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001 于 2017-10-30 11:55 编辑
( ]) O3 Y$ }+ i0 d: a. @; h" Y' |3 n& G
2 X. |: M" C1 Q! W, i6 J原标题:“枪王之王”有了新职务
: y6 \* A& `, ]3 }; O) [. I2 ?4 s8 Y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岳三猛)10月29日中午,中国军网八一电视播发了对“枪王之王”陈国韬的专访。
6 E f) n( T, n' `1 s( z: Z" y
/ x2 r8 B5 {5 ^ 看法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位上校已经由响箭特种部队的参谋长改任副旅长,并且所属部队已经由原38军改为第82集团军。
) @" v& w% y# |7 F- o# |! E+ X) G3 H" e5 ?" T( P& A8 t' L
这位“特战之王”一整套出枪动作仅需0.6秒,以至于央视的摄像机都曾捕捉不到。而且在带兵训练方面也有一套,甚至曾为了刺激不敢爬高台的新兵,让自己的妻子爬上10米高的障碍台。' D4 V/ c1 Q; {* I! X$ W' T
% o. {8 v0 `0 ~1 M" E
0 ~: c3 F6 d$ @. O5 W; Q出枪动作太快,央视摄像机都跟不上
8 m3 [/ L0 a2 `3 m+ F7 K' t4 v3 H% H8 v; u% T# k, l
公开资料显示,陈国韬系山东平度人,1977年11月出生,1997年以高分考入石家庄陆军学院。军网称,入学最开始,他被分到了步兵专业,但梦想却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于是,他暗暗地按照侦察兵的要求刻苦训练,终于在毕业那年,适逢选拔“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集训队员时,成功拿到集训资格,迈出了他特种兵生涯的第一步。
: X' y+ ~# [. F$ @. |) O
. ^/ c5 X7 E/ Q. H: P% [ 如今,陈国韬所在的响箭特种部队正是中国七支特种大队之一。它是原北京军区直属特种部队,前身是“东方神剑”特种大队,成立已有20多年。
3 F. o$ B0 g' c9 n! a: w0 x1 W4 X) a! d; G0 |
! S( g4 G6 a1 s+ e9 K0 o1 z* f 此前军网披露,整个大队有三千人,是从原北京军区和地方数十万士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强将。他们不负其“皇牌部队”之名:2009年10月1日,首次在国庆阅兵式上高调亮相的特种兵方队就来自该部队。此外,我国特种部队首支女子特种作战连也是诞生在响箭。
' a( M- a, W: \1 N }
$ `2 A5 f$ c% Q) x: Z# @ 看法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5月,《中国国防报》曾走进响箭特种部队,称陈国韬时任参谋长。10月29日的报道则显示,其已经是第82集团军某特战旅副旅长。公开资料显示,陆军集团军今年由18个调整为13个后,新组建的82军驻地为保定,隶属中部战区。4 N7 e7 d! U8 n I( M7 o
/ g4 S6 P. p. u J 这位全军闻名的“特战之王”的拿手绝活之一正是射击——一套完整的出枪动作,他竟然只需要0.6秒。这是什么概念?通常我们喊解放军这三个字需要1秒钟时间,而陈国韬的出枪仅是它的一半多点。/ {' s* ~; M! D3 e
! k4 d- ^9 O7 e$ `
; P; u; I8 _% W% e0 l. L- v: U4 s 至于所要完成的任务,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披露:“我身上有一个枪套,我要把枪从里面拔出来,然后要上膛,然后瞄准要要射击,要干那么三个活儿。”结果,因为他动作太快,央视摄像机最初竟然都拍不到——机器跟不上,根本无法捕捉到第二个动作——上膛。
" i' _$ N, H& A5 b2 `$ G$ \/ c$ M' z; I$ Q! n/ b2 }
不关保险,他改写特种部队射击
9 U$ k4 K; W0 N/ V9 d5 U$ h" D: D2 ~ e! O& ~' }
其实,第一次射击时,他也打出过不及格的成绩,而目前采用的射击方式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那是2003年11月,他被选拔去到以色列学习反恐经验。第一次训练,教练0.7秒的射击时间让陈国韬直呼“太快了”。
# s: W) f1 K8 N6 R: v! c4 E }0 _/ R9 A5 X4 x- L
当时,国内射击仍然以精度射击为主,而以色列军人这种贴近实战的动作,下意识地往前送枪,在国内是没有的。“我们国家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射击要求先快后准,抢先制敌,保全自己。而你们中国相对和平,射击训练先准后快,讲究安全。”
- j+ l2 r" ~7 b) b6 W$ t% N
( {# Y$ M3 t4 A, S& v$ ^
3 B4 r* c5 o2 m. M3 K5 B: q
在以色列,教练规定除了在训练场,其他时间不可以动枪。到了晚上,陈国韬在角落里偷偷练习。哪怕被教练发现且严厉地惩罚,他还是继续给自己加练,终于有了一定的领会。直到回国后集训的某次测试中,他打出了0.6秒的惊人成绩,“枪王”的称号终于实至名归。, Q% J; h5 M1 [9 s" R, e3 P, E# t7 Z9 k
9 D8 m' s* |: Q8 @- @ 回到国内,这种先进的射击方式在领导的支持下开始在全军范围内推广开来。而就在不久后的2005年11月,当上级指定由陈国韬主编一部特种射击教材时,他在要不要关保险问题上,与权威展开了争论。% ~2 F4 Y* p+ d: M" T
& o, [1 b4 q# e0 }" d' o- [* |
! F. n1 X* t; J8 x, w 按照我军过去的训练方法,射击过程要开关数次保险,这样虽然安全,但不利实战。当陈国韬发表独到见解“不需关保险,实战中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时遭到反驳,争得面红耳赤。) x6 L8 \0 N6 ?' s2 @* B1 X9 R. T
, O4 x: K0 \: J8 Z, s5 w% m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辩论,编写组最终采纳了陈国韬的 “不关保险论”。这一理论,改写了我军特种部队射击训练的历史。
7 f. L) u' @2 T/ M+ B# l& L* O/ {, x; y' x& o& f
新兵胆怯,他让妻子爬上10米高台' B6 S3 M& J. N, X' ~
- X- W1 I/ ?4 N7 _7 n( }
在训练方面,陈国韬对自己非常严格,400米极限体能,他扛着120斤的圆木跑100米,然后背着30公斤重的弹药箱奔袭300米,最快纪录是1分37秒,该旅大部分训练尖子都望尘莫及。
? ~0 A9 B% Y& C8 R( j- R( b' R" E' c8 r/ K( u3 n0 C
看法新闻记者发现,除此之外,他在带兵方面也很有一套。其中,一组数据就是明证:截至2014年2月,他先后组织不同级别的比武集训30余次,培养狙击骨干1000余人,其中4人荣立一等功、24人荣立二等功、100余人荣立三等功,8人提干,100余人被评为特等狙击手。
( |# @7 W$ L( Z2 P Z( h3 r4 Y. V: @2 u' z/ z" G; W
7 O% c* R3 G$ m 检索资料时,陈国韬带兵训练时2个极其生动的例子给看法新闻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2008年盛夏,燕山腹地,一个个队员进入射击地域。队员王勇平时射击成绩不错,可心理素质跟不上,一到考核时就紧张。
0 w1 b" Z, `3 I$ k- ?# w$ [. |; L: [2 d; Z& i! k) Y7 g
“来,你把我当人质,把靶子当恐怖分子!”那天,陈国韬站在100米外的靶台上,吼着让王勇开枪。王勇趴在地上,一身冷汗,瞄好了就是不敢打。“不打,你永远成不了真正的狙击手!”陈国韬用对讲机高声大喊。
' G/ S5 ~( M, J8 |( ^
- r4 \* N, |( |2 G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信心战胜了犹豫,王勇扣动**。枪响了,正中靶心。+ y+ Y! `* t' s$ ?; {
9 P# W; k, s- |/ ^7 W: L
第二个例子是《战友报》报道的。新兵于涛一看到10米高的障碍高台腿就发软。陈国韬给他做示范,“噌、噌、噌”,几步蹿上顶端,“嗖”,一下子滑到地面。! ^5 ?9 X4 {# r# u
4 U( j" y$ V% Q: c6 ^
于涛看得目瞪口呆,心里还是直打鼓。陈国韬一声怒喝: “快上!”于涛硬着头皮,爬了3米,吓得脸色变白,死活不敢往上爬了。; x. A# {! j6 W# j; A, o, U. L
& \4 g( p0 t3 T+ s- w* d; P
2 d& @9 L2 k, S* Q- k
看他的神态,像是有心理障碍。陈国韬决定采取 “心理刺激法”。谁也没想到的是,他跑回家属院,将妻子叫到训练场。于涛正纳闷,却见陈国韬给妻子拴上保护绳,让她一气爬上障碍高台的顶端。
* Y0 o2 N, e+ u& K. e0 h
7 D( v( r; z2 r6 v+ E" ~- i( i 这一招果然奏效。于涛心想:女人都不怕,我一个大老爷们,再不敢上,岂不丢人!一咬牙,一跺脚,他终于爬到了最高点。
& \$ g8 z/ N4 ?, {% Q, D: k! M+ k+ i/ [- `
而这也无怪乎早在2014年时,军报就称陈国韬为“精武人物”,并赞之以“你所带学生胸前佩戴的一枚枚军功章,就是‘名师出高徒,严师练精兵’的最佳写照。6 g9 ~" z+ u: S7 c4 J/ K |
) ^9 H* b7 X0 T2 g" y& o# j) M8 b O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