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1527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晖酒当歌 于 2017-11-7 09:30 编辑 2 U M' f1 K9 P) Y) x* C0 B' O; Z% Q# k
# T) g1 w6 M' e" b; ?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
V# b) n" L2 S 下面请战友分享我随身的册子内的布票和豆腐票。
( z; N' ^( |5 X: b 布票称谓各异、名目繁多、品种丰富:50年代初发行的布票称为“棉布购买证”、“购布票”、“购布证”等;60年代初称为“布券”或“布票”,其后统称“布票”。除了普通布票外,还有军用布票、特种布票、化纤布票、辅助布票、临时布票、鞋面布票、奖售布票、“棉絮票”……票幅最大的是50年代江苏发行的“拾市尺”布票,长宽6.4×5.5厘米;票幅最小的是80年代新疆发行的“叁厘米”布票,长宽仅4.0×1.6厘米。布票也分面额成套发行,一套枚数最多的是“上海市第一商业局”1961年布票,共11枚。除“军用布票”由国家商业部发行以外,各地布票均由各省市自治区商业厅(局)分年发行,没有全国通用布票。9 Z2 P8 b9 Y7 |2 [" a
50年代初物资比较匮乏,为保证人人能买到基本生活用品,对紧俏物资采用**证的办法。买东西时,人民币加票证,缺一不可。当时,票证种类之多,使用范围之广,过来人一定都还记忆犹新。 粗加分类,用来购买基本生活用品的有粮、布、油、煤票等;用来购买日用品的有肥皂、卫生纸、火柴票等;用来购买副食品的有鱼、肉、蛋、豆制品票等;用来购买大件的有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票等。还有一些物资,货源时多时少,有季节性,无法固定时间与数量,便采用一种从1到100连号小票,随时公布,如一些水果等。无论何种票证,都有一条硬性规定,即过期作废,没有商量余地。* ^ y$ `! m) M6 X4 i/ m' D) A+ x- Z
“无粮票没饭吃、无布票没衣穿”,票证在那个年月,是非同小可的,当然不能让它作废。但由于票证品种繁多,使用时间不一,差错实在难免,特别是一些不识字的老人。一位农村老太,拿布票剪布,营业员说:“布票已经过期。”老太当即失声痛哭。当时不是每人每年都能穿新衣服的,最多每年发的布票能购置一套衣服,还必须计划购置被子,床单和家人,亲戚结婚要用的布票。
) \ Y7 K% |( N8 o 新疆的布票,还上世界吉尼斯之最,仅仅一厘米。。。。。。
# d0 e m" {/ z; u& _3 R 当时豆腐也是要用票证的,每月每人一份。凭票和钱购买。。。一般豆腐票证是月份票。是有时间限制使用的发。: e+ T- n! M6 r0 @" G# J6 t
0 l f, V0 }; o! R. K9 h% u, K! }
: P1 Z3 T9 Y+ M& B P" D
% r3 G" n" J+ n7 H$ `4 t3 y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