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晖酒当歌 于 2017-8-28 19:48 编辑
! [* I1 A2 G0 x" r: n! `0 s7 ~% \# O: \) T9 |2 N n i
身着老挝军装的贺清
! {8 i0 w# \- M ~5 L7 d" |
5 z2 G! Y, A, ?9 D" ^; ?0 M; X
1970.12入伍,成为十一军32师96团一名战士。1972入老参与警卫作战任务,后调入32师宣传队。1978.8进入师作训科并参加自卫反击战。战后进入石家庄陆军学院学习,后分配至27军。5 e. T# y5 G0 H
( s" b: x1 k. R- @; r S
我所经历的一次“长征”7 r, I& b7 a+ ~, X3 m
4 M2 |$ B: ]& h3 { 宣传队在为爬山的拉练队伍鼓劲, |( w ^+ i0 l! W" H6 B3 I
8 i ?; W' Y; f5 J- T- G) g& S 那天,我无意中翻出几张老照片。
) m9 ]& b" C" r: _
4 A" n* v6 U2 T' S& g 片中记录的是1971年我部千里野营大拉练的难忘瞬间。这些照片保存到今天,我掰着指头一算,哈哈!整整40年了。
" P& h v6 v2 Y+ Z/ l7 n/ P- ^( v' H3 v0 {( x- { z
毛泽东主席不让我们当老爷兵,我们年轻气盛也不愿意当老爷兵。于是我们加入了千里“长征”的行列。那年我15岁,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的考验体能极限的千里野营大拉练。
: |8 Q6 h8 ]0 B I8 m! v8 q1 |" R. S4 i4 i0 U& t& @
所谓千里野营大拉练,就是走出去,靠自己的一双脚板,身背30斤(米袋加武器装备)负荷,在一个月内走(叫爬更确切)千余公里,而且是边走边训练;如:防空演习、紧急集合、长途奔袭、夜行军、野炊、露营、群众宣传等等。 i/ a; r1 X. O; x
1 c7 _' Q& k7 v7 I, L' y" m; J
说它是“长征”,实际上就是一个长征过程的体验;我们没有“国军”的围追堵截,没有过雪山草地;更没有啃树皮、吃草根。但,我们绝对是靠近红军的,尤其是感悟红军的意志精神。
4 {. c- A( G' j/ n$ B v P) H" b& s; g9 u y7 b
记忆最深刻的是山,永远爬不完走不尽的座座大山;过了这道梁还有那座山,山峦层层叠障;一次我们翻越一座山竟用了3天时间,哭的心思都有。但我比我们医院的那群女兵强,她们是拽着马尾巴上去的,我是靠自己的“4条腿”手脚并用上去的。, s5 W" F6 R: Z( g
! o0 N2 B l% a" w! |
两千多号人马的吃住行在运动中快速解决是不容易的。我们没有帐篷,基本都要在老百姓家号房夜宿;为到达山寨宿营,有时我们会一天走百余公里。一个字,就是“累”。
1 L: C% J( p8 A' J1 p. |2 N E3 P) v3 B6 }3 |
每到一地,首先要做两件事:一是烫脚挑泡,就是把脚板上每天都要出现的血泡用针刺穿,先将针在火上烧一下,咬牙穿破血泡,然后用一根马尾穿过去,这种活儿我干得非常熟练。因为不这么做,第二天你就会无法走路爬山;二是吃饭,十几个人一组自己做饭自己吃,在一高埂上挖个坑,把行军锅往上一架,还要快速找到水和干柴;吃饭的节奏要快,一般要求在十几分钟完成;我们都抢着吃。我因此也落下了吃“快餐”这个多年未改的坏毛病。, v& T( K2 }* A, p9 T+ ]
$ ?% \% E& S) P
拉练不久我们就进行了防空演练,巧的是,指挥员刚刚喊出“发现敌机,分散隐蔽”的命令,天空就真的出现了一架飞机,连指挥员都捂着嘴乐,我们能不笑吗。全当是“国军”的飞机吧,多“实战”哪!
9 c7 L: E3 n" f$ i2 }; a
- K- }# J5 J! v& N$ E* z 新兵没当几个月免不了出洋相,不像人家老兵手脚利索;那次夜里紧急集合我把裤子穿反了就让队长给臭撸了一顿;夜里演练传递口令,开始传出的是“生命”,传到了中间就变为“玩命”,最后到我这儿就成了“有病”;还有一次是向后传“注意跟紧”,传到我们后面却是“就地隐蔽”为此,我们几个在地上趴了足足大半夜,天亮时才被收容组收容归队。* `# ]* ^- k- |3 ?! k: d J
$ Q. I0 w7 p( r8 |5 y 我的负荷不重,就一个背包一把京胡;我们宣传队的任务主要是行军时的现场宣传,用快板、三句半、锣鼓、唱歌等形式为队伍鼓劲助威。有一次我们说三句半,我接最后半句,睡着了居然还在说,据说接的还不错,只是不知道说啥,逗的大伙儿哈哈大笑。那时的傻大兵们也都没啥见识,见我们等于见到了总政歌舞团。所以,我们的鼓动很有效,很受官兵欢迎。
- l% b7 w- O. E. b6 d& b
! s0 k8 M6 [$ {! u4 n 宣传队每到一地几乎都要给当地老百姓演出,哪怕是滿脚血泡,直不起腰来。革命样板戏选段是必唱曲目,我京胡伴奏,大家轮着上。" k) Z) P# f: J3 w4 A+ V+ Y* ~, x
5 q- C3 |- C7 l8 X
我拉京胡是和电影《节振国》剧组的老师们学的,那年他们见我挺机灵还有些音乐天赋就收留了我;记得为学拉京胡买乐器,我总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里,瞒着家里到一眼望不到边的棉花地里拼命割草,然后晒干卖给附近的农场;小孩儿赚钱真不容易呀,我的胳膊和脸蛋儿被划的红一道紫一块的是常事儿;更可怕的是被热浪烤的透不过气来,几次昏厥倒地。好在我后来习惯了,只要一有恶心且两眼发黑的感觉我就赶紧躺下,一会儿就好,还接着干。
, l K2 y- t+ v! o8 d( c+ h+ y1 x! I6 }
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位同学到地里喊我说招文艺兵的来了我才收起镰刀。这一年我卖草赚了48快75,我成为同龄人的绝对“首富”。也是这一年,我的京胡水平不但被部队相中,同时也收到了省艺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我选择了前者。8 G) L) W5 B- j
( s Q( d2 T5 Q8 f: X1 v$ y
说实话,我们的演出水平真不怎么样,除了那几段脍炙人口的京剧,不是对口词就是三句半,要不就上一群大兵,伴随着锣鼓在那儿连喊带跳的晃悠;嘿!老百姓还居然看的有滋有味儿,我估计相当于看现在的大片吧。
% h; g# B9 p F& a
. m6 ^* K! R$ h$ `& g2 @ 与当地百姓和上海知青一起开会
6 [5 r8 b5 [4 r [- A5 _. n6 f3 l+ q
……
% Q6 K d: x7 V- i: ?/ r( B2 ]) p9 P* V0 `/ Z8 ]( ? U. C8 K: G R
40年过去了,很多记忆已被岁月抹去。假如不是这几张老照片引起我的一丝回忆,恐怕这段“长征”经历会永远被自己尘封。
* q# I% | x, {( f' {: y5 D; ?" `4 F5 Z5 O( _
如果有人问我,野营拉练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会说是意志,它让我磨练出一种不等不靠不丢脸的的坚强意志!
0 r2 z. g" M1 U" O& Z; O# S. B
3 [$ P. O4 h( Q6 U
拉练归来受到热烈欢迎7 |- i& C" b6 q" O- F
9 J% O, l- \' b 呵呵!仅存的一点儿记忆。好在留下两张照片,我会一直保存着。* C3 [# V3 z- u- L0 P# e& H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