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烟丝醉软

[家园生活] 秋·花丨秋之七草(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0: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丝醉软 于 2017-8-28 22:04 编辑 7 p  _4 k1 `$ I+ l

# {/ X& C6 P, B9 O0 p之十三
' D- ]8 d" Y7 ?2 a3 _

9 l+ s- @6 P' m$ Y+ I) R6 s胡枝子,在韩国,是佛物。0 y2 M' J1 |% d) N4 U+ U* v
( ^* ]% l9 T* r5 x6 ~' t: W0 \
胡枝子,在日本,是“秋之七草”之一。日本人为了它,还专门发明了一个字——“萩”。! f, g( [0 Z" P9 B4 j+ i0 m
2 T4 T/ E8 n$ D6 x# q7 \' }
朱橚,在中国他是胡枝子的伯乐。  l' @! k1 ?  p+ c+ w. s) _" I

点评

[qiū] 又学一字。  发表于 2017-9-1 12:34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1: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十四  萩饼
) I; K+ O; T( \% y% m8 C
: N1 D& O+ F6 z, F0 z0 N有一种叫作萩饼的传统食物,这是它秋日里的名字,春天时叫牡丹饼,但其实无论跟萩花还是牡丹花都没什么关系,大概是借助季节风物的联想吧。+ B+ ~9 n0 |& q$ ?7 {- R

! z; s' B: J6 T9 I: C) s- e; r& `红豆煮到软烂,汤汁刚刚好煮干,另外将糯米和粳米混合蒸熟,轻捣后用手揉成团,外面裹上红豆。也可以将红豆馅塞进饭团里面,再将饭团滚上一层甜甜的黄豆粉。我做的萩饼的皮和馅并不十分分明,软塌塌的暧昧不清,只不过自己做的,还是要郑重地吃下去。- |( q9 P# P+ d  Q8 r
* ?# k. k% |+ A, B, C5 N
与众多出身富贵的和菓子相比,萩饼称得上是最平民化的了,平凡人家亦享用得起,因而更受追念。战时年月,哪家孩子能无病无灾活过三日已是值得庆祝的事,亲近的人会送来萩饼庆贺,祝愿日后健康成长。
. y9 D6 G8 b; O3 z( B$ V' `) C8 H, S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1: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丝醉软 于 2017-8-28 22:04 编辑
- q: w0 n+ ?- D" g: h) x$ ?( y& K# b+ J3 h0 h, D0 ^3 g
之十五% {  }' w! J! e5 |1 n
2 u- n. a7 ?# ?
采子微舂,即成米,先用冷水淘净,复以滚水汤三五次,去水下锅,或作粥或作炊,饭皆可食,加野绿豆味尤佳,及采嫩叶蒸晒为茶煮饮亦可。
4 J- A! [8 X6 B. d
- B) U2 b- @3 P1 f% c- G# r其实胡枝子,大多数时候只是普通的中药材,躺在中药铺的抽屉柜里。如此看来,并非完全不可食用,实在是稚弱的花序和不起眼的做派惹人怜爱,触动人类相惜与哀愁之情,才要在歌中反复吟咏。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1: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丝醉软 于 2017-8-28 22:05 编辑
  k3 G7 m; x0 I' c, n( B
! x' b- v, Y+ d, }$ x" J& [之十六& |1 Q* y4 a3 ?" {0 K

: X2 y# [# `3 s2 e3 o5 j; Y看到一篇论文,叫《胡枝子饲用价值的研究》,我竟然哑然失笑~,哦,这也可以啊,好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1: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丝醉软 发表于 2017-8-28 01:25
0 a# z. C$ B7 \4 \之十六
# s7 s6 _' Q; c; s  W7 _
这个在中国原本就是只能用来喂牛的植物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1: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提一下朱橚( D3 a( T5 k* K" K( h
' a; W' }1 E, p1 V% F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他做官的地方,是著名的黄泛区,他想利用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救济灾民。他把四百多种野生植物种到自己的府内,品尝试吃,绘图成书。这样就写成了《救荒本草》。; p) k# T5 k3 I+ T* s% p% S

5 C1 n' ~( q/ A4 Y在中国,胡枝子,第一次被朱橚起用。然而,到了《本草纲目》,胡枝子就不见了。
# B7 A+ x% I4 H; Y! J' s& ^9 F9 E
% [& ^4 E, E4 a9 I  V+ u李渔那儿也找不到胡枝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1: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清楚点的胡枝子! K# z  K. l5 l% M) r$ i8 \* @
; a  W( H% n. {! C1 a7 r
9 \$ V% N+ }& _* h9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 X7 i  f( J) D+ c% R" ]
- N+ C' B' ]" Y4 H- @, Y

# e$ U/ u# |4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点评

是啊,花像,好在胡枝子是灌木丛生,分不清也不易哈  发表于 2017-9-1 12:51
花有点象槐花。  发表于 2017-9-1 12:36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30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22: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醉生梦死,不过一花,一茶,一酒,一知心人儿。
, A+ g( Y* M7 k3 K4 j' C3 S! r1 E$ R$ x3 E
看看葛花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22: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丝醉软 于 2017-8-28 23:01 编辑
8 {, F/ O5 v3 w) k- x
7 d( h3 B- u8 K" C. T7 C% W诗经中提到的葛' }+ R6 @# @- P% H7 y' r
( e5 s+ h4 F( @8 e
              国风·王风·采葛    ; B5 X) n4 Y. s. Z- V8 C: v
0 e# H2 }4 y+ a4 \! N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R$ _5 _. _/ L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O3 \4 K; Y$ d1 R' _4 L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5 \3 f* K0 C& w( ]0 q. R
4 q  S/ j1 x, E! ?6 s4 P# B/ ?
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都是女子在辛勤劳动。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年)。1 Y1 R# U2 S- S, C
2 _! a# l% X$ f" h, @4 b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思念竟是这般心酸。有人将此句列入《诗经》中最动人的情话之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22: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丝醉软 于 2017-8-28 22:47 编辑
1 k; G: N+ f8 G1 y! A, x0 w5 J" C7 V4 |, c( _  a" a7 z7 o: K% I! g
         唐风·葛生! T" d- b7 [5 p) q0 r. ~* M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liǎn蔹]
1 t/ o2 e! B8 v4 O9 L% [+ ?0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T3 x& {5 l% |7 r9 m

9 v  `6 _6 f' c0 j) Z0 T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m" X5 _8 v$ V- r( t9 s/ Z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s( [: b& r  a- P. U

$ K6 V8 {) W8 N: e* A7 P: I% b/ @& r角枕粲兮,锦衾烂兮。[càn粲]
5 A! P8 {: q( o# s6 N.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 N1 k; x/ Y% y2 k+ A& U

5 [) g* t& c# @" {" F: q夏之日,冬之夜。  f) `, x" D: E% i' z1 m- j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9 d5 Y5 f+ {" H3 N
2 K: P) i( A- V' S1 g6 t. x冬之夜,夏之日。: W8 N2 e' [+ ^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8 J. S% i# A1 ?
. ]( P( W8 m& D% M1 O《唐风·葛生》作为传世文学作品中最早的悼亡诗,对后世的悼亡作品有较大影响。朱守亮《诗经评释》认为此诗“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22: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丝醉软 于 2017-8-28 23:11 编辑 / E' W+ X' E) e' J* {4 f) D

2 X4 B7 }3 c5 E4 [国风·魏风·葛屦
# o# r: I+ }& ?3 x( U7 k& f  b( N) D& E) q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 X3 C( T# E" O6 m: O) p, n6 n3 ?$ a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3 s1 J; b/ D- s1 A

7 M- `1 D4 p3 @  ]$ k+ V《葛屦》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虽然题为《葛屦》,实际上却是写了一个缝衣女奴为主人家缝制衣服所体现出的贫富不均。缝衣女因受女主人的虐待而生不满,故作此诗而加讽刺。
# f# `7 e+ V$ R' B
' \# |4 m- I: F. I1 i/ i4 o/ ~' `【余冠英今译】
5 Q0 ~* K# ~4 e, F3 x6 Q1 p葛布鞋儿丝绳绑,葛鞋穿来不怕霜。巧女十指根根细,细手缝出好衣裳。一手提腰一手捏在领儿上,请那美人儿试新装。
: b& l+ @6 u3 p( t4 a) c只见美人儿腰肢细,一扭腰儿转向里,戴她的象牙发针不把人搭理。好个小心眼儿大脾气,待我编只歌儿刺刺伊。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22: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丝醉软 于 2017-8-28 23:04 编辑 " n% G6 }# c: P& Z6 O( m$ c

6 P& w+ K! S; l7 u' m8 t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 ^/ \) @+ V( `( F( @! N; A5 I2 ~# k, b" S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 V0 B" ^) M9 C  s6 M8 J
6 w: G2 Y, u: s- ]4 W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 \1 ^1 I3 u% l5 ?) c7 c3 [
* ~3 x9 {7 D!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 Q& u: J9 a- B7 ^
3 h( [7 t) ?) G1 x7 s$ j译文:: @' E3 {, K5 Y  H5 C4 B% a
        葛草长长壮蔓藤,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碧绿又繁盛。黄鸟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声声像歌唱。
8 {0 ~4 C. m1 q        葛草长长壮蔓藤,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浓密又茂盛。收割回来煮一煮,剥成细线织葛布,穿上葛衣真舒服。
5 q4 h  _/ {) v  p& W1 @        回去告诉我师姆,我要告假看父母。快把内衣洗干净,再洗外衣成楚楚。洗与不洗整理好,回家问候我父母。
( i  z  u: ~2 C" S/ |4 ~, ^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21: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说,秋声一半在虫鸣,窗外蟋蟀叫声响亮厚实,这秋音实在好,染了秋意,夜更觉沉静。
0 j7 u" A& }' A% j7 k" a& v
  E4 v3 ~4 u0 M5 C1 x看看抚子花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21: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抚子之河原抚子$ w, S8 H4 T6 {/ R' e7 c& g& |! ~  M
0 z3 G% K. S8 R0 e
在《万叶集》中关于秋之七草的描述里,有一种花的名字听上去像人的名字,它就是“河原抚子”。在日本,“抚子”这个词代表着温雅而有教养的女性,这一称谓充满了日式的“萌”系属性,不但在旧时代很风行,在时尚的现代也是一种雅称。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瞿麦不是麦
- e! V, @3 r8 E, W0 e$ q从名字来看,“河原抚子”的意思就是长在河边的抚子花,而日本人常说的抚子花,正是瞿[qú]麦。瞿麦好看吗?估计很多人都会一头雾水,这种花似乎并不常见。从名字看,麦者多禾本,而禾本科的植物开花大多也不会很美丽。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21: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石竹. h1 K: Q! s# Z

; C3 s2 o5 y$ J& H3 n' j3 \1 d说到石竹科的瞿麦,还得提到另外一种植物,那就是石竹。
" N; I/ x) y; \( ~9 h+ I' L( @. }) c
瞿麦不是麦,就如<荞麦也不归禾本科>一样。: W2 ?* F! p& _

# ~8 @  d2 A4 o; ]1 }说到石竹,众人皆知,毕竟这已是非常常见的花卉了,让人有点分不清它是人工栽培的呢还是野生在外的。在很多老式花坛里,到了盛夏时节,就会有大丛大丛的石竹盛开;虽有些花坛可能已经疏于管理,但花坛里的石竹却年年盛开。
& O7 b7 e3 G" ], B
7 e. S! Y; x! f  {6 d石竹花的颜色并不复杂,多是白色或是粉紫相间,但是石竹花瓣上有非常漂亮的花纹,而每一丛石竹的花纹都会略有差异。因此,成片的石竹并不单调,远远望去或者近观亵玩,都能发现千变万化的幻变。) ?. o! C! v8 j

9 |+ n! }1 s! P) J3 T$ F9 L$ l石竹亦不是竹7 B2 Z  y, J3 D8 T

; B6 @* e3 ?; O9 a) K0 @8 F+ ^野生的石竹广泛地生长在华北以北的东亚地区。在华北稍有海拔的山谷林丛的边沿,总有野生的石竹生长。国人栽培石竹也非常早,北朝农书《齐民要术》中甚至提及栽培它来作为食用,不过,书中不提“石竹”二字,而多以“瞿麦”出现。
) i+ O# W) z# ]作为石竹科的一员,瞿麦也有着相似的美。
3 c8 M) B& o5 R5 h% e, ^: Y2 Q7 `5 \7 ]& I: n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石竹和瞿麦认作同一种植物。古人觉得石竹枝条形如竹,喜欢生长在石边草丛,故名“石竹”。石竹可食,作为一种野菜也曾经进入过我们老祖宗的锅。
4 X2 S$ g9 l) N4 p/ s, k
5 ]) Z, [# [! P5 ^8 h6 u?石竹科的植物,通常茎节膨大。
3 \# O+ o% y7 K: q0 `7 x/ u% R
/ q5 B4 y  i# |; F1 Q石竹的繁殖能力很强,虽草本,但宿根多年,种子数量也异常多,于是有言其“为性多秽,一种此物,多年不绝”。四面八方散布的石竹,则名“瞿麦”,瞿者有四通八达的意思,麦者则因其植株成熟时,包被着筒状萼片的果实形同麦稞故名。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21:51:04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丝醉软 于 2017-8-29 21:59 编辑
# p5 [. J) s# D0 Z
/ h" m0 N& B" a; ~石竹和瞿麦,如今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t, r# A! T& i4 k
5 v2 `" u/ \! A4 k
我们将寻常所见、驯化栽培的称之为石竹,而将它在山野中的一位近亲称为瞿麦。虽然分属两物,但石竹与瞿麦的关系依然亲密,同属石竹科石竹属的植物。
% j5 v* L- d) ^8 n/ ~$ i* h: L0 W( W1 {1 |) H8 `. ?) z
! D; `: _. m- i& Z7 Z7 P9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q0 j* |+ m( {6 r# A混淆已久的两朵小可爱; @- S8 o6 Q! K
其实,两者在开花的时候很容易区别:瞿麦的花瓣边缘有着长长裂成丝状的裂片;而石竹的花朵,相比之下显得小且整齐,花瓣边缘的齿犹如我们儿时削铅笔的铅笔木屑。大朵大朵的瞿麦花和小小朵的石竹花,在草丛中并不难鉴别。. M0 A1 l; |7 W- M
1 \* M5 U5 K8 t
?瞿麦与石竹,差别还是挺大的。瞿麦就如睡不醒的长发小姑娘。
( j& S! M/ K" b) h, [
/ C3 T5 D8 i  G/ [' C7 l0 G5 G在野外细心观察的人还会发现,这两种花其实并不太喜欢长在一起。艳丽的石竹花喜欢长在草原和林地边缘,尤其喜欢山坡乱石草丛;虽然喜欢湿润,但是更喜欢向阳略微干燥的草坡上。而花大纤美的瞿麦则喜欢潮湿的山谷林缘,或是溪流河边,或者是高原潮湿的草甸林边。如果在同一座山,石竹喜欢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平缓之地,而瞿麦则喜欢更为冷凉的高海拔草甸。
! e$ \$ f3 P; _; ]. o' \! S1 [+ [. s
对古人来说,两物习性不同,相遇不易,可能就是因此而混淆。其实古代的日本人也不分这两种植物。石竹很早便以观赏用途传入日本,日本称之为“唐抚子”,而那些生于河边溪流边的瞿麦自然被叫做“河原抚子”了。
, }# U3 g6 G0 L/ k& a; Q5 Z5 E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22: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柔弱而坚定地生长7 @! H* l: W/ |
4 L; ~9 M  P2 v  x- m7 f
相比石竹的丛生,喜欢长在河边的瞿麦也是一种很坚韧的植物。它茎杆很长,可以以半匍匐的形态在河滩上生长。看似柔弱的茎杆常常在开花时抬起,长出富有飘逸风格的花朵。$ r- ^' o5 A* u: a" b

( H( i1 Z+ D8 u) N瞿麦繁殖能力出众,虽然植株隐没在荒草深处,但在花期盛放的秋天里,整个河边草原总会看到绵延不绝的瞿麦花。于是日本人为了区别远道而来的“唐抚子”,就又把“河原抚子”称为“大和抚子”了。3 i2 e. s/ S9 @
6 P; k% T1 G0 ~, c8 x
日本人对“抚子”的特殊情感,后来也延伸到了石竹属其它的很多观赏花卉。比如原产北美的须苞石竹,在日本培育出了众多艳丽的品种;对中国传来的“唐抚子”,他们也异常关切,从石竹中选育出四季开放的常夏石竹,在传入欧洲后成为了如今最重要的鲜切花——香石竹的亲本之一。: ]9 t$ s' F, H
2 G/ ^+ j0 p  ~. Q( g2 e4 |
香石竹,该是康乃馨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22: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时代的日本人在本土惹人怜爱的抚子花身上看到了日本女性独特的美。万叶集里就有将心爱的女性比喻为“大和抚子”的和歌。3 ~2 w+ E: ]# z$ o0 {( i

& w) A: h0 B8 j. p$ h3 z5 z后来成为日本出色女性代名词一一“大和抚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3: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午后院里蹓跶会儿,因疏于管理,草木虽仍旺盛却显落寞,南瓜藤爬到树上,葫芦挂树上,丝瓜藤也爬树上,杂草丛生,灰灰菜、苋菜、马生菜、狗尾巴草、薄荷都开了花结了籽,花生、地瓜匍匐地面,紫薇、木槿、凤仙花剩孤单的几朵~~只有无花果、石榴好看了~偶能见蛩虫草丛中无力跳跃,蝉掉落地上叫声响亮,该是挣扎~~说好不悲秋,满眼的悲呢~( }: t1 ~; I% c+ A  s0 |3 m
, z2 u/ ~. z& r5 m

  f, u5 `9 U3 u; O. v+ P
# i5 u# O4 m! @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