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80|回复: 1

普通读者读经典的理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0 16: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什么是经典?综合《现代汉语辞典》和百度词条的解释: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经久不衰的作品。从这个概念出发,读经典的好处不言自明。
" ?9 \* _$ y! {( x
, u$ j3 B/ U1 w$ `% m但不同的声音总是会有。尤其像清华副教授刘瑜这样的专家一旦发声,就很能左右人们的想法了。比如在她令人脑洞大开的文章《从经典到经验》中,刘教授就提出:与其读经典,不如回到经验。# v3 g' J+ B6 m

7 J! C9 L" q. U" O为方便理解,仍举刘教授的例子说明:拿研究政治学来说,如果想研究西方民主是真民主还是假民主,过去她可能会去读卢梭、施密特等大家的经典。但现在,她更倾向于去读有关议员投票记录和民意测验对比的研究、政治竞选捐款的来源比例研究、投票率和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议题媒体曝光度和总统的态度韧性研究等。
1 J( P2 t0 ?5 {/ I1 g
! W  f1 M, T: N. M( m4 N- f清华教授敢说这话、敢这样去做,自然有自己的理由。归结起来有两点:其一是,有些经典其实不一定是经典——“世上本没有经典,装得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但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人,自己首先得阅读一定量的经典——一个没吃过螃蟹的人哪有资格说螃蟹不好吃呢?其二是,今人研究问题的方法已经超过了古人。
' L# p" a6 |- J+ H8 p! Q
( _% T' L+ M$ X" Z9 K作为清华的教授,刘瑜无论知识存量、数据资源,还是研究方法,有确有资格说这样的话。这就如苏轼在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的时候,其实是人家已经掌握了书法的法度。但对阅读经验不足或者才开始阅读的读者来说,要审慎地吸收刘教授的观点。
0 I- T; t" a+ a- p5 }/ [# T, r+ W
9 {4 R8 V8 {3 D+ N尤其当我们与孩子们交流这个话题的时候,应该强调更多的仍然是——有空好好读经典。  _7 `3 C' e4 @8 A0 L

' ~( v8 J* ~* H% e' F有钱人才有资格粪土金钱。一个叫花子说自己安贫乐道,最大的可能是,只有这样说他才能接受自己无力改变的现状——不过是一种自我催眠罢了。普通读者跟着教授说经典无须读,这和叫花子说自己不贪图富贵没什么区别——不过是放弃挣扎后的精神胜利法。( J8 g3 [- k5 @3 {% C9 D9 T5 ~

9 Y, ]- L  }' C; ~7 n" d读经典节省时间。在信息泛滥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面对读物,如何选择是第一要求。而经典,是被前人在时间的流沙中淘洗过的真金。吾生也有涯,有限的精力不应该被二流三流读物充斥。经典,是时间帮我们做出的选择。就效费比来说,虽然一开始读经典花费时间要多一些,但与读末流读物的收获相比,前者要远远划算于后者。  Y. n+ X$ z- v7 t$ h9 [+ K! r

; I2 w1 q2 @+ b经典是法度和规矩。经典是人类知识体系的奠基、源头甚至架构,是精进路上绕不开的通道。如《兰亭序》、《祭侄文稿》……之于书法,《易经》、《老子》、《诗经》、《楚辞》……之于中国文化。只有掌握了法度,才可能抵达“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今天我们对创新的强调产生了一个误解,就是忽视了创造者作为熟练工的那部分素质 ,这部分素质是一门学问或一项技能的基础。能创新的都是老司机,是对经典了然于胸的人。6 |/ |9 I4 {$ X

# U8 @1 j/ `( b6 S' t3 l# C经典是从容立身的基石。经典是先贤人生经验的洗练表达。换句话说,经典是某领域被事实证明了正确套路。套路有什么用?套路是一个高手必须掌握的基础功夫,它是人身体内部的热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当问题来临,这些热知识将不占大脑带宽地自动运行,更多的大脑带宽就可以分配给最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一个人反应快,很大程度上是他对套路熟。孔子对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他的意思是,如果不读好《诗经》,在圈内连说话的资格都不具备。读经典,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人从容立身的标配。
+ S# c. S! P: P$ J9 }" Q) r- @0 z8 }" j
经典为人生的觉悟播下种子。经典不是扔到地上会慢慢融化的冰块,而是在人生的土壤上可以慢慢发芽生长的种子。起初读不太懂不要紧,在你生命的许多阶段,你会重新遇到它、温习它、参证它。这个过程中,它们会进化成你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比如,有的经典童话,不谙世事的孩子们不一定能理解其中深义,但不这并不是说它们不适合孩子们阅读。没有规定说儿歌和童话是只写给孩童时代的。孩童时代只是播种的最好季节,童话的营养真正能被人吸收,有待于成长过成中生活养分的不断浇灌。像《皇帝的新装》、《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样的经典童话,会随着一个人见闻的递进,不断有新的理解。6 U: t3 L% H2 n. j% m: V, ^/ A

9 l5 ~1 w' @9 B& m4 v一个全面的现代人需要经典的孵化。大数据时代,人类似乎可以依靠数据做出任何决策。但这除了对技术和数据的依赖,还受制于很多条件。作为一个个体,永远是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只有人的直觉是时刻伴随我们的忠诚伙伴。优秀直觉的后天培养,需要借助经典的力量。- R% p4 u7 P7 L- `

2 _0 B8 d! Q* L6 x) T' |阅读经典面临的问题,一个是选择,一个是理解。
5 d$ T3 @- o6 [+ s$ V7 r' I: M3 n3 E1 ^% T6 {
关于经典的选择,刘瑜教授的忠告值得我们借鉴:“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以这样的心态去选择经典,一般不会误了我们。0 n5 O: x) t% O& h- k2 J) J: {! z
1 ], B5 I; L7 Y: Y3 {2 F
关于经典的理解,也许不求甚解是最好的态度——没有人敢说自己对哪部经典做到了100%的理解。带着不完美的理解,在之后的生活中不断体会,它一定会滋养到你。学习这件事,本来就处于舒适区和困难区之间,如果一定能轻松理解才去读,学习就永远不会发生。读不懂,并不是不读的理由。
" A+ S1 f# o- r) V, J7 R: C' U- W, W4 j# X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阅行长安,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阅行长安
% h$ o( I3 n8 `) O5 t) ^
. w+ y4 E' M+ y5 e( r( [http://mp.weixin.qq.com/profile?src=3&timestamp=1504082831&ver=1&signature=VcLyv6ru41RLCEv4nYuugmfolK791nNuediSS6CAOyJUrPZGgYRf9cE30RXyzl0716RpyNGyKnWEL2rM7zZltg==
发表于 2017-9-1 12: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4 Q1 y2 C( l! F6 L1 _( g$ k8 }3 n
8 Y( L+ u' f# v5 e, ^8 t
阅读经典面临的问题,一个是选择,一个是理解。
4 x5 w. r/ G2 U1 V- B5 [* X! P) ?  l2 D0 y! G
关于经典的选择,“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以这样的心态去选择经典,一般不会误了我们。
8 g. t+ b$ J1 _9 k1 t6 S/ a0 w9 P1 K) ~) @
关于经典的理解,也许不求甚解是最好的态度——没有人敢说自己对哪部经典做到了100%的理解。带着不完美的理解,在之后的生活中不断体会,它一定会滋养到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