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父母在而是替孩子扛住了一切,今后又怎能渴望他扛住世界。% i4 Q' Q4 N, @' b. c
. A7 M# E' Y. F w) y! t" H
% y6 z0 ~: O* s7 \' ]+ |01 T5 n7 W4 E$ H. {- O J
开学了,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安全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很多孩子早已丧失了生活的能力……
1 s7 P* o5 a0 w5 U7 j开学第一天,宁波某小学就出现了这样一条新闻:半数孩子在吃饭的时候,面对虾却傻眼了,有的拿起来闻一闻,有的拿起来舔一舔,然后忍痛割爱,望“虾”兴叹。
/ q) v: n w+ c+ n+ J老师问及原因:“原来是不!会!剥!虾!”$ V: P% X; D% A$ I5 g
; M5 @: E( j. h& v/ }
这样的新闻一出,其实大家早已见怪不怪,因为每年一到开学前后,都会有诸如此类的新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3 F: L3 x) S% H/ m+ Z
! w3 B! l- _& F& a+ ~ M
- E) g( ?: P2 j8 _# t# [
很多老师也早已习以为常。( h& h4 b% I: S6 }
对于半数孩子不会剥虾,学校校长称“这个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还说刚调来学校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吃虾,会剥虾的孩子大概是个位数”。3 w: Z2 F x0 a' D6 s. O* g( H) ^; x
孩子不会剥虾、不会系鞋带,自理能力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3 ~5 U7 k# L) N6 g) a/ @6 o# A9 r
很多人的评论一致指向:都是家长惯的。
. t: J" [6 b- x! _5 F2 I6 H, \6 F
/ p6 ~+ N, a6 r7 E- y
, P5 G9 m$ b. q: P' g6 S可为什么一面是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闻的指责,一面是这样的新闻还是铺天盖地刷屏?$ q: W* N7 [. [: _
02, ^- g, u9 ~6 f0 o; t
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x! l- V+ k3 I; T7 S/ Q
很重要的一点,可能是父母认为,“这些琐碎的小事,等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地就会了”。- S$ g$ I9 d, C
至少神童魏永康的母亲是这么认为的。
h7 ?" n0 @2 g& Z- J; [6 D神童成绩有多好,可以概括为:
, R& m% m, H7 H8 O( G1 a( Y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
w0 m, L/ S, w& i四岁学完了初中课程;7 A; A1 t8 N) @5 p3 P
八岁进入重点高中;
1 {' U. h( Y0 X; I+ P( S1 q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2 B3 I0 P' r2 B- E8 y/ R" y
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 X+ i) r8 q) [+ Z这样的学习成绩,让人叹为观止,可神童却仅仅因自理能力差,被学校劝退,连研究生学历都未取得。
' R* v P/ K# y# W+ [* Q1 |6 w和很多家长的想法一样,魏永康的母亲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皆是草;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有出息。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让魏永康插手。
/ U1 K8 I) y! p* r! i& q1 h0 ] c每天早晨,他的母亲连牙膏都给他挤好,接着给他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为了让他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读高中的时候,他的母亲还亲自喂他吃饭。& j' l# H# t) t4 x2 \# p; J4 I1 r5 _6 D
可以说,从小学到大学,魏永康的生活都是母亲一手包办的。对于儿子的自理能力差,她称“他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
/ _7 `9 [8 o9 s魏永康被退学后,一则新闻报道有力证明了母亲的错误想法:
$ @, o% ]3 N3 E6 J b# d4 C
3 p* }" N5 V; k6 B2 E+ E* T父母正在像养大熊猫一样抚养孩子,为什么不能明白,“现今还有谁会照顾谁一辈子,那是多沉重的一个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
' @3 M: E( [, c" e. b魏永康的母亲后来总算明白,她为自己对孩子的伤害表示深深地忏悔。
. G5 ^, \2 e, F4 E: X. K& E# s中国式父母应该引以为戒,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脱离了父母的无能孩子,迎来的必是惨淡一生。, I" K5 C; Y" J1 H
以前看过一则新闻,23岁小伙杨锁饿死在了家中。
* r* F _( z9 ^: c0 c3 w这个小伙没有精神毛病,只因为家里人的过多宠爱,让他养成了惰性,是因为懒才被饿死。/ i( P. A/ [" K9 t
能宠爱到什么程度?
/ ~7 k8 ^0 J1 K# v+ V' ]3 F他8岁时出门都是父母用担子挑着,从来不走路;' Q; m8 V! Y' q) q0 s0 h
身为农民的父母从来不让他干任何农活,“你到一边玩儿吧,别累着了……”. w( r( K7 m1 q" } s u5 `
能懒到什么程度被饿死?
5 c4 |3 w4 W8 o% W7 ^+ s父母病逝后,他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5 d# X+ ?& r, E- z: d8 c
后来跟堂哥到建筑队干活嫌热,到饭店当服务员要别人伺候,给他饭吃他都想让别人直接喂到嘴里;
4 b' r( n2 l- w最后回到村里挨家讨饭,吃饱一顿就睡觉,饿得实在不行的时候再出来讨饭;0 R: V5 D5 d/ N
从来不洗衣服,穿脏了就扔掉,再换一件,从来不做饭,就连上厕所都是在屋内挖个坑解决……
2 D; p) x6 j5 l* Z e+ B; C: k! M托尔斯泰说:“假如一个人懂得怎样劳动和怎样去爱,那么他将拥有美好的人生。”反之亦然。+ [; n: D6 b3 k8 i" X0 ~
教会孩子怎么劳动和如何去爱,家长不能越位,也不能错失良机。因为从穿衣服刷牙,到刷碗洗衣,人是需要在自己照顾自己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各种技能。
Z& m* k0 C: S+ S3 }8 ^! g1 I' {; ?家长取而代之的结果就是,孩子失去了生活的能力以及丧失了生活的兴趣,更重要的失去了任何思考的能力。
: k" |. }5 A, R6 f: v; M卢梭说,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4 J- L; D) A% |6 W不要说——反正孩子长大后是会穿衣吃饭的,要记住,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 N) F+ R0 E5 k. r03
& ^/ Y( H. v/ S2 S真正的富养2 G+ Y( X9 O7 O& S6 D
是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a3 w$ g3 l, r1 D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新闻之所以层出不穷,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家长对“孩子要富养”的误读。
' L/ M2 m: D q w' j" u他们认为,穷人家的孩子才早当家,父母让孩子学着自理,学着做家务,就无形中透露着自己的穷,揭露了自己的短。/ x5 g0 J+ V- B' U0 A, w+ L8 l* B1 Z
所以,孩子一定要按照小王子、小公主的标准来娇生惯养,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十指不沾阳春水,像是这样就能让他们拥有“贵族”气质。: ~3 R& f: W6 J2 v2 d
对于独立的孩子,他们投向的不是敬畏,而是同情。0 j3 z+ i5 `5 _, c7 o$ G
比如前两天刷爆朋友圈的“8岁重庆男孩独自吃火锅”事件,男孩明明是快快乐乐“独立”吃火锅,硬生生地被看成凄凄惨惨“孤独”吃火锅。6 \7 n# A( s. q2 g9 d; x3 R# C
8岁重庆男孩吃火锅视频0 C" s# Y* t# P9 E E
显然,这些父母不知道,其实对孩子的真正富养,是培养孩子的人格独立。1 D# Z) ^/ l4 n- J7 A/ q- y
要说家庭富裕,很少有人能堪比李嘉诚,但李嘉诚对孩子的教育从来不是让孩子享尽荣华富贵,理所应当做“富二代”。
* Z3 x4 I2 b. t. g他从小就教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 |5 k5 | y0 `. ]" x& ~) U1 \' |现在的孩子上学,家长都是车来车送,甚至连书包都替孩子背。, c+ ?: Z1 i x/ g3 `
而李嘉诚很少用私家车送孩子上学,让孩子们自己做电车、巴士,更别替拎书包了。
! q- r3 x8 U9 l' C9 F现在的孩子回到家里,什么都不用干,最大的劳动怕是用手指滑滑手机,开开电视遥控器。
4 G3 @# k( X; j/ T% M而李嘉诚则要求自己的两个孩子从小就开始做杂工、做侍应生,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 u; o% P/ }1 ^/ Q1 p8 ^8 u/ ~4 a' ~7 x
拥有远见比拥有资产重要,拥有独立能力比拥有知识重要。7 U( Y- Q5 s( p2 E
独立之人格,竞争之根本。中国式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其实是为孩子的未来埋设了定时炸弹。) J, G1 b+ h C' |. C D$ b5 H
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0 o8 B/ r9 Y9 ?6 ~" ?父母在儿时替孩子扛住了一切,今后又怎能渴望他扛住世界。
7 R8 P* H1 ~% I5 n" o8 H/ |6 w04
$ }8 Z8 s" w2 ]# B3 E: i) T' E温室里的花朵
3 B e" F6 R6 j" l5 G% K* Z+ m难经雨露风霜* A5 f8 p3 ]" g' J) v
有人形容现在的孩子,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再也经不起一点点的打击。! k, u" c, p# X# I6 B$ p3 b
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五位,而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是自杀的主要群体。
) @, N+ ~( P7 S& k/ u( I/ [连作家余华也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很多优秀者,但很少能扛得了事儿的人!”
" f8 X u8 q! U8 c8 j5 l# B8 H所以,网络上优秀大学生一言不合就寻死,一想不开就自杀的悲剧新闻比比皆是。
% Z4 |" y8 @) p9 Z# g/ ~, T
$ ]: w- R2 n# e7 r8 q7 h对于孩子自杀,很多父母不理解, “孩子你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苦闷,动不动就自杀,若像我们当年的生活早该死了几十遍了。”
3 j* X, j9 L. ^/ I最复杂的矛盾综合体,没错,就是中国式父母,他们一面地认为孩子脆弱,一面地却又让孩子变得脆弱。
A0 ^2 c% V1 B$ C3 g) Y% o有人做了这样的一项调查:8 ~% O, S/ }$ x* i' R& F
4 S; Z* j+ U6 U# ~7 B
抗压能力太差被认为是优秀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其实不是孩子抗压能力差,是孩子没有机会接受挫折。
! U6 a) D9 V2 z3 C/ r }
# s4 L5 H3 t/ K) H1 i; T9 N, ]9 [想想这样的现象是不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 q, n f6 g/ l, f( E/ w
孩子想自己系鞋带、自己吃饭,家长觉得太慢,索性包办;
5 Y: i8 Y% H+ H8 F* R) P; r+ C2 A9 J5 w孩子想做些家务,家长觉得孩子是捣乱,对孩子嚷嚷“去,去,一边写作业去”。9 \2 h+ n$ ~& P* e3 c
孩子不想上补习班,家长冠以“我都是为你好”,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让其失去思考能力。
1 N( _; I6 j a- {青少年抗挫力导师泰祺说:
8 d# j' s) K0 N4 T: p“如今,孩子们在家中和学校受到过度保护,一般不会遭遇困境,他们没有机会培养出克服实际挫折的能力,相应地也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坚毅的性格。
& S) z' g* y4 d! I# A8 O因此,在此后的人生中,一旦遭遇挫折,难免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难以走出挫败的阴影。”
$ J( C4 x0 y2 i0 q7 z/ @" {$ f1 b1 ^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在家长包办下成长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觉得“生不如死”,总是以极端的自杀来结束生命。. l, |6 G* W+ j
就算孩子没有走向极端,面对工作生活的一地鸡毛,也是忧心忡忡、郁郁寡欢。2 r' }4 v0 L9 y/ U8 n
就拿上面的魏永康来说, 标准的“专业的高材生,生活的低能儿”,只顾学习的他,不会与人相处,辗转多地才在深圳找到了一份“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
( d) f6 b7 ^+ [* u& y+ p苦难和挫折是成就孩子坚毅品质的养料,溺爱和娇惯是败坏孩子意志的毒料。
: @; V- S) P% ~3 u9 P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等待他的将是在外面的四处碰壁。. r9 | z7 ^$ ^- K0 q
05 C+ ?% V9 u% ?/ f4 Z( v! x1 o
爱≠包办( B9 k7 A$ Z/ @1 q2 [
请给孩子独立面对挫折的机会) R/ n: Q& g( d5 O
有人用“挫折”二字形容林肯的一生:22岁时,他竞选县议员失败;23岁时,恋人去世;24岁时,精神几乎崩溃;26岁时,竞选州议员又失败;30岁时,竞选国会议员还是失败……
3 b! n' f( A. a+ i" |. x但正是这无数次的挫折,造就了他辉煌的成就。% }3 V$ {' j. G/ k/ u
中国式家长必须明白,让孩子独立适应社会,让孩子变得有竞争力,让孩子有可能成功,适度的挫折教育,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3 F; Z$ l1 J7 L# Q
想想这样的现象是不是让人悲哀:
) J* q5 W2 g+ ^% I媒体上曾有很多关于“China One”(中国独二代)的讨论,印度等高校拒收中国独生子女,原因在于当代的孩子独立性很差。% U9 `, `, F A) G; w5 B! r
更深层的原因是,学校认为,一个在生活上都无法独立的孩子,无任何自觉性和创造力可言。# q Y0 V, K* u9 s" \
也就是说,父母花一辈子心血让孩子成功,却不知成功地毁掉了孩子的一辈子。; R# A7 Z* R2 d/ ^7 k
龙应台 《目送》有一段话,概括当今中国父母的教育言行,特别贴切:
! m4 E/ Y! y/ s7 o( o* G* T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会我们:1 o* H3 T) s8 i0 h; _
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 |. J. B: f8 K! w
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
' q" e, w/ t' F T你痛的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
~8 _3 T5 ^, c9 \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伤,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 @6 U7 e2 O$ m+ l
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8 {5 |% U* |8 c; Q: v其实,纵观一些发达国家,他们都要求孩子去独立面对挫折:
# G: j4 ~2 ]+ R: B美国父母舍得让孩子一分钱不带,学会独立和如何谋生;0 u, R/ n* m/ n$ t
瑞士父母为了让孩子多学一门语言,甘愿让孩子从小到双语区做保姆;: _5 L- h1 S6 @
德国法律明文规定,孩子必须承担相应的家务,例如为全家人擦皮鞋;
/ A2 }6 u6 B" g* S$ c俄罗斯的大街上很难得见到抱孩子或背孩子的父母,跌跌碰碰摔倒的孩子从来不哭。- E2 m- r! X d3 |" C% C1 P% Y0 v8 N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也一再强调:
/ X' Q6 W) D+ u P8 @2 M. R“依赖本身滋生懒惰、精神松懈,不屑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为孩子包办代替,是个获满分的家长,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他们的“爱”就像一面双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2 h% g6 K7 e8 ]( h9 O$ X/ f& s温室中培养不出参天大树,只有让孩子独立面对一切,才能让孩子真正扛住世界。
. F! C* H) D5 `! h$ r4 ?愿类似“孩子不会剥虾”的新闻再也不是被评头论足的热点,愿孩子遇到丝毫挫折就轻易放弃生命的悲剧不再上演,愿每个孩子都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