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12 07: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冬后这样吃火锅才健康
9 H* d* [3 {' a- Y
. R3 o1 N2 L5 \# n 准确把握烫菜时间3 X) _1 }, M( m) j T( ^
8 X r& V& O7 a4 X# ` 各家火锅店的条件不同、锅底不同、火锅温度也不同,这样使得各种食材的烫菜时间也不好确定,但有一个各位都应该注意的原则“安全第一,越熟越好”。所以,最重要的是确保食材是熟的。小编为大家盘点下最健康的火锅烫菜时间分类。
6 o1 @4 H( D- E# K$ G$ z: H$ k5 R& G0 m. i# f+ n
约15分钟:鳝鱼、鱼头、无骨凤爪等
+ v( }% I, L' {9 Z
# ]) x Q2 H, ?6 d: D* z, N/ y 一般的鱼虾海鲜类长年生活在水里,身上寄居了许多的寄生虫或者微生物,而且人们吃鱼虾最讲究新鲜,往往将带血的鳝鱼、泥鳅等直接放进锅里,若要90%地杀死有害生物,至少要涮15分钟以上。
. t/ H9 L" d1 B4 V9 m7 q+ c) Y2 Q$ [0 G
约10分钟:老肉片、三线肉、牛肉丸、肥肠、鸭肉等
9 o9 O! p8 ~' ], e1 Y
+ A- J7 y" k# |. m- C5 k9 v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肉类,但动物肉也有可能有微生物寄居,且有时候肉片的厚薄程度不同,因此,一般说来,应该煮10分钟左右或者以上时间方能确保是全熟,最佳的时间是12分钟,这时的肉质是熟又嫩。7 T& b3 w. r w+ c3 o
% x% T5 C4 c$ \ 约4—6分钟:鸡肾、牛百叶、海带、莴笋头、郡花等( D7 `6 I' n$ I" d8 f
/ D* e. z5 m# E" ?; O3 V* j9 O
鸡肾、牛百叶、莴笋头这些富含结缔组织和粗纤维素的食材,不要以为随便放进锅里涮一涮就入口,觉得这样能保持那个酥脆的口感,但你可知道这些内脏类的食材,本身的功能是用来解毒和分解有害物质,就算清洗过也会带有细菌和毒素,为此建议至少烫上4—6分钟,全熟了方可入口。
( {1 i# c- C8 v8 ?$ N7 w9 V- I8 g
约1—3分钟:鱿鱼、萝卜、豆皮、藕片、豆芽、香菜等
( G7 w, Q8 t" X) o' b0 g, B( d
8 ~: G6 \9 W8 g$ y& ]5 u. H 一般素菜分为两种,一种是绿色蔬菜,如香菜、白菜、豆芽这些常见菜,煮久了的话反而会损害其水溶性维生素,影响营养。而豆皮、豆干这些菜富含植物蛋白,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要烫上两三分钟才保险。至于鱿鱼,它的耐热性很低,而且大多鱿鱼都经过烘干作用,烫太久的话会难消化。1 e6 s) @6 E4 A2 w9 h; U
; g; m" d" A8 J+ o$ m 直接食用:午餐肉、酥肉、番茄、黄瓜等
9 J z9 j. q; I: f& m. Y! b1 n* Z3 b/ f2 v0 w: V1 p
在番茄引进国内前,番茄就是水果的一种,本来就可以生吃,而且番茄有很高的维生素C的含量,烫久会破坏其营养,同理,黄瓜也是可以生吃,爽口且下火,还有午餐肉、酥肉等食材,本身的生产过程就已经是有九到十成熟的了,烫不烫都可食用。
. Q) W# r1 p# L( |7 g, a7 C- r* u0 t+ N. |1 g1 {0 J
吃火锅的几点注意事项$ \/ v' V* q% e2 f
& N" f5 d' w* c8 O8 \ 不要吃得太烫口
+ T$ d' f2 d+ S1 _, N- x2 \" ^
7 w: j) H3 q) ]5 e2 w 刚从锅里捞出来的高温食物极易损伤娇嫩的口腔黏膜,引起炎症溃疡,正确的做法是在油碟里晾一晾再吃,或者叫点凉菜搭配着吃。3 a$ D3 ^6 f- m9 S, g5 x
% a. s+ q; ^ x" O
不要吃得太辣) K: W" x. k( b$ w$ M/ ?
3 F9 f6 A# i8 V! I! k$ n, M 火锅的辛辣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着迅速通过胃、小肠等,严重刺激胃肠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胀气,除了容易引发食道炎、胃炎外,腹泻也在所难免。* g6 W" _9 F" P2 E0 e u3 O3 |8 d
- M: t6 K+ F; F% K 不要冷热混着吃% T3 p6 \! F; r% j8 {
/ S1 {! @7 ]; o. [ G, y" h( A
因为肠胃为了适应忽冷忽热的刺激,需要不断地变换内环境的各种生理调节,对胃黏膜极为不利,极易造成胃肠疾病。
) O" R, h4 z8 u/ h$ U3 j& G* p; p: m/ k
不要喝汤底
, {7 a5 W4 {* i. }
. {6 k) J k4 o9 a% r5 c* R& |0 H 因为汤底经过较长时间的熬制,其汤汁中含有一种浓度极高的“卟啉”物质,会产生过多尿酸,从而引发痛风病。# W G. d; d( `( }3 X7 h9 T
% R1 b- o0 |3 _( r# O
特别提醒:冬季口干少吃羊肉
* M* `5 l6 {7 f& P( q! N: k9 p
) K; N' i# D5 X) ?) a9 S; a% K( u! w 之所以有立冬进补这一说法,是因为立冬后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寒冷,通过食补为人体补充能量符合中医所说“因时”进补的原则,但以进食肉类为主的冬季食补并不适合所有人。7 E! H* M6 D" m8 v( W* S2 `
8 c- `+ `' y5 q1 g. J$ n 人们在进补时已不再是单纯地补,而应根据自身体质的类型适当“调补”。比如,气血不足的人在冬季容易怕冷,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不妨多吃助阳的食物,如:羊肉、牛肉、大红枣等。除了怕冷外,还有一些人在冬季会出现口干、咽喉干涩,以及脸发烫等现象,这些人应注意少吃羊肉、牛肉等助阳食物,以生津养阴为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