使般心灵的爱心妈妈早日康复,生活幸福。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四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6-15 15:41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15: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心的威力是巨大的,如果人人有爱心,学会无私奉献,生活将充满温暖,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是温暖幸福的,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是和谐安定的,在你学会关爱他人的同时,你也会得到博大的爱.让我们一起同行,共同唱响美妙的爱心之歌.让爱心永远与我们共存!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四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6-15 15:47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40 津贴 +26 收起 理由
沉鱼 + 40 + 20 真情互动奖!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5 20: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条生命都是如此宝贵。”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62岁居民黄秀华总是这么告诉自己,也这么告诉身边的人。从1990年收养第一个孤儿后,27年来,她累计收养了数十名孤残儿童,被评为2017年首期“赣州好人”。3 O* p/ n( M( H" X
黄秀华是一位普通而又善良的人, 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是一位大公无私的人,是一位胸怀大家的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像黄大妈这样的大好人,祝黄大妈健康长寿永远幸福美满!

点评

谢谢谢!  发表于 2017-6-16 01:33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40 津贴 +2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沉鱼 + 40 + 20 真情互动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