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001 于 2017-11-14 13:55 编辑
; \" O5 ?, }6 N8 h# f) j( u. A/ f+ j. L- J; y4 Z: Q, R: ^
$ c2 Q7 }% ~" l$ j7 }
) J4 v( h X, O/ H; [ 也许是因为父亲何慧炬曾担任萧齐时代尚书郎的缘故,南朝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何远,在被梁武帝萧衍任命为郡、县领导之前,风流倜傥,不拘礼法。但自从当上郡县领导,何远就一改往日的心性,守廉持正,道义为先,爱民恤贫,不受请托,连萧衍和《南史》都为他击节点赞,称他是一个古代贤良太守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良吏"。
. _) Y7 q' S2 F5 |8 c8 ~+ M: |0 g
1
7 S6 P. ?8 M7 j4 B% l w 不说假话,让铁哥们儿望绢兴叹
1 t8 S, {$ F8 ^9 B/ k# l 何远还在当东阳太守的时候,曾经跟几个很要好的铁哥们儿打赌:"哥几个,我跟你们打个赌,我何远今生今世不说假话。要是你们哪天不管哪个时候抓到我说了一句假话,我就送你们一匹双丝的细绢作酬谢!"
6 n: B2 q- z* B
# i; g/ H2 w$ c, w! K, k 要知道,何远拿来作赌注的双丝细绢,在当时十分贵重,可以直接拿来当钞票用。要是悬赏抓强盗的话,或许还有些难度,毕竟钱财痛人心,弄得不好很有可能把自己的性命搭上,但要找一个人的假话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像坛子里捉乌龟--手到擒来。
/ w* S* p6 ?2 p9 [, Y- D- a8 Q- | S) Z7 ?$ c
于是,这几个哥们儿心里就像吃了冰粉一样爽,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观察何远,可让他们郁闷不已的是,他们始终没有找到一点何远说假话的蛛丝马迹,最后不得不望绢兴叹。
" [2 s9 _8 Y) S8 b2 x- `/ X- {' h$ \
梁朝建国初期,何远被萧衍任命为武昌太守。当时的士大夫风气日渐颓败,吃饭讲究奢华,用具追求高档,一般的官僚士族之家都有色调明快的漆器和富丽堂皇的铜制品,而何远无论车辆还是服饰都十分简陋,所用的器物也没有一件是铜制品或漆器。虽然武昌盛产鲜鱼,但何远每天最多也不过用几片干鱼片来下饭。$ N, ^9 J3 U9 P$ z" A2 i
9 M4 q+ c8 i, o2 _/ b
盛夏时节,武昌民间有饮用长江水的习惯,来自北方的何远,自然喝不惯长江的温水,因而就拿钱到市民家里买井里的凉水。当时的武昌还不曾有卖水的风俗,市民多数不收受钱,何远为了不扰民,就不再到市民那里担井水。
9 l1 X: Y4 ?$ ~" k5 n# J% K2 R+ @: B/ J! _1 {
在当地,由于何远非常刚正严厉,遇到官吏和民众犯有小过,他就会依法鞭笞严惩。一些不甘利益受损的官员和豪强串联,编造何远贪腐等数十条罪状,向朝廷诬告何远。! j6 [/ z( M @/ F3 {9 l
4 Z; F. P# q1 o# W. d0 E* P
被关押在廷尉府里的何远仔细思量自己的所作所为,觉得没有一点过错。面对子虚乌有的指控,何远为了自证清白,决定接受最严酷的拷问。整整被拷问了二十一天,他都实事求是地陈述,没有丝毫屈打成招的意思。但朝廷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不敢损害地方势力的利益,最后还是找了个名目把他免了。( \$ h7 k) N6 C1 J: v, t! ^. ^3 `) b
$ I, J3 J2 Q4 p# s4 N) i3 i2
6 T W, |& J$ [" _ 不媚上,用干粮和白开水招待上级
V& z' @: H1 I* A 何远再次被起用,是到浙江武康当县长。官越当越小,他却一点都不"反思"个中的原因,仍然不做假事,耿直依旧。
& t7 O3 D# y/ R |0 I1 J
5 r: P. Z- e4 a- P6 F% ] 有一年,吴兴郡太守王彬巡察属县,逐个考察德能勤绩廉。稍微有点脑筋的人都晓得巡察的意义,想被提拔的,这是联络上级领导的难得机会;有纰漏的,也是争取上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良机。所以王彬所到之处,地方官无不精心筹备,吃住玩一条龙不说,走的时候还有贵重礼物相送。, ~* Y* S. g+ O
+ V) ?$ h9 t2 n+ b 可到武康地界,迎接王彬一行的却是另一番景致。尽管骑马坐轿,毕竟走了很远的路,中午时分到达武康县衙的时候已是饥肠辘辘。大家都盼着像往常一样,赶紧上来美酒佳肴,饱餐一顿。可等来等去,上来的却是一人一份干粮,一碗白开水。众人面面相觑,脸上顿生不平之色。
; X q; L% t: a+ J+ {. t5 P
0 i" n; }* W# c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太守,只要他一生气,那就有何远好看的了。王彬心里早有准备,并没有发作,而是拿起干粮,大口地吃起来,何远则神情自若地在一旁相陪。
6 i# R' o L% X: f/ P8 d
: Z7 b: B X4 N 下午考核,王彬的随从们虽然没吃饱,但工作起来却格外卖力,他们把武康的所有账目、案卷都翻来覆去地查了个遍,可也没有查出一点污点。5 f% ]. O/ ?& k# r* s
' h+ _, m/ R+ P7 ]
考核结束,太守大人要走了,何远按例送到县域的边境上。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也准备了礼物。可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何远自己掏钱买的一壶酒、一只鹅。王彬素知何远的为人,令人接下,然后不得不用开玩笑的口吻说:"谢谢,你的礼物已超过东晋的陆纳!"
6 p. w7 V4 p6 P% W/ o, E$ P$ q
/ H, q5 `0 k2 w' h6 \) p. g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他一顿。
& U$ X4 g" s6 S f# J; _( G5 y" I; }5 w* v$ b2 Z, [$ H0 |
可见,何远的为官作风,与陆纳如出一辙。
# |6 \3 F' n: N' v0 r% L; _
: a0 \* r I [* B3
" F3 D! U6 F1 C5 o7 g7 k 不徇私,妻儿饥寒交迫4 D2 y. k( c) R" U
萧衍听说了何远的故事,直接把他提拔为宣城太守。从县长直接晋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不仅在梁朝历史上前所未有,就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1 _! |" g, T& b# F" d, t Z4 h6 W% c' M# X/ u# s
无论官大官小,何远都依然如故,不让别人拜访,也不拜访别人。给别人写信,无论尊卑贵贱都用尊称。与人交往,从不低声下气,特别让那些渴望高人一等的达官贵人胸闷不已。3 i {$ D. x2 [9 z+ w8 [
a- w% y$ N5 O: L# Z 虽然外面杂音不断,何远却一点也不理会,只是一门心思干自己的实事。他所到之处,大到开辟街巷、修整墙屋、城墙堑壕、马厩仓库,小至百姓住宅、交易市场,他都像自己的家业那样来加以细心修治。- u: m2 v* r/ D% H. J8 y
+ j! L* b0 S6 K* o: O& z5 u 对于身外的黄白之物,何远则一向看得很淡。他经常轻财好义,周济别人的窘急。就是自己应得的那份俸禄,也是一概不取,等到年底的时候,为最贫困的百姓交纳税款。而他的妻子儿女,则在家里饥寒交迫,过着缺衣少食的艰难生活。所到之处,百姓都为他建生祠。
) R% m% `3 ? [0 b2 L
7 p) w1 m% j( U+ w 天监十六年(公元517年),萧衍下诏褒奖:"何远前在武康,已经是政治平安,处世廉洁,大家有目共睹;其后又相继担任二郡太守,更加清白无瑕,为政先端正作风,多做有益社会的好事,人民爱戴,就是古代最优秀的太守也不会比他更强。"于是将何远调入京城,提升为荣誉很高的黄门侍郎。何远于521年去世后,梁武帝给予其优厚的赠官及赏赐。
3 W0 l6 O+ n' L t( U8 \
B( f! @# w% l& K7 @& _ x' h4 a8 e" H1 r9 o4 L
来源:搜狐 社会
8 p! @" d5 S: X0 X$ N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