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001 于 2017-10-3 12:42 编辑
$ }6 R8 w: U8 S9 M* M
) x% L: {: }; j& z) a( P
3 Z& ^# E9 ?/ m0 P* a7 d
7 E3 Y; U5 B2 W9 ?+ e中秋情结
7 _5 Q1 O3 g' d- r8 b
# p: h `1 M0 p4 \ ? 中秋还未到,商场包装各异、名目繁多、花样别致的月饼就早早地摆满了货架。然而,看到月饼,我却很纠结。" P3 l7 Q. k0 S+ C; X
小时候,街上也有月饼卖,多是传统的**、花生、核桃仁、青红丝或果脯馅的,虽然品种有些单调,但吃起来香甜可口不腻人。大大的月饼,虽只有一两毛钱一个,很想吃,但因没有钱,吃不上。记得有一回,父亲拿壹元钱叫我去街上打酒,还剩了几毛钱,看到那香香的沾满芝麻的月饼,我口水就流出来了,忍不住就偷偷地买了一个吃了,那滋味着实让人难忘。虽然回到家没少挨父亲的责骂,且不敢再犯,但总算吃到了月饼,也不后悔。
" a# L, K, R- ?( M8 x+ p" A 在我们家乡过中秋节的习俗不是吃月饼,而是打糍粑。清晨起来,母亲开始用大甄子蒸自己家当年种的新糯米饭,父亲就喊我们去山坡上砍芦竹回来,把它锯成一米左右长,洗干净,就和父亲一起准备打糍粑。说是打,实际上是搅。即将蒸好的香喷喷的糯米饭倒进一个大瓦钵,然后两人按住瓦钵,一人拿两根芦竹棒,不停地用力搅,直到把糯米饭搅烂,看不到饭粒为止。再把打好的糍粑用炒黄豆粉团成一个个圆饼就成了。刚打好的糍粑,裹着豆粉,蘸着白糖,香喷喷、热腾腾,吃起来又糯、又甜,尤其是那淡淡的芦香、米香、豆香,令人垂涎欲滴,真是美极了。但自从离开家乡,再也没有吃上那么好的糍粑啦!
$ }6 |5 Q: a* J3 y, i 如今的中秋,吃什么呢?更让人纠结。吃家乡的糍粑难以如愿,也不现实。吃月饼,一是人老了,血糖高了,为了健康不能吃了;二是现在的月饼,名不副实,好看不中吃了。因为现实的月饼已失去了原有的品味,已不是月饼,是礼品,是单位送员工,个人送亲友的礼品,离奇的是有时一盒月饼走了一圈又回到了主人手中;是贡品,是单位或个人送上级领导或上级部门人员的贡品,实为花钱的人不吃月饼,吃月饼的人不花钱;是奢侈品,一个小小的月饼高达几十元,一盒豪华精装月饼数百元甚至上千元,普通百姓吃不起;是“毒品”,太甜、太腻,甚至还有添加剂,让人望而生畏,不喜欢吃,尤其老年人更是不敢吃。
9 \- s. \: L, _* s2 \- D% q! k1 V& f0 F2 z. `% W
' B7 Q" v! [) T! z, T$ i7 p- _3 _. P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