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801|回复: 12

[自主生活] 为什么说《永远的零》不是反战片而是“招魂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0 15: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姓名0601 于 2017-8-10 16:01 编辑 ! Y% d# p& G/ Y- d/ M3 `* z* {* b

4 Y8 e) d( [1 M. B$ ^3 n* b$ Y( a    这应该算是“炒冷饭”。《永远的零》这部电影看过很久了,在网上也看过不少认为这是部反战片的言论,如鲠在喉,不得不试图“拨乱反正”一下。    这部电影粗看起来的确像是反战片,主人公“英明神武”地认为对美开战是错误的,后期开始消极怠战,甚至破坏飞机让战友逃生,嗯,这的确很“反战”。什么是反战片?看看德国人拍的《我们的父辈》,美国人的《全金属外壳》、《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现代启示录》,个人觉得反战片最鲜明的特点是不仅把战争对本国军人人性的考验、战争对平民造成的灾难、战争的性质的质疑表现出来,更应该把战争对“敌对国”平民的罪恶展现出来,对非正义战争进行鞭挞。《永远的零》是如何表现的呢?我们看到,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主人公一脸凝重、沉痛,说的是看到了一架日军鱼雷机被击落,3名日本飞行员一命呜呼,突然觉得战争很残忍,生命很脆弱,我去!难道你们去珍珠港是送圣诞礼物吗?珍珠港的美军就是蝼蚁?更可笑的是,后来情节之中,有个日军军官说美军在日军刚修完机场之后突袭破坏是“无耻行径”,我的天啊!你们偷袭珍珠港算什么?这得多厚颜无耻才能说人家“无耻”?后来主人公意志消沉,无非是看到自己的“战友”被一个个地击落,从来没提过他们对东南亚、美国做了什么,更从没有提日军为什么会跟美军开战(这点在同样是日本电影的《男人的大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甚至把美军对日本的轰炸表现成了侵略,把军国主义的负隅顽抗表现成了大义凛然)。相对于《永远的零》的遮遮掩掩,《我们的父辈》把党卫军屠杀小女孩、哥哥屠杀战俘、弟弟屠杀平民、德军威逼平民在地雷阵中开路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对蛊惑他们参加战争是“为了德国”的谎言、对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残酷进行了充分的揭露。电影后半部分,《永远的零》的主人公开始意志消沉,最终破坏了战友的飞机,自己慷慨赴死,让战友活了下来。这是反战吗?粗看起来是,但是《我们的父辈》是如何表现的呢?哥哥逃离战场,被抓后险被枪决,分配到惩戒部队再杀掉军士逃跑,弟弟退掉**,端着一支没有**的**冲向苏军的机枪,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自我赎罪,同时也让自己的死震撼了那些试图顽抗的年轻德国人,挽救了他们的生命。这是个人意识到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残酷性之后,用最大的能力对战争机器的反抗,对比《永远的零》,如果主人公破坏了自己的飞机,然后从战场上溜掉跑到某个小岛上安度余生,这都算是反战了,但实际上,他是“勇敢”地驾机完成了“神风特攻”,扎扎实实地做好了一颗军国主义战争的“螺丝钉”,让战友活下来不过是让他“给皇 军带个话儿”。影片的最后,主人公驾驶着飞机“英姿飒爽”地飞过日本现代的天空,完成了对军国主义的招魂和升华,你说这是反战?!
$ F$ K2 D. S2 o4 g& j1 @: r0 N, Z" G    在这部电影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反复多次出现,就是主人公的孙女驾驶着一辆高尔夫!这是这部电影里出现镜头最多的一辆车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导演会用这样一辆车,也许是想暗示当年德日同盟吧。
" G4 J3 f4 K; n  l' O, K4 ]! [7 j

评分

参与人数 3津贴 +68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18 赞一个!
81520 + 1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其实没什么 + 4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10 15: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个人的意见可能都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0 15: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从这部片子中既看出一些厌战、反战的因素,又看出当今鬼子仍死不悔改,崇尚军国主义辉煌时期的招魂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21: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nimersis 发表于 2017-8-10 15:473 z& q* e2 z. I
我是从这部片子中既看出一些厌战、反战的因素,又看出当今鬼子仍死不悔改,崇尚军国主义辉煌时期的招魂因素
: B6 ~% b  D  r) _3 g5 q5 C
主人公的厌战反战的情绪是反战片普遍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深刻、“正经”的反战片要求的是对战争性质的反思,主人公的反战、厌战情绪应该源于对战争性质的质疑,或者是主人公看到战争给交战双方平民带来的灾难而产生的心理、人性震撼,《永远的零》中主人公反战、厌战一是思念自己的家人,二是承受不了自己战友的殒命,这种只看到“自己”的格调就不够高度了,所以电影中表现出的反战、厌战情绪,更像是日本人为军国主义招魂的骨子外面披上了虚伪的外衣,所以显得很不“正经”。

点评

日本人缺政委呢  发表于 2017-8-11 1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0 22: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是咋反思的?有右翼议员提议为德累斯顿大轰炸中遇难的人默哀,其他议员立刻退场表示抗议。也就是说,只反思战争给被侵略国造成的苦难,侵略国哪怕遭了毁灭性报复也是理所当然的。
0 m* d7 G$ I# Q$ Z7 m! k0 u: g' Q/ {! ~# F& T3 [
顺便说一句,安倍曾说“中国是1914年前的德国”,做为有点国际关系史常识的中国外交官就应该立刻反唇相讥:“日本是1918年后的德国”。您瞧咱们外交部的发言人回答的那叫一个又长又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1 10: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还算好吧。不同的是,德国纳粹被定义为人类公敌当然更是德国人民的敌人,日本好像不同日本政府/军队并未被指认为日本人民的公敌,这个楼主可以认真研究一下,看看是为什么?

点评

日本好像不同,日本政府/军队并未被指认为日本人民的公敌。加个标点  发表于 2017-8-11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4970

发表于 2017-8-11 12: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海军》。《日本大海战》,《三本56》等等都 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日本至今不改变的。。

点评

那个片子国内禁了  发表于 2017-8-11 12:34
你应该向光电总局举报的  发表于 2017-8-11 1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1 1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还有一点,值得警惕。电影开始,两个年轻人是瞧不起那个老鬼子的,经过探访,哇,原来老鬼子那么......,转为崇敬。这不是潜移默化的军国主义教育,是什么?显然,这个片子是针对年轻人洗脑的,不过手法很高,很委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1 14: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